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煉金大中華

正文 【521】 攻佔大上海 文 / 每音十流術

    足有一百多具!

    「我們打贏了,我們打贏了南京保衛戰!」

    在群眾們還沒反應過來前,《快訊報》的記者就第一個喊了出來!

    先入為主的聲音讓大家相信,昨天晚上,總督劉大人使出了奇兵,將意欲轟開南京城門的兩艘英國炮艦擊敗。

    不可一世的英國人被打敗,而且隨後,十二月一日,南京總督府門口還懸掛出了英國使節的屍首!

    當然了,掛出的只是少部分人,龍灝和劉坤一畢竟還是有點理智的,他們曉得,如果把三十多具屍體都掛出來任由城民觀看、拋扔雜物穢物來砸,恐怕屍體所屬的國家都會瘋掉,而世界的輿論風頭也會轉而同情英國。

    所以,掛展的屍首只以幾個英國使節為主,另外還附贈了十多具『英勇保衛』總督府的清軍士兵屍體……

    總之,在總督府的賣力宣傳和《快訊報》早就印好的報紙渲染烘托下,昨晚的雨夜屠殺赫然變成了英國使節欲裡應外合,攻破南京,攻佔總督府,可卻陰謀敗露,被英勇的清軍士兵阻止,激戰過後,被全部擊斃的跌宕起伏故事。

    《快訊報》也定了調子,這次中英衝突,全責在英國,整個事端,乃是英國針對南洋水師和煉金國王的大陰謀!南洋水師和煉金國王是被迫還擊,希望國際上正義的人士給予支援,正視事實,不要讓中國成為英國人陰謀的犧牲品。

    不要讓戰火再次燃燒到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輿論的力量是強大的。或者說,龍灝的到來,使得輿論固有的能量提前釋放了出來。

    在國際社會上層建築開始關注這場發生在中國境內的中英海戰時,輿論吹的風已經一邊倒地傾向中國,傾向弱勢方,鼓吹英國陰謀論。

    輿論媒體拿出了前兩次中英戰爭當做例子,將英國比作了『貪得無厭』的強盜,『卑鄙無恥』的陰謀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向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伸出罪惡的爪子!

    輿論媒體持有的觀點便是:英國試圖將世界作為它的殖民地來奴役,歷史證明,每當它自己國內的矛盾凸顯時,它就會將國內民眾關注的矛盾重心轉向國外,前兩次中英戰爭都是如此,而這次,由於歐洲爆發了三皇同盟戰爭,英國內部也經歷了女皇被軟禁、愛德華王子登基的政治動盪。為了穩定局面,緩和國內矛盾,轉移民眾聚焦。英國方面便『恬不知恥』的將矛盾轉移目標選擇了中國。

    畢竟。誰讓中國,誰讓大清朝,那麼好欺負呢?

    英國方面認為,只需花費小小的代價,就能從中國那裡獲得巨大的利益!

    這樣一來,便能凸顯愛德華七世登基的英明。讓英國民眾暫時忘掉那個女王。

    ……無疑,輿論和傳媒的力量是強大的,別的先不說,至少這次,在龍灝全力施展的媒體攻勢下。國際上聲討中國的聲音並不強烈!

    或者說,並不迫切。

    這並不奇怪。列強們此刻都忙於歐洲戰爭的收尾,對東亞、或者說對遠東的關注度,實已降低到了近二十年的最低谷!

    龍灝一手挑動的這場中英海戰,就是瞅準了這個空窗期。

    不得不說,龍灝真心謝謝約瑟夫一世,以及愛德華七世……

    中英南京海戰從起因到結束,發生的實在太快,連頭帶尾,總共才十天,北京方面的清廷都沒反應過來,百船大戰就打完了!

