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戰國之鷹

正文 第891章 戰略裝備(二) 文 / 不游泳之魚

    對於投擲兵而言,採取手工投擲的方式,不但速度慢,完全依靠人力,而且還需要派遣弓箭兵來射出火矢來點燃投擲出去的炮烙,協助投擲兵的作戰,極大的影響了效果。

    而且投擲兵在投擲炮烙時還容易成為敵軍弓箭手的射擊目標,於是才為他們另外配備了一個盾牌,投擲兵們將盾牌固定在背後,一旦發現對面有人射擊,無法躲避情況下,立即轉過身去,用盾牌抵擋攻擊。近戰時,投擲兵還可以組成盾牌隊,與長槍兵、弓箭兵等組成攻擊防禦隊伍。

    在手工投擲效果不好的情況下,自然就證明了採用專門的投擲工具是最為合適的,可惜的是,此時兵器坊劉燁等人還在全力研究當中。所以只能暫時採取手工投擲的辦法了。

    對於水軍而言,水軍常備平時只會駕駛其中一部分戰船隻出海巡邏(水軍常備巡邏的時候,他們將會帶上一些預備役,作為對預備役的平時訓練),其餘船隻會被停放在水軍營地中。一旦開戰,將會臨時召集預備役以及募集農兵(漁民),並且全面啟用所有戰船。

    與七個陸上常備番隊類似,四個常會常備番隊的常備們,除了各自兵種的專門兵器外,所有人還每人一副羅氏具足(該具足主要由木片與皮甲組成,一旦常備在作戰中《落水後將會替代浮木的效果,避免常備沉入水中,但也因此令到漂浮在水上的常備成為敵軍的箭靶)、一對羅氏布鞋。此外,弓箭手、鐵炮手還會配備一柄武士刀。以便於與敵軍戰船接舷戰時的近身搏鬥。

    騎兵常備番隊方面。每個常備配備一匹戰馬、一桿馬上槍、十支輕便標槍(在與敵軍展開激戰前。往往先將所有標槍先投擲出去)、一副羅氏具足、一雙羅氏布鞋。騎兵並不裝備羅氏鎧的原因是,羅氏具足更加輕便,大大減輕了戰馬的負擔,有利於戰馬長期奔行作戰。

    武士番隊,他們的標準配備是每人一副羅氏鎧(全身使用鐵片構成,有點類似於鎖子甲,但更加簡陋笨重)、一雙羅氏布鞋、一柄武士刀。此外,二百人的長槍兵人手一柄羅氏制式三間槍。一百人的弓箭兵人手一張射程更遠的弓胎弓,另外一百人的弓箭手則是人手一張射程稍近但更具穿透力的羅氏弓。至於鐵炮常備武士自然是人手一桿鐵炮以及若干子彈與火藥了。

    披風眾,與騎兵常備類似,同樣是人手一匹戰馬、一桿馬上槍、一雙羅氏布鞋、一柄武士刀。但與騎兵常備不同的是,披風眾還身披一件刺有黑色雄鷹的白色披風,而且他們身上裝備的是羅氏鎧。同為騎兵,為何兩者所穿的防具卻是有所區別呢?

    原因是兩個番隊各自的職責不同,騎兵番隊是用於長途作戰的,而披風眾則是負責近身保護主公政良的,無須長途奔襲作戰。自然就可以不需要過於在意對戰馬造成的負重負擔了。

    與披風眾一樣,同樣作為騎兵的還有羅氏家的傳令兵們以及偵番。為了快速地傳遞信息以及傳遞命令。他們的標準配備是每人一匹戰馬、一柄武士刀、一張羅氏弓以及一副羅氏具足。而新建立的大筒隊,除了負責五尊大筒的操作外,這些常備還是合格的常備,所以他們的身上同樣配備著一副羅氏具足、一柄武士刀,這樣將有利於他們在敵軍靠近後進行近身搏鬥。

    黑鷹忍軍方面,由於其需要隱藏在周圍監視,所以只配備了忍者專有的衣服、黑鷹匕首、苦無等忍者裝備。至於長女美姬的紅色鬼姬番隊,其標準配備則是一柄黑鷹匕首、一張羅氏弓、一把薙刀、一副羅氏屋專門為其打造的紅色皮甲、一匹戰馬、一件紅色披風。由於羅氏家法度的限制,這些裝備基本上都是由羅氏家兵器工坊提供的,但卻是由政良幾個妻子掌控的羅氏屋來支付購置的錢幣,並不由兵器工坊無償提供。

    上述就是羅氏家所有常備的裝備情況了,他們的裝備都是按照羅氏家的度量衡統一制式的,這樣將便於進行維護。而且在羅氏家的常備的裝備中,出於方便行動的考慮,並沒有旗指物。同時,每個番隊都會有專門撐旗的旗手。但是為了辨別陣營,在他們身上的具足以及鎧甲上,又會有明顯的羅氏家黑鷹標誌。

    相比起統一制式的羅氏家常備裝備,羅氏家的常備預備役以及臨時農兵們的兵器,則是直接採用從各個勢力那裡繳獲而來的各式武器以及防具(主要是各式具足)了,而且他們腳上所裝備的還是目前戰國各地流行的草鞋。

    畢竟這些繳獲武器還能使用,將他們直接回爐就有點可惜了,帶著物盡其用的目的,政良將其作為了常備預備役與臨時農兵們的防具與武器了。也正因為這些常備預備役與臨時農兵沒有裝備帶有明顯羅氏家標誌的裝備,為了更好地在戰場中辨別敵我陣營,所以他們就保留著攜帶旗指物的傳統了。

    那麼,在三萬多人的軍勢以及如此高品質的裝備的要求下,羅氏家的後勤能夠滿足得到嗎?

    首先就是軍糧的問題。經過這幾年的可以儲備,雖然在剛剛結束的嚴島之戰與西國攻略中,羅氏家消耗了不少糧食,但此時羅氏家的倉庫中依然儲備著四十三萬石的糧食,眼看就要秋收,領地倉庫中又將入駐上百萬石的糧食。

    這些糧食主要包含羅氏家領地中的四大主糧大米、小麥、玉米、地瓜以及雜糧(諸如大豆、高粱、糜子、黍子、籽粒莧、板栗以及菜豆等)。這些糧食統一集中到三處居城(肥前國的岸岳山城、肥前國學府城、豐後國的岐埠城)的倉庫中。由於這三處政良的居城都是近海,所以都可以通過水軍將糧食從倉庫中運往領地的各個區域,再通過各地行軍大道進行分散運輸,最終快速抵達目的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