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月東昇

第五卷 第八十七章 一敗塗地 文 / 蘇潛

    第八十七章一敗塗地

    即是鐵了心要讓瀋陽城內的八旗官兵不得好過。這炮火可就成了沒日沒夜的轟鳴。這幾日,光是轟擊城牆的鐵製彈丸,那些自三斤至十幾斤不等的實心鐵彈,怕是也有上萬枚散落在坍塌的碎石之中。好在這僅僅是存儲的彈藥總數的半數不到,火炮轟擊依舊是斷斷續續但卻一直持續下去。

    這後面幾日,自鎮江堡以及南四衛又調集了大批的工匠,不僅帶來了鎮江堡軍器局的武器、火藥,連千山鐵場那些專門熔鑄鐵彈、鉛彈的工匠們,也在壕溝後面二里處擺開了家什,就地修正那些還帶著毛刺的彈丸。另外,一直放置在鎮江堡沒有派上用場的幾十部大型投石器械,也被拖到了瀋陽城外。這些投石器還是在蘇翎所部裝備火器之前打造的,此次還真是第一次使用。

    看著那高高的支架,以及轉動絞盤時發出刺耳的「吱嘎」「吱嘎」聲,倒讓那些火炮炮手們也不得不為之側目。這投石器的好處,便是能夠將重達數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重物,直接拋進二里地之外的瀋陽城內。這雖然要花費數十斤一起操作,卻是那些火炮彈丸遠遠做不到的好處。

    這些投石器,也被分散配置在瀋陽城四周,以半個時辰一次的速度,將各種易燃油料、火藥包等等物事。高高拋射出去,然後劃上一道顫顫悠悠的弧線,落入瀋陽城內那些建築群中。

    至於那些發射彈丸的火炮,這回是瞄向了瀋陽城城牆的剩餘部分,主要是幾處城門,這種集中轟擊,且不說炮手們如何練得高興,那瀋陽城門處原本是最厚實堅固的部分,卻也被全數轟塌,直接將出城的大道淹沒。至此,瀋陽城的四面城牆,全部坍塌成僅僅不到一丈高左右的亂石碎磚,站在壕溝處的炮台上,可以直接看到瀋陽城內。到了這時,這些火炮才算是找到目標,開始自由轟擊那些暴露出來的建築。

    瀋陽城城牆一帶的建築,本已被擊毀、焚燒不少,到處是黑乎乎的痕跡,而隨著城牆的全數坍塌,這些硝煙、火焰,可就直接向瀋陽城中心發展,並逐漸蔓延著各個角落。

    壕溝至瀋陽城不過二里地,天氣好的時候。稍微眼力較好的,可是將城內人馬行蹤瞧得清清楚楚。那些炮手本就眼力不俗,再加上蘇大將軍的炮擊命令是自由開火,並不限制時日、數量,是故這凡是能被可看到的目標,可都成了爭相攻擊的對象。這白日裡只要在煙火中露出人馬移動的影子,便會有數十枚彈丸瞬間落下。這不管是開花彈,還是實心彈丸,在城內建築的遮蔽下,效果並沒多大,但勝在數量極多,何況又是來自不同的方向,那些現身的八旗官兵即便是行動迅速,卻也免不了被擊中的下場。

    那些巨大的投石器,最先投擲的便是大缸的油料,也不分什麼準頭,只要落盡城內便可。這些不過是起個助燃的效用,那瀋陽城內可全都是木製建築,這二月底的天氣干冷,即便不用油,只要火起,便是一片火海。只在城牆全數坍塌的當日,瀋陽城內便被引燃,沖天火焰隨處可見,足足燒了一個晚上,才見緩下來。

    不用說,瀋陽城裡原本用作糧草、武器的倉庫、木棚等等,盡數淹沒在火海之中,這不論城內原本還剩下多少糧食。這火勢洶湧之下,定然無法保全。當然,所有的民居、府衙盡遭火焚。

    蘇翎已然不顧及瀋陽城內還有沒有百姓、哨探,那城外的屍首,已經將所有的官兵都刺激得雙目通紅,所有人心裡都只有一個念頭那城內只有一種人,即將死去的敵人。此時什麼哨探、游騎,統統都沒了用處。蘇翎根本就沒有下令去探察什麼敵情。以至那閒下來的游騎、哨探,只能站在壕溝後面看熱鬧,這從軍以來,哨探這個職位,怕是頭一次這般清閒。

    在壕溝挖掘之初,官兵們還大多想的是要困死瀋陽城內的八旗兵,這只要多熬一些日子,便是餓也要包圍圈內的敵人餓死。但這樣的火勢一起,可再也沒人這麼想了。甚至那高高炮台上的炮手們,還有心思去相互打賭,這瀋陽城攻下之後,城內到底還能剩下幾個活的人。

