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指劍碎星河

第五部:大燕東起 第四百八十二章 :寫部小說 文 / 老實人12

    孫彥軍在兵馬甬這裡工作,已經二十年了。

    從一個熱血的少年,到現在,他已經是一個中年人,而且,是一個很高尚的,學者。

    十年板蕩的那會兒,孫彥軍是一個小小的小孩子,他親眼目睹幾個下放的知青,窮得連褲子也要伙穿。可就是這些人,後來一個個都發了。其中一個,更是成了歷史系的教授。

    從那時起,孫彥軍就一直努力讀書,努力向上。

    他成功了,後來做了教師,又因為對歷史的喜愛,來到了這秦甬館裡工作。

    因為孫彥軍出身於貧窮,卻很是好奇。

    為何,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過去,曾有這麼一片的偉業,越是瞭解那個偉大的朝代,那個偉大的國度,他就越是好奇,越是奇怪。為什麼,這樣的一個國家,這樣的一個強國,會淪落得如此下場,不僅在國破之後,被外所攥,更是可憐,統一大帝一代始皇,被後世之人,千載萬年的唾罵。

    不理解。

    不明白。

    這使孫彥軍一日復一日的追查下去。

    越是瞭解那個偉大的國度,越是瞭解那個時代,他的心裡,就有一種,莫名的悲傷。

    相比現在那些個什麼狗屁的康乾盛世,那算什麼?和兩千年的那個偉大帝國比起來,連渣滓都不如啊!可是,怎麼回事,兩千年後,華夏在這時間的長河裡,整整兩千年裡啊……居然沒有進步,反而是不住的倒退。

    兩千年前,秦皇已經可以修直道,相當於現在的高速公道,也就是當時沒有鐵路,不然秦始皇的行子,一定也會修遍全國。要知,當時的道路工程,可比現在修鐵路,還要難呢。

    兩千年前,已經有了鍍鉻技術。

    兩千年前,已經有了流水線。

    兩千年前……

    可是現在……那個康乾盛世的清代,有這些嗎?為什麼現代的人,目光只放在清代,卻對我們華夏的根源,不聞不問,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呢?

    連蠻夷如西方,也搞文藝復興,有了文藝復興,才有現代西方,而華夏,卻不肯如此。

    不肯正視我們華夏國家的真正文明,卻迷戀兩千年封建糟粕,迷戀滿清的奴役統制。

    這真是讓人無語了。

    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裡,他原本的心,也沉寂了起來,人也變得,寡言少語起來。正當這日,他如往常一樣,工作的時候,看到了,本該沒人的甬館裡,多了一個人,這個人,不知是何時進來的,她就那麼,大模大樣,用一種古怪的目光,看這滿坑的人俑。

