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孫策

第二卷 一統江東 第四十章 揚州治略 文 / 凝楓

    第四十章揚州治略

    原來,周瑜在陳到和周泰的保護下回廬江舒縣祭祖是假,暗暗部署偷襲合肥等城是真;太史慈和甘寧分別奔赴丹陽郡各縣剿賊是假,暗渡阜陵和歷陽等城才是真。眾將接到孫策秘密派遣斥候傳遞過來的命令後,於是在八月十五中秋前一晚上就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就等候時間一到馬上奪城。

    這才發生了袁術登基時碰上的種種怪事,紀靈在半路上遇到了埋伏已久的周泰軍,紀靈所乘之馬被繩索絆倒,當場被周泰梟首,並且通告整個戰場,祭奠在豫章保衛戰中犧牲的胞兄周安,當紀靈所率的三萬大軍將士見到主帥的頭顱懸掛在戰場的敵人戰陣上空,全體士氣低落,潰敗而逃。

    韓暹、雷薄和陳蘭前往廣陵郡,一路上暢通無阻,不幾日就抵擋目的地,不料五萬大軍卻被孫策軍和呂布手下的下兩大將領張遼和高順聯合打敗,韓暹、雷薄和陳蘭逃跑;正去剿滅下邳闕宣得勝回師的呂布正好碰上從鍾離過來的楊奉軍,兩軍對陣起來,楊奉懼怕呂布威名,單獨率軍投奔冀州袁紹,橋蕤和陳紀不是呂布對手,直接敗回壽春,在逃跑途中聽說壽春已被孫策軍攻取,於是乃走小路直接回汝南追隨袁術去了。

    孫策繼續和呂布聯盟,夾擊袁術的敗逃之軍,聯軍大勝,袁術部屬只能退守汝南,孫策又奪得了原本被袁術佔領的九江郡所有屬縣,而呂布也奪回之前徐州陶謙當刺史時被袁術霸佔的彭城國和廣陵郡的部分縣城。自此,袁術身敗名裂,孫策江東坐大,呂布和孫策締結攻守聯盟。

    孫策於是上表朝廷,請封討逆將軍,朝廷李傕、郭汜二人見孫策勢大,又和呂布結聯在一處,且對自己沒有太大影響,為了拉攏孫策,還特意加封孫策為鎮東將軍、揚州牧。直到此刻,孫策這個非劉姓的州牧才真正被世人認可,也算是破了先例。

    九月,孫策又繼續派出大批將士,整頓江東,肅清賊寇,江東有名的賊寇鄒倫、錢銅、王晟、嚴白虎等皆滅亡,江東自是一派安平盛世的景象,惟獨缺乏糧食,各個地區糧荒不斷。

    十二月,糧荒有所改善,孫策才正式體會到一州之牧的感覺,擁有了比朝廷設定的揚州更大的土地,於是把州治所由原本的豫章郡鄱陽城搬遷到九江郡壽春城,培英書院也隨治所搬遷到壽春城。由於人才的不斷增加,孫策委派郭嘉組建揚州府,很多南下的人才都直接成為孫策的幕僚,於是孫策組織人才討論,最後終於確定並頒布了《揚州治略》一書,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重開發、廣屯田,植禾稻、耕麥田,振工商、均人權。揚州地區本身就是地廣人稀的地區,如今加大力度開發田地,在全國糧荒的時候,揚州仍舊富裕有餘。揚州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農作物生長環境,適合種植禾稻;而山越、蠻夷之地又多山林,開墾起來的新田地適用於種植不太需要水分的麥子、玉米、高粱等作物。發展工、商業,鼓勵匠人創新,無論是泥水匠、木匠、鐵匠、裁縫、商人等,均同等對待,由揚州府統一安排相關人員對農、工、商業進行管理。減輕農業賦稅,從原本朝廷徵收的十分之一為二十分之一;統一物品價格,防止商人重利哄抬物價;鼓勵匠人創新,努力提高技能。

