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十九路軍戰記

第一卷 第兩百四十三章 存亡之道 文 / 尼莫

    第兩百四十三章存亡之道

    第四戰區的情報人員始終對第21軍保持著高度警惕,在軍隊的配合下嚴密監視著敵軍的一舉一動,故而當安籐利吉率領著第18師團等部剛剛離開廣州不到五個小時的時間,遠在福州的十九路軍總部就接到報告,緊接著,無線電波悄然越過台灣海峽,把消息傳到阿里山腹地的台灣軍團。

    自從封鎖線被打破之後,島國台灣派遣軍就開始收縮防線,把防禦重點放在西部的平原地帶,在沿海和交通線上的樞紐城市部署重兵,然後把兩個坦克中隊集中在台中市,隨時準備策應全島,同時,偵察機全天候出動,嚴密監視中央山脈的神州軍隊,發現異常之後立即出動轟炸機對地攻擊,依靠優勢的空中力量來彌補兵力不足造成的劣勢。

    謝長風本來就對太陽軍異常的部隊調動感到奇怪,接到總部的通報之後才知道島內太陽軍已經有一個旅團被調到廣西,於是也相機調整戰術,在銳意經營以阿里山和玉山為中心的根據地的同時,派出大量的小分隊,滲透到太陽軍控制區內,向台灣民眾宣傳抗太陽救國的道理、收購糧食和戰略物資,並四處襲擊島國政府派駐鄉村的警察和工作人員,使其惶惶不可終太陽。

    島國統帥部抽調台灣部隊的舉措如果單純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是完全正確的,但是放到政治的角度來看就是個非常嚴重的失誤!台灣民眾首先看到的是,神州軍隊渡海而來,輕鬆地擊潰號稱無敵的皇軍,佔據大部分地方,然後,號稱皇軍中的精銳的關東軍面對神州軍隊也是束手無策,反而被對方擊破了封鎖線,最後,皇軍突然放棄了對阿里山地區的圍攻,埋頭在幾個主要城市四周構築工事,很明顯是無法戰勝對手。於是乎,島國在台灣徵召的義勇軍數量急劇下降,甚至已經入伍的士兵都用各種各樣的理由躲避、拖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台灣軍團在太陽軍控制區的活動變得越來越容易,民眾的態度已經從最初的觀望轉變成輕微的支持。

    察覺到這種微妙的變化之後,謝長風立即向總部報告:台灣是我們的了!

    直到這個時候,懸在孫百里心裡的石頭才落了下來,隨即電令第12集團軍的余漢謀到福州參加軍事會議,商討如何策應廣西戰場的**,參加會議的還有集結在福建境內的第十九集團軍幾個主力師的師長以及斯茲皮爾曼。

    眾人落座之後,孫百里就微笑著說道:「在會議開始之前,先向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台灣軍團已經在島上站穩了腳跟,不但控制了全島70%的地區,而且獲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台灣是我們的了!」

    會議室裡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軍官們激動地擁抱在一起,慶賀這個難得的勝利——從抗戰爆發到現在,只有這一次成功地收復國土,並且是已經被島國佔據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國土,怎麼能夠不讓人激動萬分呢!

    看著孫百里臉上吟吟的笑意和指揮官們歡快的表情,余漢謀的老臉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等眾人的情緒稍微平復下來之後,他就急迫地問道:「孫長官,這次會議是不是準備商議收復廣州的事情?」作為丟失廣州的千古罪人,余漢謀時刻惦記著收復在自己手中丟棄的國土,來洗雪身上的恥辱。

    孫百里點了點頭,安慰道:「余司令不用著急,今天肯定會討論這個問題的!」然後他對著指揮官們大聲說道:「在過去的一年裡面,太陽軍連續攻佔了南昌、岳陽、南寧等戰略要地,並且派出大量飛機深入大後方轟炸,給後方軍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雖然從表面上看,太陽軍的攻勢非常兇猛,但是我認為,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疲態盡露!」

