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萬象更新 第377章 陳綱立紀(十二) 文 / 刀筆
玩明377_玩明全文免費閱讀_第377章陳綱立紀(十二)來自()
其實,自從北平軍平定江北半壁之後,就陸續有人來北平請願,請萬磊稱帝臨制,這些請願的人有來自北平省的,也有來自其他各省區的,搞得輿論紛紛,萬磊雖然在公開場合和期刊報紙上多次強調君主制之害,依舊無法攔住這些請願團。
剛開始就來請願的那些人,或許還是不識時務,在萬磊發表聲明之後還來的,那十有七八是想來投機的,甚至可能是來挑撥萬磊與眾元之間的關係的。對這種投機破壞分子,萬磊雖然不喜,不過也只能好言把對方勸走,不能用暴力驅逐。
雖然時有請願團北上這種不和諧的小插曲出現,建國大業依舊平穩有序的進行著。十一月中旬,派去各地巡撫百姓的文職官員們陸續返回北平敘職,很多人都圓滿地完成了本職工作,江北各省區治安良好,生產生活都在恢復當中。
其實,隨著北平軍統治區的擴大,北平軍中就有數百軍政委轉業,幹起了行政,如果不出意外,這些人肯定能在中央各部或著省一級就任主要職務,成為真正的中堅領導層。而這些人都是軍隊系統甚至於精忠衛系統中出來的,對萬磊是絕對擁護,有他們在中央與地方主政,可以保證施政的絕對暢通。
由於行政機關與隊伍的擴大,行政開支也在攀升。官員按品級來發俸祿,大總統為超品,年薪為五千銀元,總理正一品年薪為四千銀元,依次往下遞減,到了從九品一級,年薪也有五十銀元,加上各種公款開銷,預計一年的行政經費為六百萬銀元,幾乎與軍費持平了。
為了保證財政收支平衡,稅收必定要實行改革,特別是商稅與關稅改革,這更是重中之中,因為這兩項稅收將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堅決不能出現偷稅漏稅的行為。為了做到這一點,在嚴格執法的同時,還要完善商會規程,讓各大商家自覺自律地繳納稅款。
而在眾多商家中,華遠公司和輝煌石油公司是最主要的納稅大戶,而且政府也持有這兩家公司的股分,所以也是創利大戶,今年一年,這兩大公司就上繳利稅超過五百萬銀元。
至於鐵路集團公司,鋼鐵集團公司,林業開發協會等大型商會組織,盈利甚微,基本上勉強能維持運營,不過它們也為鐵路開發,輪船建設提供了足夠多的材料,也算是貢獻巨大。
而今年一年中,商稅,主要指營業稅收入,就有兩百七十萬銀元。還有各類林林總總的收入,加上北平軍佔領各省區所繳獲的財物,全部折算起來,約有一千八百萬銀元。
按照時價,一銀元可兌換三石糧食,這也就是說,這一年實際財政收入約為五千五百萬石糧食,是明朝原來收入的一倍半。所以,就算是擴軍,大修河堤,大修鐵路,還有近兩百萬銀元的剩餘。
這筆錢自然不會放在一邊發霉,萬磊已經把它們當成是鼓勵各省興辦實業的資金。這天一早,他就來到了總理府,與暫行總理職權的鐵鉉商定各省農工商業振興計劃。
總理府位於華園的西邊,依太液池而建,佔地數十畝,一棟高六層的大樓的四周圍著十幾棟四五層的閣樓,形成一個環形,中央那幢大樓就是總理府,四周那十幾棟閣樓就是中央各部未來辦公的地方。
「賢侄,聽說這兩天又有人上京來請願了,請您登基稱帝的呼聲很高啊。」一見面,鐵鉉就笑道。
「都是一些不識時務的人在亂嚷嚷,別理他們就是了。」萬磊倒也不解釋什麼,反正他已經與眾元老有約:「皇帝」輪流坐,也不用擔心鐵鉉起疑心。
「賢侄你幾次三番明示不會稱帝,卻還是有人來請願,恐怕這裡邊另有內情。」鐵鉉卻道。
「肯定有內情,一是有些人對總統制不太放心,這個多解釋也沒用,還是用實績來說話比較好。二是有些人別有用心,說不定是明朝那邊派來的卒子,嚷嚷著要搞帝制,實際上是為帝制招魂,同時是在挑撥是非。我已經派精忠衛去摸底了,是人還是鬼,一查就明白。」萬磊淡然道。
「賢倒既然早有打算,那我也不瞎操心了。不過帝制可以不搞,但是一些必要的禮儀恐怕是不能少的,比如說祭天祈福,這是必須的。現在沒有名義上的天子,這祭天儀式該由誰主持?」鐵鉉又道。
「祭天是我族重要禮俗,是不能廢棄,不過這種儀式最好不要與政府掛鉤。這樣吧,把祭天禮儀交給崇道堂來搞,道教是國教,而崇道堂勤於研發科技,對國家貢獻巨大,該多給些榮譽地位。」
「這個辦法倒也可行,只是道教首領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天了,這實際的禮儀恐怕要改一改才能用。」
「這就不必費心了,回頭我去跟張真人談此事,讓他們自己先搗騰出一套預案來,咱們看著差不多,那就成了。反正這種儀式只有象徵意義,要想國富民安,還得靠科技進步,其他的都是虛的,只能圖個心安。」
