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一卷 帝國前傳 第十八章 荒謬的決定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十八章荒謬的決定()

    雖然獲得了口水戰的勝利,可是李慕菲並不高興,雖然他在竭力地為自己的同胞爭辯,可他所知的歷史卻在告訴他對方的觀點是正確的:華人的確很軟弱。

    東南亞和美國的華人之所以一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最大的原因不就是華人們逆來順受的民族性格造成的嗎?

    還好,南非的華人們數百年來為了獲得土地,同布爾人一起並肩對黑人作戰,這樣的經歷造就了南非華人堅韌尚武的性格,說起來挺有趣的,荷蘭人在歐洲也是以脾氣溫和重商輕武出名,可他們在南非的後裔布爾人經過這片土地的磨練之後,也變得崇尚武力、頑固保守起來。

    南非華人們的民族性格在李慕菲看來是南非最寶貴的一個財富,唯有這種性格的人民才能保證在與英國人的戰爭中得到最終的勝利。

    現在南非華人面對英國人的時候還是有一些自卑的,不過這僅僅是因為英國人那強大的祖國。

    李慕菲並沒有立刻回到二叔的宅子,而是坐著馬車在共和港城外繞了幾圈,幾個華人護院都摸不清小主人是什麼意思,二成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有貝爾沃夫幾個曾在德**中服過役的退伍軍人隱隱覺得李慕菲好像是在觀察地形。

    沒錯,李慕菲是在考察共和港附近哪個地點更適合建設炮台。馬車駛到城外一處視野開闊的空地,李慕菲命令馬車停住,跳下了車,拿出共和港附近的地形圖認真地看起來,這張圖大有來歷,是南非鐵路公司測繪的結果,非常精確詳細,畢竟修鐵路之前要仔細地調查研究一番才行,想不到修鐵路還沒用上,先用來考察修炮台了。

    李慕菲找了個乾淨的地面,將地圖攤開,向二成和李延、貝爾沃夫等人招了招手,等幾人走近了,指著地圖上港口附近那一片問道:「你們看,如果要修炮台的話,修在哪個位置最好?」

    李延等幾個華人連地形圖都看不懂,頓時大眼瞪小眼,互相瞅了瞅,李延訕笑著說:「少爺,我們哪裡知道這個。」

    李慕菲笑了笑,他也沒指望這幾個人有什麼答案,這麼一問只是想看看保鏢裡有沒有可造之才,見狀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幾個德國人,這才是他真正想問的人,畢竟這幾個人都在德**隊中服過役。

    幾個退役軍人圍著地圖仔細地觀察思索起來,不愧是嚴謹的德國人,他們還用德語做了一次小小的討論,最後還推舉出退伍前軍銜最高也是最有才能的貝爾沃夫代表大家回答李慕菲的問題。

    他在地圖上點了幾個點說道:「考慮到目前最好的火炮是我國克虜伯公司出品的大炮,其射程大約為10千米,在共和灣的東北和西南這兩個制高點建設兩個炮台,可以控制港口外面這一片海域,而目前英國海軍在南非附近海域部署的戰列艦其主炮射程和威力將遠遠無法與炮台抗衡。」

    李慕菲心中一樂,這幾個德國人,這時候還不忘給克虜伯做廣告,不過他們倒也老實,所說的與李慕菲的觀點不謀而合,李慕菲幾年來也不斷地充實自己的軍事知識,已不是穿越之初的軍事白癡了,當下點了點頭說:「有道理!」

    李慕菲根本就沒指望能提出什麼建設性意見的二成卻突然發話了:「少爺難道是在找共和港的炮台嗎?這個角度看不到的。」

    李慕菲吃了一驚:「共和港竟然有炮台?」

    二成也有些奇怪:「難道少爺不知?早在六七年前為了應對英國人的威脅,南非政府就打算修這麼一個炮台,因為選址的問題耽誤了許久,漸漸也沒人關注了,斷斷續續建了好久也沒建起來,後來有人提出意見,說是影響海上的正常航行和港口的貿易活動,再加上英國人也提了抗議,說不遠處的德班港沒有設置炮台,作為雙方互信的表示,共和港也不應當修炮台,所以張陽怕影響與英國人的關係,下令停止建造,這炮台快修完的時候就停了,現在只剩下個炮台的樣子,大炮也沒裝。」

    李慕菲聽到這裡又氣又怒,什麼時候南非政府也變得和滿清政府一樣腐朽昏庸了?沒錯,眼下南非還沒有實力與英國人開戰,開戰則必敗無疑,不要去招惹英國人是正確的,但也不至於因為英國人的一個抗議就撤掉港口必要防護設施的建設啊!華人在自己的港口修炮台,關他英國人什麼事情?德班港自從英國佬從黑人那裡搶到自己手中之後就沒有什麼價值,他們沒修炮台無所謂,共和港可是南非唯一的港口和重鎮,豈有不修炮台的道理?英國佬的這個借口找得倒是好,用自己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港口換來了共和港這麼重要的港口,值!不過,張陽此舉和慈禧老妖婆做過的種種喪權辱國的行為有得一拼了!

