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混在五代當軍閥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四章 抉擇 文 / 卿士

    和煦的風漸漸變的暴戾起來,遼西走廊上已不如往日的平靜(遼西走廊為遼西低山丘陵東南的沿海狹長平原地帶為華北通往東北的交通要道),千餘鐵騎來回在這條狹長的平原上來回奔馳,一批批流民在鋒利的長刀和鐵蹄的驅趕下前往錦州的路上,其中既有漢人也有女真、室韋人,甚至有契丹人,其中大部分是漢人,劉守光父子的殘暴統治讓他們的拋棄了自己的家園,逃難於長城之外。

    張藏英面露凶光,不時抖動著手中血刃,但卻並沒有真的落下去,錚亮刀芒閃的人心中發寒,哭喊聲此起彼伏,這些困苦的人民不斷回望那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家園,依依不捨;

    三天來,李帶著三千鐵騎踏遍方圓百里,已將周圍情形摸了個清楚,這是個十分理想的建城之地,水源充足,水草豐盛,易守難攻,只要有足夠的人力他有信心將此地建成如滄州一般規模;

    「撒裡葛!」

    「在,將軍!」

    「去,派人看看胡損他們到那裡了。」

    「是,將軍!」

    「灰律律」

    翻身上馬,李帶著一眾侍衛朝遠處疾馳而去,沿著這條遼西走廊,沿途看到的情景和大漠草原完全不同,如果說大漠給他的感覺是蒼茫,而這裡給他的感覺就是溫馨,一絲淡淡的泥土地芬芳飄散在空中;

    「吁」

    長吸了一口氣。李一拉韁繩緩步而行,陸續不斷有流民朝這邊湧入,在他們的臉上看不出一絲悲傷或者喜悅,在他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活下去;

    「噠噠噠」

    遠處數匹戰馬狂飆而至……在離李百步之時翻身下馬,急步上前拜倒在李面前

    「將軍!」

    「起來說話。」

    「幸不辱命,三萬餘流民已全數聚齊,正趕往此地而來。」

    「嗯。沒有為難他們吧!」

    「沒有,將軍,其中有兩萬流民是自願前來。」

    李不由狠抽了口涼氣,本來的二萬人再加上陸續前來的三萬人,再加上奚族的五萬人,錦州城瞬息之間將要達到十萬人地規模,這可比滄州的規模了。

    「你去速去將來往的流民安頓好,不要出現任何慌亂。」

    「是,將軍!」

    隨著大批的流民地到達,李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絕對有點過於倉促了。散佈在整個遼西走廊的流民遠遠超過李的的估計,第一批到達的流民將近一萬人,原有的架構不再能夠滿足越來越多的需求,好在這些流民自身本來就帶有糧食和生產工具,不然的話光糧食問題就夠李頭疼的了。

    李跨馬圈地,眼中盯向了大、小凌河、女兒河三河之間地那塊平原,心中暗歎這真是天然的築城好地,三河穩穩的將這塊平原包裹了起來,這簡直是一條天然的護城河啊。如此城牆依河而起,騎兵再不能成一瀉千里之勢,防守上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且平原之地,土地肥沃,適合耕作,只要個一兩年時間絕對能夠成一個穩固的後方。

    隨著嘈雜的聲音逐漸擴散,一下之間空曠的平原顯得熱鬧起來,而李此時卻不由的頭大起來。內政地事本就不時他所擅長,在滄州時有孫鶴等一班老臣去打理,他到沒感覺到什麼,此時黑壓壓的一眾人口在眼前讓他產生了一種壓抑的感覺;

