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洪荒苦竹

大道小說網 72回 天外大戰,大禹治水3 文 / 火之傳承

    自從老子與原始在天外大戰失掉了面子以後,十二金仙也是少有人在這洪荒大地尋走了,這卻便宜了通天教主的門下弟子,都出了自己的道場,在這人族當中教導這當代的黃帝,雖然不如三皇時候的功德那麼大,但是也有個帝師之名!

    多寶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所以被通天第一個叫出來。多寶也是一心要將上代帝師比下去,對顓頊可是下大力的教導。有了上代帝師的教訓,多寶不僅在教導顓頊上清仙法的同時,也著重教導治國治民方面的知識,但凡顓頊有不懂的地方,多寶都給出解答,就算多寶不懂,也會前去問通天,反正是力求盡善盡美。

    顓頊倒也爭氣,將人族治理的紊紊有條,國泰民安。其間或有什麼困難,也有不少截教弟子相助,截教弟子眾多,倒也使得顓頊統治期間一帆風順。

    顓頊在位78年,死前禪位於帝嚳:帝嚳,黃帝的曾孫。帝嚳之師卻是趙公明,趙公明身為截教外門大弟子,統領截教外門數萬散仙,自當有個好修為與威名,通天便將這帝師之位讓趙公明擔當,連雲霄也被靠後了。

    趙公明也是不錯,由於他不像多寶一般,多是呆在金鰲島苦修,對於民事懂得不多,趙公明可是呆在洪荒中的,時常遊歷洪荒,見識也比多寶多些,帝嚳給他教導的更是不錯。

    闡教眼看兩個帝師之位都給截教拿走了,自是不甘心,元始又曾得到過老子的默許,自然大膽。在元始或是默許或是提點中,闡教中有些人便動起心思來了,這其中便有燃燈。

    燃燈乃是一棺材所化,也是他好運,得了開天四盞靈燈中的靈鷲宮燈,鴻蒙初開時,天地間有四盞燈,為八景燈、琉璃燈、寶蓮燈、靈鷲燈,都是不可多得的先天之物,雖不如太極圖等物,卻不在三寶玉如意和混元金斗這等寶貝之下。其中八景燈在玄都洞八景宮,歸於太清老子手中,此燈燈光一閃散人魂魄,無論仙凡皆不可逃;琉璃燈在崑崙山玉虛宮,歸於玉清原始手中,此燈燈火一閃囚困萬物,任你是大羅金仙也是來的去不得;寶蓮燈在女媧手中,寶蓮燈固本陪元,不生不滅,萬法不侵;靈鷲燈則在靈鷲山元覺洞的燃燈道人手中,靈鷲燈燈火奇特,非天火,非凡火,亦非三昧真火,而是一寂滅之火,生靈死後元靈所化之火,攻防一體,攻可放出靈鷲燈火焚他人元神真靈,防可放出金光,非至寶不破。

    此四燈皆不是凡物,燃燈也不是凡人,他也是當年紫霄聽道客,雖然當年修為低下,坐位靠後,但也神通不小,後來眼見幾名有座之人成聖了,心中鬱悶,自覺自身功法有缺陷,加上無那成聖之機,成聖無望,便以准聖之身投入闡教,拜元始為師,只是元始算到燃燈與自己並無師徒之緣,並不收他,只讓他在崑崙山聽道,在闡教中掛了個副教主之名,並無實權。

    後來元始命廣成子搶下軒轅帝師之位,卻也讓燃燈心生惱意,燃燈這人,氣量有些狹小,他拜在闡教門下後一直兢兢業業,不敢耽誤修行,修為卻也沒見長,一直以來便認為是元始沒有真正教他,心中便有氣,後來帝師之位又給了廣成子,更讓他氣憤,在他看來,若是這帝師之位他得了,便有可能借此功德再斬一屍,心下惱怒,卻也無法。

    自原始天尊失掉面皮以後,十二金仙不再出山,都在山裡修煉,看見那帝師之位全被那截教所得,於是燃燈腦袋一轉,便對元始請命要下山挽回闡教顏面,元始也知道燃燈的想法,只是他門下並無人是截教中人對手,現在還得靠燃燈這個外來戶撐場面,所以便允了燃燈的請求。

    燃燈下山,自要去謀那帝師之位,靠著元始的提點,算到下代人皇的降生處,便找到堯,欲要收其為徒。

    不想卻遇到了前來收徒的雲霄,雲霄初時敵不過燃燈,卻叫來了大哥趙公明,趙公明的定海神珠卻是厲害,雖然沒有祭煉完全,但是定海神珠的威力可比燃燈手裡的乾坤尺要好多了,那靈鷲燈是本命法寶,燃燈看見定海珠的威力以後卻是不敢輕易使用。

    燃燈敗下陣來,自然不會甘心,尤其是他准聖修為,居然未能打過兩個大羅中人,在他看來,二人之所以能勝他便是因為他們手中的靈寶太好,所以才會敗下陣來,心中越發的痛恨元始,當初元始自分寶崖中得的法寶卻沒有賜給燃燈一件。燃燈氣憤之下,四得四處搜尋法寶以找回場子,不過開天如此之久,但凡大威能的法寶都各有其主,燃燈找了半天也沒能找到合適的,最後卻碰到了西方准提聖人,准提見他可憐,便給了他件後天靈寶紫金鈸,倒叫燃燈感激不已。