    這場海戰之後,剛剛擴建出點名堂的南洋水師被掏了個底朝天,損失慘重,所剩的炮艦也都倉皇出逃,相信等這場風波過去,水師怕是要重建了。

    這也從側面給了輿論煽情造勢提供了絕佳素材。

    不過,輿論再給力,也是需要向事實低頭,向實力跪膝。

    換個角度,假如南洋水師的炮艦不堪一擊,一下子就被英國海軍擊垮,那麼輿論就算把中國的悲情調子吹上了天,只怕也擋不住其它自認為正義的列強屁顛顛跑來仲裁的興致,可是,當戰局陷入迷霧般的僵局,南洋水師和英國駐中海軍兩敗俱傷,誰賺誰虧一時間還看不出來,那麼,輿論的緩衝效果就突顯了,至少,在上海林立的多國租界裡,就沒有發生一邊倒要聲討中國的列強聲音。

    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等列強駐上海的代表,都在觀望……觀望這場中英海戰的最終結果。

    咦,你可能要問,結果不是已經出來了嗎?

    不是以南洋水師戰敗,八艘炮艦倉惶出逃告終嗎?

    是的,南洋水師是幾乎損失殆盡,但英國艦隊也就未見得大獲全勝,因為,那八艘逃了出來的南洋水師炮艦好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從南京過來,一路狂奔,居然平安地跑到了上海,並且又在英國艦隊的尾隨追蹤下,安然無恙地竄入了東海海域!

    海軍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要甲板還在海平線上,那麼一切都有可能!」

    是啊,還有整整八艘炮艦沒投降呢?

    又怎能判定英軍大獲全勝?

    他們追來的,也不過是十四艘負傷的戰艦而已。

    雙方一旦到了開闊的東海,一切便都有可能……別忘了,那位煉金國王龍灝,以弄垮美國海軍出名的北海伯爵,還沒有出手呢!

    太平洋上,誰又知道有他多少的埋伏?

    ……

    好了,撇開沸沸揚揚的輿論不管,

    讓我們把目光重新投入到戰場上。

    戰場才是決定輿論走向的基石。

    而,這個戰場就是上海城,以及上海之外的東海海域!

    十二月二日午後。南洋水師逃出的八艘炮艦,在上海東南方向四十海里處,與追擊而上的十四艘英國戰艦,進行了激烈的交火。

    炮火和濃煙,亮光和黑霧,升騰得整個上海都能看見!

    此次交火持續了整整一個小時,雙方二十二艘戰艦無一沉沒,倒是周邊的海水翻滾的震天響。簡直有如龍王出巡一般!

    甚至還波及了不少躲避不及的漁船。

    交火結果很符合租界中洋人的預期,南洋水師的炮艦不敵,放了幾炮後,倉惶逃走,不過,令得這些拿著望遠鏡觀看了整個交戰過程的洋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南洋水師的炮艦分明有幾艘已經中了英軍的炮彈,但逃跑起來的速度還是快的讓人歎為觀止!

    英國的戰艦,想追都追不上!

    沒辦法,在一追一逃的傳統戲碼中。這二十二艘戰艦逐漸消失在了上海灘上之人的視野中。

    彷彿,他們就是為了在上海城裡人的眼皮子底下演出一場對毆的戲碼才出現的,現在。戲演完了。他們也就謝幕了。

    既然是演戲,那麼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戲碼要弄全套,大約在這二十二艘戰艦沒頭沒腦地消失後兩個小時,上海城就遭受了一波地面上的襲擊!

    兩江總督劉坤一聯合煉金國王,從陸路派兵。分兵三路,直撲大上海!

    十二月三日凌晨,上海城淪陷!

    呃,或許用淪陷一詞不太妥當,雖然『入侵方』內的煉金國是外國。但它的國王可是貨真價實的中國人,而且。在戰後媒體的宣傳裡,主導這次攻打大上海戰役的可是清朝的一品大員:兩江總督!

    這不叫淪陷,最多叫內訌,再嚴重些,也就是一個造反的名頭而已。

    有句俗話說的好,再堅固的堡壘絕大多數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上海方面的清廷官員怎都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受到自己人的攻擊!

