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指劍碎星河

第七部:燕過危萍 第六百零九章 :彼若初見 文 / 老實人12

    赤軍黨當年強大的時候,兵力達到了兩百多人眾。

    這麼一支兵力,他們甚至還敢於發動人體炸彈襲擊。

    可見赤軍當年是多麼的輝煌,但就是這樣的赤軍,和美帝斯的較量,也是敗落下來。

    老赤軍份子,殘餘下來的,你看看有幾個?三五個人,大貓小仔的,不成氣候。

    他們自己都放棄了。

    連奧平女士都跑去找個阿拉伯人嫁了相夫教子。

    這就是赤軍的敗落。

    新赤軍雖有西原這樣的年青人,又有一批熱血少年,但如果沒有支持,再這麼下去,很快,就會完蛋,完蛋,結束,只是時間問題。

    就連大夏共和國,當年起家,也是先打造一塊根據地再說其餘的。

    沒有後勤,沒有後方,沒有支持,你打個毛啊!

    為什麼當年共和國際上來就可以把毛文選他們的權利給奪了?

    因為共和國際他們,手上舞動的,是史大林他們答應提供的後援。

    史大林的俄羅西,當時是共和國際的老大。毛文選他們在國內搞得紅火了,史大林派人來奪權,來主導華夏國內的革命。可能很多人都奇怪,怎麼毛文選他們就那麼……啊,那麼……就那麼的,把手上的主導權,拱手給讓了?他們怎麼就讓了?憑什麼讓了?

    憑的,不是什麼所謂的共和國際,而是史大林後面捏著的蘇援。

    你不讓李德他們得權,不讓李德他們掌權,不讓共和國際來領導,對不起,蘇共的史大林不承認你們,不給你們蘇援。而美帝斯當初是幫蔣中正公的。無可奈何之下,毛文選他們為了蘇援,只得放棄手上的權利。直到最後,他們才把權又奪回來。因為他們後來發現,共和國際的蘇援一來是少,二來是遲遲不到。與其指望那個,不如他們自己幹。

    現在劉郁也來這一套。

    你新赤軍不是牛麼?你牛什麼?

    再好,再強的軍隊,沒有補給,就完蛋。

    當現在還是冷兵器的時代麼?沒錯,冷兵器時代,的確有可能,讓你僅憑人心,僅憑團結,僅憑努力,就打出一番的天下。可現在是熱兵器的時代。

    這年頭,打仗,打得就是錢。

    就是後備。

    你有足夠的後援,有錢,有軍火,你才可以挺得住,可以支撐得下去。

    不然……縱是新赤軍,又能怎麼樣!!!

    「你……想要什麼?」西原秋也問了。

    這句話一出口,劉郁身子就是一顫,為什麼,他感覺到這句話的厲害。

    這個西原,一剎那,給了劉郁一種,聖雄甘地的感覺。聖雄甘地是什麼人呢?偉人。

    西原秋也,也給了劉郁一種,偉人的感覺。什麼是偉人?就是那種,注定,會做成大事的,了不起的人物。這種人,必將名垂千古。他們只要活下去,一定可以做成事業的。

    為什麼這樣說。你看西原問的這句話。

    ——你想要什麼。

    多麼簡單。

    但大道至簡。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才最重要。

    劉郁深吸了口氣,他知道這句話不好回答。

    你說我要赤軍,別人還會信你嗎?你日後,給他們再多好處,他們表面上接受,但心裡都會提防,都會小心。因為你想要他們,而劉郁,卻是一個華夏人。這就注定,兩方不可能聯合到一塊去。假若,現在是七十年代,那也許可以。那時,毛文選不僅是華夏人民的神,也是很多東瀛人的神。在當時,東瀛人,特別是赤軍份子,比很多華夏人還要崇拜毛文選。

    赤軍,本來就是崇拜毛文選而出現的產物。

    歷史上,崇拜毛文選而誕生的東瀛左道勢力,一共三支,只是可惜,他們連毛文選搞內鬥的毛病都學會了。在一連串的內鬥之下,兩支勢力,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只有一支,被奧平女士領導的赤軍,離開了東瀛,在海外發展,倖存下來。

    但現在……毛文選……真是死了好多年了。

    這麼長的時間,新赤軍,也僅僅只是繼承赤軍之名而已。

    他們不滿的,反對的,是東瀛現任政府。是對美帝斯的滿腔仇恨。

    而不是什麼對大夏的崇拜。

    劉郁一兩句話,就讓赤軍來投……做夢。

    那……怎麼說呢?

    劉郁說了一句,如果華夏人聽了,八成會笑噴的話。

    「我要的是……華夏和東瀛,和平共處,友善相鄰。」

    東瀛……

    華夏……

    早已成仇。

    你別管華夏官方,大夏政府,怎麼個強調,啊,說什麼華夏,和東瀛,是一依帶水的有睦鄰邦?那都是假牙。大夏政府,對東瀛……一直有心節。開始,大夏對東瀛,態度是好的。雖然有東瀛發動的侵華戰爭,但毛文選一句話,就把戰勝國的福利給放棄了。

