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敗類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四章 機槍的試射 文 / 燒不開的水

.    早期的汽車使用木製或鐵製的車輪,汽車的懸架結構也不完善,再加上路面行駛條件不好,儘管汽車行駛速度不高,但還是顛簸得厲害。

    有位海軍上校對乘坐早期汽車的感受如下追述:「是我初次嘗試不用馬拉的交通工具。1896年,我乘坐鐵輪的汽車在高低不平的huā崗石路上行駛,車子的劇烈顛簸使我聯想到yao水瓶上的說明--服前搖勻」。

    橡膠輪胎的出現是汽車進一步發展的先決條件。提到橡膠,人們自然會想到橡膠之父查爾斯.古德伊爾。1834年,他受焦炭煉鋼的啟發,開始進行軟橡膠硬化的試驗。經過無數次失敗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硫化橡膠受熱時不發粘而且彈性好,於是硬化橡膠誕生了,橡膠輪胎製造業從此也應運而生。

    1845年,英國一個鐵匠獲得了第一個橡膠充氣輪胎的專利權。他用塗有橡膠的帆布製成內胎,外面包上皮革以抵抗粗糙路面對它的磨損,然後充入空氣。1900年實心橡膠輪胎幾乎普及。

    為了提高實心胎的性能,當時的製造商在橡膠內胎中填充了五花八men的東西作為減震材料。實心胎應用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但要提高實心胎的性能有很大的局限性,人們又把眼光投向了充氣輪胎上。

    1895年,法國人米希藍把1888年發明的自行車充氣輪胎經過改良後安裝在汽車上,參加巴黎至bo爾多的比賽,才出現首輛使用這種輪胎的汽車。

    1911年,美國哈德men輪胎和橡膠製品公司的財務管理員菲利普,在亞利山大.施特勞斯的文件中發現了施特勞斯於1894年的一次發明,即可織物在一個方向上拉伸而在另一個方向上卻不變.於是他們公司利用這一發明,推出了成套的內外胎,即用橡膠和織物織成外胎,裡面裝上橡膠內胎。至此,充氣輪胎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汽車才真正穿上了現代化的"鞋子"。

    但是現在汽車輪胎的使用壽命只有區區三千公里左右,張鷹的這番話讓伊迪.亞伯勒的大眼睜得更大了。

    「司令官閣下,您說的都是真的嗎。」伊迪.亞伯勒還是有點不相信。

    「當然是真的了,我的名譽可是很好的,請不要懷疑我的人品和信譽。」

    「對不起司令官閣下,我向您表示誠摯的歉意。我不該懷疑一位將軍的信譽,請接受我的道歉。」伊迪.亞伯勒還是很真心實意的道了個歉,這個時代的美國佬們還沒後世那麼的霸氣,後世讓他們道歉非要搞出個什麼抱歉的詞彙出來,反正就是不道歉。

    「伊迪.亞伯勒先生,你可以和你們的總公司討論一下,這個輪胎的設計我肯定是完完全全的存在,我也掌握著它的生產製造工藝,如果你們總公司的人感興趣可以和我來詳細的談談,實在是不相信的話,我就去找法國人的米其林公司,我相信他們會對我的設計感興趣的。」

    「司令官閣下,先別這麼早下定論,我想我們總公司的人一定會感興趣的。請司令官閣下再等幾天,我這就回上海向我們的總公司發電報。」伊迪.亞伯勒開始有點急了。米其林使他們的競爭對手,真有這種能大幅度延長使用壽命的設計給對手搞去了,自己的路也就到頭了。

    「伊迪.亞伯勒先生先不要著急,我們有的是時間討論這個問題。」張鷹悠悠的說道,產汽車得要有輪胎,固特異輪胎公司是個不錯的合作夥伴!比起該死的法國佬來要好上一點。

    隨後張鷹又和其他的幾個設備供應商討論了一下普通發動機生產設備的供應問題,最後以三十萬美元的價格買了全套的生產設備,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張鷹叫來了huā旗銀行的經理卡羅爾.戴爾森作保,同時很瀟灑的簽了一張三十萬美元的兌付支票,有錢就是好啊!張鷹感歎道,三十萬美元換成銀元就是老大的一堆,張鷹現在是感受到了銀行資本家們服務的便利性了。不過三十萬美元的huā銷張鷹還是覺得值了,這套設備裡面包含了高速軸承的製造設備。就這一點讓張鷹動心了,其它的一些四缸三千cc排量的發動機製造模具和機油泵之類的就簡單了。有了這些設備以後車輛的動力來源就不煩神了。

