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8章 軍事方針 文 / 我是鍵盤傳說
見徐彥卓死死的盯著自己,臉上的笑意更濃了,閻錫山心跳加劇,他艱難的嚥了一下唾沫,心中暗想:難道自己的運氣就這麼背,會成為面前這個孩子立威的犧牲品?徐彥卓起身向閻錫山走來,步子並不快,閻錫山的臉色都變了。到了閻錫山跟前,徐彥卓對閻錫山說道:「閻督軍,附耳過來,我告訴你一句話!」閻錫山依言附耳,徐彥卓悄聲道:「閻老西,我看好你!你放心,你的老底子我是不會動的!你向來信奉中庸之道,這回怎麼成出頭鳥了?今天我放你一馬,你以後可欠我一個人情了,別忘了……」閻錫山頓時石化。徐彥卓說完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再次看著閻錫山:「閻督軍,你還有什麼話嗎?」閻錫山象被馬蜂蜇了一般,趕緊跳了起來:「報告副總指揮,山西督軍閻錫山將無條件服從您的命令!」徐世昌和段祺瑞再次相視一眼,眾位將領也覺得奇怪,不知道徐彥卓對閻錫山說了什麼,竟然讓號稱「不倒翁」的閻錫山如此誠惶誠恐。何宗蓮對徐彥卓頗有好感,絲毫不為徐彥卓難倒了他而耿耿於懷:「副總指揮,我算是看出來了,老徐和老段壓根就是一個甩手掌櫃。這大主意還得你來拿,你就明說吧,我們該怎麼辦?」眾位將領都在心中鄙夷:這何宗蓮整個就是一個大老粗,說話毫無顧忌。且不說徐世昌和段祺瑞的身份擺在那裡,就算他們二人真的是甩手掌櫃,也得多少給他們留點情面。哪有當著這麼多人就說出來的,這讓徐世昌和段祺瑞二人面子往哪裡擱?說不定還會因此對徐彥卓產生誤會呢。眾人偷眼往徐世昌和段祺瑞面上看去,卻不見二人有絲毫不快,徐世昌甚至還對何宗蓮讚賞地點了點頭,這讓眾人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徐彥卓站起身,朝著何宗蓮善意一笑:「既然何都統都這樣說了。我就不藏著掖著了。這幾個月來我一直在考慮平叛計劃,也一直在修正。直到昨天還在修改,為的就是讓它盡善盡美。可是,畢竟我的能力有限。所以。希望大家能提出中肯地修改意見。」說完,徐彥卓轉身對隨自己參加會議的張壽增說道:「老張,你把計劃發給各位將軍!」張壽增將作戰計劃發到每個參戰將領手中後,徐彥卓接著說道:「眾位將軍,你們每個人手中都有比較全面的計劃。你們邊看,我邊說說我的總體思路。」正在此時,一名傳令兵急切地走到了徐世昌面前,遞給他一份電報。眾人知道肯定是有大事發生了,不然這麼重要的軍事會議,傳令兵一般是不會闖進會議室傳送電報的。果然。徐世昌看完電報臉色立刻陰沉起來,他順手把電報遞給了段祺瑞,段祺瑞看完電報眉頭也皺了起來。不過,段祺瑞什麼也沒說,而是起身走到徐彥卓面前。專把電報遞給了徐彥卓。徐彥卓看完了電報,沉思了片刻,對身旁的張壽增吩咐道:「老張,麻煩你把這封電報給大家唸唸!」張壽增點點頭,接過電報大聲念了起來:「平定外蒙古叛亂軍事總指揮部鈞鑒,六月二十五日,沙俄之丹畢堅贊又稱作黑喇嘛。勾結杜爾伯特各旗發動暴亂。因科布多駐軍不足三百人,在各旗愛國蒙民的援助下,迅速徵集蒙族士兵一千人,加強科布多城的防禦,同時派人到新疆求援。六月二十六日,黑喇嘛派使者到科布多勸降。被斬首示眾。六月二十八日,黑喇嘛帶領庫倫傀儡集團多方徵調的四千精兵進攻科布多城,我軍堅決抵抗,並乘隙發起反擊,給敵以重大殺傷。將其擊退。因科布多城已成孤城,不可久守,望速派援兵。科布多參贊大臣溥潤。」眾人聽完電報,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科布多是我方手中的最後一個城池,如果科布多失守,不僅是外蒙古全線陷落,而且對方有了進入新疆的橋頭堡。一旦叛匪進入了新疆,僅靠樹增不到兩萬人的軍隊,要守住新疆絕無可能。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叛亂將會蔓延至新疆,平叛難度比現在大了十倍都不止。見眾人個個都憂心忡忡,徐彥卓笑笑說道:「明明是好事一件,我搞不明白,為什麼你們個個都哭喪著臉呢?」張紹曾不解:「副總指揮,您這是從何說起呢?」徐彥卓對大家說道:「在此之前,因為敵情不明,我對自己的計劃還有些疑慮。可現在,叛軍動了,我們就更好判斷了。從叛軍的動向上來看,更加證明了我們計劃的合理性!」「合理性?」張紹曾還是不太明白。「張將軍,你看看手中的作戰計劃,咱們此次平叛的軍事十六字方針是什麼?」徐彥卓點撥著張紹曾。「先西後東,西防東進,中段擠壓,東段包抄。」張紹曾複述了十六字方針。「沒錯,當初我之所以如此設想,就是要遏制住叛軍進入新疆的企圖。所以,必須先解決西段。如今,叛軍在別的方向都沒有動靜,偏偏率先在科布多發動攻勢,豈不證明了我們軍事計劃的合理性?」說完,徐彥卓走到大幅軍用地圖跟前,指著地圖說道:「各位請看,外蒙古和我接壤的地方,大致可以分為西段、中西段、中段,中東段和東段。其中,中西段為沙漠。如果我們解決了西段的叛軍,牢牢地控制住科布多。那剩下的動作就是後面八個字了,中段和中東段我們兵力雄厚,逐步擠壓就是了。東段以少部分騎兵機動包抄,不求殲敵,只需將敵人趕至中段即可。這樣下來,我們一路推進到庫倫,問題就不大了。」徐彥卓的一番解釋,讓眾人歡欣鼓舞。徐世昌和段祺瑞暗自點頭:明明是一個讓人撓頭而且極其打擊軍心的壞消息,可到了徐彥卓這裡卻成了好消息,反而鼓舞了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