    上海的一眾清廷官員簡直瘋掉了,他們在被軟禁後,大罵劉坤一是反賊,大罵他勾結外人,大罵他一家不得好死!

    總之,八股進士的才華,在這一刻得到了閃耀。

    面對辱罵,劉坤一臉如寒鐵,不屑一顧,他只說了一句:「閉上你們的嘴吧!本官現在懷疑你們與英國勾結,出賣了南洋水師的情報,導致我水師被英國海軍偷襲,損失慘重!昨天的海戰你們都看見了吧,那是英國人追著我南洋水師的船在打,鐵證如山!哼哼,另外,我還有大把證據,可以證明英國人意圖攻佔我南京,圖謀我大清的江山,這樣的驚天大陰謀,不要告訴本官,你們都不知情哦!」

    劉坤一不愧是官場的老手,顛倒黑白、倒打一把的功力是爐火純青,信手拈來,一句話說完,那些上海的官員就頭皮發炸,身如篩子:什麼?我們跟英國人勾結?他們要剿滅南洋水師,還要攻打南京城?這,這些我們都不知道啊!!

    「冤枉啊,劉大人,下官是無辜的啊!」

    「天可憐見,英國人的行動怎麼會告訴我們?這些陰謀,我們一概都不知情啊!」

    ……

    「咳咳,劉大人既然來了,那麼英國人的陰謀必定不能得逞!我誓死跟隨大人,為大人鞍前馬後,捉拿英國的奸細!」

    「對,對,我們全力支持大人,肅清殘留在上海的英國餘黨!」

    官員們的反應都很快,幾個眼神交流,現在便一個個開始表忠心,願意與劉坤一一道,搜索英國人在上海籌劃陰謀的證據,捉拿一切可疑人士!

    他們想:不管劉坤一怎麼瘋,最後的板子肯定要落在他身上,我們是被迫從賊,事後受到的責罰肯定要輕一些,總比現在不從就被殺掉立威的強!

    這幫上海的清廷官員算是想開了,同時也蠻理解劉坤一的,任誰的心頭肉被人摘了,肯定都會發瘋發狂的!

    更何況,那塊心頭肉是劉坤一賴以在官場上生存的南洋水師!

    英國人跑去捅了這個馬蜂窩,就別怪劉坤一發瘋。

    理解的同時,這幫上海官員也在納悶,怪英國人實在好不爭氣:草。有本事就把南京城打破,捉住劉坤一啊!結果被人家反攻倒算,打到上海來了,還說什麼世界第一的海軍,我呸,連個南洋水師都搞不定,連累我們一起受苦!洋人,真靠不住!

    有了上海本地官員的配合。劉坤一的行動就愈發順暢起來,橫行上海無阻。

    十二月三日晚,上海城宣佈戒嚴,不允許任何車馬離開,期間,有幾支洋人的隊伍想要離開上海,被劉坤一的部隊攔下,這些洋人或許沒有料到清廷的軍隊敢對自己動粗,言語和動作放肆依舊。結果很顯然,這些自大的洋人都悲劇了!

    面對劉坤一對上海無理的封鎖,中國百姓還好。逆來順受唄。躲在屋子裡不出來就是,可租界裡的各國洋人自然是相當不忿,當晚,他們就組織起人手加以反擊,準備用洋槍洋炮給愚昧落後的清軍來個深刻無比的教訓。

    在租界裡洋人的眼中,清軍根本就是不堪一擊的廢物。他們相信,自己的人馬雖然不多,但擊退這些留著辮子、不懂絲毫現代戰法的蠢人,那是沒有半點問題。

    不過可惜的是,這些在租界裡作威作福慣

    了的洋大人們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跟著劉坤一一塊前來的,還有龍灝的近衛軍。也就是煉金國的國防軍!

