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孫策

第四卷 潛龍於野 第六十五章 禍水北引 文 / 凝楓

    第六十五章禍水北引

    劉備是誰,是梟雄,是仁主,是大丈夫,是後世爭議的極品人物。有織席販鞋之說,有樹下帝傘之傳,有桃園結義之美,有「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之義,有十萬百姓相隨之仁,有三顧草廬之賢,有白帝托孤之明……

    等等這些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在世人眼中他的的地位,縱使這些聲名是虛偽製造出來的,恐怕也很難消除民間無知小民對其的崇敬和愛戴,恐怕呂布一殺死他,呂布至少得背負許多年的惡名,而作為見解決定了劉備這大耳賊生死的孫策,則更是臭名昭彰。

    想到這裡,孫策無奈的搖了搖頭,笑了起來,殺還是不殺,其實孫策心中早已經有了決定:「將軍,各位大人,劉備該殺!」

    靜,靜得出奇,陳宮等主張殺劉備的人,臉上神情馬上就舒緩了起來,而對殺劉備有些疑慮的人則皺了皺眉,大家都各有所思的看向了這位勇若主公、智比軍師的天先生,希望他能說得清楚些。

    「眾所周知,劉備原本乃是一個織席販鞋的破落皇族子孫,此人曾遊歷四方,結交豪傑,在他還未有作為之時,多以仁慈之表象蒙騙世人。當他得到皇帝認親並尊為皇叔時,竟然不顧危險中的公孫瓚,導致最後公孫缺乏大將無力抵擋袁紹的攻伐,公孫一氏滅亡。劉備和公孫瓚有同窗之誼,更兼有屬從關係,而到最後時刻竟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棄了公孫瓚,此事想必大家或多或少也有聽說了,當然了,各位聽到的版本很多,甚至絕大部分都是贊同劉備的做法。認為君主之義大於屬從之義。但我卻不敢苟同,我覺得,這完全都乃是由劉備這個小人自己為自己宣傳造勢的。在品行上,在下是對他非常的不滿意!

    其實,當北朝廷和南朝廷對峙時,天下諸侯本就已經三分了,大半歸屬以曹操為首的許城劉協朝廷和以袁紹為首地鄴城劉和朝廷,另外一小半人完全屬於中立行為。他們或者附庸許城或者暫時服從鄴城,可一旦兩方決戰勝利之後,必然會有一敗,這些中立分子則完全會傾倒性的為自己補救一切,所以他們在目前狀態下多半會暗中勾結雙方,而不單單是聽從某方聖意。因此這個時候雙方重量級別人物的情況直接會影響這些中立分子的投機行為。而劉備恰巧是許城方面的一個重量級別人物,他的生死關係重大。

    因此,我個人建議。劉備必須死!但是,他又不能死在將軍手上。」

    「妙啊!妙啊!」整個議事大廳靜得出奇,就連呼吸聲都能聽得清楚,半響過後,陳宮拍起了手來。「如此一來,主公根本就不用擔什麼罵名,反而讓別人來處理這個燙手山芋了。怎麼說如今劉備與我軍並非是同一個國家的天下諸侯,而是敵對國的諸侯。對於俘虜,主公固然有生殺大權,但是若把生殺大權放之於……」

    陳宮話沒有繼續下去,而是把眼睛看向了呂布,呂布本就非莽夫一個,他也早就聽出了孫策地意思:「天先生的意思是讓袁紹來處決劉備?這樣合適嗎?」

    「有什麼不合適的呢?將軍、各位大人請想。自從袁紹扶持了新帝劉和之後,其心早已是路人皆知,我想劉和心中也有數。但是畢竟能夠在名義上當上一回皇帝,對其祖宗也並不辱沒,即使沒有實權,也始終還是門面上的人物,只要他不搞事,袁紹定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而袁紹乃名望之人,劉備贈送於他,他定然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降他。可以劉備之假仁假義,必然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點頭。那麼以袁紹之性格,多半還會裝做容忍劉備的做法,但是其臣下派別林立,總有那麼幾個愛出風頭之人,一旦爭紛起來,縱使袁紹不想殺劉備,也會為了穩定麾下眾人而不得不殺劉備。

    劉備一死,其麾下之眾必然會結恨於袁紹,將軍新敗,以將軍之力,暫且蟄伏,以為迷惑曹操、袁紹等人。曹操、袁紹定然以為將軍怯懦,故而連一個小小俘虜都不敢斬殺,雖其手下智謀之士看得出來此乃嫁禍之計,但也無可奈何。畢竟將軍此時處境乃是真實,並非偽造出來的。將軍還可以托詞為劉表共守荊襄,請求鄴城支援,緩解壓力……」

    孫策一番言辭,無論從哪裡看都像是在替呂布著想,其實不然,他根本就是為了把劉備殺死,同時又要引起袁紹的北廷與曹操地南廷互相爭鬥,好有利於江東孫權南方的發展。呂布雖然勇猛、陳宮雖然睿智,但是有孫策在中間,還怕他們吞併了江東孫氏不成?更何況,以歷史發展的景況來判斷,若是用呂布取代劉備,或許對於孫氏的一統大業更有幫助。至少呂布無法作出劉備的那種仁慈之虛偽表象出來,自然也無法處理好兩川之事。

    「主公,天先生之言不無道理,劉備即使要死也不能死於我等之手!」張遼當即就附和起了孫策地意思。

    而陳宮、高順等一眾人在沉思之後也都紛紛表示贊同,對於殺了劉備,呂布本身並不想,他也擔心殺了劉備會引來自己暫時沒有辦法應對的災禍和戰爭,只是劉備怎麼看也算是一號人物,如此輕鬆放走他也實在是給自己養虎為患。孫策的這個建議算起來是最好的了,當然了以劉備換取某些城池或者其他利益也是不錯地選擇,可惜還是比這個主意更讓人舒心的了。

    「先生此計甚妙!只是,南陽距鄴城路途遙遠,更有劉備屬眾駐守豫州,這押送途中若是發生問題,那不是得不償失?」呂布說完之後,雙眼直盯向孫策,那意思非常明顯,主意既然是你天先生出的,不妨再麻煩你這個好人做到底吧,反正你也不可能投效於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