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十九路軍戰記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整編方案 文 / 尼莫

    第四十六章整編方案

    鼓山會議的第一天,十九路軍的高級指揮官們對德國陸軍輕型步兵師的編制進行了非常細緻的研究、討論,結合神州、福建的具體情況,再針對島**隊的特點相應地做出一些調整,以便使未來的德式師能更好地適應神州戰場的形勢。

    隨後的幾天裡,在孫百里的主持下,開始對擴軍方案的細節進行討論,由於涉及到更換、添置裝備,兵員的招募,軍官的任命等很多方面,會議進行的非常緩慢,足足又花了三天的時間才完全確定下來。擴軍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軍隊的編制。按照這個方案整編後的十九路軍將完全突破中央軍事委員會指定的規模,由原來的六個步兵師加一個獨立旅擴編成七個步兵師加一個炮兵旅。新步兵師除了根據國內的特點,增加了馬匹的配備,減少摩托車的數量,放棄兩輛裝甲車以外,完全和德國輕型步兵師一致。這樣一來,整編之後的十九路軍總兵力將達到前所未有的十三萬人,單位部隊的火力強度完全超越了國內的軍隊,甚至比島**隊也略強一些。另外,為了保證兵員的補充,成立新的福建保安司令部,全面整編各地的保安團,任命原炮兵旅的副旅長謝長風為保安司令。

    第二是武器裝備的配給。雖然六十師、六十一師和七十八師在兩年前剛剛才更換德式裝備,但是當時的部隊編制只有一萬兩千人,每個師還需要額外增加將近一半的裝備。獨立旅由旅擴編成師,剛好增加一倍的兵力,裝備也當然加倍。其餘的三個師,本來是補充師,裝備和人員都嚴重不足,原有的裝備大部分已經不堪使用,需要全部更換。炮兵旅的變化算是最小的,但是也要額外添加一個高炮團的裝備。十九路軍的兵工廠雖然成立快兩年了,但是進展卻不是十分順利,到目前為止還只能生產槍支和彈藥。故而擴編軍隊所需的火炮、車輛、通訊和工兵設備全部要從德國購買,但是財政廳每個月只能提供一百萬,無法滿足需要,只能購買一批,裝備一批。

    第三是整編的時間表。十九路軍軍部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安排炮兵旅第一個整編的軍隊,其次是獨立旅和三個主力師,然後是三個補充師。為了盡量減少對福建財政的壓力,計劃用一年左右的時間來完成整個整編計劃。

    鼓山會議結束後,十九路軍按照整軍方案開始整編軍隊。但是,當最先開始整編的炮兵旅和獨立旅按照預定計劃整編之後,其他部隊卻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因為兵工廠的步槍和輕重機槍的產量太低,遠遠不能滿足擴軍的需要。

    兵工廠建在龍巖,距離福州幾百公里,由於路途遙遠,孫百里只去過一次,所以對那裡的情形不是十分瞭解,於是找杜周南詢問原因。

    杜周南聽完之後,故作不解地問道:「這就奇怪了,兵工廠是軍工企業,按道理應該是你管呀!我只是財政廳長,無權干涉軍隊的內部事務,怎麼會知道什麼情況呢?」

    孫百里沒好氣地說道:「兵工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從財政廳撥出去的,你怎麼可能不瞭解?以你的為人,哪怕一分錢的花銷也要搞清楚去向,兵工廠花了那麼多錢,難道就沒有引起你的注意?」

    杜周南打個哈哈,從身後的書架上找出一份報表,邊看邊說道:「這裡是兵工廠上個月的產量報告:步槍八百支,輕機槍一百五十挺,重機槍三十挺,迫擊炮彈兩千發,手榴彈五萬枚,子彈三十萬發。」然後隨手遞給孫百里。

    孫百里看著報表中的數字,不解地說道:「兵工廠從開始建設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了,無論是資金、技術,還是設備,都應有盡有,為什麼進度會這麼慢呢?」

    杜周南問道:「那技術人員呢?」

    孫百里回答道:「德國派了好幾十個工程師過來,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杜周南搖頭說道:「我不同意你的說法。雖然兵工廠一次都沒去過,但是我也推測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缺乏足夠的技術人員!你想想,為什麼同樣是新建的企業,鋼鐵廠和鎢砂礦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呢?」

    孫百里說道:「我不知道。」

    杜周南解釋道:「鋼鐵廠和鎢砂礦相對於兵工廠來說,技術難度還是比較低的,所以進度較快。兵工廠雖然說出來只是一個廠,但是裡面包括十幾個分廠,德國工程師實際分到每個廠裡也就三兩個人而已,能起多大的作用!主要的工作還是要神州人來做的,但是這裡面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熟練技術工人,如何能夠提供效率!」

    孫百里反問道:「德國工程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培訓技術工人啊,兩年時間應該不算短了!」

    杜周南說道:「你怎麼就是不開竅呢!這些德國人沒有一個會講神州話的,而我們配備的翻譯數量有限,又全部沒有工科的背景,怎麼能夠勝任呢!」

    孫百里終於明白過來,說道:「真沒想到,問題居然會出在這裡!」

    杜周南接著說道:「這些只是我的推測,事實是否如此,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查。但是這一點確實是個問題,如果能早點解決的話,兵工廠的進度肯定可以加快的。」

    孫百里露出為難的神色,說道:「這樣的翻譯要到哪裡去找呢:既要精通德語,又要有工程技術背景,真是太難了!」

    杜周南臉上露出古怪的笑容,說道:「這有什麼難的!我馬上就能給你找一個出來!」

    孫百里急忙問道:「是誰?在哪裡?」

    杜周南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我說的這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又在德國陸軍大學深造過,你認不認識?」

    孫百里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杜周南說的人就是自己,沒好氣地說:「我的杜先生,杜老兄,不要開玩笑了好不好!我哪裡有時間到兵工廠做翻譯呀!」

    杜周南笑著說道:「我這樣說也不全是開玩笑,你應該從中受到點啟發才對呀!」隨後,臉上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

    孫百里恍然大悟地說道:「我明白了——派人到德國去,從神州留學生當中物色人選。這些年到德國留學的學生很多,學工科的也不在少數,肯定能夠找到的!」說完之後,他想了想,又說道:「其實也不用專門派人過去,咱們在柏林的採購人員就可以處理這件事。」

    杜周南說道:「為了保險起見,不如讓你的老同學克勞茨幫個忙,從大使館把最近幾年到德國留學生檔案查一下,先確定具體目標,然後再讓人接觸,比漫無頭緒的尋找要好多了。」

    孫百里高興地說道:「這個辦法肯定行!如果有可能的話,也可以考慮直接請懂中文的德國人過來,效果可能更好些。德國的經濟形勢不是很好,說不定有人願意到神州來。」

    杜周南點點頭,說道:「舉一反三,孺子可教!」然後故意裝出老氣橫秋的樣子,把孫百里弄得哭笑不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