    國防軍跟隨龍灝來到中國,已有一個多月,經過這段時間的適應,他們已經重新融入故土,並且,他們的戰力也不是普通的清軍可比,就算是當年精銳的湘軍、淮軍來了,也絕不是他們的對手。

    因為,他們是習練了13套廣播體操的強人,他們是用慣了洋槍洋炮的華夏子女,他們是貧苦出身,卻漂泊海外數年,對洋人有種與生俱來的仇恨和無所畏懼的勇氣。

    更何況,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們都非常崇拜龍灝,對龍灝的話,言聽計從,絕不猶豫。

    龍灝要他們跟洋人對著幹,他們就算是赤手空拳,也不會有半點猶豫和含糊,他們對洋人的敬畏是零,他們是獵手,將洋人視為眼中的獵物。

    所以,當租界裡七拼八湊的多國聯軍碰上龍灝的國防軍,碰撞的結果從沒開始,早就注定了!

    四日早,租界聯軍被擊潰,往日裡高傲自大的洋鬼子無論如何也沒法相信,對面那打不中、步伐輕盈、隊列鬼魅的敵人居然會是中**隊!直到他們損失了超過一半的人手,才白著臉,高喊投降。

    龍灝也非是嗜殺之輩,見了白旗,便微笑著揮手停止進攻,他命人把租界裡的洋人士兵都捆綁了起來,統統押進黑乎乎的房子裡看管。

    到了十二月四日下午,租界上空飄揚了清國的龍旗,各國的國旗灰溜溜地落下,至此,上海城內所有的抵抗力量消失,龍灝和劉坤一,徹底控制住了大上海。

    直到控制住了大上海,說實話,放鬆了的劉坤一才隱隱後怕起來。

    他站在高樓,俯視租界內的一片狼藉,以及旁邊諂媚彎腰的上海清廷官員,背脊一片發麻:乖乖,糊里糊塗的,我就把上海城給打下來了?而且,貌似又殺了不少洋人,他們……可不全是英國人啊!?

    劉坤一忽然有種感覺,自己又被龍灝利用了,被他利用了自己兩江總督的名頭,被他借自己的手,輕易地將上海控制了。

    畢竟,如果沒有劉坤一,龍灝憑借國防軍的實力,想攻佔上海,是可以辦到,但名聲卻是煉金國入侵清朝,影響非常不好。

    可多了劉坤一,那戰爭的性質就變了,就變成了清朝內部的事,最糟糕的定性就是另一個太平天國崛起,有人起義想造清廷的反……不管怎樣,這都屬於中國的內政,可以從輿論上堵住國外列強挑刺的嘴!

    劉坤一細細回想:我只是想保衛南京,保衛我的水師,保住頭上官帽,可這才一晃幾天,走到現在這個田地,怎麼卻像是離戴罪立功越來越遠了?鬧這麼大,皇上還能保我嗎?

    「灝陛下,現在上海也打下來了,接下來要怎麼辦?」

    「接下來?接下來好辦啊,甄別這些洋人,聽話的留下來,不聽話的送去審判,另外,驅逐所有的英國人,反抗的,格殺勿論,劉大人,不能手軟哦!」龍灝瞥了劉坤一一眼,彷彿看穿了他的忐忑,一笑後道:「我們的目標,就是把英國人從上海踢出去,嗯,或者準確的說,是要把英國人的勢力從中國版圖上踢出去!記住,我們已經跟英國翻了臉,那麼就要一不做二不休!這條船,已經下不去了!」

    「那,那,我總感覺我們是不是做的過火了一點?灝陛下,恕我愚鈍,沒看出攻佔上海,抓捕洋人,對解救我南洋水師的船只有什麼幫助啊?」

    「怎麼沒有幫助?控制了上海,就等於控制住了江浙的出海口,現在,我就可以召喚我的船隻過來參戰!」龍灝拍拍劉坤一的肩膀,笑道:「而且,從上海港出發,更容易攻擊到英國人在寧波北的海軍大營吧?」

    「您要打英軍基地?!」劉坤一的臉,徹底變了顏色,沒有一絲血印。

    前面說過,『百船大戰』中英國駐中國的軍艦並沒有傾巢而出,現在還有大概不到十艘軍艦,就停靠在上海以南的寧波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