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指劍碎星河

第一部:乳燕初啼 第二十八章 :拉筋撥筋(下) 文 / 老實人12

    拉筋地獄,萬剮天堂。

    這是說,和拉筋比起來,千刀萬剮和在天堂一樣。

    人的身體,外煉筋骨皮,內煉一口氣。

    筋,就是排在第一位的。這也是古武學,習武者,要從小的時候就開始學武的原因。

    現在人很難相信古代武術高手可以開合大弓,一縱兩米。

    但在古時,這種陸地飛騰術是很常見的,開強弓硬弩者,也是比比皆是。

    古時交通不便,在漢朝以後,馬匹更是昂貴,而且馬匹嬌貴,雖短途跑起來快,但耐力卻是不行。所以,最多的時候,還是要看跑的。輕功就是這樣被看重的。

    有千般的本事,不及一跑了之。

    打不過,跑。

    武術世家,想要學武,就要習輕功,為什麼,這是保命的資本。

    輕功好,等於多了一條命,相當於武將對馬匹的重視。呂布為了赤兔馬宰了自己第一個乾爹。就是因為馬匹太好了,呂布捨不得這匹馬,就只能對不起自己乾爹了。

    輕功也是如此,對武者的重要,就在於此。可惜是現代了,現代社會,自行車,汽車,各種的交通工具開始出現,輕功已經變得沒有用了。所以很多的武術家都不學輕功,而是學打。只要實戰強,那就夠了。

    不過,燕子門仍是不會放棄輕功,輕功,是華夏武學的一枝奇芭,就這麼的沒了,太過可惜。但,學輕功,真是太苦了,習武的人,念念不忘的,不是別的,就是小時候的痛苦。這種痛苦你還沒法子用藥物迴避,因為你要利用你的痛覺神經,使你的筋,在你的意識下,進行進化,也就是變長,變粗,變韌。

    精神也是一種力量,因為精神的需要,身體會進行改良。

    李雲水平高綽,他先用藥物把劉郁的氣血活開。然後再讓劉郁壓腿拉筋。

    痛麼?這是必然的。不過得忍,而且得不停的忍,一點點的挑戰那無限的極限。

    一天下來了。

    劉郁連食物都吃不下。他先被李雲泡在藥浴裡,再用金針刺穴,把劉郁體內的潛能一點點的迫出來。還要,在事後給劉郁按摩。這一點很重要,有個師父,和沒個師父,就是不一樣。少了李雲的出手,劉郁自己練習,天知道得要花多少的精力,所以武者在外頭,如果說自己沒有師父,而偏偏還有點本事,一定會讓人不恥。別人不會相信。

    沒有師父,再好的秘笈,自己修煉,最多也是一個二三流。根本不可能成為一流高手。

    就這樣,用藥如流水,轉眼間,三天過去了。

    劉郁終於度過了最痛苦,最困難的拉筋之苦。

    這段生不如死的日子現在看來是過去了,但痛苦的苦難僅僅是剛剛開始,劉郁並不知道,接下來的,才是真正的痛苦。拉筋痛三天,但拔筋卻要痛三月。

    拉過筋,這是把劉郁的筋給拉開了,筋條給扯順了。可這還不夠。這僅僅是讓劉郁的筋達到了韌度的要求,但還不夠粗,不夠強。

    李雲收劉郁,的確是很勉強,但既然收了徒弟,在這個徒弟還由他把握的時候,他就會負責。拉筋結束,拔筋開始。

    李雲已經學了一手的金針絕活,他的金針十分的到位,每天,劉郁要被捆在床上,兩腿扎滿金針,那針紮在劉郁的雙腿,起到的作用是活血。

    到了第四日,李雲開始給劉郁製造抽筋。

    抽筋,其實就是筋的一種自我調節。

    隨著人體身子骨長大,原本的筋已經不適應身體了,這才會有抽筋。

    就好似蛇會蛻皮一樣,蛇身上的皮已經不適應蛇了,所以要蛻去舊皮,換新的。

    這換下來的新皮,一定會比舊皮更好,更厚,更強,更韌。

    同理,筋也是一樣的。

    在這種拔筋的過程中,雙腿的大筋,就好似兩條橡皮筋一樣,被控制的,一點點的抽拉變長,變大,這個過程,要三個月。此外,還要無數的藥材去洗身補身。

    如果不是李雲頗有家底,這真是不可能支持。

    抽筋……

    抽過筋的人都知道,大約每個人都抽過筋,在生長的歲月裡,又有誰沒抽過筋呢。

    但人為的製造這種不間斷的抽筋,那可就麻煩了。

    這種痛疼,還得是你清醒才管用,如果你沒有意識,那抽筋也就沒有意義了。

    當你在痛苦中,抽筋,會把這種痛苦的信號深深的根植入你的大腦。

    你的大腦最直觀的意識會覺得你的筋不行,不好,不硬,不韌,不強。

    所以,大腦會潛意識的,不住的,把你身體裡的營養,供給給你的大筋。

    就這麼的,用人為的手法,鍛煉,折磨,加強,粗壯,你的大腿之筋。

    當你的雙腿,筋成之後,就等你的腿肌了,只要雙腿跟得上,兩條腿就會和那橡皮筋一樣,伸拉彈跳,飛橫縱躍,無所不能,無所不至,一縱兩米,一躍飛高。

    到了那個時候,才可以修煉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這種華夏傳統的輕功。

    其餘八步登空等這種輕功,在古時是很常見的。

    唐朝有一個避上游龍,可以踏牆越壁,如游龍壁虎。

    當時皇帝稱其為壁上游龍。可見當時就有很高明的輕身術。

    在隋朝的時候,還有一個著名的肉飛仙,就是說他的輕功高強,從高處跳下來都沒事。

    可見輕功的神妙與奧義。

    但現在卻失傳太多了。

    李雲是知道的,他也很珍惜。

    現在的李雲,由於覺得,劉郁已經過了身體的生長發育最好的時期,再怎麼修煉輕功,雖會有成就,但恐怕不能似自己和李天李神龍那樣,成為真正的飛賊,因此少了顧忌,就很全情的幫劉郁。

