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路

大道小說網 作品相關 讓人汗顏的文章(轉載) 文 / 天狼01

.    三國小說越來越多,可堪入目的越來越少。隨便挑出一本來,真是破綻百出。故事情節的合理性暫且不提,這裡僅就一些常識性的東西說說。

    人名稱呼:在有些小說裡,人物之間的對白,往往直呼其名,可在秦漢時代,雙方在交談中是絕不能直呼對方的「名」,否則就是嚴重的失禮。比如劉備投靠曹操時,若曹操和劉備交談,可以稱呼劉備的字:玄德(公),但絕不可以直稱劉備(公),否則就算大耳賊城府再深,也會勃然大怒,拂袖而去的。反過來,劉備是不可以稱曹操的字。因為上級稱呼下級的字,可視為一種親切。下級稱呼上級的字,則被看為是一種桀驁不遜的表現。馬超入蜀後,備受禮遇,就有些得意往形,一次和劉備對話時就不小心說了劉備的字,氣得關羽和張飛要「拔刀殺之」,便是一例。晚輩對長輩,也是一樣的。不但如此,就算是同輩或身份相當的人之間,除非熟不拘禮,否則最好也不要稱呼對方的字,在對方的親屬或朋友間也不要叫。司馬朗(司馬懿的大哥)九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位客人,就直呼了他父親的字。司馬朗當時翻臉,說道:「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客人也只好向他道歉。稱字尚切如此,稱名更是不可接受了。稱對方的名,往往帶有輕視、辱罵的味道。如袁術看不起劉備,在給呂布的信裡就寫道:術生年以來,不聞天下有劉備。就算是主君,也最好不要稱臣下的名。南朝的梁武帝,在一次宴會上就冒失地叫了他手下一個尚書蔡撙的名。這位蔡尚書也很有個性,壓根不搭理皇帝陛下,竟「不答,食餅如故」,梁武帝喊了好幾聲,見他置若罔聞,知道他生氣了,就改喊「蔡尚書」,這位老兄才放下餐具,捧起笏板,應了一聲。皇帝也有點生氣,就問道:「卿剛才耳朵那麼聾,怎麼這次就靈了?」蔡老兄卻回答道:「我是朝官,陛下您不應該』以名垂訊』」弄得個皇帝老兒「面有愧色」,不好說什麼了。蔡撙敢於對皇帝稱呼他的名字感到不滿,就基於當時君臣關係還保留著先秦兩漢時期互相禮敬的遺風。直到唐代以後,皇帝對臣下稱字而不稱名的現象才不多見了。對此顧炎武就感慨到,唐以前,「天子常稱臣下之字,故而其時堂階之間,未甚闊絕,君臣而有朋友之義,後世所不能及矣!」那麼如何稱呼才是合體的?答案很簡單,稱官職。大體上雙方身份相當,又不是太熟,以稱呼對方的官職為佳。比如在對別人提起劉備時就可以稱其為劉將軍或劉豫州(劉備前期的官銜為漢左將軍領豫州牧),孔融可稱為孔北海(注意一點,孔融在任的是北海國的國相而不是太守,當時北海還是個諸王國,稱北海國,沒有北海郡一說。同理,平原也是個國,劉備早期任的也是平原國相,而不是太守)。陶謙可稱陶徐州,呂布可稱呂溫候等等。

    小記:在一本書裡我就看到,兩軍陣前,一人自稱道:「我乃徐州劉備手下——」估計這位仁兄不用對方動手,後面暴跳如雷的關羽和張飛就會衝上前去,一刀(槍)將其砍(挑)於馬下了。

