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遠東烽煙 第七卷 世界大戰第廿六章 馬來亞之虎 文 / 狂歌走馬遍天涯
第七卷世界大戰第廿六章馬來亞之虎
張孝淮少將是黃埔二期的一時之俊傑,當年在校的時候,與現任陸軍部作戰處長蔣百里中將並稱當時的「二期雙傑」。
他的好友兼對手蔣百里算是徹底走上了專業參謀軍官之路,如今也算是黃埔二期的一桿旗幟了,不僅在同學中軍銜最高,且位居陸軍部作戰處長之職,是軍中數得著的實權派,誠可謂位高權重,據說也頗得軍中大佬們乃至總統閣下的青睞。
張孝淮卻是走上了軍事主官之路。身為國防軍第18(山地步兵)軍的少將軍長,按說他的軍銜和職務在黃埔二期的同學中也數一時之翹楚,可是生性不服輸的張孝淮卻對於蔣百里不管在學校還是在軍中都一直壓著自己一頭而耿耿於懷。他渴望在戰爭中證明自己的價值。尤其對於他這樣的一線軍事主官而言,戰爭,是他人生閃光的最華麗篇章。只有在戰爭中,他才能獲得非凡的榮耀,從而證明自己並不比仕途一帆風順的蔣百里差。
1916年是張孝淮生命中輝煌的一年,他家的祖墳在這一年裡顯然冒了青煙。印度洋戰爭的爆發讓他獲得了讓別人眼紅的發狂的機遇——他的第18軍成為攻略馬來亞半島的主力部隊,他張孝淮也成為了獨當一方戰略任務的大員。馬來亞半島成為張孝淮生命中最輝煌的舞台,同處一個舞台的15萬英軍成為了他輝煌的墊腳石。
張孝淮此時地手中正拿著一份私人信函,信函上龍飛鳳舞的字體。正是出自他的好友兼對手蔣百里中將:「閏農吾兄台鑒:自兄劍指馬來,弟心甚念。每日戰報弟必先睹為快,遙想兄之雄姿英發,羽扇所指,千軍用命,萬炮威顯,英酋鳥獸奔逃。弟心大快,感同身驗。沙場為吾軍人之歸宿。弟身居樞密,不得躍馬揚鞭之夙願,心實感傷。人皆言弟恩寵榮耀,無人知弟夙願難償之憾,月下獨處,惟對月訴懷耳。今兄揚威馬來,人或稱兄『馬來亞之虎』。他日兄之功業,必勝弟遠矣。兄之功業,亦弟之榮光,惟願兄武運昭昭,早日克畢獅城、盡殲英酋,揚我中華軍威、吐我黃埔志氣,則弟歡欣不盡!委健生兄捎去花露水一瓶,南洋多蚊蟲。兄須保重貴體,切切!弟方震草上。」
張孝淮一時之間有些恍惚。多少少年意氣、青春斐然的記憶湧上心頭,那時候,是多麼美好的歲月啊……
南洋的雨季雖然已經差不多要過去,但這個多雨的熱帶雨林區域依舊時不時被一陣一陣地雷雨所覆蓋。此時已經是7月16日的下午,剛才還炎熱無比地小城淡馬魯突然之間就被午後的雷雨所覆蓋。南洋的天空說翻臉就翻臉,瓢潑而下的大雨在瞬間就把沒有心理準備的士兵們澆了個濕透。
看著一片片掃過的雨幕在彭亨河上刻畫出多變的圖案,張孝淮收起了心中對於往日歲月地追憶,微笑著問身後的白崇禧中校:「健生啊,南洋天氣多變,你還適應嗎?」
「屬下的家鄉在廣西,對於熱帶氣候不算陌生。」白崇禧回答道。
「哦,差點忘了,健生是廣西人。」張孝淮說道,「廣西出好兵啊。當年的劉永福老帥的黑旗軍就是難得的勁旅。總統在兩廣鬧**的時候,劉老帥又從廣西帶出了很多好兵。據說現在陸軍少校以上的軍官裡10個裡就有2個廣西人?」
「可能吧……」白崇禧有些羞澀地笑笑,「劉老帥是所有廣西兵心中的英雄。」
「他是所有中**人心目中的英雄。」張孝淮說道。他饒有興致的看著23歲的年輕中校,黃埔軍校1911屆的小師弟。據說這位少年才俊很得徐樹錚、蔣百里等人地青睞,而總統也不知道為什麼特別關注他,經常單獨召見他。此次他主動請纓下部隊參戰,徐樹錚原本還不同意,丁香總統聽說後特地幫他說情才讓他得以來到南洋。蔣百里特意把他安排到了老同學張孝淮這裡,栽培之心昭然。
