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子安新傳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四十章空降 文 / 裕瑋

    應該說,第33軍雖被合圍但還是很有些抵抗力的。因為6日上午33軍曾處於**猛攻當中,各師團拚命構築了相當堅固的野戰工事;而下午第38軍趕到化解了危機使33軍的防禦更得以鞏固;並且38軍又用33軍的防禦區儲存了不少準備用來進攻的彈藥和補給,現在38軍人雖逃走但東西卻留了下來。乘著大部分**追殺潰散的38軍和構築合圍33軍的包圍圈時間,被圍日軍在司令官本多政村領導下,3個半師團分散成四面,以單兵掩體為標準,緊急構築起一道道環型陣地,盡量將急需的彈藥和補給品掩埋起來、準備死守了。

    與此同時,本來準備撤退的25、28軍也回到固守狀態,等到西邊趕來的主力部隊。而伊洛瓦底江西岸的各個師團、乃至東岸的第15和第35軍都緊急收縮部隊、暫時轉入防禦狀態、準備西進。

    這場短暫而激烈的大戰在接近7日黎明的時候意外的平靜下來,但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只是黎明前的短暫停息。

    然而對日本來說幸運的是:雖然黑田和小畑兩位中將大人親自上陣,但缺乏準備的日軍運輸機飛行戰隊和傘兵旅團還是沒能在黎明前趕上『班機』。天亮前,第一批起飛的還是原本計劃中由大批戰鬥機掩護的第9航空師團的轟炸機隊,不過目標已經改成曼德勒;從而使日軍在不知不覺當中避免了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傘兵時運輸機相撞機毀人亡的慘局發生。

    清晨6時20分,日軍的多架遠程偵察機首先光臨緬甸中北部第一大城曼德勒上空,但很快就被值班的盟軍戰鬥機驅逐,其中一架來不及逃跑的被兩架皇家空軍的颶風式戰鬥機打的空中爆炸;從地面上透過低空的薄霧望去,空中爆炸的火球及余焰火紅火紅的;這妖艷的血紅,拉開了曼德勒之戰的序幕。

    6時40分,隨著曼德勒城中空襲警報聲大作,日第9航空師的『重』轟炸機隊在高低雙層戰鬥機護航下接近城市。擔任空防的颶風式戰鬥機中隊紛紛起飛迎戰,擔任掩護的一式戰鬥機隊正面應敵,雙方已接近1000公里/小時的高速對進、剛要對搏;高空精銳的二式戰鬥機中隊呼嘯而下,600公里/小時的超高速和不弱於盟軍戰鬥機的7挺12.7口徑重機槍頓時將整齊的英國戰鬥機中隊衝亂,頓時英軍大潰,30多架颶風式戰鬥機當中有幾架當場爆炸,其餘則被二式戰鬥機割裂開來,三三兩兩的四散逃命,大部分日軍戰鬥機追殺而去。

    隨即,日軍轟炸機呈傳統的九九隊形、整齊的突入曼德勒上空;作為最後一道屏障的英國陸軍和空軍高射炮部隊一起開火,結合雷達不斷修正數據、裝備那個時代最先進的機械式計算器引導系統的3英吋和3.7英吋口徑的重型高射炮隊採用高空高爆彈,一排排巨型炮彈準確的在日轟炸機隊前進空域爆炸,無數碎片如雨點般掃過日軍的『打火機』,當先的、已顯老舊的3個97式重轟炸機中隊頓時連連爆炸和墜落,但後續的2個戰隊97式重轟炸機繼續前進,終於將一串串炸彈投向關鍵的英軍高射炮陣地、鐵路樞紐、橫跨伊洛瓦底江的橋樑及盟軍的兵營等重要目標,不斷揚起巨大爆炸的硝煙,使晨霧逐漸消散的曼德勒很快又籠罩在煙霧當中。

    第9航空師團的重轟炸機隊以近20架的慘重損失投彈完畢離開後,部分日軍戰鬥機繼續盤旋在天空,英軍糾集美軍1個預備中隊投入反攻,40多架颶風和12架p40協同作戰,跟差不多數量的日軍戰鬥力在曼德勒上空繼續鏖戰,雙方的戰鬥機不斷墜落,爆炸此起彼伏,一直打到日機因續航力不足撤出戰鬥。

    盟軍戰鬥機還在加油加彈,未能他們喘口氣,從菲律賓調來的第2航空師團的數個混合機群編隊又接踵而至,這一次盟軍已無力在空中對拼,所有戰鬥機急急忙忙撤出曼德勒空域,數百門37和40.5口徑高射炮嚴陣以待,數十門重型高炮全力發射,打的天空中和地面上炸彈爆炸一樣黑煙滾滾。

