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天工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二零七回 對策 文 / 半埂草

    第二零七回對策

    屋裡陷入一片沉默。眾人都知道如今魏忠賢氣焰正烈,李彥也一直被歸並在東林一派,閹黨與東林刺刀見紅,在這個時候進京,不捲入兩黨之間的衝突,那是不可能的。

    何況,不管是石柱國也好,夏熙也罷,都對閹黨的所作所為充滿反感,希望李彥回京能夠成為一個契機,打破閹黨橫行無忌的局面。

    故而,即便是閹黨不針對李彥有所動作,有著自身政治和經濟利益的華夏系,也勢必要針對閹黨有所作為。

    也就是說,華夏系與閹黨之間,必有一爭。

    「少爺此去,可以效仿當年楊一清誅劉瑾故事,趁著稟奏遼東戰事,向皇上道明魏閹攬權、橫行無忌的惡劣行徑,請求皇上予以嚴懲,」石柱國拱了拱手。嚴辭說道。

    李彥微微頷首,石柱國的建議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這可能也是大多數華夏社成員,以及東林黨希望自己做的。

    李彥將目光轉向夏熙,夏熙略一猶豫,笑著道:「官場上的事情,夏某不懂,大人若是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就是,夏某以及夏氏家族,一定全力支持,馬首是瞻。」

    李彥微微一笑,夏熙此話說得漂亮,也確實表明了他現在的態度,若是他知道李彥真正的想法,不知道還會否這樣堅定。

    夏熙拱了拱手坐回沙發,不由想到這玩意也是李彥幾年前發明的,夏氏的傢俱廠在這上面可也賺了不少錢,不由暗暗歎了口氣:夏氏其實早已經跟李彥綁在一起了,他夏熙陷得只有更深。

    李彥這次秘密回來,夏熙相信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沒有發表意見,只是表達了他的忠心。

    夏熙記得很早以前。李彥在成立家丁護衛隊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只有槍桿子握在手裡,才能有安全感。

    李彥這次抵津,帶的人不多,但是剛才那個充實護衛隊的調整,顯然是有備而來。

    夏熙同華夏系的經濟來往很多,參與了很多相關的產業,對於這些產業中存在的准武裝力量——護衛隊的情況知之甚詳,這支力量如果能夠動員起來,那麼至少從人數上來說,那是相當恐怖的一件事情。

    至於人員的裝備,那更不是問題,華夏系以及與遼南有關的廠礦擁有巨大的生產能力,短時間即能將這支軍隊武裝到牙齒。

    夏熙不知道李彥打算如何做,但是他往來遼南與天津,也知道遼南的一些情況,他不像石柱國,只會關注哲學、思想上的東西,在夏熙看來,遼南已經完全不同於大明,而李彥在遼南的權威,已經相當於唐代的節度使藩鎮,完全可以擁兵自重。

    因而,夏熙覺得,即便是李彥此次進京,在與魏忠賢和閹黨的爭鬥中落了下風,魏忠賢和閹黨也不敢如何,因為李彥手上有兵,絕對不會束手就擒,魏忠賢也不敢來硬的。

    就好像魏忠賢一直視東林為眼中釘、肉中刺。卻一直不敢動手,直到此次召回孫承宗,以高第相代,才敢殺了汪文言,抓了楊漣、左光斗等人。

    「少爺已經有三四年未曾見到過皇上了吧?」包有才這些年一直負責打理情報系統,經過幾年的歷練,也已經變得更加沉穩、機智。只是說話的時候,還是會瞇眼微笑,讓旁人不知道他在打什麼主意。

    李彥微笑著點了點頭,包有才的意思他明白,無非是說數年未見,兩人之間是否會生疏,當日的情分還能不能存在?

    離開京城、前往遼東以後,一開始李彥和天啟朱由校兩人之間還保持著信函的來往,近一年多一來,這種函件的來往也越來越少了。李彥倒是定期寫信,只是朱由校的回信少了,有的明顯是代筆。

    魏忠賢大權獨攬,旁人想接觸朱由校,除非是遂他的心思,否則,自然會困難重重。

    「大人若是進京,屬下請令先行入城,」邵榮沉聲說道:「屬下定然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大人。」

    李彥擺了擺手:「魏忠賢胡作非為,不過,諒他也沒那個膽子亂動,不過邵榮你們先去京城做些準備也好,錦衣衛那邊,左大人、楊大人他們關押在哪裡,先查清楚了。楊、左諸位大人,都是國家棟樑。此等國士,自然不能讓宵小給害了。」

    「要是情況危急,你等可以便宜行事,明白不?」

    「屬下明白,保證完成任務!」邵榮起身拱手接令。

    李彥點頭示意邵榮坐回去,看了眼石柱國道:「魏閹之事,我會向皇上稟奏,此外,我需要華夏社配合,在報刊上聲討魏閹,造成民間輿論的風潮,魏閹已經刺刀見紅,都開始殺人了,此時溫情脈脈,抱著幻想,那等若慢性『自殺』,柱國你覺得呢?」

