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一章 氣惱崇禎 文 / 醉死夢生

    第三百三十一章氣惱崇禎

    自明軍從關外敗退這半個月來,朱由檢每日在早朝上,那怕只因一點小事,都會大發雷霆。昨日早朝,一名三品官員,只因朝服不整,便被杖責二十,此時恐怕還昏迷未醒。周延儒知道朱由檢心情不好,更不敢在此時觸怒朱由檢。

    朱由檢對周延儒卻是寵愛有加,只是略一揮手,「免禮,來人賜坐!」一邊自有小太監捧來繡墩。

    「謝萬歲!」周延儒小心的坐在繡墩上,不過他可不敢完全坐實,身體前傾,以方便隨時站起來,聽侯萬歲吩咐。

    「周閣老,此次我大明派軍出關你說到底是對還是錯?」

    周延儒一聽此話,忙站了起來,道:「啟稟萬歲,那吳三桂狼子野心,盡人皆知,若不盡早將其剷除,必為我大明後患!」

    「如此說來便是對了?」

    「萬歲聖明!」

    「可即是對,卻為何會敗得如此狼狽,三十餘萬北疆悍軍,加上二十餘萬民壯,整整五十萬人啊!能夠撤回關內的卻不到十萬!而且據各地密探回報,我大明百姓竟有許多人對此次派兵出關,頗多怨言,朕這個皇帝當得難道真的如此失敗?」

    「這……,他們不過是幫愚民罷了,如何知道這等國家大事,萬歲不必擔心!」

    朱由檢聞言搖搖頭,道:「我不是擔心他們,我是擔心遼東!他們大勝之後,為何反倒毫無動靜了?這不合常理!」

    周延儒也許沒有什麼真本事,不過跟在朱由檢身邊這麼多年,卻早學會了如何順著聖意說話,不然他也不會坐到今天這個位置。「想來遼東先與後金大戰近一個多月,殲滅後金十幾萬大軍,就算他遼東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毫無損失。隨後又與我大明大戰一場,咱們雖然損失慘重,可據敗軍回報,遼東軍也折損了七十萬人,就算打個對折,遼東軍也至少損失了三十餘萬人,已經元氣大傷,恐怕也無力再戰。」在大明上至將軍、下至步卒,不論自身武藝如何,可卻都有一個本事,便是誇大戰功,明明只殺了三兩個敵人,他們也敢誇大十倍、百倍,若不如此,如何會有戰功?

    所以此次敗回的明軍,更是將這種傳統發揚光大,遼東寧遠城加上民兵全軍也不過二十餘萬人,可到了明軍口中,卻有近百萬之眾,而他們被百萬敵軍擊敗,更是無話可說。況且他們還在這百萬敵軍面前,英勇作戰,打死打傷明軍七十餘萬人,這可是了不得的功績。而吳宇也正是因為知道明軍的這份戰報,才敢在山海關下欺騙高起潛。

    朱由檢微微點頭,道:「希望如此吧!不過此次找周閣老前來,卻還有一件事,據各地回報,闖賊軍自進入伏牛山竟也毫無聲息,依周閣老之見,這李賊到底想要幹什麼?」

    「萬歲寬心,自闖賊軍被困商洛山幾月以來,在我大軍痛剿之下已損兵折將,能逃出商洛山的不過幾百人而已,難成氣侯,他們此時恐怕已經是人心散亂,也許已經消亡了。」周延儒這可是在胡說八道,他為內閣首輔,各地戰報報到京城,首先便得他先過目,然後撿重要的報與朱由檢。據各地戰報,逃進伏牛山的李自成早已重新樹起闖王的大旗,招兵買馬,短短一個多月,已在山中聚起了一支十餘萬人的隊伍。雖然其中有許多老弱病殘,可青壯也有幾萬之眾,只是不知為何他們並未出山,只是在山中休養生息。周延儒為了粉飾太平,竟將此奏章壓下不報,以寬慰朱由檢。

    「嗯,希望如此吧!」未等朱由檢話音落下,外面有小太監高聲道:「啟稟萬歲,有山海關急報送至。」

    「呈上來!」朱由檢眉頭一皺,山海關急報,必是與遼東有關,不知關外遼東又有何動作。

    小太監急步將奏折送至案前,朱由檢接過,打開奏折一目十行,飛快掃過。猛的一拍桌案,大怒道:「遼東竟敢如此無禮,他吳三桂真是欺人太甚!」

    只嚇得周延儒及宮中一眾太監宮女心驚膽顫,跪倒在地。周延儒跪倒在案前,道:「請萬歲息怒,若是氣壞身子,恐怕更讓遼東狗賊得意。只不知吳三桂又有何動作?」

    朱由檢強壓怒火,道:「都起來吧!」說完將奏折遞與周延儒。「你看看,吳三桂竟敢如此放肆,提出這許多條件,他難道真以為大明對他無可奈何了嗎?馬上派人傳令,召集全國各路兵馬,朕要御駕親征,誓與遼東狗賊決一死戰!」

    此時周延儒也已看過戰報,雖然對遼東提出的這些無禮要求也十分氣憤,可他更知道,若要再與遼東決戰卻更加不智,此時黃河以北,只剩下京城十萬守軍,尚堪一戰,其餘各城守卒怕是連那些普通民壯還都不如,而且全算上也不過二三十萬而已。若想要從南方調兵,不說戰力如何,就是時間上也來不及了,等他們趕到山海關,恐怕只能給自己收屍了。何況朱由檢不知道,難道自己還不知道嗎,潛伏在伏牛山中的闖賊軍也有幾萬兵馬,若是將京城及各城守軍全部調開,若是闖賊趁機攻城,如何防守?到時前有遼東大軍,後有闖賊軍,大明恐怕難以倖存。

    周延儒只好苦勸道:「萬歲不可!我大軍剛剛與遼東大戰一場,慘敗而歸,軍中士氣低下,如何能與遼東軍決戰?況且陝西等地因今年又遇旱災,全境幾百萬百姓人心不穩,若是大軍一走,這些百姓怕是要造反啊!而南方路途遙遠,調集大軍又非十天半月可以趕到,到時若是遼東軍破了山海關,大明危豈!望萬歲三思!」

    「三思?還三思什麼!不戰難道就這樣答應遼東的這些條件?你看看他們都提的是些什麼條件?若國庫中真有這許多糧草銀兩,我早派人率百萬大軍出關掃平他遼東了,還能容他如此猖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