萬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道:「其實我來,是跟您談明年的經濟工作,最重要的是如何促進山東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區的經濟發展。」
「這些事我有所考慮,也讓下面的官員們到各地去摸底了。其中,山東和山西都發現有大量金礦區,適宜開採;河南湖北安徽是平原地帶,以發展農業生產為主,可以作為糧糖油棉生產基地,鼓勵百姓多種棉花大豆油菜甜菜等經濟作物,並於當地建立加工廠,以此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嗯,因地制宜,這些辦法都不錯。不過甜菜甜菜就不要種太多,經濟效益太低,還是鼓勵百姓多種些糧食和棉花吧,先吃飽穿暖了,才能搞其他。」
「不種甜菜和油菜,那百姓日益增長的油糖需求如何解決?」鐵鉉反問道,由於北平行省經濟發展迅猛,百姓的收入節節高昇,有了錢自然是要消費的,吃香喝辣就是百姓的日常追求。
「咱們也不能只想著自給自足,要懂得用貿易來合理地調配世界各地的資源,以達到利益的最大化。我們這裡是不盛產油和糖,不過西洋那邊盛產啊,咱們只要交易得法,還是不吃虧的。」
「比如說蔗糖,我們可以用提供生產設備的方式,與南洋各國開展經濟合作。他們種甘蔗,我們開廠搾糖熬糖,所得產品中能拿大頭,何樂而不為。」
「又比如說油,華遠公司已經從阿拉伯商人手裡拿到了一種叫棕櫚的植物種子,準備在南洋各地試種,一旦試種成功,這種高產的棕櫚油就可以替代豬油和豆油,成為廉價而且健康的食用油,甚至可以大規模地用來生產肥皂。」
「另外,我已經派人在滇南地區買進了一種叫落花生的植物種子,只要經過培育與優選,就能取代油菜子和葵花子,成為高產油作物。所以說,我們現在不要固守於以前種什麼,現在就種什麼,要學會創新。就連以前廣泛種植的水稻小麥棉花什麼的,也要創新。咱們要麼不種,要種就選種更加優質高產的。」
「原來賢侄早有籌謀,那我就不用瞎操心了。」鐵鉉笑道。
「引進新作物和優選優良作物品種的事,我已經讓崇道堂辦了,現在讓我揪心的反倒是北平城內外那幾座大工廠。」萬磊皺了下眉,「特別是鋼鐵廠,造紙廠,紡紗廠,釀酒廠等,這些工廠耗水量大,污染也大,實在不適宜留在京城內。」
「你打算讓這些廠家外遷?這些可是最早一批建立的工廠,也是咱們北平城最大的利稅來源,如果遷出去,還會連累很多工人失業,甚至還會影響到相關行業。」鐵鉉也皺眉道。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萬磊還是懂的,這些工廠是最早建立的,有很多周邊行業的人員靠這些工廠謀生,如果遷走,就會打破這些人的飯碗,是不得人心的。可是,這些工廠污染大,實在不適宜於留在北平。
另外,這些工廠用水量也大,留在缺水的北平會增加其生產成本,反倒不利於其發展。而相比於物產豐富的其他各省,北平行省又不具備建立大型輕工基地的條件,它們留在北平,遲早都會倒閉,倒不如搬遷出去,重開一片天地。
「我的計劃是這樣,鋼鐵廠很重要,暫時先不遷,造紙廠紡紗廠織布廠等等輕工工廠,全部搬遷,我們政府出一部分補償資金,鼓勵工廠主們把工廠遷到適宜建廠的地方去。」
「至於工人,也鼓勵一同搬遷,工人們到外省去落戶,即利於新技術的推廣,且混居利於縮小各地的經濟和文化的差異。所以,但凡是願意舉家遷移到外省去的,給予一定的政治優待,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他們家屬為吏員。」
「這些方法看起來倒也可行,不過只怕不能急,急則無功,還是先找一兩個工廠試點一下,看看成效再說。」鐵鉉道。
「好吧,先從造紙廠開始,回頭我去找趙鴻儒,看看他的意見,如果他同意,趙家那邊就不會有二話。」
「趙鴻儒最識大體,他肯定同意。不過,他或許會藉機多要些優惠政策,比如說山東的石油開採權,他都眼熱很久了,賢侄你可得有些心理準備。現在有些士紳對燕商會全盤壟斷各省商業有所不滿,這個時候要考慮他們的感受。」鐵鉉提醒道。
「這個我早有所料,回頭我跟燕商會協調一下,爭取吸納各省的一些富商加入其中,咱們吃肉也要分一點給人家,這樣才利於安定團結,才能發展壯大。」
玩明377_玩明全文免費閱讀_第377章陳綱立紀(十二)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