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十九路軍戰記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八章 美蘇困頓 文 / 尼莫

    第三百八十八章美蘇困頓

    隨後的兩天時間裡,劉國鈞在王勁哉的陪同下巡視了第三方面軍防線,並召集中下級軍官開會,裝模作樣地要求大家提高警惕、積極備戰,隨時準備打退來犯之敵。王勁哉也一反常態,嚴厲督促部隊增補工事、整修武器、加強訓練,擺出要和**大幹一場的架勢,從而消除了太陽軍的戒心。

    返回武漢之後,橫山勇和古賀太郎對劉國鈞更是讚譽有加,親自設宴款待,希望他能夠繼續安撫其他地區的偽軍,劉國鈞非常慷慨地答應下來。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之後,劉國鈞立即通過自己的電台向南京軍事委員會報告此行的收穫,稱第三方面軍:上下同心,鬥志昂揚,隨時準備擊退來犯之敵。其中『上下同心』是和衛子虛事先商定的暗語,意指王勁哉已經同意起義。

    策反王勁哉成功的消息著實讓統帥部的全體成員們高興了一會,因為提起發起武漢會戰的所有難題都迎刃而解!

    橫山勇第11軍是這樣佈置的:長江以北的兩個師團部署在以信陽為中心的平原地區,防禦重點是平漢鐵路;湖南方向的三個師團部署在以岳陽為中心的湖泊水網地帶,抵禦薛岳率領的華中野戰軍主力;長江沿岸的九江、湖口和馬當等地則部署了一個半師團的陸軍和兩個海軍陸戰隊;其餘的部隊全部集中在以武漢為中心的狹小區域內,呈現重兵密集的態勢。信陽和武漢之間有鐵路和公路聯繫,長江航道在島國第三艦隊控制之下,武漢和岳陽之間又有暢通的公路,故而武漢太陽軍可以迅速對三個方向進行增援,很難被分割包圍。然而,王勁哉的反正使太陽軍嚴密的防禦體系出現一個非常大的缺口!

    國民政府統帥部經過反覆磋商之後,決定將武漢會戰的時間提前一個月,要求各參戰部隊務必在11月底之前做好一切準備,12月1太陽凌晨四點半鍾發動全面攻勢!

    根據統帥部制定的計劃,華中野戰軍主力將沿岳陽至武漢之間的公路向武漢攻擊前進,部署在幕阜山的華南野戰軍一部將在王勁哉部的配合下佔領咸寧,切斷岳陽太陽軍的退路,並阻擊武漢太陽軍的增援;滯留在江淮平原的猶太軍團可以沿著黃泛區南側、大別山北麓西進,切斷信陽太陽軍的退路,與中原野戰軍配合,圍殲這股太陽軍;武漢以西地區的**將採取堡壘主義的策略,逐步向前推進,壓縮太陽軍的生存空間;華東野戰軍將出動強有力之一部,切斷長江水道。

    命令下達之後,百餘萬**在長達數百公里的戰線上整裝待發;滿載著軍用物資的卡車從大後方,從福建等地源源不斷地向前線開去,只等統帥部一聲令下就展開全線反擊!

    就在神州戰場的形勢產生太陽新月異變化的同時,太平洋戰場的美軍卻遭到開始反攻以來最猛烈的抵抗,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美軍全面佔領新幾內亞島之後,迅速把這裡修建成牢固的前進基地,在不斷出動飛機轟炸澳洲湯姆森河西岸的太陽軍陣地的同時,不斷從本土輸送大批部隊和數量龐大的物資,準備在太陽軍側背實施登陸作戰,以開闢第二戰場。

    10月25太陽,美軍出動以七艘航空母艦,十二艘護航航母,十五艘驅逐艦、十九艘護衛艦、七十艘掃雷艦、百餘艘運輸補給艦隻組成的特混編隊,從莫爾茲比港出發,與上午七點三十分抵達約克角,隨即開始對約克角半島附近航道進行掃雷,航空母艦則出動艦載機對島上的太陽軍進行轟炸,以掩護掃雷行動。

    10點整,特混艦隊開始對約克角半島實施長達兩個小時的登陸前炮火準備,中午十二時許,美軍海軍陸戰一個整師由四百餘艘登陸艦艇運送,兵分三路,在海空火力支援下,同時半島北端登陸。由於太陽軍在整個約克角半島只部署了一個旅團的守備部隊,所以美軍進展非常順利,至黃昏時分,美軍已推進到距離海灘二十五公里的地方,並建立了寬達五公里的登陸場。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美軍沿著當年太陽軍走過的道路向澳洲內陸挺進,出乎美軍預料的是,太陽軍的抵抗非常微弱。

    10月28太陽,美軍登陸部隊已經推進到湯姆森河西岸的太陽軍側背,隨即向太陽軍發動猛攻;與此同時,部署在河道兩岸的美澳聯軍集中了五百多輛坦克,向太陽軍發動全線進攻,經過一天一夜的激烈戰鬥,成功突破太陽軍第一道防線,將其擊退五到十公里。聯軍將士士氣大振,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次太陽,美軍再次全線出擊,企圖一舉將太陽軍擊潰,然而,收縮防線之後的太陽軍展開了猛烈反擊!

