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470章 捨得(五) 文 / 刀筆
早朝結束時,方中哲依舊在宮城外跪著,但是路過的官員們都無人理會他,不過這也難怪,皇帝要興大獄,他們人人自危,哪裡還有閒心去關心別人。一些官員還匆匆趕回家,嚴戒子侄不可出門,更是不准與方中哲來往,以免引禍上身。
南京城內山雨欲來風滿樓,方中哲並不傻,從過往官員的態度中就可以看出,胡鷺兒沒能救出來。而這一種命運不受自己操控的無力感籠罩於他的心頭之中,他的腦海中不時地浮現著一個念頭:無自由,毋寧死。
無自由,毋寧死,這句話出自《大華夢》第一章結尾,方中哲以前看到這句話全無感觸。而今時今日,他切身地體會到了萬磊當年的感受,那種命運掌控在別人手上的無力感,讓他時不時地握緊拳頭。
而就在方中哲因憤恨起鬥心之時,一個人影出現在他的身旁,一把遮陽傘為他擋住了太陽,他忙轉身,就見一個身著華服的男子面無表情地看著他,正是與他在船上相識,並有過數面之緣的大華民國駐南洲特使徐欽。
徐欽輕輕地拍了拍方中哲的肩膀,低聲道:「起來吧,跪在這裡沒有任何意義。」
方中哲無奈地搖搖頭,還是沒有站起來。徐欽也不再多勸,只是淡然問道:「如果我能救她,你是否願意付出一切代價?」
聽了徐欽之言,方中哲那失望的雙眼頓時回復了光彩,不過隨即又黯淡了下去,搖頭道:「方某作為方家一員,不可為一己之私出賣整個家族。」
「呵呵,小友多慮了,徐某只是要小友捨棄一些只屬於自己的東西,與家族無關,更與政治無關。」徐欽淡然一笑。
「只要不牽連到家族,方某願付出一切代價。」
「我或許能救她,但是她恐怕要與你天各一方,你可能終身都見不到她,你是否願意付出這種代價。」
「只要能救她性命,方某不惜一死。只要她活著,縱然天各一方,方某亦無憾。」方中哲咬牙道,頭向地上重重地叩下。
「起來吧,雖然天各一方,以後還是有可能相見的,你要好好活著,切不可輕生。」徐欽說完,大步向宮門而去。方中哲還想多問,卻已經不及,只得再磕兩個響頭,這才起身。不過他並未離去,而是站在原地等結果。
徐欽作為了大華民國駐南洲特使,又與朱家沾親帶故,自然是宮城的常客,宮中的侍衛見到他,直接就放行,更派人急去向皇帝主子匯報。朱允炆聽說徐欽來了,更是直接出見。
於公,朱允炆最恨大華民國政府,但是於私,他還是比較看重徐欽的,不只是因為有親戚關係,更是因為徐欽的才能與遠見,朱允炆有什麼難斷之事,總會用旁敲側擊的方式向徐欽詢問對策。
而徐欽到任以來,也通過職務的便利,在貿易上給南明爭取到了很多利益,這更讓朱允炆暗暗高興,因為徐欽真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值得信賴。這不,雙方一陣寒暄之後,就分賓主坐下閒談。
「陛下,聽說貴國捉到了一批私印圖書的盜版商,不知此事當真?」徐欽好似不經意地問道。
「確有此事,那些逆徒,私印**,實是可惡,朕已著錦衣衛將他們下獄,現在審問,要揪出幕後主使者與同黨。」朱允炆坦言道,因為他也知道,徐欽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這種事是瞞不住的。
「私印圖書發行,這些人確實可惡。聽說他們當中還有人私印我大華民國的圖書,不知這是否屬實。」徐欽又問道。
「確屬實,朕還在追查這些書籍之來源,一經查實,定嚴懲不怠。」朱允炆怒道。
「這是貴國的內政,徐某本不該過問,只是那些人未經作者許可就私印相關圖書,嚴重違反了我大華民國著作權法。而貴國沒有著作權一說,我國希望能將這些人引渡回中原進行審判,以起警戒震懾之用。」徐欽正色道。
「引渡?何為引渡?」朱允炆還真沒聽說過這個名詞。
「引渡就是將犯罪嫌疑人交給其他國家進行審判,比如說貴國如果有人殺害了我國在貴國的公民,那麼該犯罪嫌疑人就應當引渡到我國進行審判,同理,我國公民如果殺害了貴國在華人員,那也當引渡回貴國進行審判。而這些侵犯著作權案雖然發生在貴國,不過被侵犯的是我國公民的著作權,亦理應引渡到我國進行審判。」