    李雲是什麼人,他的所學,積累,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宗師水準,他一盡力,劉郁的身體當下就開始進步,甚至,他還可以練習俯臥撐。或許,會有人覺得俯臥撐是現代的玩意。

    不過這卻是錯了,華夏自古代的時候起,就有這種俯地挺身煉氣活血的本事。

    比如蛤蟆功什麼的,都是爬地上學習動物煉氣的。

    還有蠍子功,也是要雙手撐地,屈腿向上。

    這種方法,煉習的,就是蛇肋。

    華夏對人體標準是有研究的,最完美的武者標準是什麼?豹頭蜂腰,虎背熊肩,猿臂弓步,蛇肋鼠腹。

    這是怎麼說呢,說的是頭得要似豹一樣,這樣人才會聰明,反應會很快。接下來是腰要細,得是蜂腰,這樣才能圓轉如意。腰力是四兩撥千斤的中軸,雖承擔重要,卻如軸一般不顯笨拙。至於虎背熊肩,這是身體的因素,這樣的身體,才會達成最好的發力點。

    還有猿臂弓步,這樣的手腳才會有力氣。

    但還一樣……

    這就少提了。

    那就是蛇肋鼠腹。蛇肋是肩下的肋部肌肉。這裡的肌肉很重要,可以形成倒三角,支撐起身體的能量。只有蛇肋強大,所以才會支撐住雙臂的發力,不然,身體的力量強大,胳膊的力氣強大,但兩者沒有一個支撐,就組合不到一起來。

    特別是輕身功夫,那最是重要,蛇肋修成,整個人才會有飛的感覺。

    人說肋下生翼,就是有的高手,修為高深,一運輕功,兩邊的肋部張揚開來,好似一雙翅膀一樣。人們說肋下如生翅,就是緣出於這點。

    在老道的調養下,三個月……

    劉郁的身體,正漸漸向一個優秀的武者一般的發展。

    他的雙腿已經失去了自我的知覺,總算他的底子打得不錯,在老爹劉峰的幫助下,他的樁功馬步還是扎得不錯的,所以才算可以支撐下來。似若,劉郁再遲兩年,不,哪怕是一年,他都無法修這種輕身功夫。長達三個月的苦修,讓劉郁生不如死,也給了他一顆堅毅的心。

    在今後,劉郁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很多的戰鬥,很多的痛苦。

    不過,他是一個被古武流訓練出來的人。

    當年,李天李神龍,一次行案失手。

    他被抓住,吊起來銬打三天。

    但,就是這樣,李天也沒有屈服,他仍是保持自己的鬥志,最後以縮骨的神通逃離。

    很多江湖人骨頭硬。因為他們之前就已經吃過很多的苦頭了。

    劉郁現在就吃了這樣的苦頭,這種痛苦,將是他一生寶貴的記憶。

    三個月後,劉郁開始了恢復的訓練,他的雙腿恢復了知覺,開始進行新的練習。

    李雲在教他武藝之餘,開始教他讀書識字,還有醫學知識。

    醫武合一,將來,劉郁也會收弟子,一定的醫學知識是必要的。

    很多老外學華夏的武術,但最多,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這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華夏的中醫系統,老外看華夏功夫神奇,就來學習,卻是不知,華夏的武學,一般來說,是醫武合一。想要學華夏的武學,一定程度上,也要對華夏的醫學有所瞭解。但華夏的醫學,在西方人看來,是一種巫術,是草根樹皮,是玄學,不是科學。

    老外不相信華夏的醫學,或是說相信,但不瞭解華夏文化的底蘊,說到死,也別想真正的學好華夏真正高深的武學。

    很快,大筋煉好,李雲覺得,劉郁現在的大筋,雖不及他和李天李神龍,將來成績上去了,最多也就是一蹦一米五左右。

    這樣的成就,也算不錯了,夠可以了。

    於是,李雲就開始往下教下去,那就是神龍秘笈裡的基礎篇。

    天下武學,最神秘的是什麼?最深奧的是什麼?最關鍵的是什麼?沒錯,不是那最後藏起來的絕殺一招,而且這門武術的基礎。

    所有的絕殺招術,都是建立在基礎上發展來的。

    燕子門的基礎篇裡,有拉筋、撥筋、走缸、踏繩。

    還有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

    劉郁現在要學習的,就是走缸,和踏繩。

    走缸是一種修煉步法的方法。一口大缸,說大是大,但在上面走,就小了。可小,還是要走。開始的時候,這口缸會在裡面注入足夠的水,這樣的話,缸會很穩,在上面走,缸是不會晃動的。

    身體一恢復,劉郁就開始走缸了。

    他的腳在缸沿邊上走動,不停的走,師父不叫停,是根本不可以停止的,一走,就是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走兩個小時,不要說別的,光是腳,就得走腫。但這也是修行的必要。當年尚雲祥窮,沒錢穿鞋,他就這樣赤著雙腳,最後變成了赤腳仙。

    就這樣,在拉完筋,拔過筋後,劉郁每天分出一半的時間,走缸。

    早上走缸,下午的時候,還要繼續的拉筋拔筋。

    時間如流水,劉郁的輕身本事,就在一點一滴的增進。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