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指劍碎星河

第五部:大燕東起 第四百一十三章 :交流武學 文 / 老實人12

    劉郁聽得,心中頓時就是一頓。洪門,致公堂,這個從海外開始,一點點發展起來的龐然大物。在數百年裡,不知出現了多少高手。畢竟,洪門,本就是造反的,造反,能沒點功夫嗎?這裡說說,最早的洪門,是反清復明組織的。

    其原創,是鄭成功。

    但鄭成功本人有點廢柴,好以喜惡行事,也就是說,不怎麼通大局。他的部下大將,大漢奸施琅之所以投了清,其中就是他對施琅不爽,暗中搞他,讓施琅混不下去了,才反的。

    世人說起清初的三順王,又說大漢奸施琅,其實,這些人,未必沒有忠勇之心。

    比如說孔有德,他老爹就是給滿清殺的,怎麼會沒仇沒恨?

    但當時的明朝,是比清朝還要噁心一萬倍的。太**了。這不僅是**,還有蠢笨的因素在裡面。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當時的大明,大多數居上位者,都是豬。

    一群豬,自然只會把事情,越搞越糟,越搞越差。孔有德等人的造反,其實都是給明朝政府逼的。便如那個施琅一樣。這哥們蓋上了大漢奸的帽子,其實心下他也委屈。

    好在,還有一個組織,一個派別,是堅持下來的,那就是洪門。

    其後,少林前五祖,後五祖,相繼都投入其中,給洪門帶來了強大的武風。

    洪門高手,無以計算,你讓他們排兵佈陣什麼的,那是難為人,可他們當中,真有高手。

    漫長年月,這麼多的高手,他們留下的武學,武術,武功,種種心法,心訣,心得。

    在這麼多東西下,唐近塵只要稍微天才點,又輔洪門現在的財力,有這樣的實力,真不足為怪。在客觀的角度來說,劉郁這樣的天才高手,才是真正可怕的。

    三個武術家,坐在一起,平心靜氣,這就開始交流武道。

    唐近塵道:「天下武學總綱,莫不如是,總核心的,就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過去古代,武者學武,大多用在戰場上,春秋八百年,幾乎是年年有爭戰,在那漫長的爭戰中,華夏武學研究出了所謂刺死砍傷的理論,劍法槍術,莫不由此而生,刺客,也以刺而殺之為主,形成了當時的武學風格。」

    「不過,後來風氣大變,到了漢朝,漢朝是一個很富裕的年代,當時有人形容文景之治。說錢多的,串錢的繩子都爛了。糧食多的,舊糧沒有吃完,新糧又來了,一層堆一層,一層壓一層,層層而起,高樓拔戶。」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民間出現了很多強健擊者,稱遊俠而,大俠郭解,就是當時的表表者,這些人大多是大地主的出生,有的人繼承家業,有的人卻喜好遊走四方。」

    「所謂遊俠兒,他們身體強壯,力量過人,所以在修煉的時候,可以把身體的體能,練到一個很高的巔峰。在遊走的時候,他們身邊人不是很多,也不可能形成軍隊,過去那種單一的刺擊殺法,就不再適合,於是,就漸漸有了百家武藝。」

    「當時的這種遊俠制度,一直沿續下去,直到三國,都還有這樣的遊俠兒。」

    「在西漢到東漢時,有很多關鍵的歷史,都可以看到遊俠兒的身影。」

    「於是,武術就從這個時候,進入到了見山不是山的境地。」

    「這種百家拳,千家藝,一直的流傳,不住的推廣,到了宋朝,到達了一個小小的巔峰。」

    「但,到了明朝,武林被官府控制,甚至每個武林門派也往往要在官府那裡進行登記。」

    「不過,到了清末,民間出現一批新的武者,於是,只殺敵,不表演的國術出現。」

    「這就使武學,從見山不是山,又回到了見山還是山的境地!」

    唐近塵不愧是唐近塵,華夏武學,源淵流傳。

    到她這裡,幾句話,就說得很清了,連武術發展的脈絡,都可以一目而明之。

    聽她的話,你好似看到了一條河,這河,你可以看到源,看到中,看到尾。

    富巨弼又接著說道:「你說跑了,我們說我們。我們學武的,先是練身體,把身體練好,也就是打基礎,然後才開始學技招。把這學好了,可以說是見山不是山。但最後,還是要回到身體上。我師父說了,學武術,最主要的目的,是把身體的機能,推演到最高。」

