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特戰隊

第三卷 鐵血獨立團 第一四一章 營救慰安婦(1-2) 文 / 紅燒螃蟹

    第一四一章營救慰安婦(1-2)

    根據押送***的路線,獨立團距離蒙城最近,不足三百里,況且山子在支隊偵察營經常出沒這一地區,對這一帶地理地形非常熟悉。

    因此山子以為,在蒙城與沂縣之間展開營救行動,其地形地貌最有利。

    押送車隊25日從宮本師團部兗都啟程,須經泗縣和平邑兩縣,到蒙城不足四百里,而從路況分析,到達蒙城大約需要8至10小時。

    無論日軍車速快慢,但為了做好充分準備,山子決定提前三天趕到第一預定地點,蒙城縣城以東五十公里處。

    又根據押送車隊規模分析,假設二百多名***需要十輛卡車運送,往最多處想,押送日軍估計在二至三個小隊,分乘五至六輛卡車。

    所以山子決定,這次營救出動一個連,是一營一連,不過在火力配備上,又增加了一個機槍班,共八挺輕機槍,實際參戰人數103人。

    指揮這次營救行動的依然是山子和玉梅。

    今天是一月二十日,部隊於晚上六時出發。

    ……

    二十二日夜間已過十一點鐘,部隊越過蒙城至沂縣公路,從黑峪村北約三里處的山窪間露天宿營。

    蒙城至沂縣公路為東西方向,押送***的車隊將由西面往東行駛,黑峪村位於公路以北,距離公路也在三華里左右。

    吃過早飯,山子、玉梅和小茹換穿便衣,各騎一匹棗紅馬跨上公路,左右打量一番地形路況,又沿公路繼續向東而去。

    行至大約五路裡左右,公路兩側儘是平整的麥田,田地內大小堰溝南北縱橫,將偌大片麥田分割得七零八落。

    山子突然勒僵停馬,下馬後將馬韁交給小茹,獨自朝路北麥田走去。

    因為是冬季,田地裡的麥苗寸高有餘,葉片枯黃。

    玉梅和小茹原以為山子處理私事,因此相互笑視一下,不約而同地往南轉頭。

    一直走過十幾塊麥田,山子終於在一條堰溝邊停頓腳步,堰溝東西長二百米有餘,中間被三條南北堰溝斷為四截。

    山子最關心的是這條堰溝的深度和寬度,而根據目測,堰溝總體寬度約為兩米,深度一米有餘。

    目測完畢,山子不由自主地點點頭。

    轉過身去,山子又用腳步丈量堰溝與公里間的距離。

    公路上,玉梅和小茹依然轉頭朝南,小茹說:「玉梅,應該完成了吧,我的脖子都麻了。」

    玉梅也覺得脖子酸,於是說:「小茹,你回頭看一眼,看他回來沒有。」

    小茹腮頰一紅:「瞎說,他是你的人,早晚就那回事,你看。」

    玉梅同樣臉紅,乾脆拽一下馬韁,連人帶馬一齊面朝正南。

    可是就在這時,小茹突然說:「玉梅,你看山子哥在幹麼。」

    玉梅乍一回頭,只見山子有節奏地跨著大步,一步步朝這走來。

    苦笑一聲,玉梅一邊回馬一邊說:「這個王子凱,幹什麼都不願打招呼,就跟捉弄人似的,看樣子營救地點就在這裡了。」

    小茹這才恍然大悟。

    經過丈量,山子告訴玉梅,從堰溝到公路271步,約為236米。

    玉梅隨向山子提出兩個疑點——

    一是地勢平坦不利於隱蔽,晚上還好,白天尤其容易被發現。

    第二個疑點是,埋伏地點距離公路太遠,步槍打擊精度大為降低,而駁殼槍幾乎沒有殺傷力。

    山子回應玉梅,越是地勢平坦,越容易被鬼子忽視。

    至於埋伏距離遠,山子說,這次行動是救人,不是打陣地戰,要靠兩條腿衝鋒才能把人救出。