    禮儀:許多小說裡,主角都會拜訪些名士,談天論道,順便收些小弟。姑且不提那些「名士」的iq到底有多高,怎麼那麼好騙。僅就主角的拜訪禮儀來說。先假設一下。你生活在現代的一個書香門第,家教良好,高等學歷。一天,突然一個不知從那兒冒出來鄉下小子,連招呼也不打一聲就推門而入,闖進你家裡,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放著沙發不坐偏得坐在桌子上,光著腳丫,二郎腿翹得老高,大言不慚。你壓下火來想和他談些高雅理論,如存在與死亡拉,人生感悟拉等等。卻看到對方白眼一番,拉著土腔說道:「俺不懂那個,俺也不想學。學那個還不如去學殺豬,好歹是門手藝。」你會有何感想?同理,一個漢代的名士,看到一個不懂禮儀,不通詩書之輩,又會如何?在先古的士大夫交往中,時時刻刻都圍繞在一個「禮」字來運行。以正式的登門拜訪為例:首先,要托雙方都認識人去通知:某某人想要去拜訪你。再在登門數日派使者送去名刺,告訴人家我某某要在某某天某某時刻前去拜望先生(當然,如你不怕吃閉門羹,也可直截了當的在當天去「投刺」。)在當天,客人要帶上「贄」即禮物,準時到達。贄也很有講究,諸侯王用玉器、帛,公用獸皮,卿用羔羊,大夫執雁,士執雉即野雞,平民拿騖(野鴨),工商業者拿雞。不同身份的人拿不同等級的贄,主人也按不同等級的禮節來招待。客人到了,主人出迎,一切都要符合儒家經典「儀禮」的要求。(賓曰。某也願見。無由達。某子以命命某見。主人對曰。某子命某見。吾子有辱。請吾子之就家也。某將走見。賓對曰。某不足以辱命。請終賜見。主人對曰。某不敢為儀。固請吾子之就家也。某將走見。賓對曰。某不敢為儀。固以請。主人對曰。某也固辭不得命。將走見。聞吾子請摯。敢辭摯。賓對曰。某不以摯不敢見。主人對曰。某不足以習禮。敢固辭。賓對曰。某也不依於摯。不敢見。固以請。主人對曰。某也固辭不得命。敢不敬從。出迎於門外。再拜。賓荅再拜。主人揖入門右。賓奉摯入門左。主人再拜。受。賓再拜。送摯。出。主人請見。賓反見。退。主人送於門外。再拜。主人復見之以其摯。曰。向者。吾子辱使某見。請還摯於將命者。主人對曰。某也既得見矣。敢辭。賓對曰。某也非敢求見。請還摯於將命者。主人對曰。某也既得見矣。敢固辭。賓對曰。某不敢以聞。固以請於將命者。主人對曰。某也固辭。不得命。敢不從。賓奉摯入。主人再拜受。賓再拜送摯。出。主人送於門外。再拜)光是一個士人見面就如此麻煩,在加上其他的如宴飲、鄉射、婚喪嫁娶,怪不得古代的儒生光學「禮」就要好幾年。再看看大多數網上小說中的主角,不是「項少龍」,就是苦大仇深的「黃巾革命戰士」,要這些人精通禮儀,還不如逼母豬去跳芭蕾舞。對於這些「豬角」,我想那些名士多半會不屑一顧,嗤之以鼻,罵道:「無知野人」。當然,小說是寫給現代人看的,書中人物自然不用一舉一動,符合「古禮」,否則就成了「今古文」了,也不好看。但最起碼希望作者同志們在小說設定和情節語言上多費些腦筋,不要再讓「古人」之間的對話變成「兒童文學」吧。

    招賢納士:三國小說不是玄幻小說,不可能會出現「禁咒」或「高達」類的鼕鼕,主角本領再大,也不過是個「萬人敵」,想要雄霸天下,「小弟」和「打手」就少不了了。於是千篇一律的,書中開頭前三章都是:招「小弟」。粗粗看來,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只要主角開口,不管是二荀、郭嘉、徐庶、張遼、徐晃,都會感動末明,跪地高呼:「主公萬歲萬歲萬萬歲!」可招了這麼多人,你養得起麼?現在的你一無地盤,二無錢糧,怎麼解決「人民的生存權」問題。要知道,除了有數的幾個光棍漢以來,凡是來「投奔主公」的,都是一窩子一窩子來的,父母兄弟,妻兒老小,七大姑八大姨,宗族左右,少說十幾人,多了上千。你總不能乾瞪眼對他們高喊:「麵包會有的,房子會有的」。歎一口氣,還是去做你那份很有前途的山賊工作吧。

    小記:許褚是大家都知道的,不少小說裡都將他寫成了山賊或黃巾。這是天大的冤案,三國誌裡明白地寫著:許褚是塢主出身,投靠曹操時帶了好幾千人。他任曹操的衛士長,原先的弟兄們也多成了衛士,最後封候的達幾十人。

    軍事實力:沒有軍隊,是無法在三國的世界裡生存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主角們都是深有體會的。於是呼,只要主角在某地扎根落腳,就會瘋狂地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可招兵可不像pc裡那麼容易,不是有人就行的。每當我看到有些書裡寫道:——帶著-萬大軍直撲——,後面——領-萬殿後,就不僅苦笑一聲,哪來的那麼多兵。一個兵,最起碼要有一套軍服,一件兵器,一份口糧,起碼的軍事訓練。誰都不會傻到領著一群老百性去作戰。小說允許誇張,但要合理。僅舉三國的幾次真實軍事行動來說:皇甫嵩、朱俊打黃巾,發動了全體中央軍加上三河騎士,唯恐不夠,又招募民勇,不過四萬人。曹操呂布混戰兗州,各將兵不過萬人。袁術攻劉備,派了紀靈領兵三萬。不過這三萬人裡估計水分沒有七成也得有一半。呂布不過領步兵千,騎二百來幫劉備,就嚇得紀靈一動不動。就算是袁紹擁四州之地,號稱長戟百萬,胡騎千群,到官渡之戰也只不過能「檢勁卒十萬」而已。而曹操更慘,據三國誌記載:兵不滿萬,騎僅數百。(當然,據現代研究,曹操當時的兵力約五、六萬。)而在當時,他們已是全國最大的兩個軍閥了。之後的孫吳,為抵抗曹操「八十三萬大軍」,翻家底似的才湊了三萬人給周喻。劉備領兵三萬入蜀,到了三國後期,才擴充到將士十萬二千人。所以對於那些號稱擁兵十萬,地僅一郡的主角,我想他要麼數學不及格,要麼就是首下的大將太貪,吃空額太多了。養兵養兵,養不起如何招兵。

