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帝國崛起

第一卷 在美國 第一百八十九章 白金漢宮的陰謀 文 / 蟲蟲帥

    基隆拿,英軍前線指揮部內,英軍皇家步兵第四旅旅長利特爾頓看著手中的電報,不能相信的大叫了一聲:上帝,這,這怎麼可能!

    利特爾頓內心震驚得一句話都說不完整了,他一臉疑惑的看向史蒂夫,跳著腳叫道:你們不是說那位華人劉已經病了,還在坎盧斯普嗎?

    發生了什麼事?史蒂夫和羅根都是一頭霧水,史蒂夫急得一把搶過電報來,輕輕掃了幾眼,臉上的表情也變得古怪無比,說不出是高興還是悲傷。

    華人劉昨晚率兵偷襲溫哥華我們的總指揮部,道格拉斯將軍還有其他多位參謀都已經陣亡了,不過,前去偷襲的三百多華人士兵也被擊斃,華人劉可能也死在了這次偷襲中,上帝,怎麼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史蒂夫將電報遞給羅根,一臉迷茫。

    華人劉怎麼會出現在溫哥華,難道他的病是假的?

    是啊,從坎盧普斯到溫哥華,就算是騎馬也要十多天,他是怎麼繞過我們的偵察兵到達那裡發起偷襲的呢?

    一個個疑問浮上羅根和史蒂夫的心頭,但是最終,都化為一個問題:現在該怎麼辦?

    我們該怎麼辦?

    利特爾頓顯然和史蒂夫一樣,陷入了迷茫當中,指揮部內幾乎所有的軍官都已經陣亡了,還能出現比這更為離譜的事情嗎?

    我想,我們應該暫時停止進攻。等待新的指揮官到達,或者新的命令到達。羅根一臉沉痛的輕聲說道,他與道格拉斯的感情還是很好的。

    不行,就算要停止進攻,也必須在擊敗芬尼亞人之後!而且,我們必須確認華人劉是不是真的死了。利特爾頓搖了搖頭,芬尼亞人快完了。利特爾頓不希望之前的努力付之東流。

    消息傳回倫敦的時候,英國殖民地大臣張伯倫剛剛躺下睡覺,約瑟夫。張伯倫原本是狂熱的帝國主義者。他曾經公開宣佈要在南非推行殖民地政策,可以說,布爾戰爭就是他一手主導的。

    不過。原本認為能夠輕鬆獲勝的布爾戰爭,已經把他弄得焦頭爛額,好在最終通過卑鄙的手段,英國人慢慢的扭轉了戰場態勢。

    所謂卑鄙的手段,就是英軍後期使用的集中營措施和焦土政策,布爾人一共才只有幾十萬人口,而英軍幾乎把所有的布爾平民投入了集中營中,甚至還送到了其他殖民地去,布爾人沒有了兵源,勝利自然向英國傾斜了。否則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而這次的加拿大自治領之戰,更是給了他一計重擊,損失了八千多人,指揮官道格拉斯少將,參謀長等等。甚至還有海軍指揮官都在一夜之間失去了。

    要知道,布爾戰爭英軍才損失了2萬多人啊,現在的加拿大殖民地之戰,就已經損失差不多了一半的兵力,繼續再打下去,還要損失多少?

    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再想用武力解決此事,就必須向加拿大增兵,根據得到的情報,華人軍隊已經有一萬多人了,和布爾人一樣,幾乎是全民皆兵了。【——*悠】

    如果繼續增兵,這說明兩萬軍隊和一支艦隊都搞不定一幫暴亂的華人和一幫散亂的芬尼亞人,這在國家上,對英國的威望將造成無比沉重的打擊。

    一旦消息傳開,有此例子在,愛爾蘭民族運動勢必更為猖獗,英國其他殖民地尤其是在亞洲的殖民地將出現暴力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

    可謂是牽一而動全身,這對想把目光放回歐洲大陸的英國人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的事情,遼闊的殖民地對於英國人來說,已經成為了沉重的負擔。