    山子接著說,此處路段路面狹窄,日軍車輛只能進不能退,鑽進來如同鑽進死胡同,要想跑只有把車留下。

    說到這,山子策馬繼續前行,又走一里多地,路北側又見一座不高不大的小土崗,因此山子喜出望外,趕緊勒住馬韁。

    不一會從丘崗上走下來,山子招呼玉梅調頭返回,回營地佈置具體任務。

    回到宿營地,山子首先將三位偵察員招致跟前。

    山子吩咐三位偵察員即刻動身,徒步趕至蒙城以東至少五公里潛伏,一旦押送***的車隊路過,立即用報話機發報。

    山子接著說,當押送車隊路過時,應立即挖坑斷路,防止駐蒙城日軍乘車馳援被襲車隊。

    偵察員離去,山子又讓一連長喊來兩位班長。

    從小茹手中接過剛才畫出來草圖,山子向兩班長佈置具體任務——

    這兩個班是重頭戲,在整個營救行動中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叫先鋒班。

    考慮到鬼子有可能與被抓婦女同乘一車,我方發起打擊時便會造成誤傷,所以先鋒班與主力部隊分離,埋伏在東面的丘崗上。

    先鋒班配備一挺輕機槍,兩門擲彈筒。

    當押送車隊進入營救地段時,先鋒班首先拉響埋在公路上的手榴彈,此舉一箭雙鵰,一是炸坑斷路,二是引誘車隊停止前進,派兵前去偵察。

    當偵察的鬼子趕到丘崗時,先鋒班立即發起打擊,如此一來,負責押送的日軍必將出動多數兵力,趕去攻打先鋒班。

    在日軍向先鋒班發起集中攻打時,先鋒班邊打邊退,藉機牽制敵人,如此同時,我方主力迅速衝向車隊,向被抓婦女發起營救行動。

    山子特別囑咐一連長,由他帶領兩三挺輕機槍,埋伏在主力部隊最東面,一旦攻打先鋒班的鬼子返回時,必須絕對***住他們的去路。

    山子最後說,這只是預案,說白了是咱們一廂情願,小鬼子聽不聽話,還要臨陣看行動,如有意外,隨機應變。

    佈置完任務,山子吩咐一連長帶領兩位班長前去熟悉地形。

    ……

    九時剛過,山子又和玉梅小茹騎馬趕到黑峪村。

    經向老村長打聽,這一帶因地理偏僻,距離縣城較遠,除夏秋季節鬼子前來徵糧,平日裡很少有鬼子進村侵擾,日子還算安靜。

    山子又問村裡有沒有與鬼子親近的人,老村長回答,絕地沒有。

    話音剛落,老村長突然反問山子是哪裡人,來黑峪村有何事幹。

    山子如實說出來歷,但只說部隊拉練暫住此地。

    一聽獨立團的戰士們露宿山窪,老村長打算號召村裡人騰些房子,供獨立團的戰士們宿住。

    山子謝絕了老村長的好意,卻又問村裡有沒有為富不仁的人。

    老村長說,這個倒是有一個,是當地數得著的黑地主,仰仗四個兒子橫行鄉里,欺負村民是常有的事,更可惡的是——

    姓蔡的地主有個十四歲小兒子,病危時居然聽信巫婆的話,強逼周家只有十三歲的女孩與之結婚沖喜。

    誰知結婚後的第三天,蔡公子不治身亡,一命嗚呼。

    蔡公子去世後,女孩的父母要求把女兒帶回家,卻遭蔡家辱罵和毆打,從此後,女孩便被蔡地主和四個兒子共同霸佔,至今都快兩年。

    老村長接著說,另一家佃戶因晚交十天租子,蔡地主便強迫這家佃戶多交十斤小麥,佃戶不從,卻被蔡地主的兒子砸斷雙腿,如今成了殘廢。

    山子聽完後,吩咐小茹與老村長一道,把周家夫婦約來村長家中。

    徵求了周家夫婦的意見,山子、玉梅和小茹飛馬趕到蔡家院門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