「健生對當前馬來戰局有什麼看法?」張孝淮微笑著問道。
「將軍進軍神速,不到20天的時間裡揮師近300公里,英軍根本就來不及佈置防線,就望風披靡,可謂兵敗如山,國內的報紙以『馬來亞之虎』稱讚將軍,誠不為過。」白崇禧認真的說道。
「讓你談戰局,你倒拍起馬屁來了。」張孝淮笑道,「我聽人說白健生此人甚傲,可不是一個逢迎拍馬之徒啊。」
白崇禧有些臉紅:「健生所言並非拍馬。就戰局而言,正是將軍不顧一切的快速進軍徹底打亂了英軍的部署,大部分英軍的重武器和輜重已經丟失殆盡,無從組織有效抵抗,馬來亞半島大局已定,英軍棄守吉隆坡也就是眼前的事。現在的關鍵是新加坡,拿下了新加坡,馬來攻略也就功德圓滿了,否則,即使我們在馬來亞半島打的再漂亮解氣,也只能說沒有完成任務。這個易守難攻地島嶼只有一條大橋與大陸相連,英軍一定會在合適地時間炸掉大橋,以近10萬兵力死守新加坡。當前的戰局,健生認為要點有二:一是繼續保持快速進軍,盡可能地在半島上擊潰更多的英軍;二是策劃在合適的時機奪取柔佛大橋。新加坡的巷戰一定難免,但登陸作戰傷亡過大,能免則免吧。」
「英國佬狗急跳牆炸橋是分分鐘的事,恐怕我們還沒靠近,他們就早把橋炸了吧……哪怕我們派傘兵奇襲,如果我軍主力過遠來不及接應,也不過是白送性命啊……」老謀深算的張孝淮看著白崇禧,臉上露著不鹹不淡地微笑。
白崇禧笑笑。笑容裡帶著三分靦腆和七分傲氣。他指著地圖說道:「將軍,英軍的第18皇家獵兵旅此時還在芙蓉……」
老虎張孝淮和小狐狸白崇禧相互看著,突然一起露出會心的笑容。張孝淮拍著白崇禧的肩膀,搖著頭沒說一句話。
……
蘇格蘭風笛婉轉悠長的聲音飄蕩在柔佛海峽的上空,吹奏的是蘇格蘭樂曲《高地男兒》。來自阿蓋爾和薩瑟蘭地區地蘇格蘭高地師第2團正在通過柔佛大橋。悲壯的蘇格蘭風笛樂曲伴奏著蘇格蘭士兵們沉重地步伐。
這支英勇的部隊在麻坡和永平與中**隊經歷了兩次血戰,為了掩護主力部隊的撤離,這個團有974名士兵把生命永遠留在了馬來亞半島的土地上。潰散的英印部隊把蘇格蘭士兵們的側翼暴露給了中國人。而且中國人還從叢林裡鑽出來攻擊他們。中**隊的叢林山地師對於熱帶叢林作戰熟悉地很,而且有熱情的當地人踴躍為「解放者」作嚮導。而英國人對叢林並不熟悉。一貫以來驕傲的他們不屑於去熟悉叢林。他們終於為此付出了代價。
在逃亡的路途上,他們還不得不遭受中國人恐怖的飛機的空中追殺,並且和傷痛、蚊蟲、毒蛇以及瘧疾作鬥爭……
但蘇格蘭士兵的英勇仍然值得他們得到最高的褒獎。如果馬來半島上地英軍都像他們那樣英勇,或許局勢也不會落到如此難堪的地步了。
蘇格蘭高地師第2團的團長哈普-羅伊上校站在大橋上,看著疲勞飢餓、傷病纍纍卻依舊保持著嚴整軍容的士兵們走向對面的新加坡島,心中充滿著悲傷和酸澀的情緒。勇敢地士兵們,他們已經盡到了軍人的職責。可是單憑他們的勇敢。無法挽回日不落帝國的太陽終於在馬來半島上落下。
太陽在埔萊河那邊沉沉的落下,西去的夕陽映紅了羅伊上尉悲傷的身影。正在大橋上的隨軍記者比爾-劉易斯用攝影鏡頭拍下了這幅讓人難忘的畫面。這張名為《最後離開馬來亞半島的軍人》地照片後來成為了英國人永遠地記憶,記錄著他們在東方曾經有過的輝煌和榮耀,以及他們地離去……
奉命前來炸橋的澳大利亞人和奉命守橋的新西蘭人相互打著招呼。在這裡,他們可以算的上是老鄉,而且,他們也可以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比如剪羊毛。比如女人……
「一座好橋,不是嗎?」新西蘭的裡爾上尉扔給澳大利亞的謝爾曼少尉一根煙。