「你的意思是將這些犯人交給你?」朱允炆並不傻,心裡開始暗思:引渡是假,拿人是真。而犯人剛捉到就想來拿人,擺明了另有所圖,並非什麼侵犯著作權這麼簡單,說不定這些人就是你的棋子。
徐欽見朱允炆一臉不信,臉不由得一紅,似乎是被人看穿了心中的小算盤,一臉歉意地說道:「是這樣的,近期發生了太多的侵犯專利權的案件,很多都是發生在國外,實在是捉不勝捉,周大總統指示說要捉一批典型,以起敲山震虎的作用。所以,我就想來陛下這裡拿一批人,好送回去交差。」
「不只是拿人交差這麼簡單吧。」朱允炆用玩味的眼神看向徐欽,顯然,徐欽這一套說辭騙不了他。
「陛下果然明鑒,大總統的意思確實並非只是想拿幾個人,而是想借此契機,與貴國簽訂引渡條約,並以此作為模範,與周邊各友邦建立司法合作機制,共同打擊違法犯罪分子。」徐欽一臉真誠的表情。
「果真只是如此?」朱允炆還是不太相信,他實在是吃暗虧吃怕了。
「當然不只是如此,司法合作只是開端,如果各國法治建全,足以保護我大華民國公民的人身與財產安全,我國還會與各國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包括人才輸出和技術輸出,甚至還可以發放低息貸款,用以幫助各國發展國民經濟。」徐欽繼續描繪美好藍圖。
一聽到有人才輸出和技術輸出,甚至還能得到低息貸款,朱允炆頓時就心動了。他現在最缺什麼,不就是人才技術和資金嗎?有了這三樣東西,再加上南洲豐富的資源,富國強軍不再是夢想了啊。
「引渡條約中有何條款?」雖然心動了,不過朱允炆還是十分謹慎地細問道,畢竟大華民國那些人太壞了,明面上給好處,暗地裡下套子,一不小心還真要吃暗虧。
「這是外事部草擬的草約,陛下可以先看看。不過,那些犯人還請快點交給我方,因為我方的輪船很快就要返航了,如果這一次載不到人,恐怕要等上幾個月,那可得誤大事。」
「朕這就召輔臣來議,你在偏廳暫侯片刻,朕會盡快給你答覆。」朱允炆說完就起身離去,他之所以這麼急,是因為那一份草約的副本中加上了好幾條,言明條約簽訂之後,大華民國一方就會送給南明帝國一套洗礦設備、一套煉鋼設備和蒸汽機全套設計圖紙,這些東西可是他夢寐以求的,巴不得馬上就能拿到手。
看著朱允炆離去的背影,徐欽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苦笑,因為又有人上當而不自知。那些設備圖紙什麼的,都是大華民國淘汰下來的東西,拿來換南明帝國一些反帝制的自由派人士,這還是值當的,因為這些自由派將會成為顛覆南明帝國最強力的推手。
而那些送出去的東西也不過是小本錢而已,因為一旦南明帝國崩塌,大華民國完全可以用各種手段讓新設立的國家連本帶利地還回來,說不定還能並得一個開發得初具規模的南洲。這種一本萬利的事,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想能幹的。
果不出徐欽所料,他只是喝了一盞茶,朱允炆就去而復返,除了對和約的某些條款做出修改之外,還索要了一套棉紡設備,因為南洲也是產棉地,他想搞棉紡織,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以減少對大華民國的貿易依賴。
雙方討價還價地談了一個上午,終於達成了簽約意向書,並協定在三日內正式訂約,與此同時,朱允炆也同意將詔獄中關押的那些「盜版商」交給徐欽帶走。
當然,在交人前,朱允炆還問清大華民國會怎樣處置這些犯人,當得知這些人將會被判處十年以上徒刑,甚至會被流放到海外時,他反倒是出了一口氣。在他看來,這些禍害只要不回來拆他的台,那就什麼都好說。
中午時分,徐欽在宮中用過午膳,這才出宮,錦衣衛也押著幾個犯人跟在他後面。方中哲此時還在宮外焦急地等候,見胡鷺兒被兩個錦衣衛架著出來,心不由地揪痛,想上前去問候,卻被徐欽帶來的那兩個侍從給攔住了。
「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回家去吧,晚上十時,方府門外書信一封。」一個侍從還在他的耳邊低聲交代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