    這一點現代很多華夏人都不甘心。

    馬逼的,要是當年的戰爭賠款他馬逼的不放棄,現在東瀛一切,都是華夏的。

    只是要分情況來區別對待。

    當時戰爭剛剛解除。華夏雖慘,可東瀛也好不到哪兒去,從某種程度上說,東瀛戰後的慘況,比大夏,還要悲慘。你那時讓小東瀛賠天文數字的戰爭賠款,真是找乞丐要百萬黃金。

    他就是賣心賣肝再賣腎賣肺,都是無可奈何,不能及也。

    在那種情況下,蔣中正公又刺激了毛文選一下,不要戰爭賠款。毛文選為了爭口氣,為了國情,為了大勢,也只好不要那戰爭賠款。這是時代的局限。

    假若,華夏要了,東瀛人知道自己幹一輩子,也不會還清債務,那麼,他們還會這麼努力的恢復經濟嗎?顯然不會。

    可惜,華夏的這一番善意,卻沒有讓東瀛政府……因為他們是被美帝斯牽著的。

    美帝斯要的是一個看住華夏的東瀛,而不是什麼華夏政府的附庸。

    於是,東瀛人再度的,耍了一把華夏。改革開放,華夏為圖經濟,和東瀛建交。

    結果就是東瀛人,把華夏的種種商業,種種機密,偷取了。

    什麼景泰藍的,固有華夏自己方面商業意識不強的腦殘行為,但東瀛人沒懷好心眼也是事實,事情一出,華夏眼抓瞎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東瀛呢?笑翻了天。

    此後,不管華夏政府方面,怎麼出於國際形象的要求,說什麼華夏和東瀛的友好,但有一點的事情改變不了。那就是……兩國,之間那些仇恨。

    華夏政府也不遺餘力的,不停的,播放,拍攝,抗東瀛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劇。

    幾乎,每個華夏的小孩子,都中看那些愛國電影,電視,長大的。

    他們在課本上,也許學不到什麼冉閔,但絕對可以學到八年的抗東瀛戰爭。可以學到南京大屠殺,可以學到旅順大屠殺等等。這是怎也改變不了的。

    每個華夏人,都是這麼教育,這麼長大的。

    這樣的仇,這樣的恨?可以化解的了?

    西原秋也皺起了眉,他道:「吶呢?」這種事,誰都不信。

    劉郁道:「嗯?不信?」

    北野詩織道:「支那人,你說的這些,你自己信麼?」

    劉郁道:「我信……」他解釋起來:「東瀛之於華夏,自古有恩有仇。說有恩者,華夏唐宋,之時,東瀛遣唐使,宋朝度種郎,這都是華夏,對於東瀛之恩。」

    唐朝的時候,東瀛派出了遣唐使,這一作用,大大促進了東瀛的文明進程。

    到了宋朝,他們更是進行了大規模,度種行為。什麼是度種呢?就是東瀛地方大名,甚至國家,把本國裡漂亮的姑娘,集中起來,訓練她們,讓她們學習歌舞,彈唱,讓她們學會服侍人,再用漂亮的花船,把她們送到哪?宋朝。那時,宋朝,纏足剛剛開始。纏足也不是什麼三寸金蓮,只是把腳纏得平點的錯到底,就像高跟鞋那樣的小尖腳型。

    所以那時宋人身體強壯無比,很高,很大。和宋人一比,東瀛人,當時就和猴子一樣。

    東瀛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他們已經發現自己本國人種的低劣。為了改變這一點,他們就這樣度種。其女之於彼宋,與宋之男子交其合者,有孕出,則回。也就是回到東瀛。然後,大名自己就娶了。生下兒子,是大名的兒子,大名當成自己的兒子,繼承自己的位子。如果是女兒,也可以用來聯姻什麼的。

    這就是東瀛裡的貴族,華族的誕生。

    華族,在東瀛,就是這樣出現的。

    這兩件事,兩種行為,使當時,人種低劣,文明落後的東瀛,得到了大步的提升。

    這是華夏之於東瀛之恩者。

    而東瀛對華夏,也沒有太大的仇恨。

    劉郁說道:「明之倭寇,南人自擾,侵華戰爭,實出必然。」

    這是怎麼意思呢?

    明朝的倭寇……其實,不是真正的倭寇入侵。怎麼回事?因為那些,是當時大明朝,自己禁海搞成的結果。這種禁海,讓海上討生活的,如汪直、徐海等,日子很不好過。

    因為他們看似賺錢,真正的錢,卻是讓南方的世家大族,是那些大明的官紳,給賺去了。

    所以說,這種禁海,是對正當海貿商人,極不公平的一件事。

    只是可惜,事以成敗論英雄,大明以開海禁為誘,抓殺了可憐的正當商人汪直和無辜的徐海。使海禁得以繼續。汪直和徐海,說是倭寇,其實只是想要公平正當交易的海商而已。

    至於倭寇……那些殺人凶殘的倭寇,也不是明朝倭寇的主力,主力是什麼?還是那些武裝海商。說白了是大明自己招惹的麻煩,是自己惹的禍。

    馬逼的,你自己南方兵力垃圾,慫包,你怪別人戰鬥力太強了嗎?這不扯蛋麼。

    東瀛之於華夏,最殘忍的,最直觀的,最讓華夏人受不了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侵華戰爭。可是,這一場侵華戰爭,也不能這麼說,就是東瀛人的錯。

    那要怎麼說?一句話,這話,也是毛文選說的,毛太祖的話。毛文選晚年是犯了錯誤,但他的確是一個偉人,他的話,也的確是金科玉律,是值得學習的。

    這句話是什麼呢?

    落後要挨打。

    當時的華夏,啊,清朝,東瀛人看法是,一群退化的蠻夷。東瀛人在心裡,其實是仰慕天朝上國的,他們是很回味那種感覺的。可他們後來看到的清朝……那是什麼朝代?是一群頭後面留金錢鼠尾,豬尾巴似的清國人。這便好似大字加一點,不是太,而是犬。

    華夏的男人,早讓滿清殺光了。他們閹割掉華夏太字下的一點,給華夏的大字,添成了犬。從人到狗。看到過去的華夏,那個華夏,天朝上國,現在成了一群……狗……成了一群,蠻夷,是人都不會舒服的。東瀛人也自然,覺得,這群沒文化,沒知識,愚昧落後的蠻夷,不配擁有華夏大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