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丁香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四章 歐洲 文 / 狂歌走馬遍天涯

.    倫敦的春天,陽光驅散了籠罩的大霧,讓這個大西洋東岸島國的首都頓時顯露出春意盎然的色彩。

    徜徉於大英帝國博物館的丁香心頭沉重。身處這裡,丁香的腦海中冒出的卻是圓明園那場浩劫的大火、莫高窟前英國「冒險家」劫掠的車轍和百年來中華瑰寶流失海外的沉浮跌宕。

    丁香此時正身處中國廳的《女史箴圖》之前。這是《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盜出並攜往國外。這是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之一,稱之為「鎮館之寶」毫不為過。

    丁香突然發現館中並沒有看到有關敦煌的文物。略一思索後明白過來,匈牙利人匈牙利人斯坦因此時應該還沒有去敦煌冒險。

    丁香突然有一種緊迫感,想派人去把敦煌的那個「王道士」殺了。隨即又啞然失笑。一個民族的沉淪,又怎麼能去讓一個愚昧無知的老道士去承擔血的責任呢?

    在這個王道士看來,敦煌牆壁上那些壁畫有傷風化,他自己掏錢買了石灰把牆壁刷白了,自是他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他也根本不知道那些文物的價值,能用這些一車一車的破爛換回斯坦因的幾個錢,還能資助幾個可憐人,何樂而不為呢?

    換一個角度想,中華民族自己的瑰寶,在中國人自己手裡卻得不到很好的保護。丁香想起後世中國那些博物館因為缺少經費,多少中華民族的瑰寶霉爛、蟲蛀,而在盧浮宮、大英帝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卻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想起這些,丁香的心頭更多了一些莫名的沉重:從全人類的角度說,這些文物安息在海外,未嘗不是他們的幸運。

    不管怎麼說,丁香決定給周旺寫封信,讓他去一趟敦煌,從那個王道士手上把敦煌的文物全部買下來,再出錢給王道士修一座新的道觀,讓他別去折騰那些敦煌壁畫了。還要僱人精心守護那裡,如果有外國探險隊來,參觀歡迎,若想把那些壁畫切割下來搬走,堅決予以驅逐。

    敦煌是個大寶藏,對中華民族,不,對全人類來說太重要了!

    出了大英帝國博物館的丁香隨即登上了前往法國的客輪。

    在英國期間,丁香拜會了剛剛卸任首相的威廉·格萊斯頓。這位德高望重的自由黨老首相與他的保守黨死敵迪士累利一起縱橫英國政壇四十餘年,輪流擔任首相,見證了大英帝國最輝煌的頂點,也見證了日不落帝國夕陽西下的開始。

    丁香從心底裡崇敬這位正直的老政治家。他在1840年的時候就反對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當英法聯軍入侵中國、火燒圓明園的時候,他更是在英國議會發出憤怒的譴責。

    「殖民主義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世界強國之間會為了爭奪殖民空間而爆發大規模戰爭,這一趨勢不可避免。而這場戰爭將意味著殖民主義時代的結束。」老人睿智的語言還迴盪在耳邊。

    丁香想,或許這位正直的老人一生都很痛苦。作為帝國的首相,他首先必須維護大英帝國的利益,這就必然與他的政治理想發生痛苦的衝突。

    丁香不禁想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悲慘場景:綿延的鐵絲網、縱橫的戰壕、撲天的炮火、馬克沁重機槍噴吐火舌、英國人血流成河……

    睿智的老人已經預見到了這樣的場景遲早會發生,但他無力阻止。丁香目前還不是政客,但她深切的體味到要做一個正直的政治人物所要承受的深切的悲哀。

    丁香不想去逃避什麼。她所選擇的道路已經邁出,所有的鐵血風雨和陰謀危機對於她而言,只能當作人生必要的風景,既然無法逃避,那就以勝利者的姿態去欣賞它!

    半個月後丁香出現在德國。

    她歐洲此行的第一目的是聯絡歐洲的壟斷資本財閥,英國的工業財團、法國的金融信貸財團、德國的容克財團等都與丁香深入的進行了接觸。對於這位在大洋彼岸突然冒出來的天才商人和資本財閥,歐洲各大財團都予以了強烈的重視。

    由於丁香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所進行的資本運作的成功示範效應,各大財團對於和她聯手保佑濃厚的興趣。丁香本人對於和德國財團聯手最有興趣,一方面德國是目前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國,對於德國工業丁香很有興趣插進一腳;另外一方面,丁香的心中有支持德國對抗英法,牽制後者在遠東的精力的戰略構想。

    而容克財團對這位美洲大陸來的神秘東方美女也抱有濃厚的興趣。由於在金融信貸方面法國資本一直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德國人在金融信貸方面往往不得不仰人鼻息,作為後起的新興工業國家,建立強大金融財團一直是容克貴族和德國工業資本家的希望。