    張伯倫披衣起床,匆匆趕往大英帝國的政治中心白金漢宮,英女王維多利亞已經在去年死去,除了她年事已高之外,還因為布爾戰爭進展不順導致她日日處在焦慮中。

    此時的英國國王是愛德華七世,曾經和妓女廝混過的一位浪蕩子。

    愛德華七世接手的大英帝國,依然是世界最強國,沒有之一,但是,盛極必衰,大英帝國四處侵略,四處殖民,得罪的國家不知道有多少,想取而代之的國家更是不少。

    在亞洲,英國要面臨來自俄羅斯帝國的威脅,因此,英國不得不拉攏日本來對付俄羅斯帝國,在歐洲,更是有新興崛起的帝國德國,在美洲大陸,美國剛剛擊敗老牌帝國西班牙,衝破了歐洲國家在北美洲的封鎖,插足亞洲,正在緩緩的崛起。

    這種挑戰,除了軍事上面外,最主要的還是經濟上面的挑戰,眾所周知,英國人的殖民統治靠得就是其向全世界傾銷工業品來完成的,但是德國和美國甚至日本這個二流小國都開始慢慢瓜分英國的商品傾銷地了,這自然嚴重威脅到了英國的經濟利益。

    馬車緩緩開進宏偉的大門,由圓巷形的門洞,進入四四方方殿內的廣場,然後停在大殿堂階下的廣場裡,一臉愁容的張伯倫從馬車上下來。

    白金漢宮歷史悠久,又曾作為教堂藝術館等,故此沿途只見殿堂、教堂、馬廄,畫廊等無不法度嚴緊,氣象肅穆。

    張伯倫無意欣賞景致,馬上著人通報愛德華七世,不多時,便獲得了接見。

    當張伯倫殿門後,發現首相索爾茲伯裡勳爵,外交大臣貝爾福勳爵以及情報部的幾位軍官也是匆匆而來,顯然,他們也接到了消息。

    愛德華七世已經年過半百,身材高瘦,與其他大部分英國人一樣,留著滿臉的絡腮鬍。

    只是他臉容蒼白,顯然這段日子不好過,好在從小生長在王室中,自有一股威嚴流露,只可惜雙目神光不足,否則更是氣概不凡。

    陛下!幾位大臣行禮後,便肅立在大殿,等待著愛德華七世的詢問。

    約瑟夫,把事情詳細說一遍。愛德華七世年輕時基本是沒有參加過國務,缺乏處理國事的經驗,好在他有些自知之明。

    是,陛下!

    張伯倫無奈的看了眾人一眼,然後將加拿大的戰事從頭到尾再說了一遍,這場戰爭,他也曾大力支持的,一接到加拿大總理的求救,便思量出兵了,力圖挽回英國在布爾戰爭中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如今看來,他的期望再一次落空了。

    陛下,如果戰爭進入持久階段的話,帝國財政狀況將要持續惡化。首相索爾茲伯裡勳爵一等張伯倫說完,便緩緩開口。

    收拾布爾人,那是因為南非發現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蘭德金礦,其黃金儲量超過地球上可開採的黃金儲量的40%,所以,英國人才會不惜犧牲的爭奪這不毛之地。

    而派出軍隊前往加拿大,則是因為加拿大殖民地的請求,說白一點,就是為了面子,在經濟等實質上,是沒有任何的好處。

    英屬哥倫比亞省是個什麼地方,在英國人眼中,那就是一片荒涼的原始森林地區,它屬於英國的時候債台高築且人口稀少,英國人認為此地沒有經濟成長實力。

    所以,曾經的英屬哥倫比亞地區有三個選擇:留屬英國殖民地;加入美國或加入加拿大。

    如果留屬英國殖民地的話,英屬哥倫比亞省會繼續負債,而且離英國太遠,不利於經濟發展,而加拿大聯邦以鐵路誘惑英屬哥倫比亞加入聯邦,這在當時交通極為不便的英屬不列顛哥倫比亞來說是極大的利益,所以才加入了加拿大自治領。

    當然,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這個地方依然還是半死不活,這麼一個曾經被英國政府拋棄的地方,英國人肯出兵,那都是因為面子所致啊,但是如今,再戰下去的話,他們連裡子也快沒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