    「張景,張景。1^6^k^小^說^網」

    正在一旁清點人口戶數的張景聽到李的喊聲慌忙奔了過來。

    「將軍,你找我?」

    「我探查了下方圓百里。發現那塊地區最適合築城。你看如何?」

    張景順著李指向的方向眺望了過去,連連點頭道:「甚好。甚好,此地三河齊聚,易守難攻,按易學來說,此地為龍眼,遠睽四方,可為龍興之地;」

    李不由一奇,道:「你通易學?」

    張景躬身道:「略懂一

    李抬首遠眺東方,道:「你可知道我為何要選在此地立城?」「小人也有所困惑,按說將軍貴為順化節度使,據有滄州重鎮,又何必冒險來此邊塞之地築城呢?」

    李微微一笑道:「如果我說我是為了我華夏民族的存亡,為了我族人不再受契丹人的欺辱,你信麼?」

    張景身軀一振,正色躬身行禮道:「將軍高義,小人佩服!」

    李剛毅的臉上透出一絲苦笑,心中地苦只有他自己才能夠體會的到,長途跋涉從遼東到大漠,為的是什麼,為的只是一絲生存的機會,滄州百戰之地,這只是一天後路而已,而且是最艱難的一條後路,只希望上天給他地好運氣還沒有消失,搖了搖頭,轉身對張景道:

    「如今萬事需從頭開始,你還需多擔待些,心中可還在記恨我將你擄掠而來。」

    「不敢,將軍乃世間豪傑,吾真心相隨。」

    李臉上一笑,讚賞地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離去,張景轉身而去,還有大量的安置工作等著他,此時李再次感覺到人才地匱乏以及重新建設的難度;

    所謂破壞容易建設難,從前只是流寇式作戰,不用擔心補給和後勤,而如今這些都隨著戰略的變化而在不斷地變化,時不待我啊!李暗歎;

    十萬人的重擔重重的壓在了李一個人的肩上,耕種、築城、秩序、制度等一系列的問題將接踵而來,李恨不得此時多生了幾雙手和幾個腦袋,身旁侍衛秦方看見李焦慮的樣子都不由的暗自著急,上前道:「將軍,不如從滄州調點人過來吧!」

    李搖了搖頭,此時水路不通,走陸路到滄州快馬也至少也要半個月的世間,來回就一個月,時間對於他來說實在太過於寶貴,滄州有孫鶴、張礪等一干老手打理,自然不用李親手來操持,而此時的錦州卻是萬物俱荒蕪,唯一的一點基礎是一個雜亂散漫的聚居點,一切都只有靠白手起家;

    「奚族人還沒到吧,撒裡葛回來沒?」

    「回來了,將軍!」

    「去把他叫過來。」聲將守衛從夢中驚醒,一路帶起一條灰龍,好不壯觀,城樓小校迅速上報景延廣,景延廣隨即登城一觀,面露稍許喜色,暗道:「難道是將軍回來了?」

    漸漸的漸漸的這一千騎離的越來越近,在景延廣的眼中也越來越清晰,景延廣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綻放而開,以他的目力看清了領頭兩人正是參軍王處存與將軍近侍馬六,但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大部分馬匹都是空馬,只有兩百騎馬身上坐有人駕馭,並且看裝扮彷彿是異族人,如果是要詐城的話就這點人也太瞧不起他們了吧,手臂向上一句,冷冷道:

    「準備床弩!」

    這一千騎正是王處存及馬六等人,一千匹馬的經過五天日夜兼程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了滄州,途中過程之艱險不言而喻,山海關由大批燕軍駐守,只能夠繞道兩百里沿著瀘水而下,中間更是引起燕、晉兩軍同時追殺,都以為是對方的人馬,幸好高原馬衝刺力強,僥倖甩脫;

    「城下何人?」城樓小校喊道;

    「我是將軍侍衛馬六,身旁是王參軍,快速速開門,吾等奉將軍要命,不可耽誤!」

    「將軍現在何處,你身後為何俱是異族人?」

    「此為奚族人,此刻已歸順於將軍麾下,這一千匹馬是將軍特地要我們帶回來的。」

    身旁小校回身走向景延廣,低聲道:」都尉,看來沒有問題。」

    景延廣沉吟片刻,低喝道:「開城門,弓箭手準備,一有不對勁就全部射殺!」

    「是,將軍。」

    「開城門!」

    一陣刺耳的吱呀聲中,吊橋緩緩放下,沉重的城門緩慢的打開,此時此刻,一陣難言的情感浮現在王處存心中,這是離家已久的遊子初家中的感覺,眼眶不知不覺中濕潤了起來。

    「馬六,你個狗日的可回來了。」

    城門大開,一個身影從內裡奔了出來,馬六定睛一瞧,正是一同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謝銘,喉頭一陣哽咽,竟是說不出話來,翻身下馬大步朝謝銘奔了過去,兩個堅實的身軀重重的抱在了一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