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韓娛夙緣

第一卷 現在是少女時代 第二十二章 打算 文 / 曳尾於塗中

    「媽,你看這不快過年了麼,我和允瑄商量了一下,準備把你接到大陸去,和公婆一起過年,你看?」雯姐徵求著老太太的意見。

    我見老太太神色猶豫,也勸道:「媽,今年過年的時候準備給我奶奶祝八十大壽的,雯姐和我都沒法子在台灣陪著您,小舅子過年的時候通告有多,應酬也多,把您一個人留在台北,不是怕您寂寞麼?」

    我和雯姐還要再勸,老太太擺手示意聽她講:「你們的心意呢我也知道,親家奶奶的壽辰呢按理說我也應該去。可是這人年紀大了,身子骨兒老了,就淡了出門的心思。況且往年雯雯在外面,我也是一個人,已經習慣了。」

    我和雯姐對視一眼,老太太這麼堅持,我們也只能放棄了這個打算。老太太又想了一會兒:「親家奶奶的壽辰還是女方還是得有人去,雯雯,一會兒和你乾爹說一聲,讓他代替我參加吧。」

    她說得堅定,我們沒法子只能點頭。吃過午飯,老太太讓雯姐帶著我去外面轉轉,雯姐稍微畫了點妝,把圍巾圍得上一些,又帶了頂帽子,帶我出了門。

    「允瑄,我這第一次上門,又是奶奶壽辰,你看送個什麼禮物呢?」雯姐頗為憂慮。

    我打趣兒:「俗話說醜媳婦兒才怕見公婆呢,我們雯姐這麼漂亮,我爹媽和奶奶見到你,還不得高興死?」

    她輕捶我一下:「別鬧,跟你說正事兒呢。」

    我道:「奶奶這些年誠心禮佛,我們去寺廟給她請一尊玉佛吧?」

    雯姐提議道:「我們去中台禪寺看看吧,是台灣規模最大的佛教廟宇呢。」

    「嗯,就去中台禪寺吧。跟乾爹打個電話,要輛車帶我們過去吧。」我想到中台禪寺的住持惟覺大師心中肅然。當初在天寧寺,松純大師和我提到過他,評價他「惟覺和尚注定是個歷史人物,他正在用自己的行動書寫歷史。」

    我不解,松純大師就給我講起了惟覺大師那段篳路藍縷、草萊初辟的歷史。「大唐國內有禪師」,惟覺大師法緣興盛,於是決心蓋一間可以容納更多人打禪七的禪堂。經常,大師和工人們一起挑磚搬石,除草整地。工資太貴了,為了節約信眾佈施的工程經費,在工人收工以後,他自己還繼續工作,一直到三更半夜才休息。有時候為了籌措工程款,他選了休工的下雨天,背了一個布包,裡面放一個饅頭和一壺水,就這樣走路下山,到各處化緣。講到這裡,松純大師也不禁神色肅然,讚歎道:「直待眾生塵垢盡,我方清冷溷常流,這才是高僧的典範啊!」

    更相傳,他基隆十方大覺寺修行時,經常頭戴一頂斗笠,使視線不超過一公尺的範圍,用這個方法來收攝六根,以便專心用功。善根利智的惟覺大師,在修持念佛法門的過程中,契入了念佛的最高境界——實相念佛,體證了淨土的究竟本質——唯心淨淨土。年紀輕輕的他,竟然徹悟了「三千大千世界,不離吾人當前一念」禪淨一如,萬法唯心的道理。想到這樣的人物,不管是否是信徒,也唯有讚歎!

    中台禪寺地處南投縣埔裡鎮中台十四甲線霧社北端八公里處。三面環山,我們汽車沿著山路直接開車上去。老遠就能看到中台禪寺頂上的金頂,意喻摩尼寶珠。金頂下面由紫金蓮花托住,蓮花之下是三層金色宛如荷葉狀的裝飾,遠遠望去,中台禪寺猶如一位修行的大佛潛心靜坐於群山之中,散發著包容大千的磅礡氣象,隱含著「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綿長的禪意。

    我們步行進寺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殿堂主體的四天王殿。「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分鎮於殿堂四方,神像手中分別拿著象徵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法器。四天王的金剛嚴肅的眼神令人為之震懾,每尊天王都是四面頭像,象徵著一即四、四即一的佛教理念。

    大雄寶殿位於主體建築的二樓,從四天王殿直上階梯即可到達,大雄寶殿即是佛教叢林道場中供奉佛像的正殿,整體的空間設計以紅、灰為主色,釋迦牟尼佛鎮坐於殿堂中央,侍立兩旁的是多聞阿難尊者與苦行迦葉尊者。

