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指劍碎星河

第一部:乳燕初啼 第九十六章 :送信挑戰 文 / 老實人12

    「輸,是正常的!」青萍道長隨手把劍丟開,卻正正好好,插回到了兵器架上。

    一邊往外行,青萍道長道:「我學武多少年了,比兵器,你怎麼可能是我的對手,如果我要是輸給了你,那一把年紀,豈不是活到狗身上去了。江湖上,拳怕少壯,棍怕老郎,這話可不是白說的。對兵器的使用,利用,有很多的訣竅呢?劉郁,你聽過勁沒有?」

    劉郁道:「聽勁?這個……還沒有練,沒有時間……但抖過大槍!」

    「哈哈……」青萍道長笑笑道:「聽勁,沒有十年,是練不下來的。你才多大?我沒有用聽勁對付你,不然,只是一個交手,我立刻可以卸掉你的刀,你信麼?」

    劉郁點點頭,他當然信,怎麼不信?

    江湖上,拳怕少壯,棍怕老郎,這話非是無因的。

    因為在武林中,習練的,少不得,有一門槍拳,大槍術。

    想要學好大槍,就要抖大槍。

    利用這個大槍,煉好勁氣。

    把這個聽勁兒練好了,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達成,傳說中,那位今用小說家寫的一樣……乾坤大挪移的神通。

    今用寫乾坤大挪移,其中的定義就是,你擁有力量,但你不見得可以把這力量靈活的使用起來,就好比同樣的給兩個人一筆錢,數目一樣。但,這兩個人的下場,卻未必是一樣的。

    聽勁好,使勁活,一分勁兒可以掰開兩半兒使。

    面對這樣的老人,年青人是打不過的。

    除非大家空手,不用兵器,年青人可以憑借肉身的優勢取得勝利。

    「不過……」青萍道長道:「現在江湖不一樣了,武林也不一樣了,白蠟桿子少了,不是到處都可以搞到白蠟桿子的,想要一個和平安定的地方,修煉聽勁兒,怎麼可能。你知道八極門怎麼沒落的?除了政治上的一些因素,沒有錢,沒有路門搞到白蠟桿子也是原因之一。」

    劉郁還真不知道,這裡面居然有這種因素。

    不過,想想也是不奇怪。

    古代,打仗,白蠟桿子多,但也多不到哪兒去,要不然,秦良玉手上的白桿子兵也不會就那麼點人了。而且,純正的白蠟木不是那麼好搞的,過去還好,現在就更少了。

    目前,世面上的白蠟桿子,有錢你都搞不到,搞到了也未必是正品,就算是正品,那數量也必是少之又少,少到極點的,不可能會很多。

    這種白蠟木,成材時間長,真正的成品卻難得。

    畢竟不可能每根白蠟木都成為槍桿子。

    沒有大槍,就不能抖大槍,白蠟桿子的質量,直接影響修煉聽勁。

    八極拳是槍拳,在八極拳裡,最厲害的大槍,就是要用白蠟桿子用。

    李書文當年不開宗立派也是有苦衷的,他找不到那麼多的白蠟桿子教徒弟。

    「觀裡有支大槍,」劉郁想想道:「可我還是沒有時間,我時間太少了……」

    「是呀……」青萍道長道:「你太年輕了,時間短,可以理解,不過,你還是要記住,勁力的運用,才是最重要的,打比方的話,明勁高手,只是烏合之眾,把力量一發兒打出去。當然,人海戰術,是很成功的,本錢多,怎都不會輸,所以,打明勁,是我們道武家的正規基礎,能不打別的勁,就不打別的勁。明勁兒乾淨。暗勁,是特種部隊,一擊必殺,襲殺對方的要害,一戰定輸贏。不過,這不算什麼,厲害的,是化勁,化勁就是聽勁的大成,擁有未發先覺的運勁,可以提前一步,預知對方出手,好似兩支部隊,一支掌握情報,一支沒有信息,最後,必然是那支掌握情報的,可以得到勝利。這就是軍事的信息化。」

    青萍道長的話,意思是,以軍事,來比喻武道。

    剛剛開始,自然是正規部隊的正面硬打為上,這種軍事戰鬥,是所謂的明勁。

    以堂堂之師,列堂堂之陣。

    以堂堂之陣,正面迎擊,打敗敵人。

    暗勁,是特種部隊,打出去,直擊要害,斬首行動,將對方一擊打敗,打死。

    不過,還差了一些變化,那就是化勁,化勁,可以靈活的使用自己的部隊。

    大家軍隊是一樣的,誰可以掌握主動,誰可以預知對方的行動,就可以先機取勝。

    想要靈活使用部隊,就得會聽勁,聽勁,是化勁的前提,不修成聽勁,無以至化勁。

    劉郁明白,他道:「師叔放心,我回去,就修煉聽勁。」

    青萍道長道:「很好,功夫教完了,你還有什麼事嗎?」

    劉郁忙道:「沒事,沒事,拜見過師叔,劉郁告退。」

    劉郁走了。

    他走了,青萍道長的老婆和女兒跑出來了。

    施楠道:「你收藏的那把刀,原來,是為了他收的?」

    「值得!」青萍道長微笑著說道:「這是值得的,我當年,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真正的和李天李神龍一戰,在一邊,我更多的作用,是牽制。這委實是讓我失望。當年我自負功夫最強,在對李天李神龍一戰,卻是個打醬油的,讓我怎麼甘心,怎麼服氣?當年的那戰,幾次想來,我單人,怕是會死在李天的手上,這回,他讓我再見一下李天的風采,值了!」