    然在英國空軍的雷達屏幕上,第9航空師團的轟炸機和戰鬥機群後方,大約150個小點正在煙霧繚繞之上的高空接近曼德勒東郊。10多分鐘後,當日軍前一個大機群還在狂轟亂炸曼德勒時,驟然下降的後一個機群才被英軍辨別出來,皇家空軍管制軍官大叫:「大批敵軍傘兵來襲!」但為時已晚。

    此時由第5航空師團負責運送和空中掩護的第1傘兵旅團的第一梯隊已經開始傘降,大批97式輸送機和部分100式輸送機不斷將運載的一個分隊一個分隊的傘兵連同武器空投下來。而位於曼德勒東郊日軍空降地域內,除通過連接昔卜、南坎至雲南的公路上過往卡車上的少量武裝人員外,連一個盟軍的影子也找不到;於是和歷史上截然不同,日軍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以只損失幾十個傘兵的微不足道的代價就輕鬆完成了傘降。

    久留米旅團長親自指揮,第一梯隊1400多名傘兵迅速完成集結,隨後兵分兩路,未等第二梯隊,就在天上各種戰機掩護下,分別撲向曼德勒東部的主要機場和東南部的英軍兵營。這兩地固然有不少英軍,但前者多是空軍地勤人員、後者多為陸軍後勤官兵,僅有的警戒分隊連同輕型高炮單位一起被擺放出來展開單薄的防禦,後勤人員也被組織起來協助防守,以等待英軍、美軍、**,或者慈悲的上帝來援。

    戰鬥很快在機場爆發,皇家空軍的幾個高射炮連用密集的高射炮火力打退了日軍傘兵的第一波試探性攻擊後,填補高射炮之間的火力空隙的機場警衛連和一些雜兵就被日軍精準的神槍手們用狙擊槍撂倒,而後是仿造**的破甲拳發射的爆裂彈,「轟轟轟」一連串巨響將一門門高射炮連人帶炮炸上半空;隨後大隊傘兵衝入機場,這支唯一裝備衝鋒鎗的日軍部隊很快就將殘餘的、雜七雜八的英軍擊倒、驅散;日軍傘兵追逐著正在緊急起飛的各色飛機直到跑道盡頭,很快就佔領了基本完整的機場、繳獲了大量航空設備甚至包含來不及起飛或破壞的20多架各色飛機,及最關鍵的滿載航空燃料的油庫。

    相反,試圖進攻曼德勒東南部英軍大兵營的戰鬥陷入僵持,因為英軍幾十年長期駐紮在那裡很快完成部署,那裡不但有擔任兵營警戒的步兵連、還有司令部警衛連和憲兵隊,加上大批勤雜人員,以一些輕型高射炮為骨幹火力,連續打退兩波精銳傘兵的進攻,哪怕日軍航空隊付出3架轟炸機被擊落的代價還是因為缺乏地面直接火力支援而告失敗。但隨著機場迅速、完整的被日軍攻陷,在空中指揮的小畑師團長下令第二梯隊除空降伊洛瓦底江以東擔任牽制的傘兵大隊外、全部改降曼德勒東機場;並懇請黑田參謀長加快第三梯隊登機增援。

    8時20分,沿被日軍炸斷的鐵路線,一個警備後方的英印軍步兵營急急忙忙從南部趕到曼德勒東南郊,在英軍強令下匆忙向日軍的側翼發起反攻,遠處的英軍重型高射炮還利用防空間隙發射高爆彈進行支援、可惜因距離太遠、精度差強人意而很快終止。結果是雙方實際都缺乏重火力的輕步兵打了一場短暫的預期遭遇戰;不出所料,以英印軍完敗而告終;也使英軍浪費了本可以參與防禦的最近一支援軍。

    英印軍反攻失敗20分鐘後,完成集結的第二梯隊2個大隊傘兵連同第一梯隊剩下的千餘精銳一起向城區發動強攻,天上數十架日軍轟炸機不惜損失全力壓制英軍防禦火力。很快就將原本岌岌可危的英軍防線摧毀,雖然曼德勒城裡還有不少盟軍、包括緬甸當地游雜武裝還在抵抗,然大批英軍和官僚已經或向南、或渡河逃跑了;烈火熊熊、夾雜著四處爆炸,大批盟軍倉庫被盟軍自己毀於一旦;和上次逃跑相比迅速的多,也方便的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