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十九路軍戰記

第一卷 第兩百九十二章 蔣委員長 文 / 尼莫

    第兩百九十二章蔣委員長

    李黎洲為參政員們安排的臨時寓所在重慶西郊紅巖嘴,這裡原本是一個果園,辦事處成立之後,為了轉運和儲存貨物方便,特意從果園主人手中買下十幾畝地,然後在這裡修建了大型的倉庫,後來,太陽軍轟炸機連續不斷對重慶進行空襲,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政府就命令所有非軍事機關盡量疏散到四周郊區,於是整個辦事處幾乎都搬了過來,只有兩三名員工在市區堅守崗位。

    倉庫是十幾間高大的平房,整齊地排列在山坡上,前面是個幾百平方米的院落,大門正對著倉庫,左側是十幾間稍微小點的平房,是員工的宿舍,包括李黎洲在內的二十多名員工全部住在這裡,右側是一座三層的樓房,用來招待從福建過來的客商和政府工作人員。接到省政府的通知後,李黎洲隨即僱傭工人,把樓房修葺一新,作為參政員和隨員們的住處,又清理出幾間倉庫,給警衛人員居住,然後又在院落的四周和後面的山坡上搭建起幾座竹樓,監視四周的動靜。

    來到辦事處後,長途跋涉了幾千里的人們終於找到了家的感覺,體質較弱的人當即倒在床上呼呼大睡,體質較好的則好奇地四處走動,這裡看看,那裡瞧瞧;劉漢忠和楊英傑則忙忙碌碌地佈置保衛工作,機要參謀指揮部下把電台搬到三樓,開始調校信號。

    孫百里等人剛剛安頓下來沒有多久,遠處就傳來汽車馬達的嗡嗡聲,由遠及近,越來越大,最後在大門口戛然而止。緊接著,一名衛士快步跑了進來,大聲說道:「報告軍長,委員長侍從室林少校來訪。」

    孫百里急忙說道:「有請!」然後和杜周南相視一笑:「來得真快呀!」說完之後整整軍服,大步迎了出去。

    李黎洲苦笑著對杜周南說道:「重慶有什麼風吹草動,絕對瞞不過咱們這位委員長的,何況咱們這麼大的陣仗。」

    杜周南微笑著說道:「咱們是光明正大過來出席會議的,不會有什麼事情的。我想,可能委員長想請百里吃頓飯吧!」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沒過多久,孫百里就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對杜周南說道:「杜先生,委員長請我過去吃飯,你們不用等我了。」

    杜周南急忙囑咐道:「飯可以吃,話可不要亂說呀!不管他問什麼,你都不要輕易表態——你代表的可是福建、江西、廣東三省民眾的利益呀!」雖然不是鴻門宴,但是明爭暗鬥肯定是免不了的,杜周南擔心孫百里一時衝動站錯了隊,後面的會議就會非常被動。

    孫百里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安慰道:「我肯定會小心的!」然後笑著說道:「我現在的心情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呀!」接著轉身準備離去。

    李黎洲看了看孫百里,又看了看杜周南,著急地問道:「杜先生,要不要帶幾個警衛?」

    杜周南連忙擺手,說道:「用不著,用不著!」

    孫百里笑著解釋道:「如果老蔣要動我的話,帶多少警衛都沒有用!再說,上峰召見下屬,帶警衛顯得咱們太多心了!」說完之後,孫百里用最快的速度換了套嶄新的軍服,然後向院門口走去,杜周南和李黎洲不由自主地走出房門,隨即聽見汽車發動的聲音,然後漸漸遠去,消失在遠處的空氣中。這時候,院子裡面的人們已經聽到了消息,紛紛走到院門外,向著汽車遠去的方向眺望著,久久不願散去。