    2、納流民,增人口;興水利,廣鋪路。廣泛吸納各地流民,從流民中發掘人才,同時把流民登記入籍,增加徵兵來源,增加從事屯田的人員。組織匠人修建水利、灌溉工程,建築城牆和開發各個城郡之間的道路,同時也增加養殖、漁業等副業,盡量做到既建設好揚州又達到州泰民安,五穀豐收。

    3、組織人手重新劃分揚州郡縣:

    九江郡,治陰陵,領14縣:陰陵、曲陽,壽春,當徐、下蔡、平阿、義成、鍾離、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歷陽。

    丹陽郡,治宛陵,領16縣:宛陵、蕪湖、春谷、溧陽、丹陽、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於潛、涇縣、陵陽、黟縣、歙縣。

    廬江郡,治舒縣,領14縣:舒縣、臨湖、襄安、居巢、皖縣、尋陽、龍舒、六安、安豐、潛縣、雩婁、陽泉、寥縣。

    吳郡,治吳縣,領13縣:吳縣、婁縣、無錫、毗陵、曲阿、丹徒、陽羨、烏程、由拳、海鹽、餘杭、錢唐、富春。

    會稽郡,治山陰,領14縣:山陰、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縣、鄞縣、諸暨、剡縣、烏傷、大末、章安、永寧、東冶。

    豫章郡,治南昌,領11縣:南昌、余汗、鄱陽、梟陽、海昏、歷陵、柴桑、彭澤、艾縣、建昌、建城。

    廬陵郡,治廬陵,領10縣:廬陵、新淦、宜春、平都、石陽、臨汝、南城、雩都、贛縣、南野。

    閩郡,治建陽,領10縣:建陽、福山、晉江、寧德、南平、夷州、漳埔、沙縣、山越道、武夷山。

    4、實施世襲兵役制,完善屯田制,加強將士訓練力度,廣積糧草軍備。世襲兵役制,由精壯將士家庭參加,世代兵役,父死子代,兄死弟替,軍餉也比普通士兵略高。屯田分官田、兵田和民田三種,官田屬於揚州府所有,組織流民、俘虜等耕種,所獲歸屬揚州府所有;兵田由士兵耕作,戰時由士兵家屬接手,所獲一般歸屬士兵私人所有,一般歸屬部隊所有;民田則是單純由百姓耕作,需要繳納二十分之一的稅收給揚州府就可以了,其餘自由分配。加強將士訓練,槍、戟、刀、盾、弓、騎、水兵分開來訓練,每個新兵都必須掌握這七項最基本的訓練,然後從訓練情況再進一步晉陞分配到具體各個兵種訓練。每個郡都分別建設儲糧倉、積極擴大軍備,以備戰爭天災等突發事件。

    5、設立除培英書院外的官學,鼓勵私學,分上中下三級,授武、經、兵、工、商、藝六課。上級為州立培英書院,專門培養將士、指定將官子弟和特殊人才;中級為官學,培養普通將士子弟;下級為私學,為士人、百姓等培養子弟讀書識字。由黃承彥、龐德公、廖九公以及新吸收來的司馬徽四人負責培英書院及其下屬郡學、縣學等官學的事情;私學則由民間名士自己開設,但是教授課程必須包括武、經、兵、工、商、藝六門功課。上級學生一般畢業後即就獲得官職,中級和下級學生,優秀者通過考核可以獲得官職。在廣開學校進行全民教育的同時,又設置薦才台,可以讓人毛遂自薦,也可以被人舉薦,這些人才由揚州府派人統一評定安排任命工作。

    孫策年僅二十便統一了江東,雖然有賴於孫堅的基礎,但是卻也讓天下人驚歎。當孫策軍打敗袁術和劉表軍,從原本的豫章郡一步步壯大起來,接著又和呂布結盟打敗袁術,獨佔江東地區的消息被天下人知曉後,天下諸侯大驚失色,於是紛紛召集部眾討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