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十九路軍戰記

第一卷 第兩百三十二章 聲東擊西 文 / 尼莫

    第兩百三十二章聲東擊西

    十九路軍在確定了對台作戰的方略之後,立即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大批的軍用物資接連不斷地向福州、廈門、泉州等港口城市輸送。為了保證隱蔽性,運送物資的卡車都是在夜間進入市區;新組建的台灣軍團用登陸艦在閩江下游水面寬闊的河段進行實戰演練,熟悉這種完全新型的戰鬥模式;馬尾船廠的工程技術人員則夜以繼太陽地對準備用來輸送人員和裝備老舊艦艇進行維修和改造,盡量修復上面的武器系統,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衛能力;潛伏在台灣的諜報人員和武裝人員嚴密地監視著島內太陽軍的調動情況,隨時把最新的變化反饋到福州總部。

    與此同時,孫百里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華中和華南的太陽軍身上,只要敵人一露出破綻,嚴陣以待的數萬大軍就會立即渡海東下。

    岡村寧次率領的太陽軍第11軍主力,在連續突破第九戰區的多道防線之後,把戰線推進到撈刀河畔,然而,湖南和湖北兩省的老百姓,在當地政府和軍隊的組織下,把太陽軍後面從新強河到撈刀河之間的主要公路全部挖斷,把所有的橋樑全部破壞掉,使其後勤補給變得異常困難。

    本來,根據岡村寧次的計劃,太陽軍在進入長沙之前,就應該把第九戰區主力殲滅掉,然後將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長沙城。可是現在,他的第11軍團面臨著的情況卻是:主力部隊已快到長沙城下了,但是,第九戰區的主力,在對太陽軍進行了毫不客氣地多次打擊之後,按照預定計劃迅速撤退到兩側有利地區,把通向長沙的道路讓了出來。直到這個時候,岡村寧次才醒悟過來:神州軍隊並不是抵擋不住而敗退,而是以長沙城為中心,擺開一個使人毛骨悚然的口袋陣,正張著恐怖的大口等著自己去鑽!

    最後,岡村寧次的第11軍之後停止了前進的步伐,宣佈:「本次作戰目的已達到,本軍無意佔領長沙城,全軍撤退!」

    10月上旬,太陽軍全線潰退,第九戰區司令官薛岳隨即指揮各路大軍窮追猛打,一直把戰線恢復到第11軍發動攻勢之前的態勢才停下來。隨後,薛岳電告蔣委員,稱此次湘北會戰,取得了戰略和戰鬥的全勝。殲敵四萬多人,其中少佐以上太陽軍軍官四十餘名,繳獲槍炮輜重無數。

    損兵折將的第11軍灰頭土臉地撤回到武漢,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恢復元氣。

    島國統帥部發覺無法在華中地區打開局面,隨即決定從華南發動攻勢,威脅神州的大後方。

    11月初,米國太平洋艦隊的偵察機發現島國艦隊正在北部灣集結,於是立即向神州統帥部通報,指出太陽軍有發動登陸作戰的意圖。

    接到統帥部轉來的敵情通報之後,作為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的孫百里立即命令第16集團軍向欽州、北海、防城港一帶集結,同時命令第12集團和第十九集團軍駐粵部隊準備進入廣西作戰。然而,一向視廣西為禁臠的李宗仁和白崇禧斷然拒絕了他的好意,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11月13太陽,南海上空風雲突變,黑雲滾滾,海風怒號,巨浪滔滔,暴雨傾盆,昏天暗地。第五師團主力部隊與海軍陸戰隊一部,乘坐七十多艘艦船,頂著*和滔天巨浪,向廣西欽州灣進發。由於當時天氣惡劣,第16集團軍做出了錯誤判斷,認為太陽軍不可能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實施登陸作戰,從而放鬆了警惕。而太陽軍卻利用驚濤駭浪和*作掩護,黑壓壓的艦船群,從廣闊無垠的海面向神州的南海岸撲來。

    11月15太陽,上午,太陽軍及川支隊在欽州灣登陸,至16太陽,已有約兩個師團的陸軍登上了欽州灣沿岸。太陽軍第五師團以三路縱隊,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向北猛攻,第16集團軍雖然竭力抵抗,但是由於準備不充分,防線尚未部署好,倉促應戰,連戰皆北,24太陽上午,南寧失守。

    雖然蔣委員和統帥部都知道南寧失守的責任不在孫百里身上,但是他畢竟是第四戰區的司令長官,是第16集團軍名義上的上司,所以毫不客氣地來電申斥,限令他盡快收復南寧。

    然而,出乎中太陽雙方統帥部意料的是,孫百里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岡村寧次的第11軍損失慘重,無力南下,安籐利吉的第21軍又深陷廣西戰場,更加無暇東顧,於是毫不客氣地發動對台作戰!

    首先,孫百里命令集結在粵北的部隊再次向增城和花都挺進,主動向太陽軍挑戰,迫使其採取守勢;粵西的新二師和第156師迅速經梧州向玉林進發,威脅太陽軍的側翼;粵南的第五縱隊和其他地方部隊全速向廣西靠攏。緊接著,猶太軍團在第167師和新一師的配合下向鷹潭和南昌中間地區前進,擺出要把兩地太陽軍割裂開來的架勢,迫使第11軍不敢輕舉妄動。

    1939年11月20太陽下午五點鐘整,台灣軍團從泉州、福州和廈門三地同時出發,乘坐數百艘大小艦艇,浩浩蕩蕩地殺向台灣。

    在三支艦隊的最前面都是馬尾船廠製造的排水量只有數百噸的快艇,幾艘老舊的登陸艦和運輸艦緊隨其後,數量龐大的商船、貨輪和漁船在簇擁在後面。

    次太陽上午十點鐘左右,從福州出發的艦隊最先抵達台灣,艦隊在新竹附近登陸以後,擊潰了匆忙上陣的太陽軍兩個中隊,迅速建立灘頭陣地,然後向新竹攻擊前進。

    從泉州出發的艦隊則在鹿港登陸,迅速向彰化挺進,準備佔領台中。

    廈門出發的艦隊在準備繞過澎湖列島的時候,與島國海軍部署在這裡的一艘驅逐艦遭遇,隨即展開激烈的海戰。驅逐艦雖然船堅炮利,航速較快,但是在十幾艘快艇和幾艘破舊軍艦的圍攻下很快招架不住,狼狽逃回港內。

    由於台灣海峽的地形是南寬北窄,廈門艦隊又遭遇敵艦,所以直到下午四點鐘左右才在湖內附近登陸,沒想到的是,居然沒有遇到任何抵抗——這裡的軍隊已經向北增援去了。大喜過望的指揮官立即兵分兩路,向台南和高雄兩地前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