    汽車在摩托車隊的拱衛下,穿街過巷,最後在黃山的蔣公館門口停了下來,隨行的侍從官飛快跳下汽車,乾淨利索地拉開車門,然後大聲向裡面報告:「孫將軍到!」

    孫百里剛剛在門口站定,就看見一個身穿黑色長袍,右手握著手杖的中年男子臉帶微笑地站在門口:他的身材高瘦,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深深地陷進眼窩裡面,眼眶因為睡眠不足而略為有些發黑;顴骨微微隆起,使長長的臉頰顯得格外消瘦;高挺的鼻子下面蓄著濃密的短鬚,下巴高傲地向前微微挑起,顯露出倔強的個性。

    孫百里急忙雙腳一碰,行了個標準的軍禮,然後高聲說道:「委員長好!」

    蔣委員很隨意地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多禮,說道:「百里老弟,今天請你過來,只是吃個便飯,不用這麼拘束。」由於一直身居高位,他的話帶著不容置疑的味道。說完之後,把身子一側,做出邀請的姿勢,然後和孫百里肩並肩走了進去。

    因為飯菜還沒有準備好,蔣委員先把孫百里讓到客廳裡面,落座之後,蔣委員雙手握著手杖,身體微微前傾,凝神打量著孫百里,連連點頭,說道:「沒想到你居然這麼年輕,真是後生可畏呀!」

    孫百里謙虛地說道:「哪裡,哪裡,全靠委員長栽培!委員長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是名聞天下的黃埔軍校的校長了,百里是望塵莫及呀!」

    蔣委員最得意的職位莫過於黃埔軍校的校長,因為他後面的機遇全是由此而起,孫百里不失時機地輕輕拍上一下,使他心情大悅,微笑著點了點頭:「抗戰軍興以來,你率領十九路軍屢次重創太陽寇,也算是難能可貴,如果能夠多些像你這樣的將領,太陽寇焉能不敗,黨國何愁不興呢?」說到這裡的時候,他的眉宇之間隱隱露出些憂色。

    孫百里說道:「陳誠將軍和薛岳將軍在長江兩岸屢次擊退太陽軍的進攻,保障大後方的安全,相形之下,我們第四戰區的戰績實在算不得什麼。尤其是薛岳將軍獨創的天爐戰法,不但使島國第11軍鎩羽而歸,而且給其他部隊指出了應付敵軍攻勢的好辦法,更加難得!」

    看到孫百里對自己的兩名愛將如此推崇備至,蔣委員感到非常滿意,追問道:「福建民眾都瞭解**取得的戰績嗎?」

    孫百里回答道:「福建的幾家大報館都有記者隨軍採訪,對每次重大戰役都有非常詳盡的報道。另外,每逢**取得較大的戰役勝利,政府會組織民眾遊行慶賀。」

    「很好!」蔣委員點了點頭,說道:「民心士氣一定要鼓舞起來,這些才是勝利的保障。」接著他談起了戰場的形勢:「抗戰打了三年半,雖然太陽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我們的困難也非常大,軍隊補給有接濟不上的危險,而陸路的對外通道又處在外國的控制下,所以沿海的幾個港口不容有失,這個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你們第四戰區來了,千萬不要讓我失望!」

    孫百里急忙說道:「百里保證第四戰區各部會像釘子一樣守住這些港口。」他知道接下來就會進入正題,於是打起精神,全神貫注地傾聽蔣委員的話。

    「有你的保證我就放心了」蔣委員對孫百里的態度非常滿意,接著說道:「大片國土淪喪,再加上汪兆銘叛變,使後方的民心士氣遭到沉重的打擊,悲觀論調和其他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開始出現,甚至有把責任推到政府頭上的苗頭,再加上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乘機推波助瀾,妄圖改組政府,破壞抗戰,可惡之極!」開始的時候他的聲音還很低,後來語氣逐漸加重,等到說完話的時候,蔣委員把手杖在地板上用力一頓,發洩自己心中的憤怒。

    孫百里字斟句酌地說道:「百里此次從福建過來,途中經過湖南和四川兩個省份,發覺後方民眾的生活非常艱難,甚至連糧食都無法保證供應,物價也居高不下,民間的不滿大多是由此而起,其實只要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的話,民眾應該不會再有怨言的;國民政府為了適應戰時的形勢,對政策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由於時間倉促,難免有考慮不到的地方,要求改組政府的人,針對的應該是這些政策而不是政府吧!」

