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一卷 帝國前傳 第八章 二叔不是普通人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八章二叔不是普通人()

    嚴格說來,比勒陀利亞的市政建設在那個年代確實是出類拔萃的,得益於共和國境內發現的鑽石礦和一些小金礦,政府有了大筆的預算,而這些資金很多都用於首都的建設。僅僅說道完善的下水道系統和路燈系統,在此時的非洲大陸就只有三個半城市擁有:比勒陀利亞、布隆方丹、開普敦,還有半個是正在建設中的共和港,而這三個半城市又有兩個半在南非共和國境內,開普敦雖然在英國人手中,可他的建設也基本是由華人來完成的,其中比勒陀利亞可算是非洲最整潔美麗的城市了,由此可見,華人們在南非歷史上起到了多麼重大的作用!

    (不得不提一句,在真正的歷史上,華人在世界各地都是偉大的建設者和開拓者,如東南亞的許多城市,巴拿馬運河,美國和加拿大著名的大鐵路,甚至南非的蘭德金礦也有華人勞工的一份血汗,可這些國家是怎麼報答這些付出辛勤汗水的勞動者呢?壓搾、剝削、虐待、甚至大屠殺。)

    李慕菲看著看著,突然發現一個問題,他把腦袋從窗口移開,回過頭來問馬車裡的爸爸、二叔和幾個哥哥:「為什麼我國的道路是靠左通行的呢?」

    孩子的問題常能難倒最聰明的大人,李永瑜聽聞此言,不由得張口結舌,自從他懂事起,南非的道路就是靠左通行的,要問為什麼,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自然也就沒法回答,可又不能糊弄孩子說「一向就是這樣啊」,自己的孩子可是神童!這樣愚蠢的答案他是不會滿意的,李永瑜摸了摸自己不長的鬍鬚,一時語塞:「這個」

    還好,旁邊的李永瑾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他走南闖北,見過的世面比李永瑜多得多了,李永瑜僅僅去過歐洲大陸的幾個國家,雖然看到普魯士、法國等地是靠右通行的,但他並沒有仔細研究其中原因,而李永瑾去過新舊大陸幾乎所有主要國家,一半地方靠右,一半地方靠左,不搞清楚,往往會出笑話,所以他也特別地研究過這個問題。

    李慕菲的這個問題正好問對人了,哪個人不喜歡顯擺一下自己的知識啊?李永瑾一聽這問題,心裡那個高興啊,對自己這個侄子更加喜歡了,於是他開口解了大哥的尷尬:「這個問題問的有意思,不過要回答可就說來話長了。」

    一抬眼看到李慕菲和自己的幾個兒子都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甚至李永瑜也豎起耳朵等著下文呢,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搖頭晃腦地說道:

    「南非的諸多城市是以開普敦為樣板建設起來的,開普敦也因此有南非『諸城之母』之說,而開普敦城區的街道就是左側通行的,至於為什麼開普敦的街道要靠左通行,這點要歸功於荷蘭人,因為開普敦的第一批殖民者是荷蘭人,當李家的祖先來到南非的時候,比荷蘭人晚到了3個月,而這三個月期間,已經有100餘名荷蘭人建設起了開普敦這座小城。」

    「而荷蘭人為什麼要左側通行,又要追溯到歐洲中世紀。

    「在中世紀的歐洲,到底靠左還是靠右,最先根據的是騎士們的習慣。一則,人們騎馬,習慣是左腳先上鐙,右腳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馬;再則,騎士的任務是經常為面子、美人策馬持矛決鬥,而騎士的標準戰鬥姿勢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韁,要方便地刺殺對手,自然得靠在路左。

    「原來這裡面有這麼大的學問!」李慕菲做恍然大悟狀。

    「還不止於此呢!」李永瑾說道興起:「我曾去過美國、法國、德國等地,那裡卻又是靠右通行,大哥你也去過歐洲,一定對那裡車輛靠右感到奇怪吧?」這後半句卻是問李永瑜的。

    李永瑜點了點頭,「是啊,可惜當時沒有問清這是什麼原因。」

    「那是為什麼呢?」李慕菲正好要問這個問題,見到李永瑾提起,也就很配合地問道。

    李永瑾哈哈笑了笑說:「這倒也挺有意思的,世界諸多國家,通行方式無非是左右兩種,左側通行的被稱之為海島派;右側通行的被稱之為大陸派,蓋因士兵們用右手持長矛等兵器。當兩隊士兵迎面相遇時,都靠右側行走,彼此不會發生兵器碰撞。

