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在美國 第三百零三章 八陣 文 / 蟲蟲帥
直隸總督府內,袁世凱正坐著用膳,桌邊,站著天津巡警總辦趙秉鈞。
袁世凱喝了一口湯後,放下勺子,不疾不徐的問道:「黑土地公司那邊怎麼樣了?」
趙秉鈞連忙恭謹的回道:「卑職已經按照總督大人的意思,將消息給洩露出去了。」
「哦,他們都有什麼動靜?」袁世凱一邊擦著嘴角,一邊漫不經心的問道。
趙秉鈞笑道:「聽說是要逃離直隸,逃離天津了。」
「嗯!」袁世凱滿意的點了點頭,輕聲道:「恭親王那邊催得急,那位小王爺更是要來天津了,這事我們不能拖得太久,明天就開始查封黑土地公司在各地的資產吧,最好也抓住一批人,這讓對恭親王才有一個交代。」
「卑職領命!」趙秉鈞心領神會的躬身回道。
袁世凱輕輕揮了揮手,趙秉鈞便識趣的告退下去。
袁世凱不知道,此時天津城郊卻流言四起,並且有向直隸各地蔓延擴散的趨勢。
「知道嗎?朝廷又要分攤銀兩了。」
「啥,直娘賊的,還讓人活不活啊。」
「唉,這世道,我們不但要受到洋人欺負,還要受到朝廷那些鳥官的欺負。」
「是啊,你可不知道,上次我看見一七品縣官出行,十多人在前面開道,八抬大轎伺候著,為什麼不去找這些人收取銀兩,還要從我們這些苦哈哈身上弄呢。」
「娘的。這個鳥朝廷,老子就是不交,看那些狗官能把我咋樣。」
「嘿,咋樣,還記得上次抗稅的小鄭吧,被官府抓去了,至今都還沒有放人,聽人說是在牢裡瘋了,我們這些平民百姓,還是認命吧。」
「認命。怎麼認命,他們這是不讓我們活了啊。」
流言開始在各地傳播,而各地官府卻未正式這個問題,更不用說採取有效的措施來制止這些流言,弄到最後,這些流言越來越離譜,什麼官府要挑選壯丁往東北送死啊,什麼每人,無論老少婦孺。都必須三兩銀子的人頭稅。
連一天的時間不到,直隸各地就人心惶惶。尤其那些官府控制力薄弱的廣大農村地區,那是群情激憤,就等著一個領頭人起來,帶領大家干了。
各地反饋回來的情報讓韓巧兒這位始作俑者也是嚇了一大跳,她實在沒有料到清政府已經失去人心到了這種地步,隨隨便便一個流言,就能夠讓群情激憤,當大多數百姓對這個朝廷失望,憤怒的時候。那麼這個政權也離滅亡不遠了。
難怪後世武昌起義後,清政府崩塌簡直就在一朝一夕之間,不像歷史上改朝換代那樣,幾乎沒有經歷過幾場像樣的戰爭就成了。
韓巧兒原本只是想給清政府上點眼藥,此時見事情弄大了,反而變得不知該如何去操作,她只有把此事上報給劉振明。讓劉振明拿主意。
遼陽墾區,護衛軍與日軍已經連續交手了二日,這二日內日軍到沒有再進行夜襲,而是進行有限的局部進攻。不斷的試探護衛軍的各處火力佈置情況,西島助義這是在等野戰炮旅的支援到來。
護衛軍強大的火力,讓西島助義意識到,沒有炮兵配合著總攻,那就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
日第1野戰炮的六個炮兵中隊在西島助義的不斷催促中,於第三日凌晨終於抵達第2師團進攻陣地。
西島助義見此,再次召開了作戰會議。
第2師團參謀長指著掛在最前面的一幅地圖,信心滿滿的說道:「諸君,經歷了兩天不斷的試探,我們已經大致瞭解了敵軍的佈置情況,對敵軍各處的火力部署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敵軍的炮兵部隊不用說,據推測,敵軍擁有大口徑的野戰炮至少有二十門,而小型火炮則多達六十多門,這些小型火炮被他們分開使用,似乎都交到了步兵的手中,此外,敵軍已經暴露的機槍據點有三十來個,也就是說每個芳香族至少有八挺機槍,手榴彈更是大規模的配置,毋庸置疑,敵軍的火力配置是十分強悍的,不用說俄軍了,就算是現今任何一國家的軍隊,都沒有長遠近如此火力完善的軍隊。」
日軍參謀長先將眼前的困難一講,等到眾倭人將領臉上都顯露出擔憂之色後,不緊不慢的話鋒一轉道:「但是,我們也不用太過擔心,可以看出,對方是一支剛成立不久的軍隊,大部分士兵的素質都不如我們,我們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我軍的優勢,我提議,我們還是進行夜戰為上,此外,炮兵部隊的到來,也是我們奪取敵軍陣地變得容易許多。」
經過兩天的進攻,眾倭人將領早已經把護衛軍看成了正兒八經的對手,而不像原先那樣看作是一支土匪武裝,聞言都是一陣點頭。