    當年一戰,段雲鵬負傷掛綵,一傷近半年,保住了命,但也是他實在付出努力。

    獨獨他李國勝,還國手劍呢,一點事也沒有,只是一個打醬油的。

    當然,他打醬油,也是起到了很多的作用。

    他的劍,很好的威脅到了李天李神龍。

    可就交手來說,還是讓李國勝情難以自堪。

    不過,青萍道長知道,如果他真正的,獨立的面對李天李神龍,那純屬找虐。

    能以一敵三的李天李神龍武功完全是在他之上,兩人單打獨鬥,兩個也就是自保,一個他?除死無它途。

    可是,青萍道長還是想要和李天李神龍交手。

    於是,他就和劉郁劉佈雷交手。

    劉郁的身手,有點李天李神龍的影子,這樣,劉郁絕對打不過青萍道長,還可以讓青萍道長過把癮。

    對於這樣的結果,青萍道長很滿足。

    「你沒想到讓他到你們武協去工作?」施楠問了。

    武協,也是要一些武林高手來加入的,沒有高手加入於其中,算什麼武協?

    「算了吧!」青萍道長道:「現在的武協,幾乎被六大派把持了!」

    是的,六大派,名頭太響,在武術協會裡,六大派的地位,就好比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地位非同一般,擁有絕對的權利。

    在這權利裡,少林的力量是最大的。

    連他這個武當派的,武協的四大名劍之一,都在裡面吃力,更何況是劉郁劉佈雷。

    劉郁劉佈雷,如果是真正的,峨眉派弟子,那還好說,他可以得到形意,峨眉,還有武當的支持,在裡頭,可以混個很好的位置。

    可是劉郁和形意門的關係,並不鐵,還沒把關係給拉扯上。

    和峨眉的關係,也是說不上,他不是內門弟子,只是一個掛名的,打醬油的。

    至於說武當?

    青萍道長也不好強出頭。

    你看看劉郁劉佈雷,他的身上,哪有一點武當派功夫的影子?

    他身上沒有武當的功夫,就不是武當的人,青萍道長沒理由為了一個外人,和別人頂雷。

    與其在武協找工作,平庸下去,不如讓他好好的練練聽勁兒。

    在武林中,你明勁再好,一般。

    會了暗勁,普通。

    修成了化勁,別人才會真正的,另眼的看你。

    這種打評制度,也許死板,但,這正是華夏的特點。

    華夏不喜歡專材,在度過了國家成立初期的人才荒之後,華夏已經有了一定的人才儲備,有了這些人,那些人,那些拔尖的,就不需要了。因為華夏太大了,大到,容不下那些尖子的地步。在華夏這片**大海裡,管你是怎樣的巨鯨海獸,不管多大,都看不到影兒。

    想要鬧事,就得面臨滅頂之災。

    再拽?

    華夏的這地上,是龍給我盤著,是虎給我臥著。

    把劉郁這樣的人,放在大門派,大機關裡,他只會平庸下去,會被磨去稜角,正如華夏的那些皇帝一樣,想要任用一個人,往往要打壓他,把他的稜角磨去,才可以放心的使用。

    「可我不喜歡他!」說話的是青萍道長的女兒李青華。

    「傻丫頭,比不過人家,就說這種話。」

    青萍道長哪還不知道自家丫頭的心思。

    小丫頭,從小就公主式的長大,哪裡吃過這樣的虧。

    李青華不怎麼服氣道:「老爸,他輕功好厲害,一下子就跳過了我們家的鐵門,你怎麼當初,不教教我輕功?」

    輕功?

    青萍道長還真有想過讓女兒學學輕功,不是說,女孩子可以很好的學習輕功麼。

    但,很快他就打消了這主意。

    在武術中,單純的學劍術,雖苦,雖累,但比練拳的要好些。

    可輕功,卻太吃苦了,就他那個女兒……

    「你呀!當年你媽,少點寵你,也許我就教了……再說,我都不會,怎麼教你?」

    「哦……還是爸爸你不會呀……」

    一家人很快就把劉郁劉佈雷拋到了腦後。

    ……

    回到了家裡,外頭,端木雪兒很有點生氣。

    張寧回來,問了情況,好玄沒笑出來。

    她把買來的菜安置好,讓端木雪兒去打理,自己去叫劉郁吃飯。

    卻在這時,外頭響了門鈴。

    打開了門,外頭是一個小女孩,女生看上去,是一個大學生,梳一把可愛的馬尾。

    「你找誰?」

    「你是……張寧姐麼?」那個女孩用標準的通用語說話,一點方言都沒有,連北平味都聽不出來,和電視裡,那播音員的通用語,有的一比。

    「我是,你是……」

    張寧對這個小女孩也起了點好感,她比這個女孩大不到哪兒去,卻能看出,她是燕京大學的,算得上,是自己的學妹了。

    「你好,我是燕京大學的,我聽說,張寧姐你也是燕京大學的……」

    「對,我是,不過那是……哦,進來說話吧!」

    「不了……」女孩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送信的,給。」她匆匆的把信給了張寧。

    張寧還要再說什麼,那個女孩已經跑掉了,再看那信,上面赫然是三個字,挑戰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