「是啊,一座好橋。」奉命前來炸橋的工兵排長同意新西蘭人的觀點,但這並不妨礙他在兩個小時以後命令他的工兵們乾脆利落的炸掉這座「好橋」。
「可憐的蘇格蘭人,看上去他們似乎遭遇了很殘酷的戰鬥。」裡爾上尉看著遠去的蘇格蘭人的身影說道,「不過。上帝保佑,他們還是回來了。我喜歡蘇格蘭人,即使遭遇了失敗,他們依舊保持著倔強的驕傲。他們的風笛真的很棒……」
「謝謝你的誇獎,上尉,我的祖上就是蘇格蘭人。」澳大利亞的謝爾曼少尉說道,「看看他們,你就知道我們來這裡的意義了。不把這座該死的好橋炸掉,可怕的中國人會把我們都撕成碎片的。」
「好吧,我已經迫不及待看你炸橋了。告訴我。少尉。你們什麼時候可以把它炸掉?」裡爾上尉問道。
「大約30分鐘以後吧。」工兵排長回答道。
「你確定30分鐘以後中國人不會出現嗎?」裡爾上尉有些不放心的問道,「我是說。為什麼不能早點把橋炸掉?」
「還不是為了等皇家獵兵旅。」謝爾曼少尉不屑的撇了撇嘴,顯然很不喜歡無能而驕傲的皇家獵兵們,「不過,放心吧,第27英印師正在70公里以外和中國人激戰,半個小時之內中國人無論如何到不了這裡。」
「可憐的印度人,他們就是被放棄的羔羊。」裡爾上尉說道,「不過,也別對印度人的戰鬥意志抱有太高的期望了。一槍不放就逃離戰場是他們經常幹的事,如果不是他們,我們在馬來亞半島上也不至於敗的那麼慘。」
「好吧,即使他們遇見中國人轉身就逃,中國人在30分鐘以內也到不了這裡。他們不是上帝……」謝爾曼少尉笑著說道。
「可是他們是撒旦……」裡爾上尉嘟囔著說道。
……
馬來亞英軍的最高指揮官馬克希姆上將對於這20多天來發生的一切既無奈又悲傷。中國人的戰爭能力太恐怖了,他的15萬大軍根本來不及佈置防線就一直被中國人攆著屁股追到了馬來半島的盡頭,除了子彈的口徑不合以外,中國人在這場長途拉練中幾乎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補給,光靠英軍留在各處倉庫裡充沛的物資就可以維持戰鬥了。在前線,英軍曾經發現,中國人有一整個追擊的團,乘坐的是英國人丟下的卡車,用的是英國人留下的汽油,還拖著英國人扔下的75毫米野炮,打著英國造的75毫米炮彈,吃著英國的牛肉罐頭……上帝知道誰才是英國人!
而且大量的中**隊居然騎著自行車就加入到了追擊大軍中。這種輕便的交通工具在馬來亞的戰鬥中發揮了出人意料的作用。中國士兵們三四個人一排整齊的騎著自行車行進在對於汽車而言並不算好的路面上,有說有笑,彷彿是在參加暑期熱帶旅遊團。往往幾千輛自行車發出巨大的沙沙的聲音,讓幾公里外的印度士兵們誤以為是中國人的輕型坦克群而望風逃竄。而且,自行車克服地形障礙的能力也超強,遇到一些溪流,中國士兵們往往扛著自行車就淌過河去。中國人還騎著自行車鑽進叢林的小道,從各種地方神出鬼沒的鑽出來打擊英軍,更是讓英軍風聲鶴唳,從而加速了潰敗。
現在對於英國人來說,唯一的希望就是新加坡了。英國人在近一年來在島上加緊建設了許多軍事設施,把這座遠東獅城建設成了一座大要塞。雖然在半島上英軍損兵折將,但現在聚集在新加坡的起碼還有8萬大軍,島上儲備的物資也還算充沛,憑藉著海峽天險和堅固的工事群,馬克希姆上將有信心堅守新加坡半年以上。
將軍看了看手錶。是該炸橋的時候了……
(狂歌在書友qq群空間的相冊裡放了一張南貝加爾戰役的草圖,各位被眾多地名搞暈了頭的。狂歌畫地圖水平很爛,大家湊合著看吧。歡迎嘲笑!呵呵。東哈薩克戰役的草圖狂歌這幾天也會抽時間畫一下。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