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混在五代當軍閥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卷 第二百二十七章 節度大人訓示... 文 / 卿士

.    就在李想要親自動身前往魏州之際,又被幽州新一輪的春耕和選拔人才問題給拖住了,只得派謝銘先行去魏州拖住張彥,把家裡的事解決再說。

    由於李實行的一系列新政完全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和意願來實行的,其中重心全部是在發展軍事手工業上,其中還參雜了一點現代的管理政策,像韓延徽等一些腦袋比較開明的官吏一般都沒什麼想法,而想孫鶴等一些老官吏卻有點想不通了。

    李的目光在孫鶴等一眾官吏的臉上停留了半刻,這孫老頭也頗為硬氣,脖子一挺毫無懼色。

    微微一笑,「你們對我的政策不理解,認為我賦稅過重,與劉守光無異,是在殺雞取卵對吧?」

    眾人默然,從眼色中看到了認同。

    「以前我想的也跟你完全一樣,但現在,我告訴你,你的想法太文人氣了。」李頓了頓,繼續說道:「你所說的問題按我總結的,無非是屯兵問題,田我們是分給百姓的,百姓完稅這是天經地義的是,賦稅是重了一點,除了賦稅,各戶還要抽丁承擔兵役、勞役,各方都要受管制,換句話說我們是苛政沒錯。」

    孫鶴有點發愣,他沒想到李會如此直接,也不由的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老孫啊」李拍了拍孫鶴的肩膀,「我知道你愛民如子,當初你還因為這個差點被劉守光給剮了,那我問你,是當初的滄州好,還是現在的滄州好。」

    孫鶴無言,現在的百姓的生活雖然還是苦點,但絕對比當初強過不止一倍兩倍了,最主要的是百姓的身上彷彿都透著一股生氣,都相信未來的生活會好起來。::放在幾年前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那時候他們地眼中看到的只有死氣。

    「以前有人跟我說,百姓就是畜生。要用鞭子抽。他們才會聽話。」李的聲音中透著一些苦澀地味道,「我以前是對其嗤之以鼻,但現在我發現這其中確實有一定地道理,你想想。如果我們不用鞭子抽他們,讓他們好好耕作,在這亂世,他們只能跟著流寇、亂兵、豪強作反,到時候他們就會變成一群豺狼虎豹。在如今這種形勢下苛政之害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只要是能活下去。不將他們逼得走投無路就是善政。

    至於你說的仁政,寬待養民,雖然對於百姓來說短時間內是件好事,但他們是靠我們來保護的,燕幽地廣人稀,如果我們不把全部的力量都集中起來,又怎麼能夠在這亂世中立足,只有我們強大了,百姓地生活才能有保證。他們的生活才能有盼頭。他們就不需要在逃荒,餓死在異鄉。他們有生之年就可以不再擔驚受怕的生活」

    李一口氣講了許多,赤裸、真實,有點讓孫鶴他們接受不了的真實,幾人都同時怔怔的呆立在房中。

    在花了不少時間給他們解釋一些政策地原理之後,李送走了這一眾頑固派地官吏,本來李無需跟他們解釋這些東西,他們只需要照做就行了,但畢竟眼下人才實在是缺乏的厲害,特別是這些內政人才,李需要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積極性,這樣才能把培育新人,和人才輪換機制建立起來

    第二天,盧龍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了第一屆科考,這段時間還是多虧了韓延徽和張礪一幫老臣的幫忙,再湊合了一些腿上還沾滿了泥土的老農,才勉強的把一個州一級給協調了過來,縣一級還只是實行區域自治和人民選舉了

    當然,不是靠詩經和中庸,主要的靠針對政務的具體測試。

    在盧龍地制度下,無論是地詩名和文采如何,只要是想出仕,那怕是做個文書,都必須通過新式的科考,這是誰都無法逾越地一個環節,哪怕是韓延徽的族叔也不能講情面。

    科考的形勢上倒是和普通的科考差不多,只是題目變成了問答及策論,問道按照申報的職位而有所不同,像如果報的是司農寺的話,就要求回答的題目包括五穀、蠶桑、畜牧、水利等方面的常識。

