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指劍碎星河

第二部:風雨燕飛 第一百五十五章 :樓蘭故事 文 / 老實人12

    說到樓蘭,白廣澄來了興趣,凡事就是這樣,說到喜歡的話題,這話也就多了起來。

    平常,白廣澄不是那麼多嘴碎舌的人,可是現在,他開始說了……

    僅管,他說的只是一些,很常見的樓蘭古國的知識。

    樓蘭,古西域國名,漢朝元封三年內附。其國王居於扜泥城,遺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境,羅布泊西,處於漢代通西域南道上。因這個國家居於漢朝與匈奴之間,常持兩端,或殺漢使,阻通道。

    到了元鳳四年,漢朝取得了對匈奴絕對的軍事優勢,遣使傅介子斬樓蘭王歸,另立尉屠耆(樓蘭國舊王子安之弟)為王,國名更為鄯善。

    傅介子以立功封侯。

    漢朝的時候,樓蘭這個國家,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等國,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衝。

    漢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來都經過樓蘭。樓蘭屢次替匈奴當耳目,並攻劫西漢使者。

    元封三年,漢朝派兵討伐樓蘭,俘獲其王。

    樓蘭於是降了漢朝。但他這邊降漢,那邊匈奴人又打來了。

    漢軍照顧不及,所以樓蘭王遣侍子安,向兩面稱臣。

    匈奴侍子安歸立為樓蘭王,這個子安遂親匈奴,成為了漢朝的心腹大患。

    不過,這個子安有一個弟弟,叫尉屠耆,他是親漢的,把消息告訴漢朝。

    昭帝元鳳四年,漢朝遣傅介子到樓蘭,刺殺安歸,立尉屠耆為王,改國名為鄯善,遷都扜泥城。其後漢政府常遣吏卒在樓蘭城故地屯田,自玉門關至樓蘭,沿途設置烽燧亭障。魏晉及前涼時期,樓蘭城成為西域長史治所。

    按理說,這個樓蘭,已經完蛋了,那它,怎麼一下子,成了世界的中心,引來無數的考古學者,盜墓者,對其緊追不放呢?理由很簡單,那就是……轟動。這樓蘭國真有好東西啊!

    怎麼說呢?得先從老外開始說起。瑞典仔斯文·赫定的探險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荒原,在穿越一處沙漠時才發現他們的鐵鏟不慎遺失在昨晚的宿營地中。赫定只得讓他的助手回去尋找。助手很快找回鐵鏟甚至還揀回幾件木彫殘片。赫定見到殘片異常激動,決定發掘這片廢墟。一九零一年三月初,斯文·赫定開始進行挖掘,發現了一座佛塔和三個殿堂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一封佉盧文書信等大批文物。隨後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台一起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這裡就是樓蘭古城。

    樓蘭文化堪稱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觀。據考古學家證實:塔里木河盆地人類活動已有一萬年以上的歷史。如果把遺棄在塔里木河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紅線聯接起來,會驚奇地發現,所有的古城包括樓蘭王國在內,突然消失的時間都在公元四一五年,

    張奇聽到這裡,插言道:「白教授,我聽說,這樓蘭古國的滅亡,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是不是這麼回事呀?」

    「有這方面的關係,但不是絕對的。」

    白廣澄解釋道:「當年,樓蘭的國城,是基於羅布泊的,羅布泊呢,曾是我們國家,啊,西北部,最大的一個湖泊,可以說是水草豐美,是這麼一個地方。當然,現在這個羅布泊是干了,這就讓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為,樓蘭國,是因為水的緣故,是戰爭對環境的破壞,使得這個國家,消失的,可這是不對的。因為這個羅布泊呀,他是直到一九七二年,才最終乾涸的。這說明了什麼?說明,至少,啊,最少,在幾百年前,或在一千年前,這裡的水草是絕對豐美的,或許,這一千年前,環境是有變化,是會對環境有影響,可那種影響,不能說是絕對,再說,這裡的城邦,是一下子全都沒了的,沒有理由,啊,因為一個地方的水源,使整個西域,就此荒蕪,你說是不是?」

    白廣澄說到這,柯雲過來了。

    華白柯三個人,柯雲講故事是最好的,也是由白廣澄起了頭,他也跑過來說了。

    「你知道知道三國吧!」

    幾個人點頭。

    柯雲道:「三國時,打得很亂,但在當時,啊,西域,就有一段的空白。在西漢的時候,大漢朝就設了西域都護府,武帝打匈奴,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西域的絲綢之路。那麼,在東漢末年,三國的時候,怎麼回事?這西域,啊,一點動靜也沒有呢?」

    白廣澄道:「這主要就是因為,當時西域,發生了一場大災難。」

    柯雲道:「這場災難,看上去,好似只是一個樓蘭,可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漢末那個年代,絲綢之路,對我們三國的促成,也有一定的影響。」

    白廣澄道:「三國之前,我們國家,已經在搞這個絲綢之路了,當時,還有很多,羅馬,當時啊,叫大秦,跑到漢朝來,不僅是這羅馬的人來,還有很多佛教,啊,他們被本土,那個婆羅門的勢力,驅趕,不得不,啊,這個背井離鄉,佛教的東傳,不是佛教徒們自己願意的,包括漢朝的那個安清,安世高,他是息國太子,也是太子當不成了,避難,跑到漢朝來的,可見,當時我們漢朝,對絲綢之路一直是沒放過的。只是在那個年頭,出了問題。」

    柯雲道:「漢朝在三國末期,出了很多事,世家大族對田土的兼併是一個問題,啊,黃巾起義呢,也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點,就是西域出了事,漢朝原本,可以大量出口的絲綢,出不去了,漢朝的財政收入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所以,政府力不能支,這才出得亂世。不然以當時漢朝政府的力量,還可以多支撐點。」

