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指劍碎星河

第二部:風雨燕飛 第一百七十一章 :繼承秘笈 文 / 老實人12

    華頂死了。

    他自己主動的死了。

    他本可以不死。

    如果他願意,他還可以再活一段時間,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兩三年,也許,他還可以更久。但是,華頂不想再活下去了,他真的不想再活了,他累了,一般人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怎麼可能說死就死了呢?可是華頂太累了,他這個人,又相信命,覺得自己注定孤獨一生,就此終老,這樣的日子,實是沒有意思,女兒已經老去,並且死了。兒子又死了。女兒一系,他不好認,兒子這一系,能斷也就斷了。畢竟他信命的。

    如果有誰,和他認了親,結下了深刻的感情,那必定不好。

    會有麻煩。

    正是如此,華頂早早就累了。

    他現在舊傷因情復發,再加上功夫傳給了劉郁劉佈雷,雖然,他對劉郁的品格,還有點懷疑,但那話怎麼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他相信,無論劉郁怎麼樣的變,怎麼樣的壞,哪怕是日後,成了一個魔頭似的人物,只要他還愛國,就行。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傳承出的,是拳意,是他的功夫拳意。

    華頂的功夫拳意,就是傲世中華指劍訣。

    但要是劉郁還想要修好這門功夫,他就得去學中華傲世訣。想要學中華傲世訣,就必須要對祖國山水進行觀想,對華夏投入感情,去熱愛,唯其如此,他才可以真正的掌握傲世中華指劍訣的這門功夫,才可以打出這招絕學。

    華頂縱然不相信劉郁劉佈雷的人品,品德,品格,但至少,他相信劉郁劉佈雷對功夫的熱愛。功夫這東西,很神奇,很神妙。

    不懂,始終是不懂。

    你不明白,人怎麼會那麼傻,每天,花費那麼多的時間,那麼多的精力,吃那麼大的苦,圖什麼呀!這就是不懂的。但知道的都知道,學功夫,隨著那功夫,一點點的進步,是真的可以得到好處的。這個好處,也許不是數字樣的錢,但,那是絕對的好處,是身體不住的進步,自我的進化。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錢,只是一個個的零,而人的身體,本身,這才是一。

    零在一後面,才有意義。

    倘或沒有一,那再多的零,也只是零,你生前再多的富貴,死了,也帶不到地下去。縱然修個帝皇陵,你還不是睡那一張床!對一的執著,才是武者的執著。

    每個武者,迷戀的,就是身體,那一點點,進步。即使再小,也會覺得,比天還大。

    普通人,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隨波逐流,只是簡單的過自己的日子。

    想要拉屎的,時候,就去撇大條,想要小便,就去小便,諸如此類。

    而另一方面,一個武者,身體日日強,身子日日健,體力強大,血氣也漸漸可以控制。人就好比皇帝一樣,可以自己控制自己。他們可以輕鬆的把自己的腹部積累,那些陳便,一次的排泄出去,不會有什麼便秘之類的麻煩,也可以要小解的時候,直接小解。

    身體健康,也就沒有問題啦!

    這種身體強健的感覺,實是太美好了。

    所以,才會有那些健身俱樂部的,把自己煉成了大塊頭。

    劉郁就是那種對自己,對武功,對武術,無比執著的人,所以華頂相信他會迷入其中的。

    真正的功夫高手,練一輩子的功夫,打一生的拳。

    只要劉郁劉佈雷學了華頂的傲世中華指劍訣,愛國愛華夏,他再混,再壞,又能壞到哪兒去。正因有這樣的想法,雖覺得劉郁身上,肯定有問題,但華頂懶得再去想了。對後人,對弟子操心,費力,那是怎樣,都忙不過來的。

