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在美國 第二百七十九章 拐帶詹天祐 文 / 蟲蟲帥
一行人進入政務廳的客廳,劉振明此時才能夠仔細的打量這位中國鐵路先行者了,詹天祐個子不大,穿著一身西裝,戴著紳士帽,留著一字胡,要是背後沒有那根辮子,那他和後世的白領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不過,劉振明知道,詹天祐背後那根辮子也是假的,此時出洋回來的很多人,很多都在國外剪過辮子了,回來之後,只好又弄一根假的接上。
劉振明為了方便辦事,自己也是如此做的。
清廷對這種情況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像是武備學堂的蔭昌,雖然為滿人,不過因為在德**中待了不少年,同樣是剪了辮子,弄了一根假的,所以,清末是一個很奇怪的時代,列強的壓迫使得清廷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來。
劉振明在看詹天祐的時候,詹天祐同樣在仔細觀察他,詹天祐想看看這位劉子謙到底有何奇異之處,敢於將中國第一條自修鐵路叫給中國工程人員。
眼神銳利,讓人不敢逼視,面容粗獷,有些不修邊幅,顯得有些放蕩不羈。
總之,看起來是一位比較複雜的人。
有士卒送來香茗之後,詹天祐也不管那麼多了,連茶都來不及喝,便眼中充滿感激的朝劉振明施了一禮,以往修建的幾條鐵路,雖然說是中國人出錢,鐵路也屬於中國,但是並不能夠叫做中國人自己修建的鐵路,因為鐵路都是承包給外國公司的。總工程師都是由外國人擔任,鐵路總局充其量在裡面充當助手的角色。
而今,劉振明說這條鐵路從設計,到修築完成。將全由他來負責完成,這條鐵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鐵路。
這條環形的鐵路雖然不是很長,但是什麼事情都是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詹天祐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劉兄,我看過了,這條鐵路將你們黑土地公司的三個墾區串聯起來。一路上難免要經過崇山峻嶺,懸崖峭壁,肯定要鑽隧道,搭橋。工程難度必定不少,實不相瞞,我詹天祐也不敢保證一定能夠完成,我只能說,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達成此事。」詹天祐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一來就開始給劉振明打預防針了。
不過,他的語氣顯得既激動又有些忐忑不安,忐忑不安是自己說出這番話後生怕劉振明中途變卦。
劉振明不以為杵的點了點頭,輕聲道:「這些我都知道。這是國內首例,沒有其他的先例可以借鑒。」
劉振明看著正襟危坐。側耳傾聽的詹天祐,不由心中好笑:小樣。剛才表現得還很是平淡,現在談到鐵路之事,就露出緊張的表情來了吧。
想到這裡,劉振明故意道:「有幾家英國公司和德國公司都與我接洽過了,他們都表示很樂意承包這段工程。」
詹天祐心中微微一沉,喉結不由自主的動了動,難道事情又起了變故,眼前這位看來比較陰沉的劉子謙真的要改變了心思。
早知道如此,我就不說那些困難的話了。
不等詹天祐從懊惱中反應過來,
劉振明話鋒一轉,看了一眼他,不無得意的繼續說道:「但是,我都一口拒絕了,如今,這些外國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思,想看到我們失敗,然後再去求他們。」
其實,哪有什麼外國公司,劉振明只不過是給他一點壓力罷了,沒壓力,那裡有動力呢?
