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一卷 帝國前傳 第四十五章 王子的信任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四十五章王子的信任

    陳羽青的信中又接著寫道:

    「另一方面,我會要求議會通過一項立法,規定華人之間在除了學校之外的公共場合必須使用漢語,但對布爾人則不做要求,我希望這個法案能夠杜絕一些上層華人在公開場合說德語或者法語,並以此顯示自己身份的惡劣現象。

    「這項法律或許不會獲得通過,因為它會遭到布爾人和少數自以為是的華人的抵制,但我想至少我能獲得沈家和你們李家的支持,事實上你父親已經明確表示了支持。至於張陽那個鼠目寸光的傢伙,天知道他會有什麼反應。總之我會在有生之年一遍一遍地重複提案,直到這項法案獲得通過」

    老師,我對你的敬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啊,李慕菲捏著信紙,感慨萬千,幾乎可以肯定這個法案會撞得頭破血流,這可是連21世紀的中國都沒有的法案啊,阻力太大了,不過這種精神卻讓李慕菲非常讚賞。

    ——

    和這封信一起來的是李永瑜的訴苦:

    「你的老師陳羽青,我真不知道說他什麼好,太年輕氣盛了,他竟然要推動一項法案,要求所有華人在公共場合只能使用漢語,在我來說,這完全違背了南非立國的自由思想,我知道這個法案肯定通不過,但陳李一家,作為盟友我還不得不支持他。

    「我認為這項法案在議會中討論的時候,肯定只能夠得到陳李兩家的支持,也許沈家會出於維護傳統文化的目的有所支持,但也不排除他們因為這項議案是政敵提出的而保持中立。」

    「這項法案毫無疑問會招致布爾人的不滿情緒,事實上,目前我們李家幾乎已經成為布爾人的敵人了,我們修建的礦山和工廠將大量的黑奴從他們的農場上拉走,但正因為如此,我不會在意再一次招致他們的不滿,正是所謂虱子多了不癢。」

    「南非暫時沒有遭受英國人入侵的危險了,因為貪得無厭的英國佬已經找到了今年侵略的對象—-埃及,埃及人民的起義推翻了他們的傀儡—-埃及總督,英國佬就迫不及待地打算用戰爭,來奪取他們垂涎已久的蘇伊士運河,以及實現他們侵佔整個埃及的野心。

    「埃及人的抗英鬥爭肯定會失敗,但我認為至少這會轉移英國的注意力,使英國人在一兩年內騰不出手來策劃對南非的侵略。這對南非來說是個天大的好事,希望埃及人能夠支持得久一點」

    看到李永瑜信中提到的情報,李慕菲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英國人此時四處放火的情形和100年後的美國何等的相似?只不過看起來英國人更加的肆無忌憚一些。英國人侵略埃及對於南非有福有禍,好處是英國人短期內不會來找南非的麻煩,壞處是,一旦英國人吞併了埃及,那麼他回過頭來一定會迫不及待地加快實施針對南非的侵略,要將南非和埃及都掌握在手中,以實現其打通開羅到開普的殖民計劃。

    最無奈的現實是,南非目前明明知道埃及人的抵抗對於南非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好處,但卻不能給予埃及人任何公開或者私下的援助,因為南非政府的影響力從來就沒有超出過南非本國。

    在那次聚會之後,李慕菲與威廉王子的關係急劇地親密起來,而崇尚開明自由的腓特烈王子也對打著學者旗號的神童李慕菲有著很大的好感,僅僅幾個月之後,李慕菲已經成為德國皇室的座上賓,往來於無憂宮和柏林的皇宮。

    威廉王子經常與李慕菲一起騎著馬在柏林附近的原野或者容克貴族的農場上馳騁、遊獵,兩個人交換著對於時事的看法,李慕菲那遠遠超過同時代人的深遠眼光不止一次地令威廉王子折服。

    1882年7月,英國人經過了精心的策劃,終於把骯髒的爪子伸向了埃及。

    對於這樣一場實力對比極為懸殊的戰爭結局恐怕沒有人會做出錯誤的判斷,果然,僅僅兩個月後,英國侵略者就佔領了整個埃及。

    但是,英國佔領埃及後,擔心法、俄傚尤瓜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他領地,損害自己在中近東的殖民利益,於是假惺惺地宣稱對埃及的佔領是「暫時的」,一旦秩序恢復,英軍即行撤退。

    英國人的舉動不可能不得到德國人的關注,而威廉王子算是德國人中最躍躍欲試的一個了,得到戰爭結束消息的當日,他就在與李慕菲一起散步的途中詢問,英國人的許諾是否會實現?

