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混在五代當軍閥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卷 第二百四十八章 鷸蚌相爭 文 / 卿士

.    李看著面前桌子上的立體軍事地圖——沙盤,這是他授意製作的,上面山巒起伏,河流縱橫,城郭直立,各個勢力的範圍和分佈,非常直觀的顯示在上面。初次看到這種立體軍事地圖幽州武將文臣,無不驚歎不已,視李為天人,心悅誠服。

    史弘肇摩拳擦掌道:「主公,我們是不是趁著李存勖和劉狗咬狗,進兵拿下博州城,給李存勖一個大大驚喜。「

    李道:「化元不要著急,時機尚未成熟啊,不過我們可以向博州進軍,隨時突襲,如果博州拿下,我們就可以在魏博與李存勖分**抗禮。」

    史弘肇道:「如此屬下即刻出發。」

    李又在沙盤上看了半響道:「你們說,劉下一步會去哪裡?」

    史弘肇和張藏英俯身在沙盤上看了好久,史弘肇道:「我看那劉多半會向貝州而來,聯合貝州的人馬,抵擋李存勖。」

    張藏英道:「可是貝州城現在是主公佔據,劉應該已經得知,所以駐紮在堂邑。他必然不會前來,堂邑非是久留之地,劉應該是去莘城,那裡靠近黃河,交通便利。」

    李欣賞的看了張藏英一眼,這個倔強的年輕人,成長的非常快,現在已經是自己的得意助手。

    「不錯,劉現今缺兵斷糧,如果進駐莘城,從黃河水路運輸,可解燃眉之急。我們清晨起兵,從貝州進兵博州城。」

    微微沉吟了一下,李對張藏英道:「你明天派幾個人,把含煙送回幽州。」

    張藏英心領神會的笑了一下道:「主公放心,屬下一定把夫人安排好。」

    李笑著給了張藏英一拳道:「你這個小子。敢在我面前說俏皮話了。」

    天色大明。李把張源德叫來道:「劉戰敗。軍情緊急。我今日起兵。貝州城要保證一切供應。留張在吉在此協助張大人處理軍務。」

    聽說李要起兵離開貝州。張源德地心。暗暗地放了下來。他心中明白。什麼留張在吉在此協助處理軍務。說地好聽是協助。其實還不是把自己架空。把貝州地大權在握。作為後援。不過他也沒有辦法拒絕。這年頭。誰地兵多。刀利。誰就是大爺。

    正在此時。軍卒來報。東都有聖旨到。李等人把欽差接入大堂。宣讀聖旨。宣旨官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逆賊張彥等人。喪心病狂有負皇恩。在魏博叛亂。晉王李存勖賊子野心。犯我大梁。天心震怒。盧龍節度使李。忠貞勇武。謀略過人。代朕討賊。忠勇可嘉。今加封李為護國公。即日討伐晉王李存勖。平定魏博之亂。欽命附近州縣。官員軍兵。予以協助。不得有誤。功成之日。另有封賞。欽此。」

    李心中大喜過望。真是瞌睡就送枕頭。這道聖旨來地及時。自己以後就名正言順。理直氣壯了。

    李接過聖旨。謝恩已畢。道:「貴使。陛下地旨意是否已經宣給各個州府?」

    宣旨官知道李的凶名,不敢怠慢,道:「陛下已經曉諭魏博附近州縣。著他等協助國公。國公但請放心。」

    東都,朱友貞仰天長歎。銀槍軍張彥地投敵,天平節度使牛存節的病卒,讓他憂心如焚。猶豫了數日後,得知澶州失守,劉兵敗,形勢逼人,他終於下了這道聖旨。

    張源德聽完聖旨,心徹底放到了肚子裡,有了這道聖旨,自己不但無過,而去有功。他暗暗得意自己能夠權衡利弊,隨機應變道:「卑職預祝節帥馬到功成,所向披靡,卑職定當竭誠提供一切所需。」

    有了這道聖旨,李更加放心,量這個小人玩不出什麼花樣。點點頭道:「如此就有勞刺史大人了,我當請陛下表彰大人的忠貞和軍功。」

    張源德的臉笑的像個老核桃,連連道:「多謝節帥,多謝節帥,這些都是卑職分內之事。」李起兵向博州進發,還沒有出城門,兩旁道路上,無數百姓已經得知李要起兵離開貝州。一個個淚流滿面,跪於路中道:「大帥啊,你可不能走啊,你走了讓我們怎麼辦,求求大帥,留在貝州吧。」

    一個士紳模樣的人跪在馬前道:「大帥仁德英武,愛民如子,自大帥進貝州,於士紳平民,秋毫無犯。惜老憐貧,懲治惡徒,保一方平安。貝州一方老少,如大旱之逢甘霖,願求大帥永鎮貝州城,還望大帥明鑒我等一片拳拳之心。」

    旁邊眾人都跪伏於地上,涕淚交流,猶如死了父母一般,甚至有兩個婦人,就拉著李地褲腳,不肯鬆手。李甚是感動,這五代十國時期的老百姓就是淳樸啊,自己才在貝州城住了幾天啊,老百姓對自己感情就這樣深!

