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網游之骷髏天下

第一卷 第五十章 定計 文 / 冷刃鋒芒

    第五十章定計

    解決了壓在所有人心頭問題,眾人重又坐下,商議有關高同光進攻白虎之城的事情,雖然還是如以前一樣言笑無忌,但是相互間感覺彼此的關係又再進了一層。不是很想說,但是朋友之間如果有了共同的秘密,確實會使相互間的關係更親密。

    本來玄武之城的高同光要進攻白虎之城也是一件出乎野人王和叢林之虎他們意料之外的事情,不過經過剛剛知悉羅風真實身份的震撼,這件事情在野人王和叢林之虎他們心裡已經不能引起一絲的波瀾了,所以在聽到秦剛告訴他們這個消息的時候,野人王他們也只是發出了一聲「哦」而已,似乎給他們的震撼還不如聽到鄰居家的狗又生了幾隻小狗,秦剛倒是沒想到羅風的這件事情還能有這樣的後遺症。

    不過這事跟野人王和叢林之虎他們說了,也並無太大的意義,因為他們也拿不出什麼好主意,只是讓他們有了個準備罷了。在秦剛看來,這事最後還得和趙鐵商量著辦,畢竟自己這邊的人裡面也就這個npc懂軍事,能拿出個章程來,其他人對這方面也是兩眼一摸黑。秦剛乾脆讓野人王和叢林之虎他們幾個下線了事,派人連夜就把趙鐵召來,與他商量守城之策。

    「城主大人,你是說來進攻我們的是玄武之城的高同光?」趙鐵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也是不敢相信,不過並不是基於對局勢的瞭解,而是基於他對高同光這個人的瞭解,「城主大人,高同光此人行事一向善於權衡利弊,甚少行險,今次怎會在此種情況下想進攻我們白虎之城呢?」

    「因為他沒有地方可去了,在和玄武之城的另外兩大勢力的鬥爭中完全失敗了,被他們驅逐,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秦剛解釋道。

    「哦,原來是喪家之犬!那高同光帶了多少人來,有多少攻城器械,各個兵種如何分配,各有多少人,城主大人可有具體情報?」趙鐵問的都是最關鍵的問題。

    「這個,你就要問這位巾幗俠女了,這個消息就是她傳了的。」秦剛連忙把燃燒的雲推了出來。

    「趙將軍,據我查探,高同光一共帶了6萬餘賊寇,號稱10萬,攻城器械則由於玄武之城的另外兩大勢力恐其殺個回馬槍而全數扣留,以致極為稀缺,6萬人中,騎兵占一萬,步兵占5萬,還有少部分的水軍,而騎兵的戰馬也因為同樣的問題而被扣留,使之戰鬥力大打折扣。」

    「哈哈哈哈哈哈,好,有了這些情報,我要讓他高同光來得去不得。」趙鐵興奮地道。

    「趙將軍何出此言啊?須知有自信是好事,可如果過份可就是輕敵了,現在敵我力量對比,我們的形勢不容樂觀啊!」秦剛故意提醒道。

    「城主大人放心,您看趙鐵是那種因輕敵而誤我的人麼?只因目前我方與敵方相比,敵方有五必敗,我方有五必勝,趙鐵這才胸有成竹,敢誇海口言必可弊敵與城下。」趙鐵自信滿滿地道。

    「哦,?趙將軍且於我道來,本人洗耳恭聽!」秦剛知道趙鐵此人一向沉穩,從不做無把握之事,他說能讓高同光來得去不得,肯定是有所恃,剛才那麼說不過是激趙鐵一激而已。

    「其一,古人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而屬下則認為,三軍未動,斥候先行。蓋因自古以來,情報實乃戰之首要,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我已知彼,而彼不知己,此敵一必敗,而我一必勝者也!」

    「其二,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今高同光既無攻城之器械,又倉促間成軍,進攻的又是白虎之城這樣的堅城,必敗無疑。此敵二必敗,而我二必勝者也!」

    「其三,孫子兵法又有云: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今高同光號稱提十萬之兵,其實不過六萬人耳,而我方,經城主大人精簡整編,現有精兵三萬,其不過為我之倍也,且我軍之戰力豈是高同光所轄之鼠輩可比。此敵三必敗,而我三必勝者也!」

    「其四,高同光及其所屬乃是被人驅離玄武之城,其必惶惶不可終日,上下離心離德,軍心渙散,而我方,因城主大人除奸佞,施新政,百姓安居樂業,士兵皆無後顧之憂,必可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將士用命。此敵四必敗,而我四必勝者也!」

    「其五,高同光此人好謀而少智,專權而寡斷,且事無鉅細,都喜事必躬親,看似勤勉,實則昏聵,而城主大人知人善任,又能做到人盡其才。此敵五必敗,而我五必勝者也!」

    「好,好,好,有趙將軍在白虎之城,我可安枕無憂矣。」秦剛聽了趙鐵的話,大喜過望,這時他不禁為當初策反趙鐵的舉動而暗自慶幸,這人真是人才啊!

    「城主大人謬讚,屬下實愧不敢當,趙鐵不過是在其位而謀其政罷了,既然是白虎之城的城衛軍統領,則應保一方之水土平安。」趙鐵回答的不卑不亢,並不因為秦剛的誇讚而沾沾自喜,也不做出一副感激涕泠,誓死以報的虛偽狀,難怪如此大才,卻不為戴永民所喜,屢遭排斥。還好秦剛並不是在意這種東西的人,只要你有才,並為他所用,就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