    和固特異輪胎公司的談判暫時終止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伊迪.亞伯勒作為亞洲區的代表權利還不是太大做不了這個主。不過伊迪.亞伯勒讓張鷹放心他會盡快的趕回來的。

    喬治基斯是最後一個跟張鷹談判的,碼頭也建設的差不多了,也是該建設儲油區地時候了,隨後的石化設備就得開始安裝調試了,這個費用喬治基斯跟張鷹爭論了半天,由於匯率的問題價格上浮了百分之五,當初沒有明確的約定所以扯皮的事就來了。最後張鷹和喬治基斯兩方各認一半這事就算是解決了。忙碌的一天總算是結束了,張鷹總算是有個伸懶腰的機會了,除了和伊迪.亞伯勒的談判處於未決狀態外,其餘的都算是完美的結束了。

    談判一結束在場的人都急著趕回上海去,向各自的頂頭boss匯報好消息和壞消息去。張鷹也一一跟眾人道別,時間就是金錢張鷹理解這幫資本家們的心情,訂單已經下了他們早一天把貨物發送過來就早一天拿到huāhuā綠綠的鈔票。鈔票只有揣進自己的口袋裡才真正屬於自己的。

    「司令官閣下,請問我們huā旗銀行能在貴地開設一間分行嗎?」卡羅爾.戴爾森帶著期望的神色看著張鷹。面前的不是一個人,在卡羅爾.戴爾森的眼裡是一堆金光閃閃的金幣。這個小地方是很偏僻和貧窮落後,不過銀行服務的對象不是那些連吃飯都成問題的老百姓們。只為了面前的這個人單獨服務這間分行也開的值了。

    「當然可以,本人也熱烈歡迎你們在此地開設分行,要不然我需要金融服務的時候還得跑到上海去找你們那就太不方便了。」張鷹笑笑對他說道,美國資本家們的資本意識很強啊!這是明顯的看好自己的發展了。開始下注買自己的好了。不過這點張鷹喜歡,有人看好自己畢竟是件令張鷹沾沾自喜的事。

    這件事也就這麼說定了,所有的人都是滿懷期望的回到了上海。張鷹在隨後的幾天裡全力忙著修路的準備工作,人員的調配物資的準備這些瑣事都需要他來忙,煩啊,累啊!這就是張鷹的感覺。翰德森和魯道夫兩人選派出來的人已經踏上了歸國的旅程,張鷹簽了一張五萬美元的支票給回德國的人用於支付招聘人員的安家費用。張鷹對這些人員的要求就是人才給我撿好的選,盡量多招收一些高學歷的人才過來,來這裡後他們可以在這裡一展他們的所長,也可以在這裡教授他們的知識,科學是無國界的。很漂亮的一番話,不過張鷹還有個下半句「科學家是有國界的」沒說。這也是後世的美國佬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名言。也有很多人居然信這話。

    臨沂至日照的路面翻修工作在張鷹的一句「開始吧」大幹特幹中。既沒有搞什麼隆重的開工儀式,也沒有請什麼民國總統總理之類的上級領導來視察肯定一下。張鷹的意思是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由於事先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各種物資都事先運抵施工地點,所以路面的鋪設進度很快,十個施工小組每天加起來能鋪設好五六公里左右的路程,有點糊nong人的味道,不過張鷹不關心的,王老五已經在他面前立了軍令狀肯定保證施工質量,王老五的信譽還是蠻良好的。

    路的問題張鷹不去cao心了,他的班用機槍魯道夫已經搞出來了。樣槍第一眼看上去是那麼的討人喜愛,修長的槍身喇叭形的消焰口,一切都和原槍的設計一個模樣。只是槍的口徑從7.92毫米改成了7.62毫米,使用的子彈不同了,估計機槍的威力趕不上使用7.92毫米mao瑟槍彈的威力了。

    不管那麼多了先試射一下再講,張鷹把翰德森和其他的一同叫上去了靶場裡。當一盒二百五十發的子彈壓上去開火時,所有的人都驚懼起來。這傢伙太猛了,馬克沁機槍開火時還能聽到通通通的聲音。而這42型機槍的聲音是連在一起的「滋滋」聲,讓你根本聽不出一下子發射了多少發子彈出去。這樣猛的火力對於敵人衝鋒時的密集隊形是致命的打擊,就是單對單的機槍對射,只要能命中一下子就能把對方給徹底干翻。理論射速理論射速----1200發~1500發/min相當於一秒鐘內有二十發子彈從槍口裡噴射出去,只要命中了目標,對方肯定成了蜂窩煤。

    一更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