西島助義站起來道:「情況參謀長已經為我們介紹過了,可以看得出,劉子謙這個人是一位出色的指揮者,對於此人,我們大意不得,我軍在白天必須繼續進攻用以麻痺他,而炮兵部隊則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制定出一個摧毀敵軍重要火力點的計劃來,為我們的總攻掃清障礙,諸君,成敗在此一舉,司令官閣下已經對我們第2師團很不滿意了,此戰不勝,當自裁以謝天下。」
「嗨伊!」眾倭人將領深深的低下了頭去。
墾區參謀室內,劉振明靠在椅上閉目養神,實則是他已經進入了系統的訓練基地中。
上次的日軍夜襲讓劉振明意識到,戰壕防禦體系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己方士兵素質不強的時候。一旦與敵軍短兵相接,傷亡還大增。
要是劉振明的想法被西島助義知道了,估計他會鬱悶得想要吐血了,在西島助義看來,墾區的防禦工事完善得連他早就自愧弗如了,劉振明卻還不滿意,豈不是讓他吐血三升。
劉振明這二日都在研究防禦體系,從後世的美軍圓形防禦圈,到古代的一些防禦陣型等等,他想自己弄出一套比戰壕體系更為犀利的防守體系來。
還別說。博采眾長之下,劉振明的大腦中已經慢慢形成了一個防禦體系的雛形,這種防禦體系不僅僅是被動的,等著別人來進攻的體系,而是誘敵深入的,可攻可守,能將敵軍消滅在己方陣型中的防禦體系。
三國場景中,諸葛亮站在一高台上,一臉恬然的搖著手中的扇子。劉振明則是兩眼放光的站在他背後,看著不遠處的蜀魏兩軍廝殺。
諸葛亮輕喝道:「四為正。四為奇,騎兵在那裡!前去支援天位。」
隨著一聲令下,早已經等候多時,在一旁歇著的趙雲馬上率領五千騎兵快速而去。
不錯,這個陣法就是諸葛亮的八陣圖,諸葛亮的八陣圖,是基於古代八陣的創新陣圖,諸葛亮自稱「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
當然,真實的八陣圖並非三國演義中記載的那樣逆天,什麼亂石一堆,就能發出沖天的殺氣,最後陸遜帥率兵一進入,就狂風大作,一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蓋地,可當10萬精兵,這就太瞎扯淡了。
劉振明如今就站在八陣圖的中軍位置中。親眼見識著諸葛亮在使用,八陣圖其實是一種兵力的配置和調度手段。
所謂天、地、風、雲、龍、虎、蛇、鳥其實是佈置在不同方位的八支部隊的旗號。整支部隊又可分為八個小隊,各小隊分別擔任不同的作戰任務,相互配合。這樣的陣法能使士兵們有勞有逸,各個戰鬥單元各司其職,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最大程度上節省了人力物力。
說到底,八陣圖其實是一種兵力的配置和調度手段,包括了防禦,進攻,行軍,奇襲等等軍事作戰思想,雖然沒有三國演義中說得那麼牛叉,但是卻是是一套非常厲害整體防禦體系。
就像是海戰中的t字型陣型,航母艦隊的配置陣型一樣,使用的好,就能夠起到有效的防禦進攻目的。
諸葛亮此次採用此陣型對付魏軍,可讓劉振明開了眼見,只見蜀軍在他的指揮下,能夠根據敵軍的作戰方向不斷的變換,隨時的調整,前部能夠改後部,行動十分靈活,將有效的兵力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形成陣首、側翼和殿後的兵力配置。一處受到攻擊,相鄰左右中陣可自動作為兩翼,前來夾擊來犯之敵。
此外,各兵種的使用,更是讓劉振明自歎弗如,在現有情況之下,諸葛亮已經把各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陣內最活躍、機動性最強的是騎兵,諸葛亮賦予其側擊、佯擊、伏擊、斷敵糧道、阻擊、夜襲、尾擊和行軍、宿營、佈陣時的警戒等廣泛任務。
而一般情況下,則橫列成兩排,置於大方陣之後,就如剛才的趙雲部就被諸葛亮用作了側擊。陣內的弩兵,在其他兵力的配合保護下,發揮了長於遠射的優勢,車兵通過用車設置障礙,遲滯和割裂敵軍的衝擊和機動,對陣內步、弩、騎兵提供掩蔽和保護,增強防禦的穩定性。
何為名將之流,那就是在有限的情況之下,把手中所擁有的兵力發揮到最大的作用,諸葛亮已經做到了這一點,而劉振明此時,正在朝這方面前進。
那騎兵、弩兵、車兵、步兵等,在劉振明眼中,已經成為了一支支的現代軍隊,劉振明當然還不至於腦殘得將此早已經失傳的八陣圖完全的複製進來,他是借鑒它,與現代的其他防守陣法,考慮現代武器,現代軍隊的特點之後,不斷的雜糅著,不斷的推演著,最後形成一套新的防禦體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