    劉郁道:「你師父……」

    富巨弼道:「龍摩上師。」

    唐近塵道:「龍摩上師是西藏密宗三大上師之一,一身的武學,學究天人。」

    劉郁道:「密宗的武學,的確是不錯,我和富兄打過,那一掌,很是陰險啊!」

    富巨弼哈哈大笑。

    大手印這東西,有化勁的道理在裡面,十分的厲害,霸道。被這一掌打中,正常沒有好下場。也虧得這門功夫透支的身體潛能太大,不能隨便使,不然這還了得。

    唐近塵嫣然一笑,說道:「西藏接華夏,聯印度,可以結合兩家所長,故此,在武術上,的確是有獨到之處。藏地高原,身體不好,的確是很困難,在那裡,當地人向印度人學到了他們的瑜伽功夫,對身體的苦修磨礪,很是厲害。這一點,是華夏武學都比擬不了的。」

    是的。

    華夏內陸,在養氣修身方面,不是太好。雖然過去有很多東西,可都埋沒了。

    戰亂實是一件可怕的東西,先秦的科學文化藝術及文明,被項羽一把火燒了。

    所以自秦後,文化造成了一個大倒退。

    漢朝初立,因為吸收了一部分秦朝的文化,所以對文化典籍這些東西,十分的看重,讓民間反哺,這才重新打下了大漢朝的文明基礎。

    不如此,豈有所謂的文景之治焉。

    但,這僅僅只是一方面。戰國七雄,誰家都不是省油的燈,和強秦壘,齊、燕、趙、韓、楚、魏等國,哪家沒有自己獨特的東西?秦法師於魏法,韓器精於諸國,齊國百家爭鳴,楚承吳越精髓,趙有胡服騎射,燕有水利工程。這些國家,這些力量,積累的東西,不要太多了。在天下一統之後,都被始皇帝搬到了咸陽。

    但這些寶貴的文化瑰寶,這些珍物典藏,卻被項羽那個殺千刀的一把火,造成了文化大倒退。戰國時,秦國,趙國,燕國,都可以對抗匈奴,怎麼到了漢朝,卻要連番的受辱。漢武帝打窮了文景積累,這才只是暫時的打跑了匈奴。原因何在?這你就可以明白了。

    所以華夏老是有這種一次次的文化大倒退。

    武術方面,也是如此。

    原本煉體煉氣煉身的功夫,失傳的太多。

    在煉體上,華夏現存的功夫,的確是不及瑜伽功夫。那功夫,可以把人體修煉的肉身髮香,牙長四十,返老還童,百病不生。在這一點上,華夏的功夫,的確是差了的。

    當然,印度的這些功夫,主要也是體現在鍛體上,而非是拚搏廝殺。

    這點,華夏種種的殺人術,搏殺功夫,卻是遙遙領先,太過厲害,太過牛逼了。

    西藏,就是處在這個地方,小心的吸收兩方面的所長。

    如此,才有的大手印這樣的功夫,可以一口氣,打出身體裡的兩分力量。

    這力量一打,正常,也就沒有戰鬥的餘力了,所以才要一擊不中,遠揚即走。

    華夏古武裡也有這樣的說法。很多刺客,都是這樣,一擊不中就遠揚千里的。

    比如唐演義裡的那位——空空兒。就是這樣的代表。

    富巨弼道:「我在喜馬拉雅山學功夫,主要,就是把身體的潛能,給煉出來。在那高山,氧氣雖少,但空氣沒有細菌,是真正的乾淨,大乾淨,純乾淨,在那樣的地方,可以洗煉身心,有機會,你可以去學著試一下,功夫可以很容易的進步。」

    劉郁道:「有機會我的確是會去的……」他知道,富巨弼這是好意。

    其實,不要他這樣暗示,劉郁知道,他的功夫走入誤區,或是說,自己走入邪道,走入魔道。他這樣的精神狀態,幾次的暴走,他豈不知這裡面的惡果?