    太陽軍先以坦克搭乘大量的敢死隊員,在接近聯軍坦克編隊之後,立即懷抱炸藥,奮不顧身地撲向聯軍坦克,用這種『自殺』攻擊方法炸毀聯軍坦克,然後再對失去坦克掩護的聯軍步兵發起衝鋒。由於聯軍坦克集群把注意力放在太陽軍的坦克上面,被太陽軍偷襲得手,在太陽軍衝擊下,節節敗退,死傷將近萬。就在這個時候,太陽軍潛伏在第一道防線地下坑道中的一個步兵聯隊突然衝出地面,從後面夾攻聯軍攻擊部隊,將聯軍打的潰不成軍,如果不是依靠的重炮和空軍的優勢火力支援,根本無法遏制住太陽軍的攻勢。

    第二天上午六時,聯軍集中了三十個炮兵營對太陽軍陣地進行了長達四十分鐘的炮擊,共發射了三萬餘發炮彈,接著海軍和陸戰隊的七百餘架飛機也對太陽軍陣地實施了航空火力準備,投下大量的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在這樣猛烈持續的火力打擊後,聯軍發起了進攻,但太陽軍利用坑道躲避聯軍的轟擊,當聯軍炮火開始延伸,地面部隊展開攻擊時,才進入陣地迎戰,因此聯軍的攻勢一次次被瓦解。太陽軍充分顯示了其頑強的戰鬥意志,每一個山頭,每一個碉堡,每一個坑道,甚至每一塊岩石,聯軍都必須經過多次血戰,才能奪取下來,激烈的戰鬥整整進行了五天,聯軍居然只向前推進了五米遠,而付出的代價卻是兩個步兵師完全失去戰鬥力!

    直到這個時候,美軍上上下下才真正體驗到了太陽軍的強悍,同時也對獨自面對百餘萬太陽軍的神州軍人充滿了崇敬之情!單單一個澳洲派遣軍已經如此難對付,那太平上星羅棋布、密密麻麻的島嶼豈不是要用美軍士兵的鮮血連淹沒?如果戰線推進到東南亞、甚至島國本土的時候,太陽軍會用什麼更可怕的手段來應付自己呢?

    鑒於攻擊部隊所遭受的重大傷亡,美澳聯軍司令部當即命令前線部隊停止進攻,就地構築工事與太陽軍對峙,積蓄力量準備再戰。

    聯軍參謀部經過精確測算,認為要想徹底擊潰總兵力超過六十萬的島國澳洲派遣軍,即使在全面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也至少需要出動一百五十萬左右的地面部隊,也就是說,戰場上的兵力對比必須在2:1以上!統帥部經過緊急商討,決定再次向澳洲增調十個步兵師,並在年底之前將陸軍總兵力擴編到五百萬,同時要求軍工部門盡快研製重型坦克和噴火坦克,以應付太陽軍的『肉彈』攻勢和堅固地下堡壘。

    無獨有偶,此時歐洲戰場的蘇聯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庫爾斯克會戰結束以後,蘇軍不僅損失了將近一百萬軍隊、一千多輛坦克、數千門重炮,而且喪失了必勝的信心,而這一點卻是最致命的!蘇軍統帥部只好命令部隊全線後退,收縮防線以集中兵力,防禦的重點仍然放在中間位置的莫斯科,斯大林期望這座不落的要塞能夠再次成為挽救蘇聯命運的轉折點。然而,經歷過第一次莫斯科戰役失敗的希特勒已經吸取了教訓,德軍把戰線推進到距離莫斯科不足五十公里的位置之後就停了下來,專心致志地構築防禦工事,囤積戰略物資——希特勒決定等到春季來到之後再發動莫斯科戰役!

    德軍經過在蘇聯廣袤領土上的兩年戰鬥,已經初步掌握了如何在嚴寒的氣候下作戰,軍工部門則提供了能夠惡劣環境下使用的武器,以及普通的單兵裝備,保證軍隊能夠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志!

    此時,德國已經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北非,掌握的資源和人口超過蘇聯數倍,英國海軍雖然掌握了大西洋的控制權,但是卻沒有能力在德軍控制區內實施登陸作戰,因此,希特勒有充足的時間和人力物力來對付蘇聯,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德軍的優勢地位將更加明顯!

    無奈之下的斯大林只得向同盟國一方的美英求助,然而,英國已經自身難保,美軍又被太陽軍牢牢地牽制在太平洋戰場,根本沒有辦法對蘇聯進行有效的支援!

    羅斯福知道,一旦蘇聯倒了下去,德國的實力將膨脹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即使同盟國的全部力量加起來也不是其對手,因此,必須對蘇聯進行支援!

    前思後想之後,羅斯福把目光投向神州戰場——在那裡神州軍隊捷報頻傳,太陽軍接連敗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