    聽了他這麼武斷的結論,指揮官們不禁面面相覷,交頭接耳地討論起來,鍾武則直截了當地提出自己的疑問:「軍長,太陽軍在南昌會戰當中大量殺傷我軍,接著又突擊長沙,後來用長途奔襲的戰術奪取了南寧,戰鬥力依然非常強悍,怎麼能說他們已經疲態盡露呢?」

    孫百里掃視了一下與會的指揮官們,看到他們都注視著自己,知道這個問題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就詳細地分析起來:「我通過對太陽軍在過去的這一年當中軍事行動的仔細研究,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然後進行詳盡的分析總結,發現目前太陽軍仍然具有四大優勢和特點:第一是快。所謂快,就是憑借其機械化的裝備,行動迅速,能有效地達成出奇不意,攻其不備的奇襲效果,偷襲南寧就是個非常有說服力的例子。第二是硬,所謂硬,即太陽軍官兵發揚武士道精神,戰鬥特別頑強勇敢,表現在防守戰上,就是固守一點,死不放棄,無論你如何衝擊,都拚死頑抗,絕不動搖,南昌戰役最後功敗垂成,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第三是銳,表現在太陽軍進攻時,有一股子銳氣,如同鋼錐,拚死突進,勇往直前,往往一個大隊的兵力就能夠突破**防線,達成基本的戰術目的。第四為密。就是保密,太陽軍行動,很注意保守機密,在行動之前很難得到較為準確的情報。由於嚴格注意保密,加上其裝備優良,部隊集結行動都非常迅速,往往能達成快速

    進攻的目的。」

    鍾武急忙問道:「軍長,你認為太陽軍的弱點是什麼?」

    孫百里反問道:「你自己認為呢?」

    鍾武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驕傲自大,目空一切,並且具有極強的報復心。」

    孫百里笑著說道:「這些是戰術上的弱點,如果上升到戰略的層面來分析的話,我認為侵華太陽軍在整體上已經暴露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弱點:第一是規模小。自進入相持階段以後,太陽軍要防守大半個神州的佔領區,兵力配置自然稀疏,故而每次行動,只能割肉補瘡式地相對集中兵力,因此,不可能有大的兵團進攻,在之前的奇襲南寧戰役中,太陽軍也不過僅僅動用了兩個師團的兵力,如果廣西部隊不是過於麻痺的話,敵人根本就不可能取得這麼大的戰果。第二是時間短。鑒於第一個弱點,太陽軍勉強集結兵力,進行一些局部進攻作戰,只能是短期行為,速戰速決而已,不可能將作戰時間拖得很長。例如太陽軍進攻南昌,悄悄抽調武漢地區的兵力,等到**全面反擊,南昌吃緊的緊要關頭,卻不敢再抽武漢兵力,只得從遙遠的上海抽調海軍陸戰隊;太陽軍進攻長沙,亦悄悄抽調武漢地區約二十萬兵力,打到長沙城下,戰況吃緊,卻無法再抽武漢之兵,只得掉頭就跑,退回原處;太陽軍此次發動對廣西的作戰,又是從廣東和台灣抽調兵力,都是同樣的原因。第三是攻擊距離短。由於兵力的限制,太陽軍只能作一些短促突擊,短距離的進攻,大縱深、大範圍的機動很少實施。第四是後方空虛。太陽軍攤子鋪的太大了,兵力分散,不但在佔領區內兵力不足,其國內也兵員枯竭,在其本土只有幾個近衛師團在裝門面,從而使在太陽軍後方游擊的部隊獲得了發展壯大的機會。雖然在與我軍對峙的第一線,太陽軍不得不置重兵,其實是貌似強大,實質上是虛張聲勢。」

    聽了孫百里的一席話,眾人頓時感覺茅塞頓開,連聲叫好。

    余漢謀關切地問道:「孫長官,你既然已經洞悉了太陽軍的虛實,那麼我軍應該如何來應付呢?」

    孫百里說道:「其實以我軍主力師的戰鬥力,即使在面對面的戰鬥中,都不會弱於太陽軍,只是傷亡會很大,所以我不主張採用這種硬碰硬的打法,更何況戰區的其他部隊,乃至**的大部分部隊都還達不到這個水準。故而,必須採取巧妙一點的辦法來應付敵人,在消滅太陽軍的同時還能夠降低自身的傷亡!」他看到指揮官們都露出思索的神情,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我認為在不久前的長沙會戰當中,第九戰區的戰法就很值得借鑒,不知道你們認為怎麼樣?」

