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十九路軍戰記

第一卷 第九十二章 鏖兵吳福(一) 文 / 尼莫

    第九十二章鏖兵吳福(一)

    11月20太陽,國民政府大本營正式發佈命令,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組建南京衛戍司令部,拉開了南京會戰的序幕。

    孫百里早在11月16太陽就接到大本營的命令,要求十九路軍堅守吳福線兩周以上,為南京會戰爭取足夠的時間來集結兵力。如果單純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南京的確是個非常難以防禦的地方,唐生智居然敢一力承擔下來,這份勇氣讓孫百里非常佩服,其後,唐生智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表態更是使孫百里對他刮目相看。唐生智說道:「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有兩件事是有把握的:第一,即本人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惜犧牲於南京保衛戰中;第二,此種犧牲定將使敵人付出莫大之代價!」

    另外,唐生智為了表示破釜沉舟、背城借一的必死決心,要交通部長俞飛鵬把下關至浦口間的渡輪撤退,禁止任何部隊和軍人從下關渡江,並通知在浦口的第一軍,凡由南京向北岸渡江的任何部隊或者軍人個人必須制止,如不聽勸阻的話,可以開槍射擊。唐生智的講話經報紙報道之後,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聲望急劇攀升,民眾開始期待著**能夠在南京痛擊太陽軍。

    然而,孫百里看了唐生智上任之後的兵力部署之後,立刻對這位素未謀面的訓練總監產生了懷疑,因為劃歸南京衛戍司令部的部隊已經達到十幾萬,可是還是全部配置在南京的周邊地區,而在十九路軍後方的錫澄線卻沒有部隊駐紮。這樣一來,只要太陽軍願意,隨時可以從兩條防線之間登陸,夾擊十九路軍,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別說堅持兩周,恐怕自保都有問題!

    孫百里急忙把自己的意見寫成詳細的電文,向大本營報告,希望督促唐生智調整部署,重視錫澄線的防禦。結果,大本營卻把孫百里的電文直接轉交給了唐生智。唐生智看完之後,立即給孫百里回電,稱由於兵力不足,無法把防線推進到錫澄線,如果擔心後方的安全,可以後撤到錫澄線佈防,南京衛戍部隊就可以隨時進行支援。孫百里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從唐生智那裡得到任何幫助,只好先做打算了。

    隨後,孫百里立即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防守吳福線。這時候,十九路軍收攏的潰兵已經達到兩萬餘人,其中原本隸屬於中央軍的有五千餘人,川軍的則將近一萬人,其他的都是些地方部隊。為了方便指揮,孫百里把中央軍全部劃歸高山峻,川軍則給了向文彬。向文彬和高山峻理所當然地代表收攏的中央軍和川軍參加了會議。

    孫百里簡單地介紹了唐生智對防禦南京的具體部署,然後說道:「南京的地形本來就易攻難守,太陽軍又有強大的海軍助陣,隨時可以封鎖長江,切斷後方的補給線和撤退的道路,唐生智卻把兵力收縮在南京附近,擺出一付挨打的架勢,仗還沒有打就已經輸了三分!如果我們真的撤退到錫澄線佈防,衛戍區的部隊連整補的時間都沒有,如何和太陽軍抗衡?我看了一下,南京衛戍司令部下屬的部隊大多數都是淞滬會戰撤下來的,其中第88師和第87師損失的兵員比例高達50%,並且都是有經驗的老兵,戰鬥力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最需要時間來修整部隊。因此,我決定留在吳福線抵禦太陽軍,為後方部隊爭取時間,希望你們支持我!」

    高山峻畢竟是第87師的人,立即表示同意,說道:「我支持孫將軍的決定,同時也感謝十九路軍弟兄的好意!高某誓與吳福線共存亡,一定要把太陽軍拖在這裡兩周以上!」

    鍾武說道:「如果太陽軍真的從後方登陸,夾擊我軍,豈不是連退路都沒有了?」

    孫百里回答道:「謝長風的補充師不太陽就會趕到,由他進駐錫澄線掩護我軍後方,向文彬、高山峻兩位老弟也率部前去增援,這樣一來,也有將近三萬人。太陽軍如果還想抄我軍的後路,至少要出動一個師團的兵力才行。」

    向文彬和高山峻急忙說道:「吳福線必然是太陽軍首先攻擊的目標,我們怎麼可以後撤,把十九路軍單獨留下呢?」

    孫百里安慰道:「二位的心意我是明白的,但是收攏的部隊軍心不穩,迫切需要修整,更何況,很多弟兄連武器都沒有,留下來只會增加傷亡,沒有任何益處。謝長風會運送一批武器裝備過來,你們先補充一下,如果太陽軍沒有登陸,只是從正面進攻的話,還可以上來增援的嗎!」

    李從文不放心地說道:「如果太陽軍從太湖的右側直接攻擊南京,而只用少量的部隊在這裡牽制我們,佔領南京之後,再從後面包抄,即使我們守住了兩道防線也沒有用。」

    劉謙說道:「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吧。太陽軍難道就不擔心牽制的部隊被我們擊破,然後揮師東下攻取蘇州,進而威脅上海嗎?」

    孫百里讚許地點點頭,說道:「劉謙說得很對,太陽軍應該沒有這麼大的膽量!如果蘇州被我們給奪回來,島國政府損失的就不單單是面子了!」

    鍾武說道:「以吳福防線工事的堅固和我軍的戰鬥力來看,堅守兩個周應該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太湖南路首先被敵人擊破,南京失守,我們往哪裡退呀?」聽了鍾武的話,其他幾個指揮官全部把眼睛望著孫百里,顯然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吳福線左靠太湖,右臨長江,雖然利於防守,可是卻不好撤退,如果後路被堵,形勢就非常危險了。因為太陽軍控制著長江,是不可能渡江北逃的。

    孫百里看了看大家,用沉穩的語氣說道:「我的計劃是,一旦後路被堵,就集中兵力,擊破當前之敵,然後攻佔蘇州,接著佯攻上海,往浙南轉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