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少年不知愁滋味 第一百章 餘波 文 / 方士
更新時間:2012-11-15
公孫越,公孫瓚之弟,白馬義從統領。公孫越施了一禮,說道:「見過車騎將軍!」(袁紹討伐董卓時自號車騎將軍)袁紹說道:「伯珪有何事啊?」公孫越道:「韓冀州不仁,願取而代之,還望車騎將軍出兵,倆家瓜分冀州!」袁紹沉吟道:「文節縱然有失,可份屬同盟!」公孫越道:「非也!既然為同盟,借糧草時,韓冀州可想著同盟情誼?況冀州百姓苦韓冀州久矣!」袁紹看了看左右,說道:「我與左右商量一二,明天給你答覆!」公孫越欣喜的應了一聲,退了下去……
袁紹道:「公孫瓚還是忍不住了!」逢紀笑著說道:「劉幽州開了胡市(即邊市,和胡人做買賣),用糧食換了不少牛羊,寧給胡人也不給公孫瓚,難怪他急了!」許攸嬉笑一聲,說道:「更不用說公孫冀州(冀州刺史公孫度)佔了遼東,生性好強的他自然是不想被旁支所壓!」郭圖點了點頭,說道:「子遠所言甚是!儘管已經分了家百年,但嫡流要是被分家所壓那才是公孫家的恥辱!」袁紹舉了一杯茶,說道:「公則,接待公孫越就交給你了!子遠準備準備,等到時機合適,再走一趟冀州!元圖!出兵的章程就交給你了……」三人低頭,齊聲道:「喏!」四人相互看了一眼,會心的笑聲在這個屋子裡響了起來……
漢初平元年十月,一場關東的大地震再一次將大漢的人民鎮住了!就連始作俑者李儒及司馬璋也沒料到,小小的銅錢竟然引發了關東諸侯大火拚。袁紹甚至比正史中提前半年入主冀州,當然,可憐的公孫越還是逃不掉那一箭。不過真正令人歡喜的是,公孫越一死,公孫瓚徹底爆發,自領幽冀青三州刺史,和袁紹火拚……
與此同時,長安也變得不太平,甚至連城頭上也貼了不少公告。幾名士卒守護著秩序,一名大嗓門的敲著幾下鑼,吼著:「你們聽好了!朝廷鑄錢司針對目前從河北傳來的小錢特地發了一篇公文!」
事關居民生死攸關的大事,那名士卒看著周圍猛地變得很安靜,心中有些得意,又吼道:「河北所傳來的錢,含銅量低,是假錢!那些人不懷好意想坑咱們,大夥兒都得提高警惕!」
儘管這句話剛說完,底下居民又開始了嚷嚷,不過等到那名士卒的聲音再一次響起,居民又恢復了平靜。士卒道:「鍾官令說了,這些錢一是輕,大夥兒可以掂量掂量,第二就是黑一些,第三就是脆!大夥兒都知道,五銖錢放十年百年只要不生銹,錢就沒事兒,而且硬得很,不過這些小錢很脆,力氣大的甚至能掰成兩半!」
士卒又吼道:「目前來說,有不法的商家企圖把小錢來禍亂長安,敗壞我們的家業,大夥兒說,能不能答應!」「不能!不能……」驚天的吼聲似乎連呆在宮裡的陛下都驚動了,抬起頭看著遠方在想著什麼……
士卒敲了一下鑼,又說道:「如今有了小錢,就得要求大夥兒長些眼神,尤其是大筆交易,若是有什麼拿不準的五銖錢去請族老族長裁決,一旦出了問題,趕緊到左馮翊府舉報,官府會盡量幫助大家!再者,若是小筆生意,大夥兒可以選擇以物易物!對於舉報並落實的案情,官府會給與舉報人一筆獎勵,我們發放的是糧食,多少視案情大小所定……」
再往後,沒有往後了,糧食所激發的熱情使得那幾名士卒暫時性失聰,一**聲浪彷彿鎮住了長安這小片土地,司馬璋和李儒沒有料到,出台的針對小錢辦法,竟然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擁護董老大這種「不自然」的現象,當然誰也不會提起,正是這個朝廷,才會鑄了這麼多小錢……
長安的「反假鈔」行動激發了居民對河北的對抗情緒,一時間,如河北甄氏這樣的商家在長安的交易量猛然大跌,那些人可不管所拿的五銖錢是五銖還是小錢,甚至一些思維跳脫的,開始了欺詐勒索……
十月的天不算是冷,這一日在他的居房處,響起了敲門的聲音,司馬璋懶洋洋的喊了聲:「進!」隨後,司馬璋就傻眼了!因為他住的偏僻,來找他的只有李丙,至於李儒和李傕一般都是在武庫見面,至於王辯這幾天來的少了。可進來的那名男子一身官袍,很是眼熟,司馬璋眨了眨眼,剛要說什麼,就聽得貂蟬說道:「義父!」
