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截教大巫

第四卷 最後的致意 第十三章 玄奘出世西遊開始 文 / 秋水明落日

    且說這西方的金蟬子,自轉世輪迴後,就一直在六道當中飄蕩,或許當真是機緣的事,直到東方朝代交替到大唐時期才得以轉世,到得一位姓陳的人家,其父本為柳州舉子,那年高中狀元,又得其母拋繡球選親,卻是二人天作之合,喜結連理,然在狀元上任的路上卻是被害,那賊人強佔了狀元夫人,夫人卻因身懷六甲,而不得不從,但在嬰兒出生之後,卻是不忍再受其迫害,將嬰兒放於一個小筐中,順流而下就到了一座寺廟,被寺內的主持方丈收養,從小出家為僧,法號玄奘,狀元夫人則是自縊身亡。

    這玄奘從小就聰明,熟讀經文,而且特別勤勞,能吃苦,深得方丈的喜愛隨著時間的流逝,玄奘卻是一天天的長大,到得玄奘二十歲的時候,寺內卻是煙火不盛,致使所有的僧人都是奔赴他鄉,玄奘將收養自己的老主持以至此後到離開人世,看著頹敗的寺廟,卻也是披著一身僧袍朝著當時大唐的都城長安而來。

    玄奘一路到的長安,沿途卻是講授佛法,致使眾人都是識得這著名的「江流兒」玄奘法師,一日太宗皇帝李世民卻是大招天下僧人於化生寺唸經求福,此時三藏卻是在化生寺開壇講授佛法,李世民見玄奘法師佛法精深,卻是將其召回宮中,然而回去的路上,卻是看見了一老一小兩個和尚,一人手捧錦攣袈裟,一人手握九環錫杖,老和尚卻是喊道:「錦攣袈裟,九環錫杖,有緣人我當贈之,無緣之人千金不賣。」

    此時正好被路過的李世民聽到,於是叫人一起帶回了宮中,朝堂之上,李世民卻是:「玄奘法師,我見法師佛法精深,欲將這錦攣袈裟和九環錫杖送與你,以證寡人向佛之心。」然後又對那老和尚道:「大師覺得,這玄奘法師是不是有緣人呢?」老和尚卻是笑著將袈裟和禪杖交到了玄奘手上,玄奘穿上之後卻是金光閃閃,甚是祥和。

    老和尚又道:「玄奘法師,剛才我聽你所講之道乃是小乘佛法,不知這大乘佛法你可會講?」玄奘一聽,這是碰見高人了啊,於是彎腰道:「阿彌陀佛,這東土流傳的卻是只有小乘佛法,這大乘佛法貧僧卻是不識得。」

    老和尚道:「你那小乘教法只可渾俗和光,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解百魘之劫,能消無妄之災。」說到此處,李世民卻是道:「這位大師,不知這大乘教法在於何處?」老和尚卻是笑道:「在那靈山大雷音寺,接引活佛處,離此十萬八千里。」

    眾人一聽皆是駭然,竟然如此之遠,然玄奘法師卻是道:「陛下,我願往西天求經,為我大唐牟福,保得萬世江山。」李世民卻是開心不已,道:「如此,朕願與玄奘法師結為兄弟。」此時老和尚卻是道:「靈山離此十萬八千里,其間卻是多有豺狼虎豹,妖魔鬼怪,怕是去得,回不得啊。」玄奘卻是一笑:「我已發得大誓宏願,不得真經,誓不回還。」

    老和尚看著玄奘卻是笑了笑,道:「能得真經者,可修得金身。」然後便刷的連連後退,直到門外,卻是轟的一陣煙霧,然後老和尚卻是變成了一女子,騰空而起,正是那西方的觀世音菩薩,眾人看見卻是連忙跪拜行禮。李世民和玄奘則是更加堅定了取經的信心,於是李世民便於玄奘結拜,封為唐三藏,是為御弟。

    結拜之後,玄奘則是騎著小白馬一路西行,途經一山谷,卻是碰見一隻老虎,嚇跑了馬,差點把自己滅了,幸好碰見一個獵戶,自己才能保的一命,繼續前行卻是到了五指山地界,壓在山下五百年的袁洪,遠遠的就看見了騎著白馬的唐僧,於是高叫道:「師傅救我,師父救我。」唐三藏聽見有人求救,於是就沿著聲音的方向前行,一直到看見了袁洪,問道:「你怎麼被壓在這山底下?」

    袁洪看著唐僧,想起曾有一個女菩薩來指點,自是知道這是誰了,於是道:「師父救我,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被青木大帝給壓在了這五指山下,還請師父救我。」玄奘卻是問道:「那我該怎麼救你呢?」袁洪道:「山上有一靈符,師傅只要將其摘下,袁洪自會獲救。」唐僧一想,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猴一命相當於多少浮屠?救吧,於是道:「你等著,我去摘下靈符。」然後便慢慢的爬到了山頂,對著靈符就是一陣唸經,不消片刻,靈符則是自動飛去,然後唐僧對著下面喊道:「靈符摘下來了,我該怎麼救你啊,我也沒有鏟子,也不能愚公移山啊。」