    蔣委員冷笑著說道:「即使是逼迫政府更改政策也是不可以的!神州和島國的差距如此之大,如果政府還不能保持高效率,怎麼與之抗衡?他們罵我獨裁,可是民主制度就會爭吵不休,如何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你我都是軍人出身,應該有比較深的體會,只有採用一個政黨、一個領袖、一個政府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神州的人力物力,最終取得抗戰的勝利。」

    孫百里知道,蔣委員因為在權力的頂峰待的太久,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任何人對其權力的挑戰,再加上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對於上下尊卑非常看重,更加難以接受這種自下而上的要求。孫百里內心深處非常不認同蔣委員這種獨裁的統治方式,於是試探著說道:「委員長,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倒是無可厚非,但是也要適當地讓民眾享受民主,只要不會影響抗戰大局就可以了。另外,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民眾從心底裡擁護政府,自發地把力量凝聚起來,參與抗戰,這種力量遠遠比單純被太陽軍的暴行激發出來的力量要有用的多。」

    蔣委員的眉頭輕輕抖動了一下,臉上的笑容逐漸凝固,用犀利的眼神盯著孫百里,沉聲問道:「這麼說你是支持他們的嘍!」

    孫百里解釋道:「我們國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即使在抗戰爆發前也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地方勢力和黨派存在,而國民政府的政策是不承認其他黨派的存在,這樣就不能夠團結一切抗太陽的力量;如果不讓民眾切實體會到國民政府的好處,他們就會把我們與以前的軍閥相提並論,怎麼可能真心擁護呢?現在,汪偽政權正在不遺餘力地向國統區民眾示好,太陽軍也在一旁搖旗吶喊,對那些不瞭解情況的民眾還是有相當大的迷惑性的,國民政府只有切實替民眾著想,才能挫敗敵偽的陰謀。」

    蔣委員冷哼一聲,說道:「只要全國保持軍令統一,政令統一,自然就能夠凝聚全體國民的力量。怕就怕有些居心叵測的人,不但消極抗戰,反而借抗戰的機會壯大自己的實力。」然後他直截了當地問道:「百里老弟,我記得當初中央政府答應福建政府的財政自主權是以五年為期的,現在好像已經到了交還中央的時候了吧!」蔣委員借此機會不輕不重的敲了孫百里一下,暗示他不要跟中央作對,否則的話,他可以名正言順地要求福建政府把財政收入和稅收權上交中央。

    孫百里早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故而絲毫不為所動:「福建政府的財政和稅收權,我會在參政會議上給委員長和參政員們一個交代的!」

    蔣委員看到孫百里的態度堅決,就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和他探討起戰場的形勢來。

    半個小時之後,侍從軍官過來報告說飯菜已經準備好了,於是蔣委員就和孫百里到餐廳去共進晚餐。

    長長的方桌上面整齊地擺放著四盤菜:一盤是豆腐、一盤煮的稀爛的豆子、一條魚和一盤青菜。蔣委員和孫百里的面前各擺放著一副碗筷。

    坐下之後,蔣委員略帶歉意地說道:「百里老弟,我的牙齒不行了,所以只能吃些綿軟的浙江菜,就委屈你了。」

    孫百里急忙欠身說道:「委員長千萬不要這麼說,百里一直南征北戰,到過很多地方,哪裡的菜都可以吃的。」

    蔣委員點了點頭,主動拿起筷子給孫百里布菜,然後又拉起家常,不住問寒問暖,一派長者之風,彷彿剛才的不愉快已經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用過飯之後,蔣委員直接回辦公室處理公務,讓侍從室安排汽車把孫百里送回住處,此時,已經是晚上八點。

    回到辦事處之後,孫百里一進門就發現滿屋子都是人,原來大家都擔心他的安危,又方便到蔣公館詢問,只好聚集在這裡等待。

    孫百里看著面前一張張熟悉、關切的面容,心裡不由蕩起一股暖流,連忙和大家熱烈握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