    「那法國本來也是騎士靠左通行的,士兵輜重靠右而行,可是,十八世紀末法國鬧起了一場法國大革命,當時的平民要打倒貴族,而法國的騎士啊、貴族啊正是靠左通行的,所以靠左通行就成了可恥的貴族的行為,平民們為了和他們劃清界限,又因為戰事需要,就把街道改成了右側通行。

    「法國也因此成了歐洲第一個右側通行的國家,後來這個國家出了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叫拿破侖,拿破侖這個人很了不起啊,他憑藉著法國一個國家的軍隊打敗了所有其他歐洲國家的軍隊,還把這些國家都佔領了,他的軍隊打到哪裡,就把哪裡的街道改成右側通行,當時歐洲幾個主要的國家除了英國是個島國,他沒打下來,剩下的國家都被他改成右側通行了。普魯士前幾年改名叫德國了就是這麼被強迫改成右側通行的。」

    車廂裡的幾個人都聽得全神貫注,李永瑾最小的兒子才六歲大,從沒聽過拿破侖的名字,此刻聽說拿破侖的輝煌戰績,不由得把眼睛睜得圓圓的,發出了驚歎聲,讓李永瑾說得更加得意。

    李慕菲自然對於拿破侖這個名字耳熟能詳,所以他只是安靜認真聽著,並沒有什麼驚歎的表示,結果看起來就好像一個三歲的孩子比那個六歲的孩子更加穩重。

    車廂裡幾人都被李永瑾的故事吸引住了,沒人發現李慕菲的異樣之處。

    唯有李永瑾的二兒子李慕武,已經有十七歲大,古人早熟,十五歲就是成人了,而李慕武從小聰明穩重,才能遠超他憨厚老實的大哥,李永瑾非常喜愛二兒子,有意重點培養李慕武,曾經帶著這個兒子出海過幾次,也因此李慕武對於李永瑾現在所說的有所耳聞,自然沒有像其他人一般聽得全神貫注,車廂裡的一切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眼見李慕菲異於一般孩子的表現,李慕武不由得腦筋轉動,自己的這個表弟要麼博覽群書,早就知道拿破侖這個人,要麼就是天性穩重胸有城府,可他才多大?三歲啊,無論是哪種情況,這個孩子都注定不是凡人啊,以前李慕武雖然聽聞李慕菲神童之名,聽得耳朵都出了繭子,但他也是自負聰明的人,認為李慕菲不過是智力超過普通人,若是說道待人接物辦事能力,自己也並不輸他,可現在一件小事就把李慕武的信心動搖了。

    李慕菲根本沒發現自己的二表哥有這許多花花腸子,他只是注意聽著二叔的長篇大論:

    「而美國為什麼又是右側通行呢?這也挺有意思的:美國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街道也是靠左通行,但後來受其壓迫太過深重,人民氣憤之下,舉兵反抗,獨立建國,法國那時候是英國的宿敵,自然要幫著美國人打英國佬,美國建國之後,一是為了和英國劃清界限,二是為了和盟友法國保持一致,於是也改成右側通行了。」

    一番話說來,李永瑾雖然講得多是道聽途說之言,但是娓娓道來,仍然令人聽得著迷。

    「那依二叔之見,將來世界發展的趨勢是大陸派還是海島派?」一個清脆的童音打破了車廂內暫時的安靜,眾人尋聲望去,卻原來是李慕菲。

    李永瑾沉吟了片刻,道:「這很難說,現在歐洲列強之中,只有英國依然左側通行,但英國的殖民地遍佈全球,雖然是一國之力,但這勢力竟然壓過了其餘奉行右側通行的國家。」

    「不過古語云:盛者必衰,大英帝國興盛百年,如今實已到了其國力的最頂峰,依我之見,恐怕不久之後就要走下坡路了,到那時,這左右之爭,恐怕又有變化」李永瑾說到這裡,頓時驚覺,自己面前是個三歲的孩童,和他說這個,那不是對那個什麼什麼彈琴嗎?

    想到這裡,他住口不言,卻看到李慕菲注目自己,似有所悟,還點了點頭,儼然一副聽懂了的樣子,不禁暗暗稱奇。

    旁邊的李慕武也看到了這一幕,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什麼味道都有,這個十七歲的少年頓時心亂如麻,思索了許久,暗歎一聲,若是不出意外,恐怕自己這個做兄長的,以後的命運要決定於眼前的這個三歲的孩童,要想有所建樹,需早做打算才行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