    「大人所言甚是!」石柱國猶豫了片刻,還是起身拱手應下,臉色卻頗為痛苦:「只是……如此一來,即便華夏社推出京城,各地的分社、網絡也會橫遭破壞,怕是一場浩劫啊!」

    石柱國終於還是應下了,這讓李彥覺得很舒服,他笑著撫慰道:「柱國,我會各處的人都護著點,盡量避免損失。」

    「至於被破壞的,咱們以後再建起來,而且,等我進京了,魏閹能不能有那個心思來查報,可就說不定了,呵呵,」李彥自信地笑了笑。

    其實,正如夏熙所想的那樣,作為一個穿越眾,又不喜歡耍手段,李彥在面前魏忠賢這顆毒瘤的時候。第一想法就是直接剁了省事。

    之前,他也曾經有過機會,那個時候,魏忠賢尚且沒有顯山露水,只不過李彥的力量也嫌單薄,考慮到得不償失,方才沒有動手。

    如今,魏忠賢權傾朝野,李彥手上也掌握了極為強大的力量。只是這份力量在關鍵的時候能不能用上,或者說能夠用上多少,以及如何調動起來,還存著一些疑慮,所以李彥還需要一次策劃籌謀。

    李彥從來沒有將希望寄托在天啟皇帝朱由校廢黜魏忠賢上面,楊漣都搞出了所謂的「二十四大罪」,終究還是沒有效果。讓他和魏忠賢在天啟皇帝面前空口白話去對質、揭短,李彥覺得那是以已之短,攻彼之長,很不明智。

    作為穿越眾,李彥覺得直接殺了魏忠賢比較乾脆,在遼東征戰多年,他對手上的軍隊戰力擁有絕對的信心,東江軍可以在正面決戰中擊敗優勢的建奴大軍,以往明軍在建奴面前又是屢敗屢戰,所以李彥覺得京城那些親衛,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這也不是簡單的比較,當年,駱養性就在神機營做過游擊將軍,李彥也做過軍器局大使,京營是怎樣的德性,他清楚得很。

    如今在閹黨的折騰之下。京衛、京營只有更弱。

    至於魏忠賢搞的那個什麼內操,弄出一支太監軍隊出來,在李彥看來,更是個兒戲,也就欺負一下手無縛雞之力的東林君子,李彥甚至覺得,他只要帶一個哨,就能平定京師。

    正因為如此,李彥腦海中清君側的想法才會無比強烈。

    而且,他還想到了清君側之後,在政治上的大致安排和發展方向。

    只是政治這種事情,錯綜複雜,千頭萬緒,李彥也不敢大意,這會兒還在斟酌。

    「我在想,等到一切稟明皇上,皇上到底是信,還是不信的多?」李彥微微笑著,饒有興趣地看著在座的人。

    「魏忠賢能夠權傾朝野,還不是今上縱容的?」宋鍾國冷哼一聲,顯然是不認為李彥能夠說服天啟。

    夏熙乾笑了兩下:「魏閹能有今天,確實與他得到皇上的寵信有關,大臣們的折子、奏疏,都無法直接讓皇上看到。」

    「這就是制度的問題,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宋鍾國大聲說道,也虧得他還知道場合,沒有繼續說下去。

    李彥微微一笑,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面向石柱國:「要是說服不了,我們又能如何呢?」

    眾人一陣沉默,宋鍾國也知道不是他說話的時候,冷笑不語。

    石柱國欠身拱了拱手:「華夏社一定拼盡全力,要讓天下人知道魏閹的真面目……」

    「那又如何?」宋鍾國冷笑著反問:「難道說,天下人皆罵魏閹該死,他便會無疾而終?」

    石柱國猛地一滯,他原以為李彥問話的意思,就是希望華夏社能夠站出來吶喊,從而進行聲援,沒想到宋鍾國卻問出這樣的話來。

    是啊,就算天下人都知道魏忠賢該死,只要皇上不認同,就沒有人能夠動得了魏閹,一切依然如舊。

    到時候,一樣有人依附魏閹,只要魏閹不倒,他的那些爪牙,依然會橫行無忌,難道說,只有等皇上突然開竅?

    石柱國突然覺得很迷茫:「當年武宗寵信劉瑾,聽聞楊一清、張永揭發以後,還是誅滅了權奸,今上……今上若是能知曉魏閹所作所為,勢必不容。」

    宋鍾國發出一疊聲的冷笑:「當年,武宗要殺劉瑾,是因為劉瑾想要篡位,給搜出玉璽、黃袍,自然罪不容恕,,可不是因為劉瑾作威作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