    李急忙下馬溫言撫慰,也是貝州城的老百姓,在短短的時間裡知道這位節度使大人,對老百姓非常和藹可親。這年頭,當官的都不把老百姓當人,難得有這樣一個注重民生的將軍,手下軍卒都對老百姓客客氣氣,美名瞬間就在貝州城內外傳遍了。

    好不容易勸說城中的老百姓,告訴他們,自己要去勤王,貝州城留下了副將張在吉,有什麼事情可以找張在吉,一定保貝州城百姓生活安定。這才在一片片的哭泣聲,和依依不捨的目光中離開了貝州城。

    出了城門,李等人暗暗鬆了一口氣,李身上出了一身地汗,這些老百姓太熱情了,什麼事情過了都不是讓人輕鬆的事情。

    出了城門沒有太遠,大軍忽然停下來,前軍回來道:「報主公,前面的道路被城外地百姓所阻,他們求見主公。」

    李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面對千軍萬馬都沒有如此,史弘肇和張藏英也相對苦笑。

    李一向提倡民為本的思想,在幽州就愛民如子,深得民心,他每到一處,都是先安定百姓,嚴禁軍隊擾民,在貝州也是一樣。不過不同的是,在他到貝州之前,貝州刺史張源德媚上欺下,苛政猛於虎,搞的怨聲載道。甚至他專門有三千士卒,縱容他們每天夜晚出去搶劫,貝州人民甚為痛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李執掌貝州以後,嚴禁軍隊擾民,斬殺了幾十個擾民的軍卒和頭目,整肅張源德的軍隊,嚴加訓練和約束。並且幫助貝州城內外的老百姓,把破敗的房屋修葺一新,挖渠引水,灌溉農田。讓貝州城內外地老百姓感激涕零,生活穩定安逸。雖然時日無多,但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希望這位節度使,能夠長期駐紮鎮守貝州。

    現在李要離開貝州,他們自然心中惶恐不已,剛剛過了沒有幾天安寧的日子,深恐李離開了,他們又陷入以前水深火熱的生活中。

    面對深受其害的老百姓,李歎了一口氣,他穿越之前是一平民百姓,深知老百姓的要求極其簡單,不過是溫飽而已。但是在這個戰亂的五代十國,老百姓的性命,猶如草芥,他只能盡力而為,給自己治下的老百姓一個安寧生活地環境。

    李來到前面高聲道:「父老鄉親們,不要恐懼,雖然我李今日因為勤王討敵,暫時離開貝州,但是有我的副將張在吉鎮守貝州,保證各位和現在一樣安定的生活。並且我李在此立誓,不會放棄貝州父老鄉親的厚愛,以後將由我的將領,長期的駐紮貝州。我保證在我治下的百姓,衣食無憂,生活安定,望各位父老鄉親放心!」

    張源德看著這些視自己為洪水猛獸的老百姓,面色尷尬至極,一會兒煞白,一會兒紫紅,一會兒鐵青。

    李看的暗暗好笑道:「張大人,以後這些百姓還要靠大人地德政,須知民為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話中帶刺地點了張源德一句,張源德急忙諂媚的笑著連連點頭答應。李見天色不早,在貝州城已經擔擱了些時候,命大軍急速前進。

    李把張藏英叫來道:「你去楊劉和匡國節度使王檀聯繫,共同出兵討伐李存勖,互為援助。我想他已經接到陛下地旨意了,如果讓他牽制住李存勖,博州就容易拿到了。我寫一封書信過去,你把王檀的書信給我帶回來,此事至關重要。」

    張藏英領命道:「屬下明白,主公放心。」

    李又派人和鄆州、惠州聯繫,讓他們分頭攻打澶州。自己領兵和王郜、高行圭合兵一處,準備襲擊博州。

    此時此刻,劉已經駐紮在莘城,挖了壕溝堅守,並從莘城到黃河之間築起了甬道,用來運送糧餉。晉王李存勖則在莘城以西三十里安下軍營,兩軍煙火相望,每天都要打好幾次仗。

    得知鄆州、惠州,合兵進攻澶州,李存勖分兵澶州,誓要先把劉拿下。

    李趁此機會,聯繫匡國節度使王檀,讓他進兵魏州,切斷了魏州和博州的道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