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來 文 / 裕瑋
9月1ri,長久以來秋高氣爽的天氣終於暫時終止,滾滾烏雲迅速籠罩清晨的天空。同樣的天氣變化,和戰爭初期截然相反的是興高采烈的變成了日軍,而破口大罵的除了**還有美軍。
當日,努魯爾虎山南部爭奪戰以日軍五千多人被地雷炸死炸傷、被冷槍冷炮打死打傷後『成功』奪回而告終,**騎兵部隊在付出輕微損失後,主力折向東北,一部分越過努魯爾虎山往西北方向撤退。
次日,日軍草草破壞了秦皇島碼頭後退入山海關、九門口一線既設防線內。
至此,日軍已全部撤出河北境內,關內全部光復,察哈爾大部收復,連熱河也被奪回近半,消息傳出,舉國歡騰。
「不攻了?」
「當然。日軍撤的太快,我們趕不上了;再冒險進攻,不但成功可能性很小,而且傷亡必然慘重。」我看看專門趕到前指等待**攻入山海關的張學良笑了,「漢卿你放心好了,我保證你明年天就能回奉天故居。」
「要到明年天?那你現在幹什麼?」
「整軍備戰啊?機會伴隨危險,而危險也伴隨著機會。」
其實我也不想暫停攻勢,畢竟這一個多月下來近200萬大軍戰鬥和非戰鬥減員加起來才剛過25萬,實際的激戰不足一周,遠談不上疲勞;但我總覺得再攻有風險,而且是很大的風險。
與此同時,上月良夫率領的第17方面軍,也就是朝鮮軍改個名字的擁有8個師團的大軍正向用火車向遼西前線輸送,而規模更大的本土日軍增援部隊正在登船、準備海運滿州;更關鍵的是第6航空軍也在向東北轉場。頂著被美軍越來越頻繁的戰略轟炸,為了半個世紀以來入主大陸的夢想,我兩世都未能感受過的成為世界強國的夢想,這一次整個日本可準備豁出去了。
幾天後短暫的雨雲散去,中日兩軍對峙的戰線兩面都變得濃重起來;雙方的後續部隊和補充兵員都是源源不斷開到;而天空中的戰鬥已經重新燃起。
由菅原中將指揮,重新裝備起來的第6、第7、第21飛行團及陸軍航校組建的第100飛行團一起重新顛覆戰場。
雖然**迅速將可用的戰鬥機中隊集結到華北前線,陳納德也迅速將駐華美軍所有的戰鬥機中隊投入戰鬥,可數量上、甚至飛行員質量上還是處於一定劣勢;特別是第100飛行團精英們駕駛的疾風式戰鬥機,更讓飛機性能雖略略勝出、但駕駛技術卻遠為遜色的大部分中美飛行員屢屢受挫。空中再次僵持起來。而日本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當美軍b29重型轟炸群繼續光臨日本本土上空時,迎戰的日軍戰鬥機幾乎銷聲匿跡,只剩下重型高射炮火還在不停的發射,但沒有無線電近炸引信,自然戰果寥寥。幸好夏威夷還是一片廢墟,而馬裡亞納基地群還在建設當中;更因為美國陸軍和海軍現在幾乎是各管一邊,才使飛到日本本土的重型轟炸機遠比歷史上同時期為少。
9月底,當日本陸軍用疾風和飛燕奇跡般的再次擊退中美聯軍的p51,將p40打的幾乎絕種之後,日軍的地面進攻突然開始。
「現已查明,清晨開始的進攻北路系日軍第16方面軍,指揮官是橫山勇,已經新發現8個師團番號;南路是上月良夫率領的第17方面軍,也發現8個師團番號,兩路合擊的目標應該還是平泉、下板城一線。」趙子立依舊不緊不慢的匯報敵情。
「算上預備隊,也就是說日軍至少增加了20個師團?」
「不錯,不過之前日軍至少15萬損失只補充了一半,而且都是老弱殘兵。」
「我們補充的也好不到哪裡。」
「不過至少是健壯的青年,而他們要麼是15、6歲的娃,要麼是中年病號。」趙子立笑笑。
「兩位別感慨了!敵軍已經突破我軍第兩道防線、快到平泉了!」史迪威急匆匆踏進作戰室打斷了我們的談話。「別以為你調了些部隊部署在那裡就覺得沒事,日軍的進攻強度已經超過你的預計了吧?」
看看老頭激動的紅臉,我坦然承認:「你說的對,我只預料到朝鮮軍參戰,沒想到日本會從本土調來這麼多部隊能組成第二個兵團形成夾擊之勢,所以原本誘使朝鮮軍沿錦承路突破聚而殲之的設想已經不成立了。」
