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指劍碎星河

第八部:燕往浮屠 第七百一十八章 :恩清怨明 文 / 老實人12

    要死了嗎?

    真是陰溝裡翻船。

    太湖裡不死,卻要死在尿壺裡。

    天下居然還有這樣的事。

    枉我劉郁,一生,所向無敵,縱橫天下,現在居然也要有這麼樣的一天嗎?

    這一剎那,僅僅只是剎那,但,劉郁明白,古時,項羽,冉閔,他們當時之心。

    項羽和冉閔都是力蓋天下的無上強者,兩人都是那種絕對的千人敵,萬人敵。

    在他們面前,十萬大軍,都可以一殺而穿。

    項羽,在烏江,如此絕境,仍是可以衝殺入陣,斬數百漢軍。在千軍萬里的陣式裡,在絕望的環境下,他還可以有如此的發揮,可見他本人是怎樣的一個非人類了。

    再有冉閔,他的軍隊且也不必去說了,在他必敗的時候,他帶少部兵馬,力阻燕胡二十萬大軍,衝殺入陣,一直到他胯下的千里寶馬,朱龍駒都受不了了,這才馬倒被擒。

    可見這兩人,都是怎樣的強大。

    但是,他們的強大,也換來了可悲的死亡。

    項羽見力不可敵,最後,無可奈何下,自刎而死。

    算是給自己的死,劃下了一個最後的句號,給自己,爭了一個保有底線的面子。

    我不是被殺的,我是自殺的,項羽臨死,執著的,就是這一點吧。可那又如何?漢軍的士兵們,仍是把他的屍身,大卸八塊,也沒見有幾多的尊崇。當然,項羽一生,屠城數起,坑殺二十萬大軍,更是一把火,將咸陽城裡,六國的文化,春秋的文明,積累,燒了個空。僅以此言,萬死不足以惜。不過他的死,還是太慘了點。

    至於冉閔也是成問題。

    冉閔被俘。

    燕胡打斷了他的手腳,再將其斬殺,死得可以說是窩囊。沒有堂皇戰死,是他最大的失敗。不過這也和他之前,到處亂殺有關。他殺了李農,實是他的失策。這可以說是取死有道。

    但是,劉郁又有什麼地方,是可以罪該萬死的?劉郁想不明白。其實劉郁本人,的確可以說是罪該萬死,他殺的無辜者,也是不少,很多。做下的惡事,也是無數。只是,當事人,是不會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不對。項羽不會覺得自己在咸陽做的事情有什麼不對,冉閔也不覺得自己殺李農有什麼錯誤的。

    死,就在當下。

    就在其時。

    眼看劉郁就要被打中了,他若是被打中,必死。

    哪怕是沈動,賀力狂傷了,但這兩人也是打殺出來的高手。

    這種人,只要還在戰鬥,就可以發揮出不可思議的力量。

    這力量,過去對劉郁,也許不及,但現在劉郁差的就是這一瞬間的時間。

    他沒時間。

    他向躲不過去。

    怎麼辦?

    怎麼辦?

    卻見一道寒光電閃。

    唰!

    那是星漢燦爛的一劍。

    這一劍是怎樣的一種風情。

    使人覺得,好似過去,那個武當劍仙李景林復活了,不然,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劍?

    這一劍下,賀力狂和沈動齊齊後退。

    他們知道不好了,他們手上用的是銅鐵棍,是鈍器。這種武器,雖說不是太好,但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抗利器。只是,那也是在戰鬥中對拼的結果。現在的情況是,對方間不容髮,在最好的時機裡打出了最強的一劍,這一劍的風情,借足了勢,加上劍器本身的鋒利,居然把兩人的銅鐵棍,給削斷了。

    如此利器,兩手一空的賀力狂,沈動,再要上前,不是打仗,而是送死了。

    他們這樣的高手,在這種時候,又怎麼會自擇死路呢?

    退開之後,劉郁這才鬆了口氣,但出於緊張,他的內息,到底還是亂了些。

    從武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走火入魔,只是劉郁強行把氣血鎮壓,這使他表面上看沒事,實則內裡大為虧損。特別是他身體的情況,由於狂用武功,已經是氣血沸騰了。

    越是強大的人,越是怕傷,傷,傷不起啊。正如越是愛乾淨的人,身體的病毒抵抗力,可能越低。人體還是要有些細菌的好。

    劉郁無法說話,他看面前這多出來的一個人。

    這個人,身姿優美,一襲白衣,衣服白的,如輕煙之紗。

    很美。

    透過那白紗輕衣,劉郁甚至可以看到一些那女子身裡面的內衣。

    但看那女子回頭,道:「我救了你!」

    劉郁哼了一聲,看出來了,道:「沒想到……你也參與了這件事!」說是說,卻發力,把身後的衛堅強,給震離身體。衛堅強給震離,劉郁也算放下了一半的心。以他的輕身功夫,打不過,還是可以跑的,不信這裡有誰可以留下他。只是方纔他還說我看你們幾人回,現在卻輪到他要跑路,這未免讓劉郁心裡有些下不來台,太丟臉了。

    來人是誰?

