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烽火獨立營 第一一七章 被困峪口山(11) 文 / 紅燒螃蟹
所謂峪口山,取名於兩山之間的大夾谷,夾谷東西寬約為二百米,南北長不足四百米,兩側山崗東高西低,一長一短,三連營地就安紮在夾谷中。
峪口山位於縣城東南一百八十多里處,東與嵐縣毗鄰、南與蘇北榆縣交界,其地理環境亦與橡樹坡相同,四周荒無人煙。
按照當時的行政區域劃分,峪口山屬於楊林區。
到達峪口山已是中午時分,因為沒有了鋪蓋,戰士們只能和衣擠在原來搭建的通鋪上休息,山子也不例外。
由於過度勞累,山子一覺醒來,已近傍晚六點鐘。
因營內所有吃的用的全被轉移到圈子嶺,所以晚飯是一個遠離峪口山的堡壘村提供的,主食是用地瓜干做成的煎餅,小菜有雞蛋、大蔥、鹹蘿蔔棒等。
幸好還有鍋碗瓢盆等炊事用具存在,可以自供白開水。
山子和趙大年將三位連長召集在一起,一邊嚼著黑巴巴煎餅卷,一邊議論下一步的作戰方案。
趙大年首先關心的是,不知道「便衣隊」是否監視到我方的行軍路線,假如在沒有監視的情況下,是否繼續採取引誘措施。
趙大年接著說,如果敵人監視到了我方的行蹤,又何時才能趕到峪口山。
對於趙大年的第一個疑問,山子的回答十分肯定,相信獨立營一舉一動,都在「便衣隊」監控之下,只是他們躲在暗處,不被人發現而已。
至於第二個疑問,山子並沒從正面回應,只要求趙大年加強警戒,時刻做好戰鬥準備。
山子最後決定,為防止敵人夜間偷襲,所有人一律於戰壕中過夜。
……
就在山子吃過晚飯不一會,石川四郎帶領援軍與富田良平會合,在趕往楊林鎮的行途中,又一個便衣偽軍送來情報——
上午路過楊林區的土八路一直被五個便衣偽軍所跟蹤,直到十點多鐘,由於地形原因,這股擁有二百多人的隊伍從荒野中走失蹤影。
於是便衣偽軍就近找個村莊,於村東一塊苞米田住留。
不料中午時分,便衣偽軍忽然發現,有六個土八路由東往西而來,沿苞米田南面的小路走進村落。
便衣偽軍急忙溜出苞米田,分頭潛伏到村落周圍。
不足兩個鐘頭,卻見土八路肩挑沉甸甸的籃子,顫顫悠悠地走出村外。
經過幾里路的跟蹤,便衣偽軍終於發現,土八路走進一道大山谷,看樣子已從此地安營紮寨。
後來打聽一老漢才知道,這山谷名叫峪口山,位於楊林區的東南角。
聽完便衣偽軍的報告,石川四郎並沒表現出異常之言行,只是鎖緊眉頭,敷衍冷漠地答應一聲。
……
一路走來,浩浩蕩蕩的日偽軍於夜間十時許走進一片大窪坳。
然而就在這時,石川四郎突然勒住馬韁,隨將便衣偽軍喊至跟前,向其打聽此時所在的地理位置。
便衣偽軍回答說,此處位於楊林鎮西北方,距離鎮區大約十公里,距離峪口山不足四十里。
回答完畢,便衣偽軍下意識挺直身板,等候石川四郎再作指示。
果然石川四郎又問,土八路是否有可能轉移駐紮地。
便衣偽軍接著說,峪口山已被兄弟們嚴密監視,一有風吹草動,定會及時報告太君。
石川四郎思忖片刻,卻讓便衣偽軍速回峪口山,從峪口山周圍一公里之外確定四個標誌點。
便衣偽軍剛一離去,石川四郎隨即下令,部隊就地宿營。
富田良平滿臉疑惑,問石川四郎究竟如何打算。
當石川四郎用日語嘰哩咕嘟絮叨一番後,富田良平居然得意忘形,感歎石川四郎深謀大略,不愧大大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