見我如此說,在場不知情的將領不約而同心跳加速,史迪威更是急的加大音量:「那你準備怎麼辦?退回灤河以西?」
「至少要抵擋抵擋、等日軍打到下板城吧?」我裝出一付無辜的表情,「否則難保日軍不直接殺過灤河。消耗掉日軍的進攻能力也是好的,反正灤河上已經架設了那麼多浮橋,我軍隨時可以撤回來。」
「那好,你就這麼拖下去吧!」
「沒問題,到時候我會撤退的。一峰繼續說。」
「是。日軍以第4方面軍掩護北翼;第3方面軍一部分協助,一部分協同第16方面軍進攻;第1方面軍主力在第17方面軍側翼展開助攻,一部分估計在後方擔任預備隊;第6方面軍依舊在南部陣地上,只有少量佯攻。估計第16、17方面軍後方,再加上第1、第6方面軍未動用部隊大約在10-12個師團。」
「實際上由於第6方面軍現在狀態和部署,日軍可動用的後備力量還要多一些。」
我的喃喃自語居然被史迪威聽見了,而且也立即想明白了,「你難道還想著反攻?」
『這個狡猾的老頭』我心中默念可還得裝笑臉,誰知道日本怎麼會突然發瘋、不顧本土安全投入大部隊呢?蘭花姐籌集的鈽239還不夠啊!
「親愛的約瑟夫,這不過是我的一個設想而已,還要看戰局變化。」
「變化?從日軍進攻發起線到灤河邊總共6、70公里,以日軍那麼大投入算,你根本找不到缺口,除非你想再次從北部大迂迴。但現在日軍在北部也大為收縮,有十幾個師團展開防禦,你也不可能輕鬆突破;那裡一旦作戰持久,你薄弱的補給就成問題了,何況現在空中處於劣勢,你的戰車也損失一半,騎兵也頗為疲勞……」
「所以北部只能是助攻或者佯攻。」我繼續看著地圖。
「中路現在日軍主力聚集,上去跟他們硬拚可以嗎?以輕裝備為主的**去正面硬拚、以攻對攻實在不是明智的選擇。而南部,以我對中國的瞭解,你雖在美國接受的教育也不至於去強攻吧?」
「強攻山海關至九門口一線?」我再看地圖。
「宋!」見我不語,史迪威又急了,「你不會真想打山海關的主意?」
「呵呵,聽說你是美國陸軍裡跟海軍關係最好將領?」
「怎麼?」到底是史迪威,很快就反應過來,「你難道想打登陸戰了?這不可能,大批登陸艇運不過來的,何況你的部隊也沒有受過這方面訓練。」
「不過我記得我們有不少外掛式摩托引擎,而且還有不少折疊舟,而且不少部隊還受過渡河作戰的訓練。」
「哦!不,這是渡海,可不是一條狹窄的小河。」
「說是渡海,其實也沒多少裡海路,就繞過山海關而已,老兄莫被渡海這個詞誤導了!」豁然開朗之下,我笑著回答,「一峰,讓我們也籌劃一下、學學怎麼打登陸戰!」
日軍的進攻在持續,進攻部隊從16個師團逐漸增加到近30個,**且戰且退,平泉、小寺溝、大吉口、上谷、永和依次丟失,但依托密佈的小型火力點,大量的機槍,60迫乃至繳獲日軍擲彈筒改裝的50迫,敢死隊性質的**守備部隊讓進攻的大部分缺乏實戰經驗甚至缺乏長期訓練的日軍新兵付出慘重的代價。
真實的二戰末期日本陸軍規模和部署
本土大本營
直轄第5方面軍
直轄第17方面軍
直轄航空總軍
杉山元第一總軍
轄第11方面軍
轄第12方面軍
轄第13方面軍
畑俊六第二總軍
轄第15方面軍
轄第16方面軍
中國
岡村寧次中國派遣軍
直轄
轄華北方面軍
轄第6方面軍
中國
山田乙三關東軍
直轄
轄第1方面軍
轄第3方面軍
中國
大本營直轄第10方面軍
東南亞
寺內壽一南方軍
直轄
轄緬甸方面軍
轄第2方面軍
轄第7方面軍
轄第14方面軍
太平洋
大本營直轄第8方面軍
直轄第31軍
直轄小笠原兵團
——若非當時日本缺乏整體戰略,只知一招『亂棍打死老師傅』;面對如此規模的日本總動員,誰敢說中華不會亡國?……倖免之餘,不思改正進取,他日安有再次幸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