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小小醫師陞官路

大道小說網 第635章 拖拉機拍案驚奇 文 / 藍山語茶

    風聲雨聲瀑布聲,聲聲入耳,但巨大的轟鳴聲還是蓋過了這些聲音,王浩一度茫然,不自覺的抬起了頭,看向那波瀾壯闊的牡丹大瀑布。

    他只以為是瀑布後的山體崩塌了。

    天要絕我。

    跟隨在王浩身邊的人都傻了,水利局專業人員的闡述,他們都聽得明明白白,這一刻終究是來到了,煤黑子們和mbi的員工們也放下了扛在肩頭的沙袋。

    巨響依舊在持續,也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疑惑不已的人民順著聲響,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耀眼的大燈,燈光明亮,蓋過了牡丹大堤上那些昏黃的應急燈。

    鄖縣、漕現、老鴉屯、大礦鄉、、、、、、

    牡丹市十幾個縣區能組織起來的拖拉機全部開了過來。

    有195的、250的、300的、居然還有東方紅754。

    不僅如此,後面還有二十幾輛台拖拉大卡車載著二十幾台挖掘機和推土機一併開了過來。

    王浩動了,他幾乎是跳躍著跑下了河堤,河堤上也傳來了廣大群眾們開心的呼喊,實力強勁的搶險隊伍呀。

    鄖縣和漕現的縣委書記都親自來了,他們跳下車小跑著迎向了王浩。

    「市長,我們帶領全縣的民兵與抗洪物資前來報道,請市長指示!」

    王浩伸出自己的手,用力的握著,這些書記、縣長的可是自己親自提上去的,關鍵時刻真給力呀。

    他大手一揮,竟讓車輛在原地待命,領著十幾名封疆小吏們進了湖區辦公室,辦公室內展開了一幅詳細的牡丹湖勘探圖紙。

    王浩沒有說話,而是把話語權交給了水利局的工程師,工程師詳細的為大家講解著現在牡丹湖面臨著的嚴峻形勢。

    牡丹湖在六七十年代退湖造田,響應當時的號召,把牡丹湖區一縮再縮,原本直徑達五公里的大湖,現在成了兩公里的小水庫。

    這也和牡丹河的水量有著直接的關係,原本一條波瀾壯闊的牡丹河,百年不遇大水,早就變成了寬只有十幾米的小溪了。

    就是這樣,水量也時斷時續,在冬季缺水的時節,牡丹河僅僅有不到十米的中心水面。

    而源頭牡丹湖更不用說,方圓五公里之內都是一片廢棄的湖灘,長滿野草,開滿野花。

    所以當時政府順應老百姓們的民意,乾脆在靠近湖心的兩公里外築造了一圈人工湖堤,從而把剩下的三公里牡丹湖灘改造為農田。

    這也怪不得市委市政府,牡丹市山多地少,還全是寸草不生的石頭砬子山,所以牡丹湖荒灘,就被很多人打上了主意。

    看著早先的勘探圖,再聽著技術人員的簡紹,王浩凌厲的大手一揮,嚴肅的說。

    「同志們,現在形勢非常的嚴峻,我來牡丹後就住在湖邊,至於這被農田佔領了的牡丹湖灘,在農田的邊緣上,還是有老湖堤的影子的。

    同志們,我想說的就是擴大牡丹湖堤,我們快速的,用最短的時間修築牡丹湖的老湖堤,我相信,這樣一來即使真的山體崩塌,那樣我們也不會懼怕,因為還有向牡丹河洩洪的準備!」

    大家紛紛點頭,王浩的決定是英明的,擴大到三公里以外,那便大量的緩解了水勢。

    即使山體真的滑坡了,外面暫時修築而成的大堤,相信也會起到點作用。

    有人力,有物力,還有重型機械,又得到在場眾人的認可,王浩趕緊安排人,安排車輛進行外圍大堤的修繕。

    緊急動員不是蓋的,工人們本來就對王浩心服口服,一聽這麼個情況,二話不說,跟著王浩安排好的負責人,就趕往自己需要修復的區域。

    除了西面的大山,那就是要修復三面外圍湖堤,三公里乘以三就是九公里的距離,乾脆一個縣一公里,反正來了十幾個縣。

    多餘的人乾脆裝車備料等替換打下手。

    各縣區也不含糊,領命而去,技術人員又根據實際需求調配挖掘機和大型鏟車。

    算下來每公里兩輛挖掘機,兩台大鏟車,這東西厲害呀,上去一下就頂十多人挖一鐵鍬。

    跟隨來的拖拉機忙乎起來,每公里二十幾台拖拉機。

    拖拉機這種車都是帶自卸功能的,是農民們最為喜歡的實用車輛。

    雖然運載量相對少得可憐,但架不住排氣管都在牽引車的最上方,根本就不懼怕地下兩尺多深的積水,更不懼怕爛泥塘般的泥濘農田。

    這樣以來倒是成了最好的運輸工具,於是現場一片忙碌,一片風風火火和老天對著干的架勢。

    大型挖掘機,一爪子的土方量就是一拖拉機鬥,有的地方根本就不需要拖拉機,挖掘機直接一邊挖,一邊自行築堤,工人們只需稍作平整,在大堤內圍鋪上熟料雨布即可。

    這樣的好處是,即使湖水沖過來,也能暫時起到很好的放水效果。

    天濛濛亮了,特大暴雨如期而至,真是百年不遇,暴雨一直下,根本沒有停歇的意思。

    很多剛剛挖掘出的土方,轉眼就被暴雨沖的厲害,再次挖起來就是泥水混合物了,工人們實在是很累了,忙活了一天了。

    整整十幾個小時沒吃飯了,眼看著就幹不動了,王浩抓起了身邊的一位小伙子的鐵鍬。

    拎過來就開始往大壩上抬沙包,他一邊抬,一邊開始唱歌。

    工人們被他再一次帶動起來,就連忽然之間好像一下子老邁了十多歲的宋樂斌也動了。

    他也加入了修築大堤的隊伍中來,大堤的高度明睜眼漏的起來了,五米、六米、七米、八米、、、、、、

    王浩瘋狂的抬著泥土,手扯著防雨布,一下接一下的圍著湖堤。

    他的手勢是那麼的無力,他只感覺自己全身都在滾燙,全身都在哆嗦,腳步也開始琅蹌。

    眼見著兩名一身深綠色的身影扛著個大麻袋走了過來,即將壓在雨布邊上固定,等著他躲開的時候。

    他笑了,嘴角一歪,重重的倒在了爛泥中。

    而就在這時,一名老人伸出了自己的雙手,兩臂一環,將全身是泥,全身滾燙的他抱在了懷中。

    老人的出現使現場緊張的工人們一陣驚詫。

    是他,就是他,他來了。

    再看看老人身後井然有序,一來就投入築堤修建工作中來的綠衣服們,工人們只覺得雙眼發紅,一陣熱血上腦。

    身不由己的把手中的工具遞給了這些威風凜凜,幹練煞爽來賓們。

    有的人竟哭出了聲音,在自己最可愛的人面前失聲大哭。

    良久哭夠了的牡丹市民與職工們,再次起身,緊張而匆忙的扛起了沙袋,與綠衣服們一起投入到了搶險護堤的工作中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