    「那個……你是誰?」孫彥軍上前詢問:「現在閉館了……已經……過了時間了……」

    那人把目光轉過來,她的目光中射出一道奇怪的光,這光,讓孫彥軍忘了,忘了這個人的年齡,這個人的大小,這個人的面目,一切,他都不在意了。

    這也是當然的吧。

    那個人,那個女人,是兩階生命體,第三期的覺醒者狀態,相比起這個時代的普通人,她幾可是超人呢。

    目前大宇宙文明,人類的階層,分成了五階。

    孫彥軍他們這樣的普通人類,是一階生命,是凡人。

    而這個少女,是步入大宇宙時代的文明人,僅以她們的國家來說,就幾乎全都是二階生命。當然,二階生命也有區別,和一階一樣,分成了五期。

    二階覺醒期的強者,其實力,已經可以做到,所謂超人的這種事了。

    像什麼憑自己的力量短途飛行,或是一定程度的超能力,都可以使出來呢。

    只是,那需要太多的能量,卻是不必這麼的浪費的。

    所以那人,僅僅只是以精神,來進行微弱的催眠。

    「你在這裡工作?」

    「是……」孫彥軍被催眠了。

    好在,這名少女並無惡意。

    「工作多久了?」

    「十幾年了,大概二十年了吧,我沒留意,不知不覺,呵呵……」

    「你喜歡這裡的工作嗎?」

    「不好說,我不知道,不過,我喜歡的吧……但是……這裡其餘的很多人不喜歡……很多人……只是從書本上的知識,就來判定一切,明明看守這裡,照顧這裡,卻對這裡的一切,不尊重,不莊重!」說到這裡,孫彥軍很是惱火。那些從學校裡畢業出來的年青人啊,說到秦朝,一口一個暴秦,說到始皇,一口一個暴君,真是讓他莫名的火大。

    他很想告訴那些人,告訴那些無知的人,秦朝,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朝代。

    所謂漢朝,之所以可以在歷史上有那麼好的名,主要就是一條,漢承秦制,襲秦法。

    漢朝可以定鼎,主要就是繼承了秦朝的東西,是把秦朝的很多東西,搬過來用的。

    連誅殺項羽的五個漢軍小兵,也是地道的老秦人。

    所以大漢,其實就是老秦的另一張臉而已。只不過,秦朝的上位者,換成了從龍劉邦的豐沛臣子罷了。而對於這一點,秦朝也沒有在意。在秦朝商鞅變法後,由於變法的成功,使得舊貴族消失,取代的,是一支新興貴族,但新興的老秦貴族,太強,太霸了,使得歷任的秦君都不怎麼放心。要不,以武安侯白起那麼蓋霸天下的功績,何至於要被賜死呢。

    白起的被賜死,使得老秦人,和秦國的高層,漸漸的分野,漸漸的分離。

    所以當秦朝滅亡時,過去孝公在位時,那連綿不絕的「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之聲,再不可聞了。再沒有一個老秦人,願意為這個秦國效力,出力。征伐天下幾百年裡,老秦人遵從商鞅的耕戰之法,要麼從耕,要麼從戰,只是不問國事,國家落到誰手裡,他們都不會做聲。