    去喜馬拉雅山,那個地方是惡劣,但想必,卻可以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去洗滌……不是劉郁的身體,而是他的心。

    洗煉劉郁的心,可以鎮壓心魔。

    這才是關鍵原因吧。

    這個道理,和那些沉迷在紅塵俗世裡的人,突然間看到了大自然壯麗迷人的一面,而產生的一種頓悟一樣。是用來當頭棒喝,是用來給人刺激,讓人清醒,回神的。

    想了想,劉郁問:「我們學功夫的,很容易,就把身體打空了,當年李小龍威名赫赫,打敗不知多少格鬥高手,功夫堪稱一流,反應當為頂尖。但問題是,他的勁力太強了,不知陰陽調和,一味的求強求大,最後,打空了身體,耗盡了潛能,早早猝死。所以我們練功夫的,最好的,就是要有一些保健的營養品,可以跟得上我們身體的消耗。未知,你們洪門,有沒有這樣的秘方?」

    富巨弼向唐近塵微微搖頭。

    但唐近塵還是說了:「的確,我們是有一些秘方,不過也是尋常的方子,如果你想要,我可以給你,但這些方子,很多都不堪用了,市面上,根本沒有那些藥材……」

    這些東西,都是過去古代各門各派的秘傳。是種種的保健,保養品。

    吃了之後,對身體的恢復,能量,都有很好的作用。

    只是太少,太少。

    而且,裡面需要的藥材,也的確是個問題。

    當年劉郁練功夫,三年,就把李雲積累下的藥材給用得窮盡了,可見這學功夫,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特別是現代。現代社會,污染嚴重,哪裡還可以如過去那樣,找到各種的天材地寶。雖然說,這世上,還有很多好東西的。可也有很多動物,植物,都滅絕了,都絕種了。在華夏,中原的黃河象,是給陪葬殺光的。大猩猩,是給人吃光的。

    大象是大祥的意思,古人迷信,喜歡陪葬,連大批的,數以千萬的奴隸都可以陪葬,何況是大象呢,所以到了三國的時候,中原不見大象久矣。以至於曹操收到了一頭大象,還要新奇好一陣子。

    可憐的華夏中原黃河象,居然是因此而滅絕的。

    要知道,在商朝的時候,大商的主力軍隊,就是戰象騎兵啊!

    還有猩猩,因為猩唇是一道美味,數千年下來,華夏的大猩猩,因為這道美味,滅絕了。

    這兩樣,只是萬千之中,兩個例子而已,此外還有很多,很多,太多了。

    都讓人無法盡數。

    也使得過去很多的藥方,丹方,方子,都成了一張廢紙。

    不過,饒是如此,洪門手上,還是有一些培元固本的方子。

    劉郁查了一下,其中培元丹、小還丹,都還是可以使用的。

    僅管,那些藥材,價值非輕。

    不過,劉郁可以收購種子,然後讓人來種植。

    雖然從種,到成藥,至少得要三年,才可以把那丹藥給煉治出來。不過卻也未必要這麼麻煩。藥材本身,的確是這樣的規矩,但現在有了科學,也就是說,只要藥材好了,劉郁就可以直接的,利用藥材,進行提煉。把他需要的,直接提煉出來,這樣的效果,未必不如那些丹藥。成藥。

    這樣一來,劉郁估算一下,他大約需要一年多,就可以得到這方子裡的藥物精華了。

    有了這個,劉郁計算,他的功夫可能會再進一步。退一萬步說,他的明勁暗勁,可以開放點了,不必再那樣,省著使用。可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打使得更強,更好,更多。

    你看小說,古代俠客,行走江湖,身邊往往都帶藥。

    你玩遊戲,上面的人物,在打怪的時候,也要帶藥。

    這樣,hp、mp空了,可以用藥來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