    於是在柏林和法蘭克福,雙方進行了幾次深入的接觸。

    忙裡抽閒,丁香和格拉芙一起親密的牽著手,一路嘻笑著,前往漢堡去拜見格拉芙的爺爺,名震世界的鐵血宰相,德高望重的德意志帝國前首相俾斯麥。

    在歐洲如今名聲赫赫的資本家格拉芙-馮-俾斯麥撲進爺爺懷裡的時候,就像個被寵壞了的12歲女生。鬚髮皆白的老首相慈祥的撫摸著她心愛孫女的腦袋,被調皮孫女的撒嬌逗得哈哈大笑。

    其樂融融的天倫場面讓丁香的心裡也泛起陣陣的暖意。

    「尊敬的公爵爺爺,」丁香的稱呼雖然有點不倫不類,卻讓老首相的臉上再次流露出慈祥的笑容,「雖然您的威名響徹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可是我不得不說,您是一位慈祥可愛的爺爺。」

    「很高興見到你,親愛的勞拉,傳奇的商人,我孫女口中的天才。」俾斯麥笑容可掬的歡迎她孫女的朋友。上帝作證,這個傳奇的勞拉是個討人喜歡的女孩子。

    兩人的親密交談持續了兩個多小時,談話內容涉及經濟、政治、軍事等廣泛領域。

    俾斯麥越談越驚奇,也談興越濃。眼前的年輕女商人對於政治和軍事領域的精闢見解讓這個歐洲老資格政客大為感慨世界的日新月異,他覺得自己真的是已經老了。

    「德國需要和平的發展環境。」這句話在俾斯麥的談話中反覆出現。丁香很奇怪,這個在任期間先後發動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橫掃歐洲大陸,一舉促成創建強大的德意志帝國的鐵血宰相,怎麼會是那麼一個徹頭徹尾的和平主義者?

    丁香不得不感慨政治人物心理和行動的複雜性。

    與俾斯麥的會面和與容克財團的親密接觸為丁香敞開了一扇大門,丁香在接下來活躍於各種社交場合,結識了無數德**政要人。

    三天之後,柏林郊外一座貴族的莊園,丁香身穿白色的旗袍,以一付典雅高潔的形象出現在上流社會的舞會中。

    與丁香共舞一曲後,今晚的主人馮-迪特裡希伯爵與丁香相談甚歡。

    一曲旋律優美的華爾茲結束,丁香笑著對伯爵說:「上帝作證,如果奧地利人對於武器的天分有他們對於小提琴的天分的十分之一,那麼哈布斯堡家族就不會失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了。」

    「丁小姐對於小提琴也很有研究嗎?大部分東方人對小提琴還不熟悉吧?」馮-迪特裡希伯爵隨口一問。

    「我們東方有很多獨特的管絃樂器,比如二胡,就是一種可以和小提琴相媲美的樂器。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小提琴,而且我也嘗試過用小提琴演繹東方情調的音樂,效果也非常不錯。」丁香嫣然回答道。

    丁香的回答激起了馮-迪特裡希伯爵的強烈興趣。德國和奧地利是盛產音樂家的國度,德意志民族對音樂的熱愛有其根深蒂固的傳統。

    馮-迪特裡希伯爵非常希望能夠見識到一位東方美女用小提琴演奏東方的音樂,於是他極力的慫恿丁香進行一次演示。

    「各位,各位,請安靜!」又一曲舞曲結束後,伯爵大聲的說到,「我非常榮幸的邀請來自東方的勞拉-丁小姐,為我們演繹來自東方的小提琴音樂!」

    大廳裡的人都安靜了下來,目光集中在這位明艷高挑的東方美女身上。

    丁香見躲不過去了,便大方的來到樂隊中間,向一個小提琴手要來一把琴。

    「我想向各位講述一個來自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網——揚的旋律響起。

    丁香演奏的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的旋律。

    這是一種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風格的旋律,遙遠東方風情的曲調,浪漫哀傷的情緒,所有人都在優美的旋律中徹底陶醉了……

    一曲終了,整個大廳一片沉默,優美的旋律彷彿還在橫樑和人們的心頭縈繞,沒有人願意出聲打破這種讓人陶醉的氣氛。

    終於,馮-迪特裡希伯爵開始鼓掌,大廳裡的100多名賓客和樂隊的樂手們都開始鼓掌,掌聲經久不息……

    舞會結束時,一位男子來到丁香的面前。

    看上去,這位30多歲的男子的頭髮略顯得有點零亂,深邃的眼神中帶著音樂家特有的優雅氣質和幾分野性的不羈。

    他親吻了丁香的手,眼神中儘是燃燒的激情:「請原諒,美麗而尊貴的小姐,我非常希望能夠和您探討關於您的小提琴協奏曲的問題。」

    「請問你是……」

    「西貝柳斯,約翰-西貝柳斯,來自芬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