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小小醫師陞官路

第三卷 乘風逐浪 第295章 網上爆料 文 / 藍山語茶

    宮芳不得不對大家說聲抱歉,她需要去瞭解一下具體的情況。雖然以前隱隱的聽說過周亞夫的一些事情,但也僅是捕風捉影而已。

    王浩也站起了身。

    「宮書記,我和你一塊去吧。你也沒車,再說已經這麼晚了。」

    王浩說完又遭到幾個女人的一片白眼,王浩笑了小,解釋道。

    「要不一起去?」

    許薇狠狠地瞪了一眼王浩。

    「神經病,大過年的,去什麼去,那是死人。你願意去你去吧,我們都不去。」

    宮芳也感到有些無奈,自己坐著王浩的車回來的。現在已經快八點了,恐怕自己的司機也要休息了。

    宮芳的司機是市委專門給安排的一名退伍女兵,宮芳私下裡很少用車,一下班回到家,基本上就不再叫她。

    安得利起身瀟灑的一揮手,王浩也不再說話,站起身就往外走。宮芳也站了起來,看了看許薇。

    「許薇妹妹,你們今晚就住在這裡吧。這裡有兩鋪炕,我們幾個女的擠一下,我馬上就回來,我還有很多話和你說,行嗎?」

    許薇本想回絕,剛認識,哪好意思住在人家。又一想,宮芳說回頭有話對自己說,能有什麼話呢,還不是想找理由留下我們。

    「宮姐姐,還是不要了吧。我們去住賓館吧,難道牡丹市沒有賓館。我想,以後有機會我們還會見面的,不是嗎?」

    宮芳潛意識裡就是想留下許薇,冥冥之中有一種想法,不知道為什麼,她感覺出許薇對她很重要,具體有多重要她也說不出來。

    「怎麼,擔心我的屋裡有貪污受賄的資料?那算了,我先幫你們找賓館。」

    宮芳有些失落無奈的說。

    許薇抬起頭,很認真的說。

    「宮姐姐,主要是我們幾個自己不太適應。還是麻煩你呢,不要這麼說好嗎?」

    王浩很認真地看了看宮芳。

    「他們會睡不著覺的,還是住賓館吧。」

    宮芳歎了口氣。

    「要不就住市招待所吧,上次馮叔叔來就是住在那裡的,還有幾個好房間,我都定下。」

    宮芳說完開始打電話,把幾個人安排好了之後,與王浩一起趕到了事發現場周亞生的樓下。

    樓下圍了一大圈群眾,還在唧唧咋咋的議論著。那一灘鮮紅的血跡像盛開的罌粟花一樣的璀璨,正被幾個幹警拿沙土在掩蓋著。

    已經是九點十分了,王浩阻止了宮芳下車。他敏感地意識到了有問題,並且問題很大。

    第一點、北方寒冷還在飄雪的夜裡,哪來的這麼多群眾。

    第二點、警察少得可憐,只有兩個人。

    第三點、竟然找不到處理相關問題的責任官員。

    王浩立刻用手機登陸了相關的網站,打開後大吃一驚。一片巨幅的紅字號外,醒目的出現在各大網站的頭版:

    縣委

    我是在周亞正跳樓後大約40多分鐘接到朋友的電話才知道這個消息的。因我的這位朋友,也是通過其在現場的朋友給他打電話才知道的。

    晚7時30分許,我從海外再次打電話給老友,終於確證:牡丹市漕現縣委書記周亞生手持豪宅地產證件跳樓。

    牡丹市漕現何許地方?它就是海內外馳名的牡丹之鄉、被稱為全世界的牡丹聖地,被譽為「牡丹的海洋、花的世界、仙子的淨土。」

    更是整個華北地區碩果僅存的一片「人間淨土」,《牡丹大地》、《牡丹仙子》、《根據地的牡丹》等許多經典電影、電視劇外景就是在這個地方拍攝的。

    歷史上代表著當時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革命先驅堅決抵抗外來侵略,就曾在這個地方把『日自己國』的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一舉收復了被佔領的大好河山。

    漕現是個極具歷史紀念意義的地方。明清朝時期的皇權御花園、王公貴族的庭院裝飾多選用此地的上好牡丹。

    但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這片碩果僅存的「人間淨土」也遭到了肆意踐踏。

    在毫無章法、寅吃卯糧、斷子絕孫式的掠奪性開發中,一個「人人種牡丹,家家留仙子」的權利號召被當權者推陳出新。

    一批又一批的牡丹市民和牡丹市農民,尤其那些一心想靠牡丹發財的投機客們,用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蠱惑了廣大的群眾參與到牡丹種植之中。

    怎奈溫飽都得不到解決的牡丹市民們百孔千瘡。在當地政府的大力號召之下,以他們口口聲聲是為了發展經濟、造福百姓的冠冕理論支持之下。

    農民們種植出來的牡丹,一畝地僅可賣出三四百元錢。直到如今,還有大批的百姓不顧餓肚子的危險,冒然的種植牡丹。

    如此一來,富得當然是當權的官員,與聯合官員們賣牡丹苗的牡丹收購公司。高價的苗木,長成後竟不值個苗錢,倒霉的自然是廣大的百姓。

    如此一來百姓的生活依然像幾十年前一樣貧窮,甚至更窮。現在的漕現依然還是國家級五十個貧困縣之一。

    更有甚者,這幾年,連我們偉大的書記大人也獲知賣牡丹苗是塊豐腴味美「唐僧肉」時,可想而知大大小小的妖魔鬼怪紛紛聞腥出洞、蜂擁而至。

    可憐的牡丹之鄉竟然成了他們吸食百姓骨髓的栽培基地、你賣我也賣,在這片牡丹大地上,牡丹苗如雨後春筍般地崛地而起。

    那以次充好,高出幾倍價格的苗木收入便是財源滾滾、衣滿缽滿。那麼,這麼巨大的苗木收入都到哪裡去了呢?

    總之,害的還是當地的老百姓。他們的生活竟然比幾十年前更加貧困、可憐與無助。

    孩子們的失學、輟學現象居高不下。衣不裹體,食不飽腹。(圖畫老鴉屯的瘋婆子徐,拖兒帶女多次上訪睡在街頭路邊。)試問當地的當權者們:

    你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一個以掠奪百姓裹腹的糧食發展而人為虛構出來的經濟能持續嗎?

    一個用假苗換取群眾吃食的錢財能花的心安理得嗎?你們只有自食惡果,終究逃脫不了自己的責任!

    須知,沒有什麼人可以敢牛謬天下之大不為。可以說在牡丹市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就沒有未來。

    今天,周亞生這個縣太爺之死真是一個笑話,究竟是同僚間政敵的殘酷謀殺?是上頭保護傘的黑心滅口?還是江湖義士的挺身鋤奸?

    在信息不透明的現行體制下,當地百姓議論紛紛、一番猜測是免不了的。但願當地警方盡快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來,以熄滅天下的洶洶眾口。

    嗚呼,周亞生,死就死吧,但願你的死是老天爺對那些「吃群眾肉、喝群眾血」的當政者們的一個警示。

    我雖然極不情願用此等尖酸刻薄的話來調侃死者,但籠罩在他周圍並且無處不在的那些實事,實實在在的擺在我們每個國人面前,並且是不得不讓我們面對的痛。

    列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