    在鐵製彈丸橫飛,煙火瀰漫的夾擊之下,瀋陽城內的八旗官兵最初還接著斷壁殘垣躲避,但不過一日的功夫,便再也找不到可以容身的地方。煙熏火燎之下,八旗兵開始離開街道,離開躲避彈丸的建築群落,紛紛爬過城牆處的亂石,向城外逃命。這時,浮現在炮台上炮手們眼裡的,便是大群密密麻麻向外爬行的八旗兵官兵們。這下,炮台上的各式彈丸,開始有了新的目標。

    對付曠野之中四處亂竄的八旗兵。火炮,可就顯出力不從心之態。若是八旗兵是列著戰陣而行,就算是實心彈丸,也能造成一定的殺傷,但此時瀋陽城外這方圓二里的圓形區域,可都是散亂移動的人影,除非是運氣實在太糟糕,被彈丸直接命中的,這被洞穿或是骨斷筋折那是自然,但大多數的彈丸僅僅是帶出一陣呼嘯而已,完全打在空處。

    很快,炮台上的炮手們不再浪費彈藥,開始有針對性的轟擊。凡是人員密集處,才會瞄準開炮,而多數的火炮,依舊轉向瀋陽城內尋找目標。看著八旗兵馬湧到城外,壕溝處的官兵開始全部戒備,所有的虎蹲炮、滅虜炮以及弓弩、小型投石器等器械,也都做好了準備,一旦八旗兵馬接近壕溝,則勢必要再次重演屠殺場面。

    八旗官兵大部分都已出城,瀋陽城內,已經找不到能夠容納二萬多人馬的躲避之處。那八旗官兵既然是努爾哈赤一手創建,這留下來的又屬於精銳部分,大部分人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兵。努爾哈赤帶著八旗一向是攻城為多,那守城的,還屬鮮見,是故這回儘管瀋陽城四周被挖掘了壕溝,明顯是被圍困的狀態,但這些老兵們最初仍然期望著瀋陽城牆能給予一定的保護。

    但沒料到的是,一向被八旗兵瞧不上眼的明軍火器,這回居然能夠將整個城牆完全擊毀,是的,是完全擊毀,並非是突破一個豁口,這才真正意識到火器的強大威力。昔日不堪一擊的明軍形象,頓時消失無蹤。這城牆都沒了。這還稱什麼城呢?守城一說,自此毫無意義。不僅如此,縱火焚城,也是那些火炮直接帶來的結果,那火焰是在瀋陽城中遍地開花,尤其是那黑乎乎的油罐,居然能在八旗兵的視線之中從天而落,在屋舍間、房頂上摔得粉碎,綻開諾大一片油污。旋即,那大火便噴湧而起。

    城內已無法繼續待下去了,唯一的空地,那片作為校場的寬闊處,早已被八旗武官帶著親兵佔據,多數八旗兵馬,只得向城外散去,誰也不想變成一隻烤豬。而那片校場,很快便被炮台上的炮手們發現,旋即成為眾多實心彈丸的攻擊目標。

    失去了建制的八旗官兵,紛亂著衝向壕溝,試圖逃命,但這只能成為一**羽箭、槍彈下的目標,屍體,再次沿著壕溝延伸著

    這種類似自尋死路的衝擊,很快便停止了,八旗官兵退了回去,但還是無法進城,那已經不能算成城了。在瀋陽城牆坍塌的亂石附近,大群列隊的八旗兵再次遭到火炮攻擊,不久,沿著瀋陽城牆外圍,出現了一片彼此散亂分佈的環形。彼此相距甚遠,這是唯一不會遭來炮火的隊形。

    隨後,八旗兵在彼此高喊著的命令下,開始再次向壕溝發起進攻,可惜,徒然送命而已。待到入夜,戰事稍息。不過,壕溝處徹夜燃起的篝火,令八旗兵們也沒有鼓起勇氣來夜襲,經過數次衝擊,誰都清楚,只有在城牆根兒一帶,才算是稍稍安全的反問。

    次日,開始有八旗兵集體歸降。大群的八旗兵跪著爬向壕溝,大張著雙臂,並在壕溝外側叫喊著。這情形很快報道蘇翎處,不久,那些歸降的八旗兵被一個個的叫下壕溝,然後才被吊到對面捆綁起來。

    在壕溝處到處都可見到這幅場景,不過短短的一日間,便有三千人被捆在壕溝一側,看守這些人的差事,被交給胡秋青與蒙古喀爾喀部的喀什克圖的兩千蒙古騎兵。那三千八旗兵很快便帶離,在離壕溝五里處,被全部斬殺。

    戰事,不過是一日日的重複而已。

    三月初一,瀋陽城內外一片寂靜,沒有炮聲,沒有吶喊,除了遍野的屍首外,在未看到一個活動的人影。蘇翎這幾日已經查看了很久,這樣的寂靜,已經是第二日了,誰也不清楚瀋陽城內到底還有多少八旗兵滿。蘇翎詢問趙毅成,得知斬殺的八旗官兵已有一萬兩千四百二十九人,略略估算了一下,這才下令,趙毅成的哨探騎兵,被允許向瀋陽城內搜索而進。

    午時三刻,哨探回報,活捉八旗旗主及其護衛,共計三百二十三人;除此之外,再無活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