    管你是子嬰也好,是劉邦也罷,他們都不管。

    因為老秦人的心冷了,血冷了,這才有了劉漢四百年之天下。

    但,秦朝的東西,還是好的。僅以秦朝留下的法度,律法,就讓漢朝先就有了文景之治。

    人說文景之治,是說文帝和景帝的好,其實,這裡面也有秦律的完善。正是秦律的完善,所以文帝和景帝,才有了垂拱而天下治的偉業。

    若非武帝集權,搞什麼獨尊儒術,以儒亂法,大漢朝何至於止於四百年。

    「看來……你對秦朝的歷史……很瞭解麼……」

    「是的……只是,我也有點疑問。」孫彥軍完全忘了自己是怎麼和這個女人說話的,總之,他被勾起了話頭,連綿不絕的和這個女人說了起來。

    還別說,這個女人知道的真多。

    他很多學術上不明白,不瞭解的東西,都給這個女子,娓娓道來,一一解釋清楚。

    秦朝的文化,獻公以前,是奮鬥的文明。

    那時,秦國沒有文化,重的是軍法,是軍紀,整個國家,以嬴氏部族為核心,集其餘部族為羽翼,征戰以興殺,殺伐以興世,所以雖有穆公之霸,卻是小霸,不是大霸。

    小霸不過三,大霸不過五。

    穆公在和晉爭長短,雖兩敗一勝,取回顏面,卻是自傷纍纍。

    史書記載,穆公送將士第三次出征的時候,舉國皆素。

    如果再敗,秦國,就可以亡國了。所幸的是,這一戰,秦國勝了。但,雖是勝了,秦國卻和那前蘇一樣,國內男丁死得都差不多了,損傷連連,只能籍由大勝,休養生息而已。

    最後秦穆公更是絕了進取中原的雄心,決定向西發展。

    這也是穆公之霸,霸於西戎的原因。

    到了穆公之後,國力開始下滑,而秦國的鄰居,晉國雖是三分,卻恰逢魏國崛起。

    魏國更恐怖,先後出了文侯和武侯兩人,都是不世之資。

    其中,更是出了吳起這個名揚後世之主,其人一戰,秦人之殤,五十萬大軍,土崩瓦解,河西之地,盡皆而失。到了這裡,秦國才開始出現,第二波的變化。

    這一波變化的主導,就是商鞅。

    籍由商鞅變法,這一歷史上最偉大,最傑出的變化,秦國打下了日後,統一天下的基礎。

    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秦統天下。也因為商鞅之慘,所以後世人,鮮談變革。國家出了問題,哪怕明明知道有問題,縱有商鞅之姿,卻也不敢出頭露臉,去改革國家弊症。哪怕是如被誇了又誇的名臣張居正,也只敢在農民的土地上做文章。

    後世只知張居正是明朝中興之臣,其實卻不知,他讓大明的基礎,更進一步的喪失。

    若張居正學商鞅,大明才可真正的中興,而不是曇花一現。

    只可惜……縱如張居正,亦是……不敢!

    商君之死,太過慘矣。

    最後,秦國在商君書的商鞅變法下,一步步的壘實基礎,一步步的向前而進。

    這使得諸賢匯粹,荀聖稱讚。

    更出了秦始皇、呂不韋等這樣的不世之人,這才使秦朝,統一天下。

    步出了秦俑館,孫彥軍開始長思起來。他最後歎了口氣,對身邊的女子道:「可惜,這些,我知道,卻不能讓別人知道,別人不知道,還是不知道,世人說起秦朝,還是會說暴秦,是惡虐之國,說到秦始皇,也是罵不絕口……真是讓人氣餒,如康熙乾隆那樣的孽種也可以被不住的傳頌,怎麼我們華夏的真正鼻祖,祖龍始皇,反被唾棄呢!!!」

    康熙是殺兔子冠軍,是小麻子,是科學禁絕者,是文字獄的支持者,是罪孽之的發起者。

    他被歌頌為千古一帝,是不世君皇,是為了兒子太優秀不知選誰當皇帝的仁慈之主,仁愛之君。

    乾隆呢?是花錢大王,人說乾隆,乾隆,花錢花出個大窟窿。此人比他爺爺還會搞文字獄,連他老子的大義覺迷錄都不如他的文字獄。此人還完善了罪惡的四庫全書。

    這兩人,要活過來,以罪而論,殺了再殺,死了鞭屍,都不足以嘗其罪。卻被誇得聖明無比。一個是千古一帝,還想再活五百年,一個是十全老人,盛世之君。

    反而是利下無數功果,蓋霸天下,讓後世君主仰望的秦始皇,卻被罵了又罵……

    天道何其不公。

    「那麼,你寫書吧!」那個女子這樣說:「以我的瞭解,你的知識,學識,已經足夠你寫書了,如果你寫了,你的作品足夠優秀,那麼,會激起一些年青人,也是不無可能呢!」

    「寫書?」

    「沒錯!」那個女子說道:「世人無知,所以就要讓他們知道,現在的朝庭,我不是太清楚,但想必不會如清朝一樣,搞什麼文字獄吧,你寫書,寫得好,出版了,不是可以揚正道於弘聲,還世界以清朗麼!」

    「有道理……」孫彥軍心動了。

    世人無知,是因為沒有著於紙墨的東西,可以說明一切,但如果有了這麼一部,著作……

    「好主意,我這就回去寫……嗯,想要扭轉世人的觀念,不是寫一點點東西,就可以解決的,所以,我才要寫更大,更好的東西,寫成數部的長篇!就從秦孝公那段時間寫起!從商鞅變法開始寫起!我要讓世人知道,我們祖先的文明,文化,是何等的精粹,讓世人知道,秦朝,是一個文明的朝代,是一個值得我們追思的,而不是什麼所謂的暴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