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特戰隊

第三卷 鐵血獨立團 第七十二章 獨立團保衛戰 (8) 文 / 紅燒螃蟹

    所謂「第一方案」,即在敵人發起第一波攻擊時,除暗堡對其「通道」內的鬼子實施打擊外,地面戰壕一律按兵不動。

    比喻金葉所在的三號陣地,對面長約七百米的草灘共留五條通道,每一條通道南北長約一百米,寬只有三十米。

    知情人都知道,通道兩側的空地裡全都佈滿暗坑,縱橫交錯,總共七百餘個,這便是山子發明的「甕中捉鱉」新陣法。

    若說暗坑大小,全都統一規格,長度和深度各3米,寬1.5米,平日裡被蘆葦、高粱桿所掩蓋,上面再覆一層沙土,很難想像其中暗藏陷阱。

    而在通道北端的盡頭處,各有一座暗堡迎面相對,暗堡內的重機槍無論白天黑夜,一直默默地堅守著崗位。

    所以第一方案的作戰意圖是,只用通道暗堡內的機槍封鎖進攻路徑,逼敵人往通道兩側移動,以此達到「甕中捉鱉」之目的。

    然而苦苦等待半小時,各陣地依然靜悄悄的,沒發現一個鬼子的蹤跡。

    金葉終於按耐不住猴脾氣,冷不丁兒咆哮:「通信員,快給姑奶奶傳令下去,該睡覺的睡覺,該撒尿的撒尿,鬼子踩不到頭皮上,誰都不准動。」

    喊完後,金葉第一個收起駁殼槍,一骨碌倚躺在戰壕下面的土壁上。

    可是金葉此時並不知道,就在對面圈子嶺前的荒地裡,已經聚集了一千多個鬼子兵,距離僅有5∼6百米。

    按照石井旅團長的統一部署,從早上七時開始,步炮陣地首先對獨立團營區展開一小時地毯式轟炸,八時整從四面發起總攻。

    只可惜這位日本軍官忘記了中國有句古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當石井剛從帳篷中的被窩裡躺下去,宋營長已經帶領突擊隊繞到敵人步炮中隊後面,神不知鬼不覺地向前跟進。

    當敵炮中隊從一丘崗上停頓下來,宋營長令通信員將三位排長、兩名機槍班長召集到身邊,向他們仔細傳達作戰要求。

    宋營長說,丘崗前面不足二里地,聚集日軍近千人馬,戰鬥打響後必須一鼓作氣,十分鐘內務必掃除敵炮陣地,一旦援軍趕到,前功盡棄。

    宋營長接著說,無論情勢多麼惡劣,各班爆破手要做到不惜生命,全力搶佔炮位,哪怕同歸於盡,也要炸毀敵炮。

    傳達完作戰要求,全體突擊隊員一一臥倒在地,匍匐爬行百餘米,終於挨近丘崗腳下。

    此時的丘崗上,幾十個鬼子兵正在指揮官的指揮下,忙碌地布設炮位,這裡位於獨立團營區正北方,距離四號陣地約三華里。

    再看其他二百多個鬼子兵,有的飲水解渴,有的躺地瞌睡,就連幾位哨兵也都坐靠背包,抱槍打盹。

    憑心而論,徒步夜行近百里,牛馬都覺得疲憊,更何況鬼子也是人。

    經過十幾分鐘的忙碌,敵炮陣地已經成型,各項準備基本就緒,如此同時,宋營長率領突擊隊貓腰爬上丘崗,距離一哨兵不足十米遠。

    敵哨兵迷糊中聽到細碎的腳步聲,急忙端槍起立,靜神一看,禁不住失聲驚呼:「土八路。」

    宋營長揮手一槍:「狠狠打。」

    伴隨宋營長的怒吼,突擊隊員一邊舉槍射擊,一邊潮湧般直衝敵炮陣地,八名機槍手衝在最前面,槍口裡噴吐的火舌映紅了大半個丘崗。

    突擊隊的出現如同神兵天降,距離敵群不足五十米,一時間,整個丘崗上的鬼子全都亂了手腳,短短數秒鐘內,便傷亡幾十人。

    慌亂中,日軍中隊長蹲縮在一門炮筒下,喝令堅決消滅土八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