    經濟:當然,我們偉大的主角也不都是些只會窮兵黷武的軍閥,經濟頭腦也是有的。開創根據地,發展經濟,屯田經商是主角們不二的法門。但是屯田好像太慢了,古人云,農夫三年之耕,始有一年之儲。想要靠屯田來發展經濟,沒個十年八年是不行地。等到那時,主角也就成了「老少年」了。不行不行,還是經商來的快。於是呼,有著後世「化學家、冶金家」的頭腦的主角們紛紛帶領小弟們挖煤礦,吹玻璃,上山伐樹,大煉鋼鐵。總之,大躍進幹什麼,他就幹什麼。可後世的經濟學家也早就總結出這樣一條規律:以警察手段來干擾經濟的運行是行不通的。學過點經濟的朋友都知道,一樣產品,只有能夠大批量生產,大批量銷售時,才會賺得可觀的利潤。以漢代的消費水準,我很懷疑靠著賣這些東西就能夠帶動經濟發展?就算主角們在神(作者?)的幫助下,逆歷史潮流而上,硬是將這些「昂貴的玩具」生產出來,全賣了出去,可能換回來什麼哪。看過武俠劇的朋友一定會說:「銀子」。懂點歷史的朋友會反駁到:「當時銀子還不是流通貨幣,流通的是銅錢。」這是對的,可也不全對。準確的說,在上古直到中古,我國一直是錢帛(布)並行的。但在漢末三國時期,銅錢在民間卻不流行了。為什麼會這樣哪?就因為東漢政府的信用太壞。為了緩解政府赤字,就瘋狂地鑄錢,引發貨幣貶值。人民用銅錢交易十分不方便,就轉而用帛布或糧食來交易,或是以物易物。三國時期情況尤其嚴重,動不動就斗米幾十萬錢,斗米百萬錢的,人民更是不愛用錢了。為此,在曹魏中後期,皇帝還專門下了聖旨,大意說,現在天下已基本太平了,今後民間交易,一概錢帛並行,不許只收布,不收錢。可是根本沒用,民間還是不用銅錢。如果你在那時出門,也不用帶錢囊,直接抗匹布走就行了。這樣說起來,當主角挺了兩三年後(別告訴我古代的交通比現代的發達),終於看到了庫中堆積如山的抹(麻)布時,該是如何激動啊!手舞足蹈之下,一不小心,嘴裡的香煙掉了。可歎當時即無110,又無滅火器,主角的滿腔豪情壯志,都得隨著抹(麻)布灰飛煙滅。

    小記抹(麻)布和銅錢:先古時許多高官豪富,在家裡除了存些金銀銅錢之類的貴金屬外,最常見的就是帛布。董卓的楣塢中金有二三萬斤,銀**萬斤,珠玉錦綺奇玩雜物皆山崇阜積。直到中唐時期也是如此,楊國忠為相時,斂聚無度,家中藏絹就達百萬匹。而在三國時期,國家的國庫似乎也不收銅錢。如蜀漢降晉時遞交的民簿就記載當時的國庫有: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兩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壓根就不提銅錢。軍隊的軍資也是用帛布來支付的。諸葛亮北伐中原,失街亭退回蜀中時,見鄧芝,趙雲的部隊退而不亂,大為激賞。就問鄧芝:你和趙將軍的部隊還剩下什麼啊?鄧芝就回答:還有軍資余絹。諸葛亮就命令將剩下的絹全部賞給將士。關於三國時的錢制敗壞,官方的記載是始於董卓。董卓遷都長安後,「悉椎破銅人、鍾虡,及壞五銖錢。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郭,不磨鑢。於是貨輕而物貴,谷一斛至數十萬。自是後錢貨不行。」不過再此之前,漢恆、漢靈兩帝也沒少鑄錢,漢朝時這兩代人鑄的錢比他們之前所有的鑄錢還要多。直到曹魏皇初二年十月,因谷貴錢賤。才正式罷五銖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