    不如一死。

    借這個傷,華頂乾脆的斷絕了自己的最後一口氣。

    死了之後,講手王長歎……又一位絕世高手,就此辭世。

    一夜無話,劉郁劉佈雷心情忐忑,第二天,果然如他所不安的意料一樣,得到了不幸的消息,師父華頂居然死了,屍體,已經被寺院收了,火化之後,他的屍體,會埋放在這金山寺裡,由寺裡的僧眾超渡念頌。

    講手王已經把一切的東西都放在了劉郁的面前。

    一把赤血劍,一些武功的秘笈。

    還有,就是華頂的遺書,他已經留好了遺書,放在一個大牛皮信封裡。

    「你師父已經故去了,他在世沒有多少東西,只有這些,還有,他在洪門還有一點錢,不是太多,會轉入你的名下。一共大約五百萬美刀,他沒留下固定的產業,只有這筆存款額。」

    講手王把一切介紹了。

    華頂當然不會就這一點錢,他有很多錢,以他的財力,這一百多年,積累下來,沒有上億,也有數千萬了。可是,他把這些都花出去了。留下來的,也就是五百萬的存款,雖然少,但在華頂看來,給劉郁過日子,學功夫,打拳,也該可夠了。憑借這筆錢,劉郁學功夫,再怎麼窮文富武,再怎麼花錢,學到五十歲,都沒有問題,不用擔心生活方面的問題。

    「師父……」劉郁不是真心當華頂師父,可是當華頂死了,他還是可以感覺到老頭對自己的好,這樣的高手,這樣的高人,為了自己,現在,卻是死了……劉郁擠出兩滴淚,但也就此而已了,不是他不想悲傷,實是華頂留下的東西,還真是吸引人。

    不說已經傳給他的中華傲世訣,光是這裡的功夫,秘笈,就夠他高興,開心了。

    還有,這裡的一把劍。

    劉郁學功夫,他深深的知道,一把好兵器的重要。

    華夏的工藝,兵器鑄藝,損失良多。

    一次次的戰亂,一次次的災禍,使得華夏的技術,一次次的出現斷層。最後,華夏到了明清,明清,華夏在鍛鑄工藝上,更是進行了大退步的後撤。先是優良的鐵礦石稀少,後來是鑄爐損失,明朝的時候,與東瀛倭國對抗,華夏刀劍一交擊,就被東瀛刀斬斷。

    可見華夏刀劍質量之差。

    改革開放後,現在,龍泉還是可以鑄成上好的兵器。但那也多是收藏品,或是一些名門武術家收藏,而如劉郁這樣的,就很難搞到真正的好兵器。他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青萍道長給他的紫電刀,不過一把刀而已,劉郁要學劍,沒有一把好劍,根本學不了。

    現在這把劍來了,可以讓劉郁日後的功夫再度的進步。

    有兵器的武術家和沒兵器的,是不一樣的。

    擁有一口好劍,拳術,掌法,都會進步。

    劍術高手,往往都是掌法的高手,槍術的高手,往往也是拳術的達人。

    光學拳,是學不成真正的大家。以武術而言,輕身功夫,提縱本事,僅僅只是基礎。

    基礎上去了,再學拳腳。

    拳腳功夫上去,再學兵器的使用。什麼高手不用兵器,這是扯淡。如果這樣,李書文何必要抗自己的大槍呢!神槍李書文,他的功夫拳腳不差,貼山靠一招可以打倒一堵牆,但他是神槍李書文,大槍扎蠅,神槍點鏡,那才是他功夫真正強大的所在。

    劉郁一直想要學兵器,只是過去沒有好兵器,只能抖大槍,現在,他可以學劍了。

    華頂的事,由不到劉郁去管,華頂這樣的人物,他選擇了金山寺,早早就有了自己的決定。他死了,早早就選擇定了這裡。劉郁不需要在這裡替他守陵,只要慢慢的住下來,就可以了。

