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月東昇

第五卷 第八十二章 震懾之戰 文 / 蘇潛

    第八十二章震懾之戰

    天啟二年二月十九。眼看著瀋陽城周圍出現一道壕溝,那城內的八旗兵似乎也有些慌張,那城頭上的火炮再次零星燃放,從四面向挖掘壕溝的官兵、民夫們轟擊。但這二里地外的拿到壕溝邊緣,,卻似乎有一張,將瀋陽城完全罩住,那幾斤重的彈丸,不過是在地上砸出一個坑,然後向前彈起,猶如打水片兒一般滑過去,卻大多距離壕溝尚有小半的距離,便就成了廢物。間或有那射程遠的,也不過剛剛抵達壕溝而已,卻沒有傷到任何一人。

    這一天裡,火炮聲此起彼伏,整整一日一夜間從未停息,但瀋陽城外的十多萬官兵、民夫,也是連續挖掘了一日一夜,根本不在乎那些火炮的威脅。因已有了幾尺深的壕溝做掩護,那偶爾落下的彈丸。倒像是一個圓鼓隆冬的西瓜,徒然給干的歡騰的官兵增加一些笑料而已。這連續兩日的挖掘,到了二月二十午時,遼東總兵官蘇翎便下令收工,所有人力全部用來加固己方一側的防禦工事。

    挖掘出來的泥土,在最開始時便全部堆積到己方這一側,內側則完全是一道筆直的斷坎。這工事不過是用草袋裝入泥土,整齊地堆砌起來的一道矮牆,剛過腰際而已,對於手持長槍、盾牌的官兵來說,這道矮牆能很方便地攢刺壕溝內的敵人。當然,對於那些手持鳥銃、燧發長槍的士兵來說,就更方便了,這只需半蹲著,將槍架在草袋上,對面數十步遠的敵人,在下壕溝之前,便是個巨大的肉靶。這麼近的距離,就算是剛學會的生?

    當然,這種距離,就連千山堡趕製出來的近萬部短弩,也會施展出最有力的殺傷。蘇翎所部秘密研製出來的多種兵器、器械、火炮等等。都將在這道壕溝後面部署,一旦八旗兵出城突圍,這必然會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二月二十深夜,自瀋陽城中潛出的哨探回報,瀋陽城內八旗兵已然混亂不堪。至於為何八旗兵會眼睜睜地看著城外壕溝一點點的加固,而不及時出城突擊的緣故,卻讓蘇翎等人又有了打在空處的感覺。原來,八旗旗主此時倒是個個都明白了,再自己內部鬥下去,這必定會全軍覆沒。於是,那八王議了許久,決定集合全部兵馬,奮力一擊,準備突圍而去。

    但這八旗旗主此時倒是齊心了,可各旗下屬的八旗官兵卻又出了問題。在八旗旗主各自集結其所屬人馬時,卻沒人願意首先出城作戰。這最初瀋陽城內的八旗守軍便是各旗分攤而成的,這回八旗旗主帶兵退回瀋陽,卻也是各帶兩千多人馬,這一加起來,八旗各旗可依舊是個平均之數。

    這誰都知道,面對城外的合圍,那第一個突擊的隊伍,必定會傷亡慘重,就算是一舉突圍而出,也只有後面的隊伍才會少些危險。這該誰先出城作戰呢?八旗旗主想到的倒是簡單,也下了嚴令,可不管派了哪一旗的人馬,卻都是沒有人動。就連八旗旗主們自己親自帶隊。卻也被屬下武官勸阻。當然,這嚴軍令的手段還是有的,總計有十幾名武官被立斬。

    可惜,就算如此,各旗依舊指揮不動,誰都不願意第一個出城送死。此時這種事態,連八旗旗主也不敢再隨便殺人。眼瞧著這已經不是什麼貪生怕死的怯戰問題,而是全部八旗官兵似乎都不願意走在前面。這其中,那皇太極倒是顯出幾分果斷,那斬殺的十幾名武官中,倒有一半是皇太極旗下的。不過,此時他已有些後悔。那八旗旗主在順勢時是萬人之主,這一旦下屬不聽指揮,可便是什麼都不是了。此時這最後一層面子還未撕破,真到那時,說不定這其中便有人要殺了旗主出城投敵了。

    無奈之下,八旗旗主再次商議決定,暫時按兵不動,這一方面要在瀋陽城頭仔細查看城外明軍的虛實,找出薄弱之處,這要突圍便要一舉成功,八旗心裡都明白,恐怕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另一方面,八旗旗主還要重新整頓各自部屬,至於是安撫、還是威逼,倒是各人有各自的手段。與此同時,瀋陽城內的數萬漢族百姓被全數驅趕到一處,從中挑選精壯之人,編入八旗,這足足新添了近一萬人的士卒。不過,這新兵可沒什麼指望。八旗將新兵們全數驅趕上城。每五十人由一隊八旗兵監管,稍有不從,隨即斬殺。