不過,要真的找外國人也成,只要有錢,那些資本家才不會管你的鐵路材料是從俄國人那裡來的,還是從日本人那裡來的。
詹天祐放下已經跳出嗓子口心,一口回道:「劉兄放心,我將竭盡全力修成這條環形鐵路,看,我從京師找了一張詳細的地圖來,早就做好了出發的準備。」
說完之後,詹天祐還生怕劉振明不信一樣,急忙從懷中取出地圖來,可見心情之急迫。
劉振明故意不看地圖,搖頭擺腦道:「不是竭盡全力修成,而是必須要修成,這條鐵路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
劉振明低聲道:「你可知道,這條條路從哪裡來的嗎?」
「哪裡?」不知不覺中,劉振明已經控制住了談話的氛圍,詹天祐不由自主的隨著他的話而轉。
「那裡!」劉振明冷笑一聲,小聲道:「東清鐵路。」
「什麼,你去挖俄國人的路軌?」詹天祐不由自主的張大了眼睛,一臉的不信。
「當然!俄國人瘋狂掠奪我們的礦產資源,去挖他們的路軌,那是對得住他們了。」劉振明風輕雲淡道:「詹先生,你要知道,這條鐵路是虎口奪食從俄國人手中搶回來的,而且,我們黑土地公司會投入所有的資金,可以說,修路之前的每一道坎不比修路時遇到的每一個困難小,之前的困難如今都一一被我解決了,所以,之後的困難都要交給你,要是鐵路失敗了,我們黑土地公司可會破產的。」
詹天祐陡然覺得壓力大了許多,這回,不但有他的理想,還有別人公司的命運,和那些墾區之人的命運,他不由鄭重其事的說道:「劉兄,誰說我們中國人不能自己修路,我詹天祐就算是嘔心瀝血,也讓那些洋人看看,中國人修的路不比他們差。」
劉振明滿意的點點頭,笑著說道:「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先修地勢平緩地區的鐵路,等到積累了一定經驗,再攻克難關,相信會容易得多。」
「這個,要等勘察地形之後再考慮。」詹天祐做事謹慎,也不善於阿諛奉承,相信要是其他人聽到劉振明如此說,一定連連應是了。
劉振明不以為杵的笑了笑,自己確實有些關羽面前耍大刀了。
「劉兄,你真的要去搶劫俄國人?要知道,他的墾區就在這裡,這裡離遼陽只有一天的距離啊。」詹天祐欲言又止,他怕萬一劉振明英年早逝了,這條鐵路也就泡湯了。
「難道詹先生以為我們墾區的武器都是擺設的不成。」劉振明站起身子來,一臉深沉的看著外面,沉聲道:「中國人自己的地盤,難道我們自己不能做主嗎?」
「這個!」詹天祐終於知道,自己進入匪窩了。
劉振明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笑道:「詹先生請放心,如果出了事,與你沒有任何的關係,你只管修路,至於其他的,你都當成毫不知情吧。」
詹天祐不悅的皺眉道:「詹某豈是貪生怕死之人,既然要與劉兄合作,那麼一切都讓我們來共同承擔吧。」
劉振明讚許的看了他一眼,後世都說詹天祐一生正氣,忠貞為國,如今看來,傳言非虛啊。
不過,想到後世京張鐵路遇到困難時,詹天祐提出的解決辦法,劉振明覺得還是先把這些告訴他好,免得他再浪費時間去思考。
於是,劉振明重新坐了下去,不慌不忙的端起茶來,喝了一口,輕輕說道:「詹先生,這條鐵路請盡快勘察,我在國外的時候,也曾修過鐵路,曾聽聞一種開挖鐵路隧道的方法,不知行與不行,現有詹先生你這樣的行家在,正好詢問你了。」
見劉振明說到鐵路之事,詹天祐馬上來了興趣,追問道:「劉兄說來聽聽,鐵路隧道一向難以鑽挖,要是得一好辦法,對此後的修路很有益處。」
劉振明憋住心中笑意,同時又覺得自己心中有些無恥,這辦法明明是他詹天祐想到的,或許國外有人早發現了,但是自己確確實實是從他哪裡學來的。
看來,填鴨式的應試教育還是有些好處啊。
現在自己卻說給他聽,好在沒有說這辦法是自己想的,沒辦法,為了工程進度快一點,只有這樣了。
「此辦法叫做豎井開鑿法,主要是解決隧道過長的問題,如果隧道較長,可以採取此辦法,分段施工,從兩頭同時對鑿,同時可以在山的中段開一、兩口大井,在井中也向兩頭開鑿,這樣一來,既保證了工程質量,有加快了工程進度。」
劉振明娓娓道來,說得詹天祐眼睛越亮,等到劉振明說完,他幾乎是站了起來,拍手讚道:「這個法子太妙了,還請劉兄代為介紹想出這辦法的能人。」
劉振明連忙打哈哈說道:「我也是無意間聽人說地,具體是誰並不清楚,還有一個坡度較大時,可以修建『人』字形線路,而且每節車廂之間可以使用自動掛鉤法。」
劉振明一股腦的將自己知道的一些有限的修鐵路知識給說了出來。
詹天祐越聽越驚奇,雖然劉振明有時候難免記錯,或是說錯,但大部分都對他有些啟迪,一些劉振明只知道名詞,但是不知道具體意思的鐵路術語,詹天祐想了想,也明白過來。
劉振明最後說了個口乾舌燥,實在想不到其他的了,詹天祐才心滿意足的停止了詢問。
「劉兄,有句話叫做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詹天祐今日才算認可這句話。」詹天祐告辭之前,不得不感慨萬千的說了這麼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