    給李雲師父一個電話,劉郁開始看華頂留下的那些武功秘笈。

    華頂留下的,是水鷗派斬馬刀譜、分水刀譜,日蓮宗津蓮納氣術,飛天御劍流飛天劍譜,大海無量心訣。水鷗派斬馬刀譜裡記載的是燕子斜抄。這是一招以斜線原理的劍招,一招斬出,力可劈分大馬,精準可以斬落天空掠過的飛燕。分水刀譜裡記載的是劈波斬浪,這招有點像神雕大俠在水裡練劍,此招的力量強大無比,能夠在刀出鞘的情況下發揮出不輸於居合斬拔刀術的速度。

    日蓮宗津蓮納氣術,這是一門由道家和佛家相通的煉氣吐津術。

    佛家,重視修舌,比如閉口禪之類的,為什麼呢?這就是閉除一感,來增強修為的強迫法。好比一個瞎子,那他聽力八成不錯,一個斷了右手的,他只餘下的那只左手,哪怕不是左撇子,也定會靈活起來。閉口禪,閉口有什麼好呢?首先,道家,和佛家,都有一個理論,那就是吞津入蓮,他們把口水稱為蓮花,有人說話,說得口沫橫飛,這叫口吐蓮花,比喻會說的,佛門就會耍這個嘴皮子,道家,亦把口水稱津,稱為玉液,道家認為,吞多了自己的口水,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在身體裡結成什麼,反正這個口水是大有營養。

    雙修術裡,也有一樣,就是男女在辦那事的時候,吞食對方的口水。

    日蓮宗的津蓮納氣術就是舌往上頂,盡可能多的利用唾腺,生產更多的口水,自行吞嚥。

    這種煉氣呼吸術,可以很好的加強身體的體質。

    東瀛多有高僧,和這種呼吸術,是有相當關係的。

    還有飛天御劍流飛天劍譜,這部劍譜,裡面是華夏古武劍流,雖然,經歷時間,被東瀛的高手修過,改過,已經很難讓人相信,它還是兩千年前華夏傳過來的古武劍道,但亦是一部不錯的劍譜。

    更有大海無量心訣,古麼古三炮老爺子,他資質那麼差,卻可以利用這門無量心訣,修成化勁,你說這門功夫厲害不厲害。其實,很多時候,厲害的功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人厲害,功夫也才會厲害,不然的話,功夫再厲害,你學不到位,學不到家,還是他對它。

    劉郁得了這些好處,轉麼眼的,就把華頂師父的事給拋在腦後。

    不是他涼薄,也不是他無情。

    這主要是兩個原因,華頂收他,傳他功夫,可是,兩人從見面,到現在,亦不過僅三年爾,這三年裡,兩人東走西走,有的時候,走的都莫名其妙。正如華頂說的,他本想帶劉郁看華夏的風景,但那些曾經的風景被破壞的,太多,太多了。所以兩人有時……更有一點,華頂始終相信自己的命格,怕對劉郁劉佈雷形成影響,所以下意識的,兩人是有距離的。

    就算是走在一起,兩人也是離開十餘步左右的距離。

    在教功夫的時候,華頂就教,然後說一些武林掌故,拳理腿法。

    捨此之外,華頂不和劉郁多說,什麼師徒交心……對不起,華頂不需要。

    所以劉郁對華頂,雖有一定的感激之情,但要說這個感情多深,要哇哇痛哭,還在痛不(谷欠)生,那就太離譜了,是不可能的。反之,得了這些功夫,他是高興還高興不過來呢。

    既然是留在金山寺,那就留下來吧!

    至少,劉郁也要替華頂守完頭七。

    表面工作,還是要做一做的。

    劉郁現在有錢,他身上有錢,自然不成問題。至於香江這邊的身份證問題,張奇那哥麼替他搞定。別說,張奇雖離開香江,不是說他在香江沒有地位,每年,香江這裡的偷渡者可不少,還有很多大圈仔,沒有門路搞到身份證,以香江警察的查證力,不是早早就把外來的人給一一送走了麼。故此劉郁很安心。他把心安下來,也是想要看看自己的功夫,到底怎麼樣了。

    換句話說,離開了師父教,劉郁開始要自己學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