    這種增強防禦的方法,當然只能是表面上看著好看而已。不過,處於八旗這一面來說,可再也找不到別的法子了。那瀋陽城裡的漢人,也經過了大半年的管制,這逆來順受也習慣了。何況,城內本就有不少降兵駐守,這威逼之下,也是做的服服帖帖的。倘若明軍攻城,這些人是否會斬殺攻城的明軍?答案可是十分明顯。

    此時瀋陽城內,不僅有李永芳的哨探,還有一部分趙毅成排出潛伏的人員,另外,還有一部分,則是屬於那歸順的八旗兵裡面的一部分。此刻八旗兵將漢人全部集中起來,倒是讓這些哨探們都無法用上力氣。那趁夜深縋下城牆逃出來的哨探,還是混在漢人之中被編成新兵,在城牆上輪值時,才偷空尋著機會,而代價,則是同隊五十名漢人被全部斬首示眾。這不過是八旗威懾新兵手段之一罷了。

    此時瀋陽城內一片混亂,那哨探能帶出這部分消息,也算是最好的結果了。這些消息,對蘇翎等武官們來說,也僅僅是更添一份對八旗的蔑視而已,倒是對目前瀋陽城外的合圍策略並無太大的影響。而城內八旗旗主們,按蘇翎等人的估算,可也是想不出任何有效的辦法來。當然,若是此時明軍是半年前的明軍,八旗是半年前的八旗,便就另說了。

    二十日深夜,蘇翎連夜召集各營主官,再次重申此次合圍策略。以步隊防禦壕溝,騎兵往來策應,以大量殺傷八旗武力為主。務必在壕溝處給予八旗致命打擊。各營武官對此毫無異議,這次會議也未有人提出新問題,這隨後的一個時辰,蘇翎便於眾武官商議部署那些新式武器的細節。

    天啟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午時,在瀋陽城外整整一圈壕溝外側修築的數百座炮台,開始架設火炮。這幾日裡,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帶著二萬多輜重營大隊,不僅運來了足夠的糧草,還將遼陽城內大部分火炮也都運到瀋陽城下。這一百多里地。倒是將袁大人累得夠嗆,但總算是將那十幾門重達數千斤的火炮運到。

    炮台並不算太高,不過,這炮台式樣可是早就經過一番詳盡研究的,那些運來的火炮只需卸下便可使用,那仰角可是算得最大射程。十幾門重達數千斤的火炮,被平均分至瀋陽城四面。其餘的,則是射程稍遠的大將軍炮,二將軍炮等等,至於那些滅虜炮、虎蹲炮,這個距離上倒是用不上了。好在蘇翎所部在千山堡時便繳獲不少,再加上這半年裡朝廷給調運的部分,以及那些工匠們按照老式樣鑄造的佛郎機炮以及其它五花八門的火炮,足有數千之數。

    那炮台上,除了較大的火炮外,稍小的火炮一律佈置了兩門以上。這其中,由鎮江堡軍器局組鑄造的新式火炮,此刻也運來了,總計七十八門。這種新式火炮也是那些武官們最感興趣的,重量不到一千斤,卻能達到三千斤火炮的威力,除一部分是鐵鑄之外,還有二十多門全部用的是鋼。

    這可是花費巨大的。這多虧了千山鐵場的那些商人們。煉鋼之術,在胡德昌等人的重金懸賞之下,不僅已經能煉出好鋼,且這二十多門火炮所用的鋼料,經過多次試射,完全滿足火炮需求。不僅重量更輕,也更加牢靠,這二十多門火炮不僅沒有一次炸膛現象出現,且炮管更長,發射的彈丸更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二十多門火炮,不僅能發射實心彈丸,還有另外一種作用。即可以將一種特別設計出來的火藥藥包,拋射出去。這二里地的距離,剛好是在其射程之內。此時軍器局對開花彈的研製還沒有達到完全未定的狀態,是故便先打造出這種替代品。那火藥藥包在投擲出二里之外,便可根據用途不同,捆紮有鐵釘等一類殺傷物,或是包裹上一些油料包,用以實施火攻戰術。

    午時三刻,位於瀋陽城東面的炮台最先安裝完畢,蘇翎與袁應泰、趙毅成等武官,帶著大群護衛騎兵來到炮台下,準備觀看實彈射擊的效果。

    蘇翎瞧了瞧不遠處的瀋陽城城牆,便對站在炮台上的炮手叫道:

    「瞄準城牆,開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