    還有一些概括性的策論題目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分數,這是由李親自出的題目,第一題是:時事小議,第二題是:盧龍政策建議,第三題是:我的政治觀。

    在李的主持下,各機構的效率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令他高興的是,這次科舉還真選出了一批實用的各方面人才,其中有個姓蘇的年輕人很不錯,是個雜家,博學多才,很得李的胃口,李親點了他為第一名。

    這一批初級人才選拔出來後,要經過半個月的培訓,在放到幽州觀察考核三個月,只要成績合格在放到地方為預備官員,一年後合格的話再升為正式的。

    在培訓的第一天,這批雛鳥的手上都通通的拿到了三本小冊子,《盧龍政治綱領》、《盧龍官員守則》、《盧龍法令大全》,蘇粲等十一人一同開始了幽州的政治洗腦過程

    翻開《盧龍政治綱領》第一頁,開篇就寫著:節度大人訓示

    在幽州正熱火朝天的展開春耕活動之時,前往東都的馮道也已經到達了,他首先拜訪的是袁象先。

    在衛戍大營中,馮道見到了袁象先。

    袁象先此時一幅戎裝,顯得威風凜凜,在他帳下,虎狼一般的坐著一排武將,馮道只有一種感覺,就是囂張跋扈。

    馮道不懂軍事,但聽護送他來的校尉說,此人是宣武軍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之一,手握二萬兵甲精良的重兵,不可謂不強,他不懂這些,但他一路上從軍容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兵比節度大人身邊的精兵可差遠了,遠沒有那種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殺氣。

    但他表面上沒有表露出來,對著袁象先行了個大禮,「盧龍節度使麾下馮道拜見袁都史。」

    隨行的幽州官吏也隨著馮道行了個大禮,給足了袁象先的面子,他知道這種以裙帶關係起家的人就喜歡這種表面上的東西。

    「客氣了,客氣了,免禮。」袁象先臉上的肥肉折了起來,比起兩年前他又胖了不少,「坐,坐!」

    「謝都史。」馮道順手將那長長的禮單遞了上去。

    袁象先笑得越發放肆了起來,「說起來,我與你家大人可是患難兄弟了,當年我們可是有過過命的交情啊!」

    「節度大人令我像都史大人問安,隨便來給大人送條財路。」馮道的話語中顯得有些曖昧。

    「哦!什麼財路?」袁象先頓時來了興趣。

    「都史可以我幽州和李存勖最近打了不少的惡戰?」

    「當然知道,說起來,我還真佩服我這小老弟,以區區幽州如此苦寒破敗之地能夠與李存勖打成平手,真不易啊,唉,要是我不是有衛戍東都之責,定當率兵支援。」

    袁象先一臉的歎息,讓人看起來彷彿真是情真意切,然而馮道心裡卻非常清楚這人只是做戲而已,但還是裝作感激不盡,「我如果我家大人見到都史如此真切必當由心底的感激,我代我家大人謝過都史了。」

    袁象先擺了擺手,哀歎道:「罷了,不談這些了,此次若有什麼要我幫忙的儘管開口,如果我能做到的絕不辜負李老弟的期望。」

    馮道視線在袁象先的臉上掃過兩下,也不敢這隻老狐狸心裡想的到底是什麼,心中轉了個道道,道:「我幽州缺糧,缺人,什麼都缺,就是馬匹多,不知道都史大人能不能」

    袁象先的眼珠在遛遛的直轉,這可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啊,中原就是缺馬,要不是這樣,當初先帝(朱溫)也不會兩次大敗於李存勖之手了,沙陀賊騎兵犀利啊,要是能夠把這筆生意全部攬下來,不但可以像陛下請功,還可以中飽私囊,快哉快哉,想到這裡袁象先忍不住的在心裡暗笑了起來。

    馮道把握到了袁象先臉上瞬間而逝的一絲欣悅,心中瞭然,魚兒已經上鉤了怎麼,哥幾個,風格不喜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