    不是別人,正是蘇顯鶴,也唯有蘇顯鶴,手上才有劉郁給她的古劍器,流雲劍。

    劉郁當初說服蘇顯鶴替自己打理燕門,在東瀛留下一條根,以回報燕子門。

    用的,就是這口流雲劍。

    流雲劍是古劍器,而且是神兵一級的武器。鋒利非常,且有靈行。

    非是如此,是不可能打動蘇顯鶴的。

    就好似古代,董胖胖說再多的好話,拿再多的財寶,也不及一匹赤兔,可以打動呂布的心。古時,戰馬,特別是一匹通靈的,有靈氣的千里良駒,等若武將的第二生命。

    再說項羽,在項羽兵敗垓下的時候,他唱一曲離歌,其中有兩句,一句是騅不矢兮奈若何,一句是虞姬、虞姬奈若何。在當時的那種絕境下,楚霸王想的不是別的,而是他的馬,和他的美人。注意,馬還在美人之前。

    對於武將來說,戰馬的作用,就是這麼的強大。那麼,對於一個武林高手來說呢?

    沒錯,就是武器。

    在戰場上,打過仗的,都是知道,兵器是很容易損壞的。東瀛武士出戰的時候,甚至要在自己身上別三五口刀劍。你看電影方世玉就可以知道了,方世玉最後一場大戰,身上別了不下十把的武士刀。就是因為,這刀是真派上用場的,不是電影為了耍酷。

    而江湖上,武林中,打起來,憑的除了功夫,就是你的兵器了。

    在武林裡打鬥,不會有電影上那樣,兵器打掉了,還可以用手對拼。

    血肉之軀,怎敵得刀劍加體。一個高手,最緊要的,就是手上的劍器刀子要硬,要利。

    故此,蘇顯鶴才會心動。因為一把神兵利器,不僅可以用一輩子,還可以用來傳承。

    如此大恩,才換來蘇顯鶴替劉郁打理燕門。

    不過,這是值得的。

    你看看現在就可以知道,蘇顯鶴救下了劉郁,不是蘇顯鶴,劉郁,就要死了。

    劉郁覺得自己的運氣還是不錯的,他道:「好,好,好,蘇顯鶴,不負我望,你帶了多少人來,替我把這裡的人統統殺光,全部殺光!」

    「我想……你搞錯了!」蘇顯鶴卻是回身平靜的說道:「我救你,不是說我就要替你殺人。」

    劉郁怔了一下,他後退一步,來到自己人之中。阿爾琺爾德等都把熱武器拿出來。

    雖說如果用了,行質不一樣,他們在東瀛,會驚動東瀛的政府,就不是一般情況可以壓下去的了。但為了小命,一切還都是值得的。

    劉郁退後才道:「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意思!」蘇顯鶴道:「你對我有恩,不錯,但我這些年,該還的也都還了。如果你財雄勢大,氣魄壓人,回到東瀛,這些我可以還給你,我還替你打工。但看看你現在成了什麼樣子,差點居然被人殺死。你都這樣了,我出手幫你,換取你對我的恩情,這不是很正常的嗎?只是,我還以恩情後,自然也要拿回我的東西。劉郁,燕門一直是我打理的,現在你已經無力於此,燕門,就要歸我所有!」

    由於劉郁過去的努力,加上香江黑幫,等種種地方勢力的支持,燕門,早已經得到了正常的收支。開辦燕門,不僅不會花太多的錢,還讓蘇顯鶴的腰包,漸漸的鼓了起來。

    若非這裡面有真正的,真金白銀的好處,利益。蘇顯鶴想必也不會這麼快的就要甩開劉郁。實是劉郁,給出的空間,給出的地方,太大。讓蘇顯鶴自己著迷於其中。正如蘇顯鶴說的,如果劉郁保持強勢,她有賊心,也沒賊膽。但劉郁現在卻是落敗了,並且,他受傷了。

    受過武林正統教育的蘇顯鶴如何不知道,受傷,對武功高的,特別是如劉郁這樣功夫高的人,是何等重大的一件事。所以她,勇敢的站出來,要鬧獨立。

    劉郁無語。

    換了一般人,可以會罵自己瞎了眼,用了什麼白眼狼啥的。說蘇顯鶴的壞話,怎樣,怎樣的。可是,劉郁不會那樣。

    事情已經形成了。

    一切成了定局。

    這個時候,不認清現實,還要大吵大鬧,才是真正的不成熟。

    「好!燕門我可以給你,但我這次栽的太冤,我有些問題,想問。」

    「你說!」

    劉郁看向蘇顯鶴,道:「你早早就知道這件事,所以你早早就來了,一直在暗中觀察,注意,到了關鍵時刻,你才出手的,是不是?」

    「是!」蘇顯鶴彈了一下劍身,發出輕吟之脆,平靜的承認了。

    沒啥好不認的。

    劉郁冷哼一下,道:「這麼說,你知道是誰佈置這一切的了?」

    蘇顯鶴道:「這個……我不能告訴你!」

    劉郁道:「是不是國家?只能是國家,不然,還有誰,可以下這麼的手段!哈哈,大夏,好一個大夏,和過去的封建王朝又有什麼區別,只要大夏出了什麼英雄,都不遺餘力的想要除掉,誅之!哼!」

    「住口!」一個人忍不住的出來了。這個人,一直隱在天花板上面。她打開通風口,從上面一躍而下,但看她一身長袍風衣,冷硬的道:「劉佈雷,很多事情,別人可以說,但你不可以說。你對大夏有什麼功,有什麼勞?你也算是英雄?你只是一個奸雄巨梟而已,是禍亂國家的東西。不是你早早離開大夏,你以為你還可以這麼的逍遙嗎?原本,你離開國家也就算了,我們不會和你計較什麼,但是誰想,你居然潛回大夏,在上海,發動了喪心病狂的行為,胡亂的屠家滅口,這還不夠我們把你誅除嗎?」

    劉郁根本不理她說的那些話是不是有道理,而是一語道出了她的名字。

    「湯貞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