    「殿下,現在的問題恐怕不是英國人是否撤軍的問題了。」李慕菲胸有成竹地說。

    「您也應當看到了,現在的埃及已經完完全全被英國人所控制了,即使英國人撤出他們的軍隊,埃及也不再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英國佬只不過是用這樣的虛假聲明來堵住列強之口,事實上,埃及的命運已經注定,英國人的殖民地籃子中又多了一塊肥美的戰利品。」

    李慕菲確定無疑地說,他如此自信做出判斷的原因一是根據已有的信息分析得出的,二是在李慕菲的印象中,埃及在一戰和二戰中一直就是英國佬的地盤,毫無疑問,英國人在此之前就已經把埃及牢牢控制了。

    「不錯,您說得對,俾斯麥首相也完全同意您的觀點。」威廉說道,兩個人沿著小路轉向一片草叢稀疏的空地。

    「可惡的英國人!我憎恨他們!」威廉憤憤不平地用力將馬鞭抽向經過身邊的一株無辜的灌木,兩個人此時正在柏林西郊的夏洛滕堡宮那廣闊的後花園中騎馬漫步,身為帝國主義者的威廉當然並不是為可憐的埃及人而不平,而是為英國人又擴大了一塊殖民地,德國人卻沒有撈到任何好處而憤恨。

    威廉本人對於英國的感情其實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當今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正是他的外祖母,而且他一直非常羨慕英國那龐大的艦隊,嚮往著有朝一日德國也能擁有這樣的海軍;但另一方面如果德國想要擁有這樣的艦隊,最大的障礙就是英國,他為英國人擋住了德國稱霸世界的道路而恨他們,而且他和母親、外祖母的關係並不好。種種矛盾的心情使得他對於英國人的感情既愛又恨。

    所以李慕菲在煽動他對英國的不滿,破壞英國人在他心目中形象的同時,要時時刻刻注意語言不要過激,不能觸動威廉王子心中那愛英國的一部分,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目前為止,李慕菲做的還不錯。

    兩個人躍馬走上一座小橋,穿過一條寬闊的土路,走過草坪,來到花園裡最大的湖泊岸邊,湖邊樹木鬱鬱蔥蔥,隔著湖水,對岸的一座紅色的拱橋在綠蔭中若隱若現,和煦的暖風吹過,湖水在明媚的陽光下閃出點點粼粼,一群鴨子在碧波中游過,絲毫不畏懼人,甚至還有一隻美麗的天鵝在顧影自憐。

    可是這樣美麗的景色絲毫不能讓威廉的心情愉快起來:「我從我的英國母親身上得到了太多難以忘記的東西。」威廉撫摸著他那蜷縮的左手—-那隻手正是他母親維多利亞在生他的時候為他留下的終身殘疾—-臉色陰鬱地說,語調中包含著複雜的情緒,陽光透過樹蔭間的空隙投在他的臉上,明明暗暗。

    李慕菲對於威廉無意中透露的東西已經習以為常了,做歐洲皇室的朋友有一點要遠勝做中國皇室的朋友,你幾乎不用擔心伴君如伴虎遭到殺身之禍的事情,即使你惹惱了皇帝,頂多也不過是賦閒回家而已,但即使這樣李慕菲也還是在威廉此刻談到的事情上保持緘默為好。

    「我是德國人,我愛德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似乎是為了抵消自己那搖擺不定的感情的影響,威廉輕聲說道。

    「德國人的時代會來臨的,殿下,在您的一生中將目睹一個國家從小國崛起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整個過程。」李慕菲在心中補充了一句,也許還有它覆滅的過程。

    威廉笑了笑。

    「這是確定無疑的,多麼幸運啊!殿下,我很羨慕你,因為我的祖國永遠也不能成為這樣的國家,我是多麼希望能夠留在德國親眼目睹這一切!」

    威廉轉過身來,眼中閃著光芒,用熱切的語氣對著李慕菲說道:「那您就留下來吧,伯爵!德國需要您,我也需要您!天哪,您簡直不知道我是多麼需要一個像您這樣富有遠見卓識的學者來成為我的首席智囊!如果您留下來,我會對您言聽計從!如果我成為帝國的皇帝,我會讓您做我的首相,伯爵閣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