太囧了!司馬璋沒料到他偶爾**了一次,就被女方的家長抓了一次現行!王允看向他的目光明顯帶著一絲失望,不過眼角下似乎還隱藏著別的一絲意味。司馬璋猛地一抬頭,離開了貂蟬柔軟的大腿,沒想到因為動作太猛,反而撞到了御姐胸前的那一處柔軟。貂蟬也不著惱,把手中的葡萄放入了小碗中,隨後看到司馬璋的額頭上冒了不少汗,嘴角輕輕一提……
王允說道:「溫柔鄉是英雄塚!司馬璋你太令我失望了……」司馬璋紅著臉接受了王允的教訓,足足長達半個時辰,誰說罵街僅僅是沒文化的大嬸的專利,司馬璋頭一次知道,有文化更可怕!從夏朝的太康到商朝的紂王再到西周的幽王,甚至連前朝享盡娥皇女英之福的成帝都脫不了王允的毒舌……
司馬璋沒有想到,因為他「沉浸」在溫柔鄉里,反而打消了王允對他的疑慮,畢竟,小錢做得這麼逼真,有流言說,錢范只能是朝廷所出……
司馬璋感到很晦氣,貂蟬也是好笑地看著他,因為他隱晦的提了一句「醉枕美人膝」,貂蟬點著頭,順便來了個「終極服務」。司馬璋頭枕在人家大腿根上,美女還餵他葡萄,可惜,這一切都被某位不良老頭子給破壞了……
王允不是個多嘴的人,司馬璋自然不擔心會傳出他好色的流言,其實就算傳出,他已經有些不在乎了,畢竟他本身的名聲就不好聽,外加上漢朝已經有位大臣給他做了榜樣,閨房之樂,甚於畫眉……
隨著冬天的來臨,當袁紹暫時擊退了公孫瓚,董卓軍隊在洛陽地區先敗後勝擊退孫堅的消息傳來後,整個長安的氣氛變得更詭異了!雒陽隨著孫堅的撤退,已經成了一座空城,至於袁公孫交戰,以及劉岱殺了喬瑁(喬亦作「橋」),則是標誌著討董已經成了浮雲……
李儒從河北、中原運回了大量物資,本來長安的居民正在考慮如何度過冬天時,董老大又發出了福音,號召建設郿塢,以至於又將原來的設計推翻,整座城池又足足翻了一番,原本的城牆成了內城……
王允拜見了陛下劉協,所商討的就是新年的操辦……只不過王允沒料到的是,陛下所看的書竟然不是四書五經!王允道:「陛下所看的竟然是《道德經》?」少年天子點了點頭,說道:「高祖以黃老之術而安定天下,如今天下大亂,朕……我,我覺得還是……」(漢代皇帝通常也稱呼自己為「吾」,只有在確立權威和重大場合才稱「朕」。比如劉邦惹急了,會說自己為你老子我,武帝劉徹也通常說「吾」……)
王允道:「此一時,彼一時也!黃老之術雖好,但這個前提是天下太平,無兵災之禍!可如今,逆臣賊子禍亂天下,想要『無為』,只是空想罷了!」劉協道:「我也知道,可想起祖宗,總覺得心頭上很沉重……」王允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羋平(屈平,即屈原)有此警示,陛下不可忘卻,更何況陛下的年齡還小,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王允道:「陛下等到來年就是十歲,十而謂之優,就到了讀書的年紀!陛下!正應該多讀讀四書五經……」劉協點了點頭,不過王允沒注意的是,聰慧的天子此時看向他的目光已經和先前不太一樣了!因為劉協受到董卓的熏陶,讀了不少《淮南子》等帝王術,小皇帝可是清楚得很,任何人都可以讀四書五經,但皇帝不能讀,因為一讀,就成了傻子,成了士大夫的玩物!孔夫子就算再超脫,畢竟他只是個臣,在君君父父的世界中,君和臣的定位是絕對不同的!
劉協沒有繼續談這個話題,反而問道:「皇甫義真又辭去了官職,司徒可知為何?」王允的臉皮又抽了一下,他可不能明說是皇甫嵩想要謀刺董卓,結果風聲露了。按《漢律》以下謀上,行刺官員可是大罪,皇甫家就算有再大的功績可不一定能保住他,更不用說倆人之間本來就有齷齪……
說和的是蔡邕,出面的相邀的自然是皇甫堅壽,董卓雖然有些不耐煩,但還是勉強接受了,只不過,「保護」皇甫家的士卒馬上提高了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