    袁洪一聽,你還移什麼山啊,不知道我是齊天大聖啊,於是叫道:「師傅,你躲遠點,我就可以出來了,再遠點,再遠點,我要出來了。」就聽轟的一聲,五指山卻是炸裂開來,袁洪騰地就飛了起來,在天空之上折了幾個觔斗,然後落到唐僧的身前,拜道:「師傅,多謝師父救我,我願保師傅西去求經。」玄奘看看袁洪,卻是非常滿意,這個猴子能飛天入地,想來一路上還能降妖除魔,倒是可以保證我的安全了,於是道:「那好,為師便收你為我的大弟子,日後隨我西行,也好修的金身正果,取得真經,造福人間。袁洪也是點頭表示接受。

    一路西行,途徑一農家,師徒二人住了進去,半夜卻是鬧了劫匪,袁洪一不小心,就打死了幾個人,卻是招致了唐僧得不喜,幾經勸說,袁洪卻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賊來了照殺不誤,卻是更讓唐僧生氣,幾番磨叨,卻是氣跑了袁洪,這期間觀音卻是給唐僧送來了一套小衣服,一頂小帽子,又去找到袁洪將其勸了回來,袁洪又想想自己在五指山下的五百年,是唐僧救了自己,也就釋然了,還是回去和師傅道個歉吧,於是便駕著觔斗雲去找唐三藏了,卻不想就是這一去,就弄出了著名的緊箍咒。

    袁洪回來,玄奘按照觀音教的,將那套衣服連帶著帽子送給了袁洪,袁洪卻是樂得不得了,穿上之後看看還很漂亮,可是唐僧在這時卻是突然念起了經,這個袁洪就倒了霉啊,頭疼的要命,只得求著唐僧停下,發誓日後一定師傅說什麼是什麼,唐僧才停下,這師徒二人便是再次的上路西行,而此時的師徒情分卻是沒有開始的那麼舒服了。

    這師徒二人一路走來卻是到了一處山澗,結果馬被吃了,袁洪是左舞右弄,這龍雖然沒打過他,但是人家下水了,他也沒那人家怎麼地,最後卻是觀音再次出場,然後這小白龍敖閏就成了白龍馬,任勞任怨,繼續西行,又途經高老莊,卻是收了這要摸嫦娥的朱逢春大神,這朱逢春被罰之後卻是投到了豬胎,變成了一個豬妖,修煉之後卻也是能夠化形,只是這鼻子耳朵弄不掉了,變化之後雖然能消去,但是一激動,一喝酒醉了就出來了,這不,這高小姐就成了被害人,袁洪與其三番打鬥,再有觀音菩薩指點,卻是又收下了朱逢春,取名悟能,號八戒,這回這豬八戒卻是代替了袁洪扛著行李了。

    師徒三人,帶著小白龍,一路走來卻是到了流沙河,被攔了去路,而這河裡的神將,就是當時蟠桃大會上與朱逢春一起下界的捲簾大將,因為一時失誤,打碎了個盤子,卻是被扁了,要說這天庭的破東西還是真值錢,小白龍也不過是弄壞了點東西,還是送給人家的,就差點上了刮龍台。

    且說這三人來到這裡,袁洪卻是不願意下水,只得豬八戒下去把妖魔引上來,然後二人在一起打,可是這捲簾卻是被逗了幾次就再也不出來了,還好此時天上卻是下來一個男子,正是西方極樂世界文殊菩薩門下金吒,金吒下來,看這袁洪,雖然心有憤怒,但是師命難違,只得對著水中喊道:「捲簾出來,金吒來也。」

    不一會,水下卻是冒出一人,脖子上掛著一串大念珠,滿臉的大鬍子,看著金吒,大聲道:「金吒童子,有什麼事麼?」金吒道:「你可還記得當時菩薩讓你來此是等誰麼?」捲簾道:「是為了等那西去求經之人,莫非?」說著還看看了看唐僧等人。

    金吒道:「你眼前之人便是那西行之人,還不上前拜見?」捲簾卻是連忙道的唐僧身前,跪道:「捲簾見過師傅。」唐僧開始還被他嚇了一跳,然後在金吒的鼓勵下,卻是滿滿的靠近,幫捲簾剪了鬍子,戴上了佛箍,道:「從此你便是我的三弟子,沙悟淨,隨我西行,求得真經,造福人間。」於是這沙悟淨又成了挑擔子的了,看來受氣的還是小崽啊。

    於是這師徒四人卻是都到齊了,一起踏上了西遊的征程,莫愁前路無劫難,天下哪裡沒有妖?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