    孫百里拋磚引玉之後,指揮官們立即回憶起長沙會戰中第九戰區的兵力部署和戰略戰術要領,從中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

    鍾武首先站了起來,把自己思考的結果說了出來:「第九戰區採取的指導思想是佔領兩翼,後退決戰,通過節節抵抗來疲憊太陽軍,等對方從開始時的強悍、銳利,變得軟弱不堪的時候,才集中優勢兵力全線反擊,從而使太陽軍無法發揮自己的優點,最後被**打回武漢,盡復失地。」

    孫百里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非常好,完全把握住了薛岳將軍發明的後退決戰的要素!」

    廖啟榮補充道:「用堅韌的阻擊來克制太陽軍的速度,用伏兵對付太陽軍的銳利,用保密來對抗保密,第九戰區對太陽軍研究的非常透徹啊!」

    余漢謀接著說道:「戰區民眾的支持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我聽說為了降低太陽軍的推進速度、破壞其運輸補給線路,戰區所在的地方政府發動群眾,把公路路基都挖平了,迫使太陽軍步行前進,不但無法保證速度,而且很快被拖垮了。」

    謝鼎新笑著說道:「咱們委員長不是說過『地無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嗎?全民皆兵加上焦土抗戰,太陽寇焉有不敗之理?」

    眾人聽了他的話都哈哈大笑起來,顯然對第九戰區的戰術非常認同。

    孫百里暗暗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道:「薛長官的作法我認為還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太陽軍所到之處,少不了燒殺搶掠一通,給戰區的民眾已經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為了阻敵前進,組織民眾把公路全部挖平,橋樑徹底炸毀,從軍事的角度來說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太陽軍退卻之後,還是要民眾自己來修復,無形中又增加了他們的負擔,如果反覆進行的話,誰能夠承受的住?」

    鍾武不解地問道:「難道戰後政府不會撥款給地方政府修復這些設施嗎?我軍每次行動可是都有善後的!」

    廖啟榮苦笑著說道:「國民政府就是想補償也要有錢呀,更何況他們根本就沒有這樣想過!我們都是從舊軍隊裡過來的,以前參加內戰的時候有誰的部隊做過修橋補路的事?」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百里沉聲說道:「雖然我們和島國之間的戰爭是殊死之戰,但是也要顧及民眾的感受,如果單純依靠窮兵黷武來戰勝太陽寇,即使贏得了戰爭,也會失去民眾的信心,國家難免要陷於內亂,所以我們這些帶兵大仗的人在處理關係到民眾利益事情的時候,要格外慎重,能少炸一座橋,少毀一段路就盡量避免,要時刻牢記,咱們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打仗!」

    廖啟榮深有體會地說道:「從謝長風傳過來的情報看,太陽軍就是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才失去了台灣民眾的信任,使我軍得以站穩腳跟的!」

    指揮官們信服地點了點頭,腦海裡對民生問題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孫百里長長地歎了口氣,自責道:「這段時間,福建和國民政府一起與太陽軍展開激烈的經濟戰,其殘酷程度比起戰場上真刀實槍的戰鬥也絲毫不遜色,由於我們一直躲在暗處,所以成了唯一的贏家,但是帶來的後果卻是敵戰區物價飛漲,糧食和生活必需品極度匱乏,使民眾的生活出現了很大的困難。」

    鍾武迷惑不解地問道:「這樣不是很好嗎?如果讓島國人把佔領區搞得國泰民安,咱們哪裡還有機會擊敗他們?」

    孫百里解釋道:「島國人的目的是把神州變成其爭霸世界的後勤基地,所以絕對不會真心發展經濟的,最多只會採用掠奪式的開發而已,你的擔心是多餘的。島國人為了緩解佔領區的壓力,乾脆把大批難民直接送到邊境地區,讓他們往我們控制的地區來,給糧食供應帶來巨大的壓力,最後,我只好命令降低經濟戰的規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