    李慕菲頓時想起幾年來張陽不再如剛剛當政那時大刀闊斧銳意進取,反倒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甚至昏招頻出軟弱無能起來。他似乎十分害怕英國人,凡是有可能刺激英國人神經的地方一律不敢觸及,幾年來,南非國內提議建立國防軍防範英國人威脅的呼聲一直沒停過,可張陽總是以費用太高預算不足等借口一再推遲,其實誰都知道國庫裡的錢多到沒地方花。結果造成南非目前的國防完全依靠華人和布爾人民間自發的民團部隊,以及安全部下屬的武裝警察來負責。

    民團是早在布爾人和華人開發比勒陀利亞時期就有的傳統,借助華人和布爾人尚武的傳統和民間擁有的大量槍支,民團的戰鬥力還是信得過的。歷史上,布爾戰爭時期,驍勇善戰的布爾人民團曾經一度把英國的正規軍打得落花流水。但民團畢竟不是正規部隊,其不聽指揮散漫的缺點也是十分突出,沒有國防軍,單單想憑借民團的自發組織來戰勝英國人是不可能的,因此,張陽此舉簡直就是在葬送南非的國家安全。

    李慕菲暗歎一口氣,中國人一習慣了安逸幸福的日子就不願意再開戰端了,尤其人一老這個特點更加明顯,張陽原來也是挺英明神武的人,可眼下生怕南非和英國人爆發戰爭,所以一再妥協退讓,表現得如同南宋的那幾個皇帝。中國歷史上先英明後昏庸的君主倒真不少,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唐玄宗了,他那心理倒是也好理解,辛辛苦苦了大半輩子才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興盛繁榮,剩下的日子自然是享清福了,所以哪怕他對於國家的外憂內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視而不見,諱疾忌醫起來,滿心以為這麼放著不管,那些危機隱患就會消失不見一樣。人越老還越頑固,如果有人不識好歹向其指出國家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恐怕還會勃然大怒。

    這樣的現象不光中國人有,外國人也有,二戰之前,過慣了太平日子的英法兩國民眾不就將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了張伯倫身上嗎?以為對於侵略者一時的妥協退讓就可以換來長久的安寧,渾不知用肉喂餓狼不但不能讓狼放過你,反倒讓狼對你更有興趣了。

    就拿炮台這事來說吧,英國人要是打算對南非動手,華人修不修炮台,英國人都一樣會動手,侵略者找個開戰的借口還不容易?比如抗戰時的中國,千方百計討好安撫日本人,可日本人想打中國還不是能編出種種無恥至極的借口?

    反之,若是英國人沒準備好,還不打算對南非開戰,你就是在共和港修上一萬個炮台英國人也只會提抗議而已。

    若要別人不惦記著你,只有讓他對你失去興趣,以南非如今重要的地理位置,再加上不久以後這裡將發現金礦,除非張陽把南非挪到南極洲去,再把蘭德金礦炸飛到火星上去,不然想要英國人不惦記著南非是不可能的,現今的應對之法只有建設南非的國防這一條路可走。

    這些道理恐怕易地而處,張陽也一樣看得清楚,只是當局者迷而已。

    李慕菲盤算好了,回到比勒陀利亞就把這些話跟張陽說一說,不過他畢竟心中鬱悶,再加上城府不深,說了一句話把心中的想法暴露了:「張總統真是越老越軟弱昏庸了。」

    二成聽了不好接口,南非是共和國,張陽也不是皇帝,言論自由,李慕菲可以說總統的不是,二成可是四等公民,言論自由這說法在他身上可是要打折扣的,他一個下等人哪敢在這上面發表言論啊。

    李延倒是性格大大咧咧頭腦簡單又是年輕人什麼都不怕,李慕菲一句話倒是引起他的贊同了:「就是,我國政府現在見到英國人就畏首畏尾,哪像十幾年前布爾人當總統的時候,鑽石礦發現的第一年就用礦產的稅收在金伯利的英國人聚集地修了個炮台,英國人提出抗議之後,不但沒拆掉炮台,反倒又增修了一個,搞得英國佬灰溜溜地再也不提抗議了,想一想就爽快!」

    李慕菲聽了啼笑皆非,這個李延還真是沒多少頭腦,和布爾人一樣頑固保守,也不想想那種居民區地方警察就足夠了,用得著修炮台?除了浪費錢真想不到還有什麼別的用處。

    李慕菲轉頭對二成說:「成叔,你這就帶我們去看看共和港的那座炮台可好?」

    二成連忙答應,幾個人上了馬車,直奔那座廢棄的炮台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