    帝嚳在位70多年,死前將帝位禪讓給堯,堯,姓尹祁,號放勳。因封於唐,故稱「唐堯」,由於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自然得到人民的愛戴。

    堯帝在位時期,卻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卻是有那妖族餘孽興起水患,枉圖重振妖族威風,水勢滔天,人族死傷無數。卻是那開天三族死去以後,現在那些海裡面都沒有什麼能人了。堯帝賢良,自是召集大臣,問取良策。最後推舉出一人,名為鯀。

    堯便令鯀治理水患,鯀也是一大智之人,他見水勢巨大,便想出鞏壩阻擋之法,將那洪水阻擋在外,只是洪荒何奇大也,水勢漫天,初時還好,後來又有許多妖族中人加入,捲起黃河之水灌入洪荒人族之地,水勢更大,單靠民力如何能阻擋,後雲霄出面,求來女媧手中的息壤,乃是當年造人所餘,此土有大威能,能自生自長,只需些許便能堵住洪水。

    鯀得了寶物之助,初時果頗見成效,將那無邊河水悉數堵住;然而,此舉卻似惹惱了黃河之水。那黃河之水咆哮起來,掀起滔滔巨浪,與時俱增,息壤衍生一尺,大浪便再拔高一丈,此時息壤到底已不是當日女媧娘娘造人所用的遺物,衍生亦有其極限,黃河之水終將息壤所造之堤沖壞許多;鯀也是有見識之輩,登時知道不妙,料想黃河之中有異物作怪,自己不能抵擋,急忙回報堯帝,請人調查降伏。才到半路,連降大雨,鯀正憂慮間,又有現報傳來:又有東海之水倒灌入河,河堤卻是全垮了!

    堯帝聞報大怒,當下便要治鯀之罪,卻被雲霄所阻,雲霄道:「此事有異物作怪,怪不得鯀,待我前去降伏,再遣鯀重新治水,以待他將功折罪。」堯帝這才作罷,便由雲霄領人前去伏妖。這雲霄也是神通廣大之仙,作亂之妖再多,卻少有高手,多是未曾化形得脫的小妖,本身又無組織,只是亂搞一氣,不曾有甚氣候,如何能擋住憤怒的雲霄?初時雲霄還有所顧忌,只誅作亂之妖,手中混元金斗卻是威力太大,殺得性起時,多有株連。只是水患波及範圍太廣,一時間如何能殺得盡?雲霄終究個人能力有限,便報於堯帝,招集兵馬,用層層推進之術,殺到何處,便治何處之水。

    五六年間,治水初見成效,但雲霄之策也漸漸現出弊端,隨著層層推進,人族聚居之地處處可見廢棄的堤壩,治水前沿水勢越來越大,但有息壤之助,本也不虞。只是所殺妖族越來越多,終於惹惱了妖族中的頭面人物,那妖族大聖聚在一處,商議對策。

    卻有那大妖青蛟出面,整領一群妖族,自號青龍大聖,帶領人馬攻擊雲霄,初時雲霄還憐著同為妖族的情面上放不開手腳,到後來,就是雲霄想放開手腳也不行了,妖族太多,殺之不盡,自己又孤身一人,更不是對手,便請來了截教中其他門人,終究一陣大殺之後,將那群作亂妖族殺死,這才算完。

    不過治水一事卻又遇到困難了,鯀以前所築之堤壩現在成了治水的阻力,那自壤所化百萬里之寬的堤壩非是人力可除,便是截教弟子也拿之無法,最後鯀忙忙碌碌十餘年,治水不成,反被堯帝問罪處死。

    截教弟子見治水不利,也無顏待在人族,便紛紛離去,雲霄也自請罪歸山不出。

    截教此番卻給了闡教機會,燃燈終收了舜為徒,舜,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好有虞氏,故稱虞舜。

    舜本就有賢明,又有燃燈在一旁幫襯,很快便受到堯帝的重視,堯帝自覺舜賢明有德,希望把他培養成接班人,就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

    舜也沒讓堯帝失望,在他治理的一方,民風純樸,民生興旺,堯帝老年後,便將帝位禪讓於舜。

    舜繼位之後,也是一心想要解決水患,只是苦無良策,後得知鯀之子大禹頗有才能,便任命禹繼續治水,完成父業。

    禹也是五帝之一,與前幾位帝者相比禹卻又不一樣,在禹看來,父親鯀治水失利,完全是由於那些修士的錯誤,同時也就造成了禹對這些修士有些仇恨心理,是以禹並未拜入闡截二教門下。

    禹接到命令之後,便親自考察山川地理,十年如一日,一心撲在治水大業上,禹發現,水往低處流,堵不如疏,想要治水,便要打開那些息壤所化的高山堤壩,不過他終究只是一凡人之身,如何能成功。

    今天的第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