    白廣澄道:「西域出的是什麼問題呢?」

    柯雲道:「這個,就是我們這次去的目的。」

    馬鵬飛、程千里也跑過來了,這兩個男孩,是男孩裡的領軍人物。

    馬鵬飛道:「教授,你給我們說說樓蘭美女的事吧!」

    程千里道:「對對,我聽說那樓蘭美女,挺漂亮的。」

    白廣澄道:「你們啊,就對女人感這個興趣,樓蘭美人,不是真正的樓蘭美人,而是很早的,位於樓蘭的,美人。她們,是三千八百年前的人,啊,和一千多年前的樓蘭,可以說是兩回事。」

    所謂樓蘭美人,是指在樓蘭這個地方發現的女屍。而且還不少呢,七具。

    一九二七年,斯文·赫定組織中瑞西北考察團再次樓蘭之行。考察隊員伯格曼在孔雀河的一個支流找到一大批樓蘭古物,並發掘出一具女性木乃伊,因其衣著華貴,被稱為「樓蘭女王」。

    十九世紀初斯文赫定發現古城後,引起世人極大的關注,大批的考古學家、地理、地質學者接踵而至。他們是:一九零五年,美帝斯的亨廷頓探險隊。

    一九零六年,不列顛的斯坦因探險隊。

    一九零八年至一九零九年,東瀛的大谷光瑞超探險隊。

    一九一零年至一九一一年,東瀛的大谷光瑞、枯瑞超第二次探險隊。

    不過可惜的是……

    華夏共和黨建國成立後,沒有對此進行研究開發,而是進行兩彈計劃。

    他們把羅布泊用於核武實驗。前後進行了數十次。

    那麼,所謂樓蘭美女,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孔雀河下游的鐵板河三角洲,曾發現了一片墓地,墓中出土有一具中年女性乾屍,體膚指甲保存完好。

    她有一張瘦削的臉龐,尖尖的鼻子,深凹的眼眶、褐色的頭髮披肩。

    她身上裹一塊羊皮,毛織的毯子,胸前毯邊用削尖的樹枝別住,下身裹一塊羊皮,腳上穿一雙翻皮毛制的鞋子,頭上戴氈帽,帽上還插了兩枝雁翎,被世人稱為「樓蘭美女」。

    經用她身上的羊皮殘皮做碳十四鑒定,表明是一具距今三千八百年的古屍。

    她是誰?

    為什麼會在這荒蕪人煙的地方?

    這就成為考古界的謎。

    白廣澄道:「七九年啊,那年,我們國家,是對樓蘭,進行一次科考行動。這次行動,我們成功了,啊,我們從樓蘭,發現了一座,啊,有六個陪葬的墓穴。這裡面,也是一位樓蘭美女,不過,不是斯文·赫定發現的那具屍。那具屍,是一個美女,啊,是貴族。我們發現的,是很窮苦的女屍。這個女屍啊,她的頭髮是褐黃的,推斷生前是金髮,是個金髮的美女,呵呵……她的身上啊,有那個……死去的虱子,還有臭蟲,還有她的鞋子,也是補了又補的,可見她並不是很富足。在她的身邊,那幾個陪葬,啊,五個,是西方人種的,還有一個,是我們東方的。」

    ……

    樓蘭的故事很多。

    除了樓蘭的美女,還有樓蘭這個國家滅亡的原因。

    原因有很多推測,但沒有一種,可以響噹噹的拿得出手。

    也就是說,缺乏足夠的證據。

    在一千多年後,找尋樓蘭滅亡的原因,這點活計,還真不是那麼容易。

    特別是過去的一切,現在都埋在了沙子底下。

    運氣好,你可以找到一些文物,但大多,還是在那沙子底下。

    想要進行科考,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小心那些無孔不入的盜墓賊。

    說著說著,白廣澄就和柯雲,還有後來,又跑過來的華定邦,三個人爭搶起來。

    白廣澄還是堅持,他認為目前科學界,也就是教學課本上都認定的,水土流失,並不是樓蘭消亡的真正原因。他堅持那是一場大規模的,席捲整個西北草原的大型瘟疫。

    柯雲認為,雖然,在古代,可能,的確,並且很可能,是有那麼一場瘟疫。

    但一場瘟疫而已,只是瘟疫。

    它並不足以把整個西北給毀了。

    樓蘭也不可能是毀於此事當中。

    柯雲認為,是戰禍,一場恐怖,可怕的戰爭,使得這樓蘭,垮掉了。

    不過,柯雲無法確定,到底,是哪種勢力,可以毀滅樓蘭。

    據資料上看,在樓蘭國勢弱的時候,還有一到三千左右的軍勢。

    這股軍力,也不算小了。

    在那個西域小國朋比鄰立的時代,一個小小的國家,有的甚至只有十幾個,幾十個士兵。

    而樓蘭,擁有三千,最多的時候,五千至近萬的軍勢,已經堪可了不起了。

    此外還有華定邦。

    華定邦的論調,他不認為是瘟疫,也不是戰爭,而是自然的突變。

    比如,華定邦提出,羅布泊的變動,現在的羅布泊,其實不是過去羅布泊的真正所在,而是在一場地震之後,或是說地殼的運動,這個羅布泊變化了。特別是注濱河的改道。

    可是隨之,白廣澄又反對,他提出,據《水經注》記載,東漢以後,由於當時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濱河改道,導致樓蘭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一千人來到樓蘭,又召集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士三千人,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

    換而言之,水源的問題,無法一下子,造成樓蘭的突然消亡,注意,樓蘭是突然消亡的,和那群該死的瑪雅人一樣,突然不見了。這才是重點。一番的爭論,到也算是讓眾人,小小的學了一下樓蘭的知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