    中台禪寺的地藏殿供奉著大願地藏王菩薩,神像以巴西白玉雕刻成,整座背牆浮雕全文1萬多字的《地藏王菩薩本願功德經》,規模堪稱台灣最大,實為令人驚歎。

    我們一路走,一邊為這融中西工法佛教建築巨作而驚歎、流連。我喚過禪寺的沙彌,雙手合十行了個佛禮:「小師傅,煩您通報惟覺大師一聲,就說茅山陶居士的徒弟來訪。」

    沙彌回了個佛禮,打量了我一眼:「施主稍候,小僧這就為你通報。」

    不一會兒,沙彌回來了,引著我們到了一間與周圍富麗堂皇格格不入的禪房:「施主,住持就在裡面,請你進去吧。」

    我拉著雯姐輕手輕腳的走進了禪房,椅子上端坐著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雯姐也信佛,我們齊齊向他合什一禮,他也回禮,並讓我們隨便坐。雯姐有些拘束,我卻很隨意,惟覺大師喧了句佛號,問道:「陶居士現今可無恙?」

    我神情有些黯然:「師父他老人家三年前就已仙逝了。」

    大師又喧了句佛號:「陶居士雖身在方外,卻是心念蒼生黎庶啊!他在茅山贈醫施藥的事情我也頗有耳聞,善哉善哉!」

    我聞言點點頭:「師父他老人家走的時候心無掛礙,很安詳。」

    惟覺大師這時候問起了我們的來意,雯姐道:「奶奶八十大壽,她老人家又一心禮佛,所以想為她請尊玉佛。」

    大師聞言頜首,讓身邊的小沙彌請了尊觀音像。小沙彌恭敬地把紅布包裹的佛像遞給我,我隨手拿過,雯姐有些責怪:「允瑄,你不是說過禮佛要誠心麼,怎麼自己如此輕慢?」她很是恭敬地從我手上拿過佛像,雙手托著底座。我道:「十方三世,無有佛菩薩不能感知的地方。心念一動,已達上蒼,只要你心裡至誠地禮拜供養著,又何必在意這些虛禮呢?」

    惟覺禪師聽了我們的談話,宣了聲佛號:「男施主有宿慧,女施主有佛心,善哉善哉!」

    我們向大師告辭。

    到了丈母娘家,這時雯姐的弟弟我的小舅子也在,兩人見面頗有些尷尬。他本就性格有些內斂,有一個比自己還小的姐夫總是開不了口。我也覺得無話可說,叫什麼都覺得不合適,大眼瞪小眼地對視著。

    老太太打破了尷尬:「你們各交各的,鵬禮你叫姐夫,允瑄你就叫他哥哥吧。」

    我們聞言只得如此,我比較自來熟,張口叫道:「哥,以後請您多多指教。」他一愣神,還是有些張不開嘴,有些猶豫道:「姐…姐夫。」

    雯姐看我們兩個的樣子,笑得直不起腰,我惱羞成怒,一把把她抱在懷裡,想打她屁股以示懲罰,有一愣神,發現丈母娘和小舅子正在旁邊看著,更加尷尬。

    這時,乾爹來了電話才讓我送了口氣:「允瑄啊,明天我這兒有個圈裡人的聚會,你和雯雯要不要參加?」

    我問雯姐,雯姐搖頭示意怕麻煩不想去,我回道:「這和丈母娘剛處了沒兩天,不是很想去。雯姐也說怕麻煩,您看?」

    乾爹也不強求,就要掛電話,我一見小舅子在旁邊,就有多說了句:「我小舅子也是玩樂隊的,要不乾爹帶他去見見世面,拓展拓展人脈?」

    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這樣啊,也好,明天我會派人去接他的。」

    掛斷電話,我向著小舅子解釋道:「哥誒,明兒雯姐乾爹吳敦先生會派人來接你參加一個圈裡人的聚會,您看有沒有空啊?」

    他聞言很是欣喜,在演藝圈無疑人脈是很重要的,見我幫他爭取了機會不由也很是感激:「姐夫,謝謝你勒。」

    我擺擺手:「只是舉手之勞而已,這人脈的事情可以幫你引薦,但是前途還是在你們自己手裡啊。」我頗有些老氣橫秋,「明兒把你們組合的另一個成員也帶上吧,多見見世面也好。」

    他點頭示意知道,一家人才吃起了飯。

    吃完晚飯,雯姐帶著我逛起了台北的夜市。驅車前往萬華區,雯姐介紹道:「萬華夜市可是台灣十大夜市之一哦。」

    從龍山寺一端走進萬華夜市的廣州街上,不時飄來陣陣誘人的香氣,循著味道往前走,原來是四、五攤碳烤魷魚散發的香氣,在嗅覺、視覺的雙重刺激下,禁不住買了幾串品嚐起來。夜市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夾雜著龍都冰果、鄭家碗粿、兩喜號魷魚羹、周記肉粥、大鼎肉羹、懷念愛玉冰、元祖胡椒餅、頂級甜不辣、亞東甜不辣、烤魷魚絲、炸旗魚串、蚵仔煎、四神湯、花生豬腳、鱔魚、生魚片等小吃的誘人香氣,對於我這個喜愛美食的人來說真是幸福的煩惱,實在不知道從哪個小吃開始下手,因為想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恨不得每一樣都品嚐一下。

    雯姐看我像個孩子一樣到處轉悠了,嘗到好吃